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三滿
-
2 # 巽芳公子
其實區別不大。
老子曰:我有三寶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接著老子對“慈”做了補充:慈故能勇。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就是說心中有慈愛,有想守護的人或物以後,才能勇敢的去戰鬥。
老子不喜歡戰爭,曾說過: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可見《道德經》雖然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樣的話,但對於做人來說,還是主張善念的。“慈故能勇”,這裡的“勇”,與老子“不得已而用之”的戰爭理念不謀而合。
而孔子主張的仁,《論語》裡解釋為“仁者愛人”,就是要關心他人。同時孟子又說“仁者無敵”,這句話又與老子的“慈故能勇”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這時有人要問了,不是一個道家一個儒家嘛,怎麼能一樣?道家儒家的區別其實主要是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政治理念上的。在做人崇善這一點上,不需要過於區分。
-
3 # 京唐書局古籍分享
"慈"乃《老子》哲學的核心概念,與孔子之"仁"的不同之處在於:"仁"按照"親親"—"仁民"—"愛物"的次序推己及人、由內而外,以"自覺"為法則,著力踐行,追求道德理性;"慈"側重悲憫摯愛,以"自然"為法則,惟其無心無為,旨在淳樸本然。"孝慈"作為《老子》版本的"思想聚焦"現象,其價值在於,以"孝"之自然情感強化"慈"之天性本然,"慈"對"愛"是一種超越且含攝的邏輯關係。"慈"之義理蘊含了性質、內容、工夫三重維度,證解了"慈"之核心概念的哲學意義,透視出老子道家立場獨特的思想旨趣:"慈"性為"道法自然"之天性,"復守其母"之德性;"慈"心為淳樸摯愛之"赤子心",呵護眾生之"同情心",無所偏私之"悲憫心";"慈"以"輔萬物之自然"之工夫臻至生命精神的永存與生命價值不朽之境界。《老子》以天性、摯愛、本然、醇和、惠柔、同情、悲憫等元素構成的"慈"之思想整體,與孔子之"仁"共同積澱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民族精神之中。
-
4 # 清澈之海
感謝邀請,我們一起來探討老子的“慈”和孔子的“仁”有什麼區別。大家都知道 ,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這兩人都以各自的理論影響千年以來中國乃至世界人類思想。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中寫到:“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如下意思:
“天下人都說我所謂的道太籠統了,很難具體把握和運作。要知道,正因為8三條基本的行為準則,掌握它才能保證大道貫徹執行:第一是慈;第二是儉;第三是不與天下仁爭利。掌握慈,就能全力以赴;掌握儉,就能行走於廣闊的世界;不與天下爭得利,就能成為群眾的首領導。如果捨棄慈而逞強,捨棄儉而行走世界,捨棄謙讓而爭利,那就死定了。掌握慈,投入戰爭就能取得勝利,用於防守就能鞏固。對於慈者,整個世界都會援助他,因為慈在守護著他”。老子的"慈"側重悲憫摯愛,以"自然"為法則,惟其無心無為,旨在淳樸本然。
在《論語.顏淵》中,第一句就是關於仁的問題,顏淵問老師什麼是“仁”,孔子是這麼回答的:“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這就是孔子為他推崇的“仁”下的定義,““克”就是剋制、約束。“克己”就是剋制、約束自己的心念、言行,就是淨化心靈。“復禮”什麼意思呢?只要能做到克己,然後我們的言行就會符合禮儀,符合規則了,這樣就是“仁”的境界。
老子的慈,追求自由平等,主張人與人平等,人與自然平等,一切都用慈來應對,慈就是不主動干預,就是無為,就是順應自然。很明顯老子的慈範圍要更廣大。老子主張以德報怨。而孔子主張以德報德。老子的慈在天不在人,孔子的仁在人不在天。
孔子的仁,通過剋制自我來達到恢復周禮的目的,也就是剋制自我內化為人的道德準則,從而達到天下和諧。
從老子的慈和孔子的仁的區別 ,也可以看出老子是出世的,孔子是入世的。老子是消極的,孔子是積極的。老子講究無為而治,孔子講究慎終追遠。對於君王,老子是勸誡,孔子是維護。
