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命之樑
-
2 # zhu談天下
首先說筆的養護
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溼,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概要十數分鐘。筆儲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後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幹為止。所謂「幹」,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幹,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幹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乾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可使餘水繼續滴落,至乾燥為止。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乾,以儲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Sunny下。儲存筆之要領以乾燥為尚。
1, 不要放在Sunny直射、空氣特別乾燥或者潮溼的地方。
2,遠離火源和熱源。
3,用完後要及時擦乾溼的一頭。
4,研墨時不宜放太多的水,如果水過多,不但硯出來的墨不好用,還容易把墨泡壞。
5,研磨時不宜用茶或者其他的髒水來硯。如果用不乾淨的水或者有顏色的水研墨,色水會進入墨塊,使墨塊變質。
6,磨完後,擦乾淨放入塑料袋中或者用宣紙包好再放到盒子裡。
宣紙的保護很重要,儲存得怎樣對書畫有較大的影響。
宣紙的防潮:
宣紙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紙生宣的特點是吸水性比較強,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塵,方法是用防潮紙包緊,放在書房或房間裡比較高些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潮。天氣晴朗的日子,開啟門窗,書櫥,讓書櫥裡的宣紙吸收的潮氣自然散發。(一年中一兩次就可以,防止宣紙吸收了過多的水份長黴點。)
宣紙的防蟲:宣紙被稱為千年壽紙,但也不是絕對的,防蟲方面,為了儲存的穩妥些,可放一兩粒樟腦丸。
另應注意的方面:1、假如宣紙受潮了,不要日晒,解開包裹宣紙的防潮紙,讓宣紙在自然空氣中讓它自然揮發水份。(要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日晒會影響宣紙的壽命和效能。2、宣紙存放的地點要遠離油煙、潮溼。
首先是洗硯,硯使用過後,應養成隨即洗滌的習慣,不可使硯留存宿墨,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燥損硯面。所以古人有:“寧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硯”的說法。《屠隆考 餘事》雲:“日用硯須日洗去其積墨敗水,則墨光瑩潤。若過一二日,則墨色差減。”看來從用墨的藝術效果來講,洗硯也是很必要的。關於洗硯的方法,前人總結甚多。《硯林拾遺》載:“有癖硯者,每晨輿面,水注木盆以蓮房浸良久,取出風乾,水氣滋漬,積久有光。忌柬紙拭,能傷硯鋒。”《屠隆考 餘事》雲:“春夏二時,黴溽蒸溼,使墨積久則膠冷滯筆,又能損硯精彩,尤須頻洗。以蓖麻子擦硯滋潤,不得以滾湯滌硯。不可以氈片故紙揩抹,恐氈毛紙悄以混墨色。”洗硯應以 角清水滌之為妙,也可用半夏擦去硯面滯墨,或者用絲瓜瓤,蓮房殼慢慢洗滌。採用這些洗滌方法,即滌去墨垢,又不傷硯。洗硯要十分的謹慎小心,盛水的器具宜用木盆,若在水泥盆或瓷盆上洗,則易碰傷硯。洗硯的水要乾淨,不含酸鹼性。且水溫要適宜,不能用熱水,滾水,茶葉水洗硯。古人還告誡說:“滌硯須由成人,不得頑童持洗。”
其次是養硯。硯洗淨以後,還須用清水保養,以養硯石之瑩潤。保養施水的方法是:硯池應每日換清水,不可令幹;磨墨處不能有水,以防久浸不發墨。
