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李一哥一g
-
2 # 看啦這人
從現在的愛情與婚姻的視角來看,所有知道魯迅和朱安故事的人都會同情朱安,當然也會同情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曾對朋友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母親送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負有一種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她就是朱安,這時他還沒遇到許廣平。對待封建傳統文化,先生批判一切否定一切,態度決絕。但在朱安的問題上,他陷入了一種“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而不得脫身的困境之中。
1906年在日本的魯迅收到了“母病速歸”的電報,他趕到家才知道,自己要結婚了,物件就是朱安。對母親的孝順讓他不敢拂逆母命,他沒有掀桌跑路,而是走完了繁瑣的儀式程式,然後搬出新房,睡到了母親房裡,婚後四天就和周作人一起去了日本。
朱安一生的悲劇就此開啟。朱安比魯迅大三歲,裹腳,聰慧但不識字,性格溫順,家境富裕,是典型的舊式家庭裡的閨秀。我覺得她是愛魯迅的——或許並非我們常說的愛情,只是一種從一而終的心理。在她眼裡,這個幾十年裡有夫妻名分卻無夫妻之實的丈夫身材一點都不高大,但形象卻有如巨人,她連仰望也望不到頂,她卑微到了塵埃裡。她只能按自己的理解竭力做她能為他做的事。
婚後魯迅赴日期間和後來北上工作的十年裡(1909-1919),她在紹興精心服侍婆婆。魯迅始終不肯和她同居,她擔心魯迅無後,便託人寫信請魯迅納妾生孩子。1919年魯迅請母親和她去北京住,她惴惴不安但又高興萬分。魯迅說她頑固不化,她便請周作人教她認字。魯迅想吃糕點,她便徒步幾十公里去買。魯迅肺病發作只能吃流食,她便寫信請家裡親人買鹽煮筍和茴香豆寄過來。魯迅說話哪怕她完全聽不懂也盡力附和,他一個關心的眼神都能讓她高興很久。1926年魯迅和許廣平去上海以後,她再也沒見過他,但她仍然盡心照料魯迅母親。她得知許廣平生了孩子後悲嘆:“過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服侍他,一切順著他,將來總會好的。我好比是一隻蝸牛,從牆底一點一點往上爬,爬得雖慢,總有一天會爬到牆頂的。可是現在我沒有辦法了,我沒有力氣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許廣平寫信告訴她魯迅去世的訊息時,她淚不可遏,自設靈堂悼念。
但愛情就是愛情,魯迅沒法強求自己去愛她,他寧願壓抑自己過禁慾的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孫伏園回憶魯迅說:“他雖然處在家庭中,過的卻完全是一個獨身者。”這與同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徐志摩張幼儀完全不同,徐志摩也不愛張幼儀,但他一再讓她懷孕生子,她成了他傳宗接代的工具。相比朱安求丈夫一絲真正的愛意而不得的痛苦,先生的痛苦和煎熬要複雜深刻得多。朱安那些自以為做得很好的事經他受過新式教育的大腦一思考,就成了他痛恨的舊時代的象徵,而且他無法讓朱安懂得這些知識和道理。
很早時魯迅母親未經魯迅同意就去朱家為他們訂了親,原定於1901年完婚,但此時魯迅拿到了赴日留學的獎學金,不久就去了日本。隨後他在信中要求朱安進學堂讀書且不要裹腳,但思想保守的朱安沒有聽先生的。我想這些都是他們婚姻悲劇的伏筆。後來魯迅母親問魯迅朱安有什麼不好,魯迅說:“和她談不來,和她談話沒味道。有時還要自作聰明。有一次,我告訴她,日本有一種東西很好吃,她說是的,是的,她也吃過。其實這種東西不但紹興沒有,就是全中國也沒有,她怎麼能吃到?這樣,談不下去了。”我猜先生心裡想的可能比這要嚴重得多,面對母親責問他只能輕描淡寫。事雖如此,但魯迅從未徹底拋棄朱安,不想違背母命是一個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他是同情她的,她只是悲劇時代的產物,就如先生筆下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一樣。他知道如果公開離婚的話——民國名人常幹這種事,比如郁達夫與王映霞、徐志摩與張幼儀——朱安將面臨絕境。她性格柔弱,再背上“被休”的名聲,家族會歧視她,輿論會指責她,她將萬劫不復。他把她當成了與愛情無關的家人,一直為她提供可以好好生活的物質條件,他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給了她,還為她請了傭人。即使後來和許廣平在一起後,他也會按月寄生活費給她,還會單獨給她零花錢。他們在思想上形同路人,在生活上卻沒有決裂。這很彆扭,但在這段彆扭的婚姻裡,他只能用這種彆扭的方式去維繫。