-
5 # 煙雨立凡
老子的慈與孔子的仁,表義上近似,實際上,兩者大不同。
老子的慈,是形而上的思想的思想;孔子的仁則是形而下的治國方略和個人修行的方向。一、孔子的仁政學說,奠定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孔子的仁,按照“親親、仁民、愛物”的次序,講求的是自覺。
這種道德理性,不僅成為孔子學說的“修身”的基礎理念,而且成為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價值觀。
在老子眼裡,凡人為之事與物,基本上都是違反自然規律的。
人與自然的關係,以“無為而治”生存在自然界是最明智的選擇。
三、孔子的仁比老子的慈更具社會進步意義。從純哲學角度而言,《老子》以自然、摯愛、悲憫等元素構成的"慈"之思想,與孔子之"仁"的思想體系,同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民族精神。
這一點,不可否認。
但從傳統的“出世”與“入世”角度分析,孔子的仁更具人文精神的進步意義。
老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和告誡統治者,“使民無知無慾”重要性,他以“愚民”作為其思想學說進入統治階級的法寶。
著名學者、哲學家馮友蘭認為,老子的哲學理論,“是思想的思想”。
很明顯這種形而上的理論,雖比孔子的仁更具思辯性,但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甚微。
而孔子的仁,經孟子發揚後,僅憑一個“民為貴”,就足以影響數千年了。
-
6 # 文娛客棧
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禮”與“仁”,他主張“以政為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老子的思想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認為一切事物均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孔子追求道德高尚,仁慈親和,和而不同,因而有“儒風、儒士、儒臣、儒將”。老子追求溫文爾雅,內斂不露,樸實無華,虛懷若谷,從容沉澱。孔子思想主要用於待人,處世,而老子思想注重修身養性,孔子講有為,講愛人,講入世,老子講無為,無慾,出世。
老子主張按照人的客觀自然屬性來建立人類社會,孔子主張按照人的主觀法定模式來建立人類社會。
老子是用客觀的平等的眼光看待人、自然和社會事物的,在老子的世界裡人類理想社會應是建立在自然無為和人人平等的基礎上的,王者的位置在天下人之下,是“以百姓心為心”而為天下人服務的。
而在孔子的世界裡,人類社會是建立在王者至極的金字塔形階級制度基礎上的,有法可依,有道德標準可用。人被上下善惡分別取捨成若干種,人人不平等;王者和“賢能”治理天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孔子的思想注重人的積極性,老子的思想注重生命內在底蘊的積累培育,儒家強調有為,道家強調無為。儒家學說重在強調如何做人和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道家則注重個人修養。
-
7 # 靜水流深89930
老子的“慈”,是對天地萬物而言。而孔子的“仁”,是對人而言的。所以,老子的格局更大,境界更高。當然,孔子是偉大的聖人,萬世師表,是值得大家敬仰的。如果,孔子是聖人,老子則是至人。因為,老子的境界更勝一籌。
-
8 # 亦有所思
退一步為慈,進一步是仁。
慈,傾向於“舍”
仁,側重於“求”
慈,舍卻名利,舍卻慾望,舍卻紛爭,捨去形式,然後退回到和平時代。
仁,求仁得仁,鍥而不捨,不辭辛勞,不計艱苦,然後打造出盛世年代。
老子是消極的,且不論“上善若水”有多少種解釋,然而字裡行間的“無為”恰恰是他自己的世間哲學。
孔子是積極的,且不論“慎終追遠”有多麼困難,然而一筆一劃的“君子”同樣是他積極入世的態度。
老子,出世之人。
孔子,入世之人。
慈,可以解釋為“算了,就這樣吧。”
仁,可以解釋為“不行,我不放棄。”
慈,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仁,自返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如果再通俗一些,當一個人犯了錯誤的時候
慈,就是溫聲細語地拍了拍他的腦袋,笑言道“以後不要這樣了好不好?”