再其次,一般來說硯用久則不發墨,謂之“失鋒”。原因有二,一是硯面磨去了鋒芒,因鋒鈍而不發墨;二是使用了含膠過重的墨,又失於洗濯,致使硯面膠結而失鋒。遇到這種情況應重新發硯鋒。關於發硯鋒的方法,《硯林拾遺》中說道:硯有初發墨久而鈍者,亦為刀劍磨淬。用杉木鬆炭磨一遍則石鋒煥發。另外用磨光之瓦片輕擦之;用姜 浸之;蓮房擦之;以及用零號砂紙,細軟砂石在清水中對硯堂(硯的磨墨部分)進行擦拭,這些都是發鋒的可行辦法。須提請注意的是若選用零號砂紙,精細瓦片等物和水打磨的時候,只能磨洗硯堂,而決不可磨硯的其它部位,否則也會磨損硯的皮殼包漿,甚至損傷雕刻的細部。尤其是古硯,包漿是年代久遠的象徵,若被磨去,豈非成了新硯,不倫不類,價值也就會大大的貶低。
-
3 # 深圳生活志
首先非常感謝您提出的問題,很榮幸能夠做出回答。
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
在硯臺的墨池中加水,水量的多少可依據你要用的墨汁的量,以墨磨擦硯臺稱為磨墨,所以磨墨是一定要加水的。
墨:不用時可以放在墨床上,保持乾燥即可,若長時間不用的話,應放入墨盒中(一般買時就會有的)。
毛筆:新筆用溫水蘊開後,沾墨汁寫字。一般寫完後要清洗乾淨,在掛在筆架上,利於筆的壽命;若天天要用的話有人也不洗直接架於筆山上。看個人喜好及習慣而已。
硯臺:與毛筆一樣要天天洗淨,常用,則可依個人喜好與習慣。不常用則一定要清洗乾淨。
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溼,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概要十數分鐘。筆儲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後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幹為止。所謂「幹」,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幹,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幹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乾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可使餘水繼續滴落,至乾燥為止。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乾,以儲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Sunny下。儲存筆之要領以乾燥為尚。
-
4 # 光谷大飛哥
今日
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筆墨紙硯的日常護理方法。
一、筆。
1、新毛筆泡開之後寫點字,然後不洗,放幹。然後泡開,再寫些字,再放幹。第三次泡開的時候,毛筆就好用了。因為首先墨把毛料上的脂肪去掉了,另外積墨在筆心形成了一個核,相當於給毛筆加健。古代制筆,中間是有個棗核的。所以毛筆不要洗得太乾淨,有些人連洗頭液都用上了,實在沒必要。
2、不要給毛筆天天戴個帽子,總是處於溼潤狀態會影響毛筆彈性。洗完毛筆,用廢舊的軟紙順毛的方向捋幹水分即可。
二、墨。
放樂扣盒子裡面就挺好,太乾燥了會斷裂。印章也可照此辦理,裡面加點純白油。
三、紙。
要放在通風的地方,這樣會越來越好用。因為纖維之間的雜質會被逐漸氧化,然後越來越平均、細膩並充實。老紙看起來都比較厚的樣子。
四、硯。
髒了要洗,可以用絲瓜瓤清洗頑固汙漬。
-
5 # 中屹高科技
很高興為你解答 我可以試著說說我的看法“文房四寶”是文房傳統文化中“墨、筆、紙、硯”的總稱,從事書畫創作的文化人無疑更關心包括文房四寶在內的用品。文房四寶有自己獨特的維護方法。分述如下:
刷子的維護:
毛筆的維護
毛筆的保護主要在於筆尖。這些鋼筆基本上是由動物毛製成的。此外,當他們離開工廠時,他們中的許多人用漿糊作為固定劑來固定。因此,如果儲存不當,昆蟲可能會出現。第二,筆桿——由容易開裂的材料製成,在北方的旱季很可能會開裂和變形。
儲存方法:
沒有發行新的鋼筆。
把它密封起來,放在盒子裡,放在一個沒有昆蟲的乾淨環境裡。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新增一些樟木碎片或香草作為驅蟲劑。這樣,不用的刷子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健康。普通製造商或熟悉此事的人通常會將刷子存放超過15年而不帶有昆蟲。
刷子已在使用中
通常情況下,每次使用後,清洗並將其掛在筆桿上,筆尖朝下,以最大程度地排水,然後讓筆桿變幹。
只要筆中的大部分墨水被沖走,就沒有必要徹底清洗筆,也沒有必要清洗到“沒有黑水能擠出來”的程度。