在那個舊世界行將朽木、新世界似乎無望的年代裡,作為一個傳統好女人,朱安的一生是一出徹底的悲劇。她只是依照傳統想過一個正常女人的普通生活,她哪裡錯了?但魯迅先生何嘗又不是一個悲劇?魯迅先生又哪裡錯了呢?1926年和許廣平正式在一起時魯迅已經四十五歲,離他去世只有十年的時間了。許廣平和孩子成了魯迅生命中少有的、最後的一抹暖色。先生去世後,許廣平承擔起了贍養朱安的責任,同樣按月給她生活費。後來許廣平自己也非常艱難,還被捕入獄,就沒有給她寄了。她想賣掉魯迅先生的一些手稿藏書來維持生計,學生們來勸她,她木然說:“你們只說先生的遺物要儲存,我也是魯迅的遺物,誰來儲存我呢?”她於1947年去世。許廣平1949年後歷任政務院副祕書長、全中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副主席等職務,後來受四人幫迫害,於1968年病逝。
-
3 # 千嶺之鬆
魯迅先生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朱安結婚,他們的婚姻,毫無感情基礎。魯迅與朱安的婚姻,是典型的舊時代的包辦婚姻。
魯迅並不喜歡朱安,對朱安沒有感情,但又不能拒絕他母親的旨意。魯迅曾經說過:朱安是母親給他的一個禮物。他無法拒絕母親給的這個禮物。
朱安嫁給了魯迅,過著無愛無性的生活。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非常悲哀的事,她的一生,從來沒有嘗過愛情的滋味。
但朱安受舊時代封建倫理道德的影響,從來沒有產生過與魯迅離婚的念頭。魯迅多次暗示她離開這段婚姻去過自己的日子,但她堅守從一而終的婦德,毫不理會魯迅的勸告。朱安認為,不管怎樣,只要魯迅不拋棄她,她就死心塌地地跟著魯迅,從韶華青春到白髮蒼蒼堅定不移。
作為魯迅而言,他既無法拒絕母親送給他的這個禮物,也不忍心主動和朱安離婚,讓她回到老家揹負被男人拋棄而被街坊鄰居指指點點的罵名。於是,他只能無奈地把朱安留在家裡,留在他母親身邊,當一個親戚一樣供養她的生活。
朱安的一生在感情上是悽苦的,看到魯迅與許廣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心裡是辛酸苦澀的。但她卻無能為力,她不可能強迫一個不喜歡她的男人去喜歡自己,又堅決不願意離開魯迅。然而,她還算是幸運的,畢竟魯迅在世時,她的生活一直由魯迅負責。
所以,朱安是舊時代封建婚姻的犧牲品。但在那個社會,她同時也算是幸運的,魯迅並沒有無情地休了她,朱安把魯迅當做了自己的依靠和家人。或許,在朱安看來,她和魯迅之間沒有愛情,卻有親情。
-
4 # 鹿泉居士
魯訊先生的原配朱安孤獨的走過了一生,這既有時代的原因,也有她本人的原因,還有魯訊的原因。
先說時代的原因。朱安所生活的那個年代,還是三綱五常橫行的時代。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在當時乃天經地義的事情。朱安嫁到周家,完全是父輩安排的結果。朱安一生悽苦,與那個時代有著一定的關係。
再說朱安本人的原因。雖然她生活的那個年代還是父母之命不可違,但如果朱安是一個性格剛強的人,如果朱安是一個通曉大道理的人,也不會在明知魯訊不愛她、不與她過夫妻生活的情況下,還在周家孤獨生活,而應去尋找新的生活,去做一個真正的妻子,去做一個真正的母親。人生只有一次,把這一次性的人生白白浪費掉,既沒有做一個真正的女人,也沒有做一個母親,真的令人同情。每每看到有關朱安的文章,我都心痛。我無法想象,一個正常的女人是如何度過那漫長的一生的。
再說魯訊的原因。魯訊不滿父母包辦的婚姻,但錯不在朱安。既然已成事實,給予朱安一定的溫暖,從人性的角度講,也應該如此。如果朱安有一個孩子,她也不至於悽告地度過一生。或者,魯訊給朱安找一個相當的人家,讓朱安做一個真正的女人,讓朱安體驗到做女人的滋味,也不枉活一場。只是維持朱安的生命,而讓朱安長期的處於孤獨之中,決不是一件值得頌揚的事。魯訊反了幾十年的封建主義,但反封建主義並不是要反人性。
-
5 # 小白毫
那是那個時代所造成的悲劇,富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女性只有自立自強,有了獨立維持生活的能力才有了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的能力。朱安不是新時代的女性,她的選擇並沒有什麼問題,那是時代的悲哀,也是那個時代女性的悲哀。
-
6 # 夢影4916
大多數人不認同他們的婚姻,本身就是包辦婚姻,朱安本身有缺點,一、扎小腳,二、雖然出身名門屬於大家閨秀那種女子,但她沒文化又沒主見,三、長相又普通,令到魯迅對她一絲絲的感情也沒有,又何苦談論其它事。
