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婚姻、繼承律師,在執業過程中看到了許多因贍養老人、爭遺產導致的兄弟反目現象,《都挺好》以大家都好,家和萬事興結尾,現實中又有幾家能做到。
回覆列表
-
1 # 小生活da世界
-
2 # 圖說大秦
電視畢竟是電視,兒女有那麼孝順,另外一半肯定沒得那麼孝順,往往父母老的時候,兒女已經兒孫滿堂,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是非常辛苦的,也不可能像明玉那樣辭掉老總的工作去照顧父親。
我母親老年痴呆,父親身體也不太好,請的二十四小時保姆照顧,昨天父親突然生病,我手術後還在被別人照顧,其他三姊妹都不在身邊,我趕緊叫我兒子過去揹著我父親去醫院,我又叫我的保姆去醫院,媽媽的保姆把痴呆症的母親守著,兒子守在醫院,我的保姆前後去醫院六趟送這樣那樣去醫院,晚上九點多父親才從39_5高燒退到38_7,回來我兒子又用冰袋給我父親熱敷,父親喝點稀飯又吐了,我又叫兒子重新給父親買藥,九味羌和丸荷香正氣丸給父親喝了沒吐,才睡覺,母親鬧著要睡父親腳底下,又打電話讓保姆給母親喝了酸棗丸睡覺,免得打擾父親,打電話指揮了一天,父親睡了,今天早上起來慢慢走回父母家,看父親不再發燒,吃了早飯才放心了。
我自己這樣身體狀況,孫女才四個月,六個月兒媳婦就要上班,還等著我病好給她帶孩子,人生真的很沒有意思,年輕的時候工作,孩子,奮鬥,忙忙碌碌,好不容易兒子養大給娶了媳婦,自己身體不行了,還要帶孫子,等孫子大了,自己該拄柺杖拖累別人了,想想什麼時候都活不成自己想的樣子,我們這一代,獨生子,除了進養老院也沒有其他去處啊!
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家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未來不太確定的因素也有很多。隨著社會養老機制的全面,以及政府的保障來看,老了的我們自己養自己還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也不排除若干年後華人的傳統愛老養老的格局有所改變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不管怎麼變,對父母恩情這件事是不會變的。父母從撫養孩子到教育孩子,甚至照顧孩子的孩子,都是無緣無悔的付出。心理總有一個準則,不麻煩孩子也儘量不給孩子增添負擔。這是作為孩子的我到現在所能理解到的,我也會這樣對待我的下一代,如何善待老了以後的我,我只希望他們心理有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