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都洛陽事說新語
-
2 # 無為74837481
朱元璋倡導節儉先是從自己開始。明朝的皇宮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由於當時朱元璋尚未稱帝,所以明皇宮投資小,規模小,裝修也不奇巧華麗。1368年,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大臣們建議朱元璋擴建皇宮,好好裝修一下。
按慣例,皇帝用的車輿、器具等物件都應該用黃金來裝飾。可是,當工匠們開始施工的時候,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銅代替。主管的官員詫異地說:“咱們大明朝再窮,也不差這一點錢呀!”朱元璋嚴肅地說:“這不是差不差錢的事兒,這可是涉及民風政風的大事兒。你們想:寡人用金,大臣們就可能會用銀,再下面的官就可能會用銅。這樣,全國有多少官吏,需要耗費多少錢財呀!”
不僅如此,他還在後宮倡導勤儉之風。馬皇后是他的第一夫人,卻常常穿舊衣服。即使破了,也要縫補一下,繼續穿。不僅如此,遇到災荒,朱元璋還帶領後宮嬪妃吃野菜,吃窩窩頭,以此來體驗民間疾苦。
-
3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朱元璋出身貧苦農家,十分倡導節儉。
明朝建立後,按計劃要在南京營建宮殿。負責工程的人將圖樣送給他審定,他當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
朱元璋的車輿器具服用等物,按慣例該用金飾的,均以銅代替。
他命令太監在皇宮牆邊種菜,織造麻鞋、竹籤自用,規定諸王子出城稍遠,要騎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有個內侍穿著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發現,把那個內侍罵哭了。
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
朱元璋請客就是炒蘿蔔、炒韭菜、兩碗炒青菜和一豌蔥花豆腐湯。這就是標準的“四菜一湯。”
正如當時朱元璋老家安徽鳳陽歌謠唱的那樣: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
朱元璋“四菜一湯”傳說的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傳說代表著老百姓的美好願望和呼聲。
-
4 # 懶洋洋社長
朱元璋出身最為貧苦,生性也最為節儉,堪稱登峰造極。
《明太祖實錄》說朱元璋在皇家內院空地上不種花養草,而是闢出地來,專門栽種莊家和應時蔬菜,他叫手下人去幹活,還時不時去看看他們鋤草捉蟲、澆水施肥,發現工序不對,還會指導一番,據朱元璋自述,當年他還在皇家苑內種植了幾十畝的莊家,每到播種、管理和收穫的季節,朱元璋就會親臨現場,指揮勞作。
朱元璋的簡樸可以用四個“禁”來概括:
第一禁奢侈: 當了皇帝的朱元璋十幾年不過生日
朱元璋不僅自己在宮中禁止奢侈,還不時地用身邊的事來教育人們。有一次,他在退朝以後看見有兩個太監在雨中穿了新靴子走路,立即將他們叫來,嚴加訓斥:“靴雖微,皆出民力,民之為此,非旦夕可成。汝何不愛惜,乃暴殄如此!”說完命人對兩個宦官處以杖刑。
還有一件更為細小的事情,有一天,在後宮裡朱元璋撿到了一段絲線,當場就很不高興,後查問下來才知是一個小宮女不小心丟的。儘管他沒給她施刑,但還是好好地教育一番:“一段絲線雖不起眼,但它含有多少百姓的血汗”。
朱元璋禁奢還體現在自己吃的方面還簡單,每天早餐,不吃葷,只吃素,正餐也大致是“四菜一湯”;他不大喜歡喝酒,即使碰到喜宴,也就意思幾口。除犒賞將士、宴請百官外,朱元璋是不舉行宴會的,甚至有十來年他不準手下人為他大辦生日酒宴。所以有人說他摳門,但他卻坦然地告訴兒女們自己的簡樸特點:“無優伶近枕之狎,無酣歌夜飲之娛”。
第二禁: 群飲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好多將士都以為勝利了,可以自由放鬆點了。閒暇之餘,他們在京城裡群飲豪喝,有的甚至一醉方休。
朱元璋聽說後將他們狠狠訓斥了一通:“勤儉為治身之本,奢侈為喪家之源”。決禁止!
