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漠乾坤

    當人類的認識進入微觀領域,人們驚訝的發現,一方面物體不再是靜態和獨立的了,而另一方面原本連續的物體卻顯現出是非連續的。

    比如,微觀粒子具有波動性,其靜止的狀態需要的力,反而是無窮大的。

    比如,細小的花粉在水中無規運動,表明水分子的存在,水是不連續的。

    比如,普朗克發現能量是量子化的,存在著最小的相互作用單位即普朗克常數h。

    針對上述新的現象,建立了量子力學,其理論核心就是一切物體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在普朗克常數h的量級上,物體的波動性和粒子性是相互關聯的。如果其中一個增大,則另一個會相應地變小。

    那麼,為什麼在微觀世界存在著波粒二象性呢?

    起初,人們認為是由於探測產生的影響。比如,為了“看清”微觀粒子的狀況,需要藉助於光子。但是,光子是有能量的,而且其能量與被探測粒子的能量相近,從而對該粒子產生擾動。然而,根據電子雙縫干涉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並沒有探測電子,只是事後發現接收電子的螢幕出現了電子強弱變化的衍射影象,說明由探測引起的波動是不對的。

    對此,量子力學的創始人玻爾提出了不確定原理,認為波粒二象性是自然界規定的內在屬性。這是一個哲學上的結論,阻斷了人們進一步探尋波粒二象性物理機制的努力。由此,量子力學得出世界是機率的,任何事物都是以各種可能性的疊加狀態存在的,進而得出成對的粒子可以遠距離糾纏的荒謬結論。

    實際上,我們的宇宙是由量子構成的,離散的量子構成空間,封閉的量子成為物質。由於微觀粒子的半徑遠小於空間量子之間的距離,所以類似花粉在水中的無規運動,微觀粒子也會受到空間量子的不對稱碰撞,產生了波動性。

    在現實世界中,任何事務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具有兩重性。比如我們人類,每一個人都具有雙重性,即個性與社會性。

    總之,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由粒子自身的特性與量子空間的雙重因素產生的,與探測或物質的內在屬性無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火花塞可以提升自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