因為墨水中的膠水在鋼筆毫凝固後對它的損害最大,所以,為了清洗鋼筆,只有鋼筆毫中殘留的膠水不足以使鋼筆毫凝固。純墨水顆粒,即使保留下來,也不會“損壞筆”,下次使用時會隨墨水自然流動。
新筆的“書寫”
事實上,你不需要太在意是用水泡還是直接擰水泡來開啟筆。制筆廠生產的毛筆使用“可溶性漿糊”來設定毛筆的形狀。它不易碎,直接扭轉不會傷害畫筆。
然而,在第一次書寫時,最好在水中搖動毛筆的同時搖動毛筆中所有的“浮毛”,同時用手指“輕輕拉動毛筆”,以減少以後使用時脫落的毛量。
關於筆桿
在正常使用和存放期間,刷握不易損壞,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北方的旱季,一些竹製和木製筆容易開裂或變形。因此,理想情況下,這種筆和刷子的儲存環境應該“創造一定的溼度”。例如,裝有刷子的盒子應該用塑料袋半密封,並用浸透的海綿填充。
-
6 # 當下之感
硯臺保養方法:
硯臺裡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臺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臺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臺,不宜混合使用。
硯臺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臺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臺是放在玻璃鋼罩子裡防潮的。)
好的硯臺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臺。
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
硯臺的正確用法:
平時儲水:硯也需要滋潤,平時需要每日換清水貯之,硯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養研」
使用時須換清水:用小壺滴清水在硯臺表面,再用墨碇研磨。注意熱水傷潤損墨。
用後刷洗:硯石使用之後,必須將餘墨滌去,不可使之凝於硯上。不然殘墨乾則結成渣塊,第一妨礙研磨,第二傷筆亳,且會損害硯面。若與新墨相混,則無下墨或發墨之利。
洗的時侯可以用絲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堅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傷害光滑的硯面。如果須要帶出場的話,最好陰乾,不要用紙類擦拭,以免殘屑留存,與墨相混。
新墨輕磨:新墨稜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損傷硯面,使用時輕輕磨就可以了。
將墨取出:研墨之後,即須將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則墨與硯膠黏難脫,易損硯面。
若不小心黏住,可先用清水潤之,將墨在原處旋轉,待其鬆脫後再取出
“武士愛劍,文人愛硯。”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硯臺,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
7 # 李幼梘
筆、墨、紙、硯自古以來就被譽為文房四寶。是中國古代文人隨身必不可少的四件文化用具。它既是書畫的工具,又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文人精神的體現。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精萃。那麼我們在日常中對文房四寶的養護知識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我就如何養護文房四寶簡單介紹如下:
1,開筆。將新買的筆用溫水泡開,浸泡的時間不要太久,浸到筆鋒全開啟就可以。
2,潤筆。潤筆是先用清水把筆毫浸溼,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避免筆根的粘膠化開。
3,洗筆。筆書畫之後,就要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如不洗去,筆毫幹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不易化開,並且極易折損筆毫。
4,養筆。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乾並理順。將筆懸掛在筆架上,讓餘水繼續滴落到乾燥為止。
