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吟148119260

    凡事都以恰到好處為宜,既不能欠火候,更不能過猶不及。

    小說創作亦如是,不能過多羅列相關的描述,也儘可能的不要減少此類書寫,兩種情況都會造成對文字最佳表現的無辜傷害。

    心理活動是目前小說創作的一條法則,近似於軍規律令,已然被更為廣泛的創作群體所接受,所掌握,並運用在具體的創作實踐中。

    我們也不妨從過與不及兩個角度分析探究一下心理活動之於小說創作的重要性和泛化指導意義:

    一、稀缺性心理描述

    這是指在創作實踐中,最大程度地減少和制約了心理活動的描述,通篇採用大規格、多面積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言行描繪,而沒有深入主人公的內心,挖掘人物內心的獨到感受,總是遊於表層的言行反饋,讓人物的言行來反饋其內在的心理活動。

    當然這也是一種創作手法,而且在最新的創作實踐中頗得新銳作家的親睞,並逐漸形成了以此為規矩的創作群體,又被稱之為新現實主義表現途徑。

    這種客觀性、第三人立場上的觀察描述,採用寫實式文字語言記錄人物的客觀變化,全視角的客觀敘述,而不摻雜個人的主觀臆斷或者心理暗示,只是在表象上進行刻畫,這種近乎於白描式敘述體驗,也是目前較為流行和佔主流地位的表現形式。

    傳統的人物塑造,在心理層面有很多深入的描繪,且是多角度、多側面的監控式描述,就像一個全知全能的全能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無不知曉,無不暢達。

    二、氾濫性心理描述

    所謂的“氾濫性”,當然是指過度地渲染了心理層面的內容,擴大了心理活動的表現意義,幾乎在每一個接近變化或者突兀的場合或節點,都會插入一段近於不合時宜的長篇大論,對文字的有效進展實質上有了制衡和限制的意味。

    這種近於濫用的心理活動描寫,有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文字的原有計劃進展,使得文字顯得拖延而冗長,會令讀者感到一絲近於窒息的煩悶和厭惡,是對文字實質性傷害的罪魁禍首。

    一個近於成熟的作者,不會採用這種費力不討好式的頻繁敘述。

    而在早些年較為流行的意識流創作中,則經常會插入這樣的橋段,使得原本就不流暢的內容變得更為晦澀拗口,且很容易產生歧義,令一篇文章事倍功半。

    這種不討好的寫作方式,已經不被重視和採納了,甚至有一種近於排斥的力量,在驅逐這樣的心理描繪,並逐漸風行為一種創作模式。

    無論是心理活動過濫還是過度收縮,都會影響到文字的實際執行速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文字的有效表達,不是一個創作過程中的明智之舉,也不符合今天大眾讀者的欣賞口味。

    那種純粹為了羅列而堆積的湊字數式心理描繪,只能令文字走向深深的誤區,遭到讀者的強力抵制和堅決排斥。

    每一個為文者必須切忌這種濫觴與不足。

    這也是一個過來人的由衷之言。

  • 2 # 小桃子的真諦

    小說屬於文學型別的一種。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的描寫,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根據反映生活規模的廣狹和篇幅的長短,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小小說;根據內容題材的不同,可分為言情小說、武俠小說、偵探小說、科幻小說等。

    心理活動雖然是表現一個人的特點性格等很好的方式,但一旦寫多了就會使得文章過於繁瑣,沒有具體的動作語言來襯托人物,這就更加會使讀者沒有興趣看下去,畢竟讀者大多看的是情節,所以說故事情節很重要,心理描寫適當就可以了。

    接下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理描寫,以此來判斷自己寫的小說究竟適不適合多寫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就是對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活動概念進行描寫。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寫也是刻畫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描寫,能夠直接深入人物心靈,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豐富而複雜的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可供運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徵。心理描寫的目的也是如此。跟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寫能夠直接敘寫人物的七情六慾,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奧祕,把單靠外部形象難以表現的內心感受揭示出來,使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體化。

    心理描寫的形式有哪些呢?