第三禁: 進獻
朱元璋生活儉樸,好多官員知道。據說有一次在宮殿上,朱元璋一不小心將自己穿在裡邊的一件已經破爛了的內衣袖口露了出來,這下可將在場的官員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事後有人在揣摩,這個土包子出身的,會不會是捨不得花錢?於是百官之中有人暗暗地動起了“進獻”的念頭。有個地方官想到朱元璋住在火爐裡(南京四大火爐城市之一)可能很難受,於是就進獻了一種叫竹簟的涼蓆,據說十分涼爽。朱元璋認為,朝廷事先沒有下旨讓他們進獻,現在地方官將東西送到南京來了,如果我收了下來,萬一傳開了,全國各地就會競相效仿,豈不成了勞民傷財的“苦民之政”了。想到這些,他當即下令拒受,並詔諭全國各地:“非朝廷所需,毋得妄有所獻。”就是說,朝廷不派人或下發檔案來要的,就不能私自送到南京來。
第四禁: 金銀
朱元璋有句名言:“珠玉非寶,節約是寶”。
朱元璋要求他的宮中設施不帶金,以免浪費了百姓的錢財,它們都以銅器代替。“乾清宮御床,若無金龍在上,與中人之家臥榻無異”,就是說朱元璋在乾清宮的御床平常的很,如果不注意看它上面金龍的標誌,人們還以為這是一般中等人家用的床。
當了皇帝,還能節儉若此,近乎摳門,倒也不容易。
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塊被單給大臣們傳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絲綢拼接縫成的百納單。朱元璋說:“此製衣服所遺,用緝為被,猶勝遺棄也。”
天子的車輿器具服用等物,按慣例該用金飾的,朱元璋下命令均以銅代替。他命令太監在皇宮牆邊種菜,織造麻鞋、竹籤自用,規定諸王子出城稍遠,要騎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有個內侍穿著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發現了,氣得他痛哭了一頓。一個散騎舍人穿了件十分華麗的新衣服,朱元璋問他:“這衣服用了多少錢?”舍人回道:“五百貫。”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
以上均為正史可考的記載。民間故事大致不是真實的,只可以看成一種民間的段子吧。傳說在朱元璋的故鄉鳳陽,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傳說是朱元璋在給馬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當然,貧窮雖然能夠提醒人們節儉,警示人們勤勞,但貧窮也容易遮蔽了人的眼睛,讓他看不到食物以外的東西,禁錮了人的想像力。朱元璋就是如此,在節儉的同時,他對國家的未來缺乏想像力,他的理想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整個民間商品經濟凋敝,國家經濟政策保守、封閉,整個國家經濟水平比兩宋有嚴重的下滑,開始漸漸落後於西方!
-
5 # 六棟二
朱元璋到底有多節儉,我們從以下幾個故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1.首創“四菜一湯”,在朱元璋的老家鳳陽,流傳著一投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據說是朱元障在給馬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
2.節儉成風,有一次朱元璋見兩個小太監穿著新靴子在雨水中走,立刻嚴厲訓斥道:“地上這麼多積水,你們穿著新靴子走在泥水中,難道一點都不心疼嗎?爾等如此不知愛惜,給我各打二十板子。”從此以後,宮廷內奢靡之風大為改觀。
3.以身作則,有一次,朱元璋到東閣檢查政事,因為正值酷暑盛夏,汗水溼透了衣衫,這時,侍從們拿來衣服給朱元璋更換,眾大臣一看,竟是一件洗的發白的衣服,頓時大為感嘆。
-
6 # 愛妮品歷史
其實朱元璋也有揮霍的時候,由他的思想決定。朱元璋當了皇帝后,想學習劉邦,榮歸故里,他想在家鄉鳳陽定都,其實又有誰在外面打拼成功後,不想風風光光迴歸故里呢?朱元璋為了這個目標他曾不惜花大量錢財買建築材料,為了宮殿的堅固,他選用最好的料。他徵招大批農民工,事無鉅細,就連石頭縫裡都灌入鐵汁。不堪勞苦的工匠怨聲載道,用“魘鎮法”偷偷抗議。他們把自認為會帶來壞運的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紙人等東西藏到建築裡,咒詛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後龍顏大怒,殺了一批工匠。最終由於上下反對,鳳陽都城未建成。
