回覆列表
-
1 # 矩陣鏈
-
2 # 營養吃中來
人體中,小於0.01%的元素,被稱為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對於人體來說,一般來自於飲食,比如我們經常說會缺鋅、缺鐵等等,當我們缺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去補充。對於植物來說,微量元素的獲得主要透過根系的吸收,所以我們要對植物進行施肥。
-
3 # 人人愛科學
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於食物或土壤,但外界環境,比如光照對於動植物的微量元素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萬物生長靠太陽,對於動物來說,經常曬太陽能夠促進體內維生素D變成活性維生素D,對於植物來說,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微量元素主要來源於土壤,所以,對於動物和人類來說,需要調節飲食來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對於植物,則需要經常施肥,以為其新增各種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約有70種,指的是在人體中含量低於人體質0.01%~0.005%的元素包括鐵、碘、鋅、硒、氟、銅、鈷、鎘、汞、鉛、鋁、鎢、鋇、鈦、鈮、鋯、銣、鍺和稀土元素等。
微量元素在機體中分佈不僅不均衡,還存在晝夜週期性變化。元素在臟器中分佈的不均與其功能有關。比如,鋅在視網膜、脈絡膜(眼球裡的一層薄膜,由纖維組織、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組成,棕紅色,在鞏膜和視網膜之間)和前列腺含量最高,顯示鋅可能在視覺、性器官發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事實上,缺鋅可致視力障礙如夜盲症,還可導致男性不育。
有害元素在體內分佈的不
均衡則體現了元素毒性的選擇性。有機汞主要積累於腦部,其靶器官是腦;無機汞則貯存於腎臟,主要引起腎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