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然呃

    《紅色》,我很喜歡,可是知道的人不多吧。還有《北平無戰事》,《人間正道是滄桑》,都可以,我感覺比宣傳的一些好片更耐看。人性的挖掘也更深刻。

  • 2 # 迷茫的阿誠

    我覺得《戰長沙》就是其中之一。

    這部劇最大的看點就是有溫度,有感情,不是純粹的打鬼子,也不是上帝視角來記錄,單純的就是通過當時的一個大家庭來敘述故事,這是當時千千萬萬家庭的真實寫照和縮影。不得不承認,顧清明和胡湘湘的愛情,在那個年代,共同成長,彼此理解,舍小家顧大家,男主的擔當和責任心爆滿,女主前期雖然有點任性,但也很快成長起來。本來以為這倆演員搭配會出戲,但在這裡必須誇讚他們的演技,前期到後期,毫無違和感,彷彿他們本就是劇中人,那一次次失而復得的深情相擁,都讓人覺得是黑暗裡唯一的光亮。前邊生活有多熱鬧,後來相繼離世就有多麼悽慘,這種對照更能打動人心。劇裡每個人物都角色鮮明,各有各的特點,印象比較深的就是湘水的死,初見時覺得這個小孩長的很端正,沒想到後來死的這麼壯烈,在那個年代,真的無法違背良心,無法不恨敵人,那些賣國求榮的人究竟是有多麼鐵石心腸才能做到向敵人投降。還有金鳳死的時候,最恨的敵人就站在你面前,你只要一伸手就可以給他致命一擊,這個時候哪管什麼後果,就想把針和刀不顧一切刺進去,哪怕死了也甘願,也能閉上眼。國家將要滅亡,覆巢之下哪有安卵。因為不肯放棄文人氣節而死的胡長寧,讓人很是震撼,這個人一出場身上就是一股迂腐的老學究氣息,人慫,話多,只知道聽戲喝酒,可是他最後卻寧願死也不肯為日本人所用,高唱殺敵之曲,從容赴死。

    劇中人物,無論有怎樣的衝突和矛盾,怎樣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在家園破碎之際,還都是以國家存亡為己任,最終在抗日的大時代下,形成全家參與抗戰的團結一致。看過了這部劇,瞭解了這段歷史,並能從先輩前仆後繼死而後已的抵抗外侵爭取自由中,激盪到自己的奮發圖強,永緬過往,已然是《戰長沙》帶給觀眾的最大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一個非常懶惰的同事,長期共處一室,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