朱元璋從小經歷太多苦難,他更懂得珍惜,也更怕浪費。他的“小氣”既是性格使然,也是防止自己驕奢,大臣奢靡,從而也是為了讓大明更加清明,讓國家更加強大。
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和大臣們議事後,揮揮手讓太監去他的寢宮,不一會兒,那太監捧著一塊被單出來了。朱元璋接過被單,展開讓大臣們看。大家一看,整個被單五顏六色,都是用小片絲綢拼接縫成。朱元璋說:“此製衣服所遺,用緝為被,猶勝遺棄也。”意思是說:這件被單是用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做成的,如果把這些邊角料丟棄實在太可惜了。大臣們跪地高呼萬歲,心想大明皇帝都節儉成這樣,我們當臣子的就更應該節儉了,於是上行下效沒有人敢鋪張浪費。
其實這並不僅僅是朱元璋治理大臣浪費的手段,而是他自己一生勤儉節約的寫照。
因而他當上皇帝后,仍然過著簡樸節約的生活。
咱們先看看他對住房的要求:
據正史記載,明朝剛剛建立時,朱元璋計劃在南京營建宮室。負責工程的人把設計好的圖紙送給朱元璋批申,當他看到複雜的雕刻設計時,想都沒想,直接拿筆劃去了。他對設計人員說,建設皇宮只要求堅固耐用,不要求裝飾得多麼華麗。要想新增裝飾,就在宮牆上畫一些激勵人的歷史故事畫吧。朱元璋所用的“龍床”,其實並沒有雕刻盤旋的金龍,而是“與中人之家臥榻無異”,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朱元璋在飲食方面也很節儉
朱元璋的節儉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在飲食上也是如此。陳梧桐在《朱元璋大傳》裡說:朱元璋每天的早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對於朱元璋的飲食在他的故鄉鳳陽,流傳著這樣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
對於他的節儉,民間有這樣的故事:他最心愛的馬皇后過生日時,朱元璋只用韭菜,紅蘿蔔、兩種青菜各一份,小蔥豆腐湯,宴請臣子們。他還規定: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朱元璋的午餐和晚餐和其他一般帝王相比也是相當簡樸。另外,他令宮人墾荒種菜。朱元璋看到宮中犄角旮旯裡閒置很多的土地,決定不浪費土地資源,他命人深耕細作,開了荒,用來種菜吃,他還把御花園變成了菜園子。
在出行用具方面同樣節儉
按照慣例,帝王的車輿器具大都用黃金裝飾,而朱元璋卻下命令車輿器具所需用黃金的部分一律用銅代替。除了自己低調簡樸出行之外,他還規定自己的兒子們,在出遠門時,不可全程騎馬。要求他們“十分之七騎馬,十分之三步行”。
穿衣方面:
他令後宮織布做衣服穿,衣服破了就縫縫補補,根本不捨得扔掉。在一次巡訪時,因天氣炎熱,朱元璋脫去外衣,大臣們看到他裡面穿的竟是多處打了補丁的破爛衣服,都驚的無言。此外朱元璋還還令人編造麻鞋穿。在他的帶動下,他的皇后及妃子們,在穿衣打扮上也不去浪費,她們的衣服反覆洗、穿,很少換新。馬皇后平日生活也是相當簡樸,她平時的衣服,也是洗了又洗,補了又補。她還帶頭令太監們把織布機搬到她的宮中,她親自織布,後宮妃子紛紛效仿。
馬皇后畫像
朱元璋最見不得別人“糟蹋”衣物。據說朱元璋看到一個內侍穿著新靴在雨中漫步,他氣得把他大罵一通。他的一個近侍穿了件華麗的新衣,朱元璋看到就問他:“這衣服很貴吧?”舍人回道:“五百貫。”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
-
7 # 小姐姐講史
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和大臣們議事後,揮揮手讓太監去他的寢宮,不一會兒,那太監捧著一塊被單出來了。朱元璋接過被單,展開讓大臣們看。大家一看,整個被單五顏六色,都是用小片絲綢拼接縫成。朱元璋說:
“此製衣服所遺,用緝為被,猶勝遺棄也。”
意思是說:這件被單是用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做成的,如果把這些邊角料丟棄實在太可惜了。大臣們跪地高呼萬歲,心想大明皇帝都節儉成這樣,我們當臣子的就更應該節儉了,於是上行下效沒有人敢鋪張浪費。