仁,就是疾言厲色地指了指他的鼻子,怒喝道“你怎會如此不堪,恨煞!”
春秋亂戰,不論是老子還是孔子都想解決問題,老子的觀點是放下慾望,回到從前。孔子的主張是剋制慾望,恢復周禮。
由於歷史的侷限性,他們都沒有看到人性,當財富越來越多的時候,強者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並且為了不失去這種權力,必須用武力來捍衛自己的利益。
即得利益。
慈,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他們可以不慈。
仁,更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仁無法帶給他們利益。
只要有一個人不慈,不仁。那麼就會陷入地獄。
諷刺的是
歷朝歷代在建立之初,都玩無為而治,然後盛世自來。當開始以仁治國的時候,衰敗可期。
-
9 # 行者文孜
您的問題:
老子的“慈”和孔子的“仁”有什麼區別?
老子以天道為視角看問題。
孔子以人道為視角看問題。
有則故事將兩者詮釋的很好:
楚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弓;孔子曰:人失弓,人得弓;老子曰:失之得之。孔子尚有人這一本體的自我,而老子已超越自我,以道家視角即為天人合一的境界。
《老子》中講到:
我有三寶,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
儉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一看到慈,很多人就想到慈悲,出家人慈悲為懷,然後洋洋撒撒,談佛談善,反正佛道可以混談。
古人所說的: 好生惡死,人之常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裡的慈和善表達的是一種情感狀態。
人永遠是活在現實中的。所以先天的自然虛靈之態是不適於行走世間的。一直待在那裡,什麼都不幹,會餓死的。所以行走時間的時候要抱著一種心態,或是是守著一種本性,老子認為應該保持的就是“慈”這種對生命最本初的呵護和親近。
並由此獲得一種底氣,去做一些有困難的事情,知有難而為之,得勇。
道家是沒有慈悲的概念的。慈,的涵義:《說文》說:愛也。《增韻》柔也,善也,仁也。慈就是愛,慈和儒家的仁愛還不同。《左傳·文十八年》宣慈惠和。《註》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物也。《郭璞·慈石贊》慈石吸鐵,母子相戀也。俗作磁,非。這裡慈指的是像母親對於兒子一樣養育式地愛。所以慈,要養。
慈對應的是“勇”戰爭,就是不慈。在這裡指的是對於自己手下的臣民,或是對於自己要以慈愛的心態對待。要生存發展,單靠武力很快就會破壞,只有通過不斷的慈愛,滋養出不斷的力量才有談“勇”的資本。
我們再來看看孔子講的“仁”是什麼意思?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關於這一條,首先要搞明白的是“顏淵問仁”是什麼意思?
有兩種解釋,
第一是問什麼是仁?那麼這裡的“為”是指作為、當作、是,如“子墨子解帶為城。”那這句話就是指“克己復禮”就是“仁”。即“仁”就是“克己復禮”但這和下一句“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相矛盾。我們總不能認為“復禮”等同於“歸仁”,即“禮”就是“仁”?!在根據下面的“其目”,就可以知道“視”、“聽”、“言”、“動”都是仁的內容,只不過必須合乎禮。
第二顏淵是問怎麼為仁。那麼克己、復禮、為仁,就是三步走。
顯然,正確的理解是後者,但這並沒有說仁到底是什麼,只知道如何達到,即先“克己”,後“復禮”最後大家一塊處在仁中。
“克己”,無論“克己”中的“克”是剋制,還是戰勝,都是講自勝,參照《老子》: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
10 # 逍遙遊ing
1.施予的物件不同,慈施於天地萬物、宇宙洪荒;仁施於人。
2.發源的主體不同,慈源於無礙之道心,仁發於拘泥心。
回覆列表
一、兩者的根本區別:是否出於私慾而失道失德?