5,注意事項。筆要放於陰涼處陰乾,以儲存筆毫的原形及特性,不可暴晒於Sunny之下。
墨的養護
1,研墨的水不宜過多。否則研出的墨不好用,還容易將墨泡壞。
2,不宜用茶水或髒水研磨墨塊。否則會使墨塊變質。
3,研磨完之後,擦乾淨放入塑料袋或用宣紙包好再放到盒子裡。
4,無論是墨汁,墨塊,均不能放在陰光下直射,不能放在空氣乾燥的地方。
5,遠離火源和熱源。
1,防朝。紙的吸水性很強,如果暴露在空氣中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還易沾染灰塵。那就須用防潮紙包緊,放在書房較高的地方,就可以防潮。
2,防蟲蛀。為了防止蟲蛀害,可放一兩粒樟腦丸。
3,注意事項。a,紙假如受了潮不要晒,解開包裝,讓紙在空氣中自然地揮發水分。日晒會引啊紙的壽命和效能。b,存放地點遠離油煙,潮溼。
1,洗硯。用過後隨即洗掉硯中的宿墨。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損壞硯面。
2,養硯。硯洗好之後,還須用清水養護。
3,定時擦拭硯堂。硯用久了不發墨,會失鋒,就需要用零號砂紙輕輕擦拭數遍就行。
-
8 # 金哥滬漂日記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是中國古代文人隨身必不可少的四樣文化用具。它既是寫作的工具,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而且更是一種文人精神的體現.由此派生的“文房文化”也成為反應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精粹。文房四寶也成為收藏界的一直關注的物件。
筆的使用與養護
文房四寶中的筆指的是湖筆, 1、湖筆在使用前,先開鋒,就是把筆頭浸泡在溫水中自然融化,化開後才能使用。請注意,新筆都有浮毛,這個不屬於掉毛,屬於正常現象,開鋒後應該馬上清理掉。 2、筆用後即洗淨墨汁,洗得越乾淨越好,然後輕輕擠掉水份,把筆頭捋成原形狀,掛起來陰乾。 3、使用時,仍須先浸泡清水,擠幹入墨,如干筆頭入,造成筆穎腹空,筆鋒鬆散,書寫時既不得心應手,而且縮短使用壽命。
墨的使用與養護
以清水逐漸加入: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雜質,則磨出來的墨就不純了。至於加水,最先不宜過多,以免將墨浸軟,或墨汁四濺,以逐漸加入為宜。
墨正:柳公權有所謂的「筆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觀,磨出的墨也不均勻。
力勻而急緩適中:磨墨時用力過輕過重,太急太緩,墨汁皆必粗而不勻。用力過輕,速度太緩,浪費時間且墨浮;用力過重,速度過急,則墨粗而生沬,色亦無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指按推用力」,輕重有節,切莫太急。
濃度適中:這裡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筆,也是用濃墨寫的,差別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濃淡。如果墨汁含水過多,筆一下到紙上便迅速擴散,形成一團團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墨團,怎麼有筆畫可言?但也別矯枉過正了,拿濃到像半凝果凍的墨來寫字也是很可怕的。還需記得用潔白紙,以濃墨為佳,若用有色紙,則可以稍淡。
隨磨隨用: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膠與煤逐漸脫離,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書,極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現成墨汁,有些膠重滯筆,有些則濃度太低,落紙極易化開,防腐劑又多,易損筆鋒,不宜採用。
硯臺的使用與保養
硯臺裡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臺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臺本身和墨塊都不好。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臺,不宜混合使用。硯臺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臺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臺是放在玻璃鋼罩子裡防潮的。)好的硯臺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臺。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