因而他當上皇帝后,仍然過著簡樸節約的生活。
咱們先看看他對住房的要求:據正史記載,明朝剛剛建立時,朱元璋計劃在南京營建宮室。負責工程的人把設計好的圖紙送給朱元璋批申,當他看到複雜的雕刻設計時,想都沒想,直接拿筆劃去了。他對設計人員說,建設皇宮只要求堅固耐用,不要求裝飾的多麼華麗。要想新增裝飾,就在宮牆上畫一些激勵人的歷史故事畫吧。朱元璋所用的“龍床”,其實並沒有雕刻盤旋的金龍,而是“與中人之家臥榻無異”,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對於他的節儉,民間有這樣的故事:他最心愛的馬皇后過生日時,朱元璋只用韭菜,紅蘿蔔、兩種青菜各一份,小蔥豆腐湯,宴請臣子們。他還規定: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在出行用具方面同樣節儉按照慣例,帝王的車輿器具大都用黃金裝飾,而朱元璋卻下命令車輿器具所需用黃金的部分一律用銅代替。除了自己低調簡樸出行之外,他還規定自己的兒子們,在出遠門時,不可全程騎馬。要求他們“十分之七騎馬,十分之三步行”。
穿衣方面:他令後宮織布做衣服穿,衣服破了就縫縫補補,根本不捨得扔掉。在一次巡訪時,因天氣炎熱,朱元璋脫去外衣,大臣們看到他裡面穿的竟是多處打了補丁的破爛衣服,都驚的無言。此外朱元璋還還令人編造麻鞋穿。在他的帶動下,他的皇后及妃子們,在穿衣打扮上也不去浪費,她們的衣服反覆洗、穿,很少換新。馬皇后平日生活也是相當簡樸,她平時的衣服,也是洗了又洗,補了又補。她還帶頭令太監們把織布機搬到她的宮中,她親自織布,後宮妃子紛紛效仿。
朱元璋最見不得別人“糟蹋”衣物。據說朱元璋看到一個內侍穿著新靴在雨中漫步,他氣的把他大罵一通。他的一個近侍穿了件華麗的新衣,朱元璋看到就問他:“這衣服很貴吧?”舍人回道:“五百貫。”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
小姐姐說:其實朱元璋也有揮霍的時候,由他的思想決定。朱元璋當了皇帝后,想學習劉邦,榮歸故里,他想在家鄉鳳陽定都,其實又有誰在外面打拼成功,不想風風光光迴歸故里呢?朱元璋為了這個目標他不惜花大量錢財買建築材料,為了宮殿的堅固,他選用最好的料。他徵招大批農民工,事無鉅細,就連石頭縫裡都灌入鐵汁。不堪勞苦的工匠怨聲載道,用“魘鎮法”偷偷抗議。他們把自認為會帶來壞運的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紙人等東西藏到建築裡,咒詛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後龍顏大怒,殺了一批工匠。最終由於上下反對,鳳陽都城未建成。
朱元璋從小經歷太多苦難,他更懂得珍惜,也更怕浪費。他的“小氣”既是性格使然,也是防止自己驕奢,大臣奢靡的方法,從而也是為了讓大明更加清明,讓國家更加強大。
回覆列表
關於朱皇帝的節儉,通過其故鄉鳳陽流傳的一首歌謠就可見一斑:“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說的是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說了你們可能不信,朱元璋已經節儉到了超凡脫俗能夠引領時尚潮流的地步!朱皇帝曾因節儉發明了一件服裝物品,然後被南韓人學了去,一千多年後南韓人申遺並且還申遺成功了!簡直是流行教主有木有!他發明的物品就是頭巾,詳見下圖:
朱大皇家天子第一號服裝設計師設計出“一統江山巾”前皇帝們的穿戴是這樣的:
可惜的是,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實行剃髮,但是降清了的漢族官僚雖然剃了頭髮,但還是戴著網巾。這種不滿不漢的造型,讓多爾袞很不滿,但也不好發作。這時候,有一個叫洪承疇的大漢奸,主動上書清廷,要求對這種行為予以禁止。
結果,可想而知。
從此,網巾開始迅速消失。
同時,網巾也成為“反清復明”的標誌。
清朝男子不戴網巾了,可南韓人繼續戴,還進行了改良。而且在1980年,南韓對網巾製作技藝進行了申遺,申遺成功後列入南韓第66號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定傳承人李受汝。
大家是不是有想吐一口老血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