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履琚

    《道德經》是天國“治國憲綱”,其中講述了“天人合一”的治理原理。“人事”及“萬物”的演變都在遵循一個原理在運轉,週而復始迴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天道”的運轉規則,人類最初劃分成“三個分支”,也即“道法自然”。西方“諾亞三子”同樣按這個邏輯劃分。“道法自然”即“天人合一”是他的大本。

    老子當然村在,騎“青牛”而去,在說他是神農氏,他是白帝,太陽神,炎帝分兩個系統,後面的炎帝殺“神農炎帝”即希臘神話中的“子殺父”,也就是“子族殺父族”。神農氏是“男日”,被殺後成了月亮圖騰,即在西奈山給摩西立約的“三帝”。老子、神農氏都是族號,是首領的統稱,不指一個具體的人,這是“天道文明”,也即“結繩記事”。

  • 2 # 半個南山人

    《道德經》又名《老子》,全書共81章,5000多字。在哲學上,《老子》認為“道”是世界的本原,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物”的觀點,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道”演化出來的。《老子》中還含有樸素的辯正法思想,如“福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觀點。在政治上,老子主張“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以奉有餘”,另一方面,他主張清靜無為、寡慾、知足,幻想人類回到原始狀態。

    老子確有其人,原名李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後鄉曲仁里人,春秋時著名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因為傳說他“生面皓首”,故名老子。

  • 3 # 湯說

    《道德經》的實質是:堅守以“陽”為中心,強調“陰”的所為圍繞“陽”之動而動。

    《道德經》上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充分來說明“道”的實質作用原理,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並得出結論:柔弱勝剛強,無為而為。也就是說,萬事萬物要根據“道之動”接受而儲能而蓄勢待發因勢而動。

    所以說,《道德經》裡隱藏了宇宙執行規律,萬事萬物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主觀臆斷。

    至於歷史上老子是不是真實存在,應該只有天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別喜歡吃夜市的燒烤,但這些對身體非常不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