平時儲水:硯也需要滋潤,平時需要每日換清水貯之,硯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養研」
使用時須換清水:用小壺滴清水在硯臺表面,再用墨碇研磨。注意熱水傷潤損墨。
用後刷洗:硯石使用之後,必須將餘墨滌去,不可使之凝於硯上。不然殘墨乾則結成渣塊,第一妨礙研磨,第二傷筆亳,且會損害硯面。若與新墨相混,則無下墨或發墨之利。洗的時侯可以用絲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堅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傷害光滑的硯面。如果須要帶出場的話,最好陰乾,不要用紙類擦拭,以免殘屑留存,與墨相混。
新墨輕磨:新墨稜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損傷硯面,使用時輕輕磨就可以了。
將墨取出:研墨之後,即須將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則墨與硯膠黏難脫,易損硯面。若不小心黏住,可先用清水潤之,將墨在原處旋轉,待其鬆脫後再取出。
-
9 # 一品山川
筆的養護:在用之前,一定要用溫水浸泡,浸泡至筆鋒開啟。在練字之前,先做好潤筆工作,用清水將筆毫溼潤,隨即提起,然後將筆倒掛,到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約十多分鐘後。可開始寫字,這入墨學問很深。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幹為止。所謂「幹」,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幹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乾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至乾燥為宜。
墨的養護:1, 不要放在Sunny直射、空氣特別乾燥或者潮溼的地方。2,遠離火源和熱源。3,用完後要及時擦乾溼的一頭。4,研墨時不宜放太多的水,如果水過多,不但硯出來的墨不好用,還容易把墨泡壞。5,研磨時不宜用茶或者其他的髒水來硯。如果用不乾淨的水或者有顏色的水研墨,色水會進入墨塊,使墨塊變質。6,磨完後,擦乾淨放入塑料袋中或者用宣紙包好再放到盒子裡。
宣紙的養護: 宣紙的防潮: 宣紙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紙生宣的特點是吸水性比較強,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塵,方法是用防潮紙包緊,放在書房或房間裡比較高些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潮。天氣晴朗的日子,開啟門窗,書櫥,讓書櫥裡的宣紙吸收的潮氣自然散發。宣紙的防蟲:宣紙被稱為千年壽紙,但也不是絕對的,防蟲方面,為了儲存的穩妥些,可放一兩粒樟腦丸。特別注意:1、假如宣紙受潮了,不要日晒,解開包裹宣紙的防潮紙,讓宣紙在自然空氣中讓它自然揮發水份。2、宣紙存放的地點要遠離油煙、潮溼。
-
10 # 小哈日常生活分享
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溼,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概要十數分鐘。筆儲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後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幹為止。所謂「幹」,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幹,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幹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乾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可使餘水繼續滴落,至乾燥為止。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乾,以儲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Sunny下。儲存筆之要領以乾燥為尚。