1、我們知道,象慈、愛、仁、義、禮,都是良善的品行,大家都喜歡,沒人會反對。但是,老子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原來,老子是提倡孝慈並反對仁義的。所以,我們有必要重點區分一下仁和慈。
2、從儒道兩家的思想邏輯來看,它們都有判斷對錯的標準。儒家的總標準是綱常,其中,常又是以綱為標準的。道家的總標準是道德,其中,德又是以道為標準的。
儒家以為家裡花架上的盆栽,本來就是放在這裡的,是一種既定的秩序,是綱。那要維護這個綱,就要有常即仁,來照顧好它。如果一段時間之後出現照顧不好的情形,就以責任感來要求自己,就是義。如果責任感還不足以讓自己做好這份工作,那就要求自己做一個計劃如規定好澆水的時間和次數等,這是禮。當澆水計劃無法執行時,這個盆栽的命運就費掉了。老子把最後的情形稱之為“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從前面開始正序來看,依次是“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我還要加上一句,叫做“失禮而後亂”。
儒家不會想到仁之後會出現日趨惡化的狀況。但是,儒家更沒想到的是,在仁之前早已失德、失道了!這才是最嚴重的事。如果,老子用儒家的話來說,“盆栽在家裡擺著”不是綱,它的綱是“在野外的自然生態裡”!也可以這樣說,終極的綱叫做道,合乎道的常,叫做德。德的首位是慈。
小結一下。道家一直秉持的是“慈”,沒有私慾,不會失道;發現失道了,也會以德予以糾正。從道家看儒家,其綱並不究竟,作為常的仁是出於私慾的失道失德之後,是一種用心良好的主觀做法,後續的作為自然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發現,評價一種品行是否真好,第一不能只看主觀願望(仁),第二要看是否合乎終極的標準即道(慈)。
二、兩者的重要區別:面對問題時,是否發自內在而採取勇敢的行為?1、老子說“慈故能勇”。中國的父母,是很容易理解慈勇的。以新冠疫情下中國的武漢封城來說,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是作為“父母官”的中國政府的“慈勇”體現!慈,是最深切的、最柔軟的發自內在的愛;勇,是無所畏懼、愛無反顧的精神力量。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幾乎是第一時間作出了史無前例的、驚天動地的舉措。開始時,外中國人根本無法理解,就剩批評一路。現在回看一下,正是中國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慈,還有“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抗疫”的勇,在短短時間內取得了抗疫的偉大勝利。而這也正是以老子思想為重要內容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相契合的產物。
有時,我很納悶:很多人一直都在說老子的思想是消極的。怎麼“慈勇”的老子就消極了呢?看看當今疫情下的世界各國吧,有哪一國象中國這樣“慈”?這樣“勇”的?!從中可見老子的思想是真正的大積極!
說回老子。他對人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只有能力強弱之別;他沒有人人平等的標準,他的唯一標準是最高階的“道”。道做的事,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他也跟著做。所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其實,大家會有這樣的體會,“慈”的父母總是在能力強的兒女那裡多摳一些去補給能力弱的兒女。“慈”就在身邊啊。
2、儒家對人確實是一視同仁的。但是,它以仁為標準,把人作了善惡之分。其結果反而可能導致不公平,造成社會的分裂。某人一旦被定為小人、惡人、壞人,那就慘了,很多東西就會理所當然地被忽略,甚至被剝奪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學習中我們有什麼收穫?從以上對慈和仁的比較中可以發現,一般而言,慈和仁都是人的美好品行。但是,在一些具體的事件裡,美好的品行不一定都是對的。這要在具體的事件裡看它是否合道合德了。確認自己做事是出於慈心,沒有私慾,防止自己出現好心辦錯事的情形,堅定地走自己對的路,不受別人的不良影響。這是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