    1、內心獨白

    一般使用第一 人稱。猶如電影中人物思考時的畫外音,是傾吐衷腸、透露”心曲”的一個重要手段;

    2、動作暗示

    人的動作、行為總是受心理活動的支配,從行動中刻劃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世界,是心理描寫的又一表現形式;

    3、景物烘托

    即繪景而顯情。作品中出現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滲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4、心理概述

    又稱心理剖析,是作者對人物內心活動的直接描述,-般使用第三人稱。由於作者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剖析、評介,因此不但便於比較細膩地表現人物當時當地的思想活動,還可以有進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時間內的感情變化,內心鬥爭,在行文中比較靈活方便。

  • 3 # 一筆飄紅

    寫小說,離不開寫人。

    寫人一定要寫他的思想的。

    寫思想那一定有心想描寫的。

    有心描寫人才是活的。

    心理描寫寫的細膩才有代入感。

    有代入感的小說 至少離成功不遠了。

    但心理描寫一定適可而止。

    心理描寫少,人物如殭屍,沒有生氣,那一定是失敗的。

    但是心理描寫過多了,就有點婆婆媽媽了。

    所以寫小說的人物心理描寫一定要把握住一個“度”字。

    心理描寫在小說中也非常必要,它是展現人物品質,個性,思想的視窗。

    它也是寫活一個人物的所在,必不可少。

    但心理描寫多了,如水。水多了能句淹死莊稼。心理描寫過多了那是在解剖人物,影響主線發展,會偏離主旨。

    所以,萬事適可。

  • 4 # 企業戰士

    心理描寫可以說是文學的特長,其他藝術形式比如電影,還是漫畫等等都無法替代,但是要寫的好比較難,容易寫成流水賬,意識流。其實不同觀點的交鋒才是心理描寫的看點,寫的好的話會很出彩

  • 5 # 心理治療師瓊

    心理的描述很重要,也很關鍵,反應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刻畫人物的思想、思維方式,如對世界、他人、自己的看法,反應人物的曾經經歷的心理底色,此時此地的心理覺、感受、情緒,未來的心理需求、……等等,如果沒有直接的心理描述,也可藉助他物來間接描述。是人,都有心理活動,描述多與少,與作者的刻畫人物目標有關。

  • 6 # 侃侃話雜談

    首先確認自己寫小說面對的人群及立足於哪一類。

    網路小說:網路小說追求的的刺激,滿足感,過多的心理描寫會讓人感到拖沓。

    文學作品:以人物為核心,心理描寫的內容得看自己的文筆,以及需不需要恰到好處的描寫出此時的角色心理。

    巴爾扎克的作品就是以人物對話,心理描寫,人物刻畫,細節突出來組建的。但是讀者再讀到這些心理描寫時,多數是枯燥,但這就是精華所在。

    如果整個作品並不是以人物為核心,則不需要太多的心理描寫,可以重在事件,情節的推進上進行描述

  • 7 # 葉黛拉觀察

    非常好的部分,心理活動是能夠激發讀者多種感官,讓整個內容充滿畫面和共鳴感,讓文字展示出立體和惟妙惟肖的感覺。

  • 8 # 謝四雜談

    如果想要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少寫心理描寫。

    而是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這三方面入手。

    他的眼神閃爍,避開了我的視線。

    讓讀者自己感知此時人物的心理是在驚慌、發虛。

    比起直白地描寫心理,

    是強灌給讀者的,

    不生動,難引起共鳴。

  • 9 # 沙中紅塵

    取決於你的目標讀者是誰。如果是網路小說,一定減少心理描寫,以動作、對話為主,加速情節推進,因為網路文學是快餐性質的,心理描寫過多會流失讀者。但如果你致力於文學創作,那隻要你耐心打磨自己的文筆就好。每個人的風格都是不相同的,喜歡你的讀者也是不一樣的,只要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也一樣會有人喜歡的。

  • 10 # 靜靜talk

    如果是注重心理學方面的小說,多些無妨。如果是平常的小說,還需注重情節的精彩程度的,適當的心理描寫能夠使人物形象更加細膩,有助於情節發展。過多的描寫就會像老太太的裹腳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現代職場的高壓之下如何對抗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