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教練傅康
-
2 # 陝西太和醫學流派
必然是理性認識,恐懼是感性使然。
道理誰都明白,但未必就能心安。
佛家講“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道家講“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生而為人,以獨立的個體身體生命與思想自居,以自己身心所依賴的人與物相連。既然有我及我的存在,就有牽掛不捨,何況有身病之苦,傷心之痛,怎能安然處之???
所有宗教,所有知識體系,終極意義,常常在於讓人能正確面對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平靜的面對必將逝去的人生。
這個,則不是生而所備,必從修行得來。
常人,都是至可憐憫者;覺悟之人,在下仰慕者也。
-
3 # 走丟的麥芒
佛家有云:生老病死,人生四大苦。
從小喜歡佛法,當然我是不迷信的,但佛法講的道理,也是深深的讓我著迷。
人之所以怕死,是因為對生的迷戀,對未知的恐懼,不知道死了以後到底會怎麼樣。
記得小時候,有會跳大神的,能看人的三世。神婆會說,你上輩子幹了什麼事情,這輩子才會遇到今世的災禍。掏點錢給你擺平一下。一聽都是騙人的。
很有趣的問題。
人的恐懼是來自不確定和不安全。
衰老是必然的
而隨著衰老會讓人聯想到健康質量下降,生命臨近結束。這就會讓人感受到不確定和不安全。
我認識的一些人,有辦法保持生活質量,對生命的理解不懼怕死亡,因此並不恐懼。
有健康的觀念,成熟的心態,正視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