墨儲存方法:
1, 不要放在Sunny直射、空氣特別乾燥或者潮溼的地方。
2,遠離火源和熱源。
3,用完後要及時擦乾溼的一頭。
4,研墨時不宜放太多的水,如果水過多,不但硯出來的墨不好用,還容易把墨泡壞。
5,研磨時不宜用茶或者其他的髒水來硯。如果用不乾淨的水或者有顏色的水研墨,色水會進入墨塊,使墨塊變質。
6,磨完後,擦乾淨放入塑料袋中或者用宣紙包好再放到盒子裡。
宣紙的保護很重要,儲存得怎樣對書畫有較大的影響。
宣紙的防潮: 宣紙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紙生宣的特點是吸水性比較強,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塵,方法是用防潮紙包緊,放在書房或房間裡比較高些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潮。天氣晴朗的日子,開啟門窗,書櫥,讓書櫥裡的宣紙吸收的潮氣自然散發。(一年中一兩次就可以,防止宣紙吸收了過多的水份長黴點。)
宣紙的防蟲:宣紙被稱為千年壽紙,但也不是絕對的,防蟲方面,為了儲存的穩妥些,可放一兩粒樟腦丸。
另應注意的方面:1、假如宣紙受潮了,不要日晒,解開包裹宣紙的防潮紙,讓宣紙在自然空氣中讓它自然揮發水份。(要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日晒會影響宣紙的壽命和效能。2、宣紙存放的地點要遠離油煙、潮
-
11 # 小麥愛大米
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6303734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溼,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概要十數分鐘。筆儲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後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幹為止。所謂「幹」,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幹,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幹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乾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可使餘水繼續滴落,至乾燥為止。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乾,以儲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Sunny下。儲存筆之要領以乾燥為尚。
墨儲存方法:
1, 不要放在Sunny直射、空氣特別乾燥或者潮溼的地方。
2,遠離火源和熱源。
3,用完後要及時擦乾溼的一頭。
4,研墨時不宜放太多的水,如果水過多,不但硯出來的墨不好用,還容易把墨泡壞。
5,研磨時不宜用茶或者其他的髒水來硯。如果用不乾淨的水或者有顏色的水研墨,色水會進入墨塊,使墨塊變質。
6,磨完後,擦乾淨放入塑料袋中或者用宣紙包好再放到盒子裡。
宣紙的保護很重要,儲存得怎樣對書畫有較大的影響。
宣紙的防潮: 宣紙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紙生宣的特點是吸水性比較強,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塵,方法是用防潮紙包緊,放在書房或房間裡比較高些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潮。天氣晴朗的日子,開啟門窗,書櫥,讓書櫥裡的宣紙吸收的潮氣自然散發。(一年中一兩次就可以,防止宣紙吸收了過多的水份長黴點。)
宣紙的防蟲:宣紙被稱為千年壽紙,但也不是絕對的,防蟲方面,為了儲存的穩妥些,可放一兩粒樟腦丸。
