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緣泉人紋
-
2 # 亦可育兒
我覺得經常更換嬰兒的養育人,容易讓寶寶沒有安全感和滿足感的缺失。
寶寶沒有安全感並不像有些遺傳基因一樣,天生就有的,大部分都是由於後天撫養、教育方式等造成的。
寶寶最初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如果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持續的、穩定的、合理的愛,那麼就不會讓孩子產生沒有安全感的心理。反之,就容易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那麼寶寶對這2種需求關鍵時期的建立都是什麼時候呢?0~3歲:這個時期是寶寶安全感建立的關健時期,因此此時不宜頻繁更換養育人,不然會影響到寶寶安全感的建立。1歲半以內: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會從父母的情緒和態度中感知世界。如果這時頻繁更換養育人,導致因與寶寶相處時間較短不了解寶寶,無法滿足寶寶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會讓寶寶覺得當自己需要的時候不知道要找誰,讓其產生沒有安全感。
2~3歲的寶寶:這個時期因為“自我意識”的建立,寶寶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想操控自己的事情,又因為不懂對錯,所以這時的寶寶是最容易犯錯誤的年齡。因此,他們需要家長能夠接受、理解他們的錯誤,讓他們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善意,從而得到滿足。
3~6歲的寶寶:個性逐漸形成,他們要確定“爸爸媽媽是愛我的,我是值得被愛的”,孩子就會自信、勇敢、內心強大。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也認為,“基本信任感和自主性來自於0~2歲溫和、敏感的父母養育行為和對沖動進行控制的合理期望”,強調了孩子在嬰兒期、學步期穩定撫養人的重要性。
因此,如果除非迫不得已,最好不要頻繁更換養育人。
嬰兒和固定撫養人之間會建立一種默契,嬰兒的需求會得到扶養人相應的迴應,嬰兒會感到他的一切需求會有相應的應答。就會對他人產生依賴感和安全感,這樣他才有興趣尋求視覺、聽覺等刺激,這樣才會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