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伴月圓
-
2 # 黃土情愫
如何體會押韻和韻腳的關係,這是一個需要在不間斷地運用中,慢慢地摸索,使其在詩中形成一種節奏感,進而達到音韻和諧,迴旋往復的韻律的過程。
押韻,也作壓韻,諧韻,它來自於古代勞動人民在祭祀,集會活動和歌舞曲調上為了達到和諧悅耳,摸索出的一條經驗。後來在詩文創作中得到了一步步地完善,既將韻母互相諧音的文字放到詩文固定的地方,叫作押韻。
諧音韻的文字放在詩文的末尾,就是韻腳。
押韻是活的,實用於不同的文學體裁,如詩,詞,曲等,而韻腳是死的,只有放到句末才叫韻腳。
在不同的文學體裁中,押韻的要求規範有所不同。一般是押在偶句之末,有一韻到底,鄰韻,換韻等不同的形式。
如何熟練地掌握押韻這一技巧,體會兩者的關係,是其達到最佳境界,才是最終目的。
惟一的途徑就是多讀多練,進而能夠駕馭足夠的漢字,使所押之韻腳和整篇詩文形成和諧的音調,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種迴旋往復的感覺。漢字浩瀚如海,形象傳神的字詞應有盡有,只有合理的的結合,才能產生出最佳的效果,否則,既便是依照《平水韻》一東,三江或《中華新韻》去押韻腳,也不能形成韻律。不能產生韻律的押韻,和無韻沒有什麼區別。
押韻是指格律詩的句子末一字韻母相同或相近,使一首詩平仄統一,詠唱、朗誦時,朗朗上口,鏗鏘有力。
律詩一般二、四、六、八句未壓韻,絕句二、四句押韻。首句可不押韻。如李白的《靜亱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二、四句末,`霜`與‘鄉‘,uang與iang韻母相近,為押韻。
但也有找到特別的奇句,特別切合主題,可不計較韻腳,如唐.陳子昂《登幽洲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出奇的精彩絕倫,千古奇句,可不再乎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