另應注意的方面:1、假如宣紙受潮了,不要日晒,解開包裹宣紙的防潮紙,讓宣紙在自然空氣中讓它自然揮發水份。(要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日晒會影響宣紙的壽命和效能。2、宣紙存放的地點要遠離油煙、潮溼。
硯的養護:
首先是洗硯,硯使用過後,應養成隨即洗滌的習慣,不可使硯留存宿墨,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燥損硯面。所以古人有:“寧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硯”的說法。《屠隆考 餘事》雲:“日用硯須日洗去其積墨敗水,則墨光瑩潤。若過一二日,則墨色差減。”看來從用墨的藝術效果來講,洗硯也是很必要的。關於洗硯的方法,前人總結甚多。《硯林拾遺》載:“有癖硯者,每晨輿面,水注木盆以蓮房浸良久,取出風乾,水氣滋漬,積久有光。忌柬紙拭,能傷硯鋒。”《屠隆考 餘事》雲:“春夏二時,黴溽蒸溼,使墨積久則膠冷滯筆,又能損硯精彩,尤須頻洗。以蓖麻子擦硯滋潤,不得以滾湯滌硯。不可以氈片故紙揩抹,恐氈毛紙悄以混墨色。”洗硯應以 角清水滌之為妙,也可用半夏擦去硯面滯墨,或者用絲瓜瓤,蓮房殼慢慢洗滌。採用這些洗滌方法,即滌去墨垢,又不傷硯。洗硯要十分的謹慎小心,盛水的器具宜用木盆,若在水泥盆或瓷盆上洗,則易碰傷硯。洗硯的水要乾淨,不含酸鹼性。且水溫要適宜,不能用熱水,滾水,茶葉水洗硯。古人還告誡說:“滌硯須由成人,不得頑童持洗。”
其次是養硯。硯洗淨以後,還須用清水保養,以養硯石之瑩潤。保養施水的方法是:硯池應每日換清水,不可令幹;磨墨處不能有水,以防久浸不發墨。
再其次,一般來說硯用久則不發墨,謂之“失鋒”。原因有二,一是硯面磨去了鋒芒,因鋒鈍而不發墨;二是使用了含膠過重的墨,又失於洗濯,致使硯面膠結而失鋒。遇到這種情況應重新發硯鋒。關於發硯鋒的方法,《硯林拾遺》中說道:硯有初發墨久而鈍者,亦為刀劍磨淬。用杉木鬆炭磨一遍則石鋒煥發。另外用磨光之瓦片輕擦之;用姜 浸之;蓮房擦之;以及用零號砂紙,細軟砂石在清水中對硯堂(硯的磨墨部分)進行擦拭,這些都是發鋒的可行辦法。須提請注意的是若選用零號砂紙,精細瓦片等物和水打磨的時候,只能磨洗硯堂,而決不可磨硯的其它部位,否則也會磨損硯的皮殼包漿,甚至損傷雕刻的細部。尤其是古硯,包漿是年代久遠的象徵,若被磨去,豈非成了新硯,不倫不類,價值也就會大大的貶低。
-
12 # 華夏保安員
筆墨紙硯即文房四寶,在硯臺的墨池中加水,
水量的多少可依據你要用的墨汁的量,以墨磨擦硯臺稱為磨墨,所以磨墨是一定要加水的。
墨:不用時可以放在墨床上,保持乾燥即可,若長時間不用的話,應放入墨盒中(一般買時就會有的)。
毛筆:新筆用溫水蘊開後,沾墨汁寫字。一般寫完後要清洗乾淨,在掛在筆架上,利於筆的壽命;若天天要用的話有人也不洗直接架於筆山上。看個人喜好及習慣而已。
硯臺:與毛筆一樣要天天洗淨,常用,則可依個人喜好與習慣。不常用則一定要清洗乾淨。
-
13 # 橘子六六
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溼,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概要十數分鐘。筆儲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後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幹為止。所謂「幹」,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幹,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幹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乾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可使餘水繼續滴落,至乾燥為止。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乾,以儲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Sunny下。儲存筆之要領以乾燥為尚。
墨儲存方法:
1, 不要放在Sunny直射、空氣特別乾燥或者潮溼的地方。
2,遠離火源和熱源。
3,用完後要及時擦乾溼的一頭。
4,研墨時不宜放太多的水,如果水過多,不但硯出來的墨不好用,還容易把墨泡壞。
5,研磨時不宜用茶或者其他的髒水來硯。如果用不乾淨的水或者有顏色的水研墨,色水會進入墨塊,使墨塊變質。
6,磨完後,擦乾淨放入塑料袋中或者用宣紙包好再放到盒子裡。