這些錯都是她的父母思想太封建,大戶人家的女兒,不要她學知識,還扎小腳教女兒要三從四德,朱安一生活得太窩氣,晚年更可憐,做正室位置結局很悲慘,她和自梳女相比,自梳女一生還過得光鮮,晚景也好,後代人也敬佩自梳女,她活得像傭人,一生人只懂得孝敬魯迅父母,真的可悲又淒涼。
-
7 # 亂彈天下A
這是典型的封建婚姻悲劇,朱安把自己困在這段婚姻的“墳墓”裡是非常不值的。你在那裡堅守封建禮教,可你看看魯迅?感情生活絢爛多彩……
-
8 # 文史霸唱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她的悲劇:
1這是當時封建時代的悲劇,封建吃人的禮教裡面有三從四德,女人嫁出去就是潑出的水,要從一而終,不能隨便改嫁,朱安是典型的中毒很深的女人,面對中國兩千年的毒蛇般的封建禮教的殘酷束縛,她是不知道反抗也反抗不動的。
2朱安文化水平不高,一生就是在魯迅老家圍著轉轉,不能接受新思想的啟蒙,也接觸不了新文化運動,成不了新時期新文化的女性,悲劇是由於其眼光視野有限造成的。
3朱安個性軟弱,不懂得奮勇反抗,逆來順受,默默無聞的吞下了婚姻的苦酒 ,承受著魯迅大文學家的光環,實質自己的生活暗無天日。
4朱安的孃家家庭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沒有勸導她及時離開魯迅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是幫著維護封建禮教,十分可悲。
-
9 # 手機使用者6474252763
什麼樣的性格決定什麼樣的命運,朱安老實本分不知道同命運抗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和她同時代的江冬秀,也是大字不識一羅筐的小腳太太,胡適學貫中西,風流倜儻的大學者。婚姻也是需要精心經營,不能一味軟弱等待,要善於經營爭取。誰的人生都不容易。
改變別人是愚蠢,改變自己是智慧。睿智人生,讓自己更優秀,妙曼人生優雅從容。
-
10 # 春江花月夜詩詞吧
我認為朱安的悽苦人生,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第一,時代背景。處在當時的社會狀況下,朱安又是一個有著舊思想的女子,而恰恰不巧的是,她遇到的是主張革新的魯迅,這樣的新舊衝突,註定了她人生悲劇的基礎。第二,個人自身的侷限性。儘管當時社會思想落後,但是已經出現了革新的訊號。朱安自身不懂變通的性格導致她死守一生,不肯放手去追尋自己的幸福。
所以,我並不認同她。只是覺得可悲可嘆。如今雖已是新社會,但還是有人秉持著舊思想,希望大家都以此為戒,幸福是靠自己去追求的,不要死守著不知變通,愛自己,才是一生浪漫的開始。
回覆列表
朱安的悲劇是周先生一手造成。將責任推給自己的母親這是不合適的。他的母親只是按照生活固有的邏輯來生活,朱安也只是按照生活固有的邏輯來生活 。周先生不同,周先生以開民智為己任。朱安的悲劇當然就是周先生一手造成,這是這個如此簡單的事實,需要去替先生辯駁嗎?
一個是文化領袖,在經濟上一個月領好幾百大洋,在政治地位上那是文化名人!
朱安過著無性無愛的婚姻生活,悲苦一生 ,魯迅死後朱安甚至一度斷了煙火,蔣中正給了2000塊大洋接濟。朱安的那些難收集魯迅遺稿文人是這麼說的,你們要保護魯迅的遺稿說這是魯迅的文化遺產,我也是魯迅的遺產,你們怎麼不幫幫我呢?!!!
這是不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有人說魯迅沒有更好的辦法!真的沒有嗎?我不確定!魯迅死前也並沒有給朱安一個好安排,導致朱安狼狽至此!是魯迅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嗎?顯然不是吧!
朱安是魯迅一生的汙點,一個就是女人替您盡孝,哪怕是假情假意,也不至於如此吧!周先生是不屑於此的!其實這不是個案在民國。大家不要誤會,在民國納妾是不犯法的。在民國文人花花腸子的很多啊!這裡就不一一點名了!
周先生不屑於此啊!朱安的悲劇不在於,不在於他的性格,不在於他沒有文化,不在於魯迅的母親,甚至不在他的那個時代。關鍵她嫁給的是魯迅周先生!朱安嫁給人魯迅周先生,那麼註定悲苦一生!民國時期很多文人的道德是有缺陷 ,他們的家庭婚姻關係是扭曲的。
我們甚至有時候我們是這麼想,他是一個浪子多好,他是一個敦厚的老派文人多好。對朱安來說周先生不是一個好丈夫,確實周先生也不是一個好丈。這處理和朱安的感情這個問題上,周先生是妥協的,是搪塞,是得過且過的。這還不明顯嗎!我們不必去牽強敷衍,那是對朱安的不公平,朱安的存在對許廣平又何曾公平?
同時代的李叔同,郭沫若????又好到哪裡了??
民國那是一個顛覆三觀的年代!在自由的旗幟下,兩性關係是混亂是空前的。許多前輩男女從一個極端奔向另一個極端,他們毫不遲疑!
大多數知識分子精神的苦悶比肉體狂歡來的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