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海鷗之歌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ma這個音,是除a之外最容易發出來的,在你一直髮a的音時,閉上嘴再張開,出來的音就是ma!迴歸到語言上來,嬰兒出生後的本能反應是“啊啊啊”的哭,在哭的同時,難免會閉上嘴再張開,所以最先會發的音,除了a之外就是ma了,而此時在孩子跟前的一般是媽媽,所以從語言的發展上來說,很可能ma的音就是由此而來。

    新生兒學說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從不說話到說出第一個詞之間,有幾個月的學語期(babbling),在此期間小孩子並沒有“說話”,只是“發聲音玩”,因為在那個時間段裡嬰兒的聲道發育並不完全,口腔不能作出太過精細的動作,所以發出的聲音有限。對於小孩子來說,唇齒位鼻音、唇齒位爆破音和大張嘴的母音/a/,都是最為簡單的音,子音發音位置越往前,對舌頭動作要求越低,從而越適合剛剛開始說話的小孩子;而爆破音的一過性和鼻音的持續性是小孩子最容易區分的。

    因此小孩子們在babbling的時候習慣用這些音來進行組合——在這個階段,他們發出來的只是無意義的聲音。但是父母們有時並不清楚小孩子有這個babbling的階段——他們才不記得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的——所以一旦聽到自己的孩子發出聲音,他們就萬般欣喜地大喊“哎呀我家寶寶會叫媽媽了”(其實這個問題底下就有回答現身說法,小孩子在六到時個月的時候是學語期,還沒發展出有含義的語音表達),然後就開始有意識地逗小孩“叫媽媽”或者“叫爸爸”。

    在這樣持續的刺激下,小孩子逐漸把mama和母親聯絡在一起,把papa和父親聯絡在一起,並且一代一代地傳給自己的孩子。事實上,也並不是所有的語言管母親都叫mama父親都叫papa或dada:喬治亞語對母親的親密稱呼是deda,對父親的親密稱呼則是mama;這種現象在一些毫無親緣的語言裡都出現了。這就可以證明小孩子發這些音只是因為他們方便,而把他們賦予“父親”、“母親”含義的,是順著歷史漂下來的自己的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噸綠色有機大米,如何短時間銷售出去,著急,大家幫忙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