宣紙的保護很重要,儲存得怎樣對書畫有較大的影響。
宣紙的防潮: 宣紙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紙生宣的特點是吸水性比較強,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塵,方法是用防潮紙包緊,放在書房或房間裡比較高些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潮。天氣晴朗的日子,開啟門窗,書櫥,讓書櫥裡的宣紙吸收的潮氣自然散發。(一年中一兩次就可以,防止宣紙吸收了過多的水份長黴點。)
宣紙的防蟲:宣紙被稱為千年壽紙,但也不是絕對的,防蟲方面,為了儲存的穩妥些,可放一兩粒樟腦丸。
另應注意的方面:1、假如宣紙受潮了,不要日晒,解開包裹宣紙的防潮紙,讓宣紙在自然空氣中讓它自然揮發水份。(要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日晒會影響宣紙的壽命和效能。2、宣紙存放的地點要遠離油煙、潮溼。
硯的養護:
首先是洗硯,硯使用過後,應養成隨即洗滌的習慣,不可使硯留存宿墨,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燥損硯面。所以古人有:“寧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硯”的說法。《屠隆考 餘事》雲:“日用硯須日洗去其積墨敗水,則墨光瑩潤。若過一二日,則墨色差減。”看來從用墨的藝術效果來講,洗硯也是很必要的。關於洗硯的方法,前人總結甚多。《硯林拾遺》載:“有癖硯者,每晨輿面,水注木盆以蓮房浸良久,取出風乾,水氣滋漬,積久有光。忌柬紙拭,能傷硯鋒。”《屠隆考 餘事》雲:“春夏二時,黴溽蒸溼,使墨積久則膠冷滯筆,又能損硯精彩,尤須頻洗。以蓖麻子擦硯滋潤,不得以滾湯滌硯。不可以氈片故紙揩抹,恐氈毛紙悄以混墨色。”洗硯應以 角清水滌之為妙,也可用半夏擦去硯面滯墨,或者用絲瓜瓤,蓮房殼慢慢洗滌。採用這些洗滌方法,即滌去墨垢,又不傷硯。洗硯要十分的謹慎小心,盛水的器具宜用木盆,若在水泥盆或瓷盆上洗,則易碰傷硯。洗硯的水要乾淨,不含酸鹼性。且水溫要適宜,不能用熱水,滾水,茶葉水洗硯。古人還告誡說:“滌硯須由成人,不得頑童持洗。”
其次是養硯。硯洗淨以後,還須用清水保養,以養硯石之瑩潤。保養施水的方法是:硯池應每日換清水,不可令幹;磨墨處不能有水,以防久浸不發墨。
再其次,一般來說硯用久則不發墨,謂之“失鋒”。原因有二,一是硯面磨去了鋒芒,因鋒鈍而不發墨;二是使用了含膠過重的墨,又失於洗濯,致使硯面膠結而失鋒。遇到這種情況應重新發硯鋒。關於發硯鋒的方法,《硯林拾遺》中說道:硯有初發墨久而鈍者,亦為刀劍磨淬。用杉木鬆炭磨一遍則石鋒煥發。另外用磨光之瓦片輕擦之;用姜 浸之;蓮房擦之;以及用零號砂紙,細軟砂石在清水中對硯堂(硯的磨墨部分)進行擦拭,這些都是發鋒的可行辦法。須提請注意的是若選用零號砂紙,精細瓦片等物和水打磨的時候,只能磨洗硯堂,而決不可磨硯的其它部位,否則也會磨損硯的皮殼包漿,甚至損傷雕刻的細部。尤其是古硯,包漿是年代久遠的象徵,若被磨去,豈非成了新硯,不倫不類,價值也就會大大的貶低。
-
14 # 潤哇油
筆墨紙硯即文房四寶,在硯臺的墨池中加水,
水量的多少可依據你要用的墨汁的量,以墨磨擦硯臺稱為磨墨,所以磨墨是一定要加水的。
墨:不用時可以放在墨床上,保持乾燥即可,若長時間不用的話,應放入墨盒中(一般買時就會有的)。
毛筆:新筆用溫水蘊開後,沾墨汁寫字。一般寫完後要清洗乾淨,在掛在筆架上,利於筆的壽命;若天天要用的話有人也不洗直接架於筆山上。看個人喜好及習慣而已。
硯臺:與毛筆一樣要天天洗淨,常用,則可依個人喜好與習慣。不常用則一定要清洗乾淨。
-
15 # 老男孩小雷
筆墨紙硯即文房四寶,在硯臺的墨池中加水,
水量的多少可依據你要用的墨汁的量,以墨磨擦硯臺稱為磨墨,所以磨墨是一定要加水的。
墨:不用時可以放在墨床上,保持乾燥即可,若長時間不用的話,應放入墨盒中(一般買時就會有的)。
毛筆:新筆用溫水蘊開後,沾墨汁寫字。一般寫完後要清洗乾淨,在掛在筆架上,利於筆的壽命;若天天要用的話有人也不洗直接架於筆山上。看個人喜好及習慣而已。
硯臺:與毛筆一樣要天天洗淨,常用,則可依個人喜好與習慣。不常用則一定要清洗乾淨。
-
16 # 香草瑜瑜
筆墨紙硯即文房四寶,在硯臺的墨池中加水,
水量的多少可依據你要用的墨汁的量,以墨磨擦硯臺稱為磨墨,所以磨墨是一定要加水的。
墨:不用時可以放在墨床上,保持乾燥即可,若長時間不用的話,應放入墨盒中(一般買時就會有的)。
毛筆:新筆用溫水蘊開後,沾墨汁寫字。一般寫完後要清洗乾淨,在掛在筆架上,利於筆的壽命;若天天要用的話有人也不洗直接架於筆山上。看個人喜好及習慣而已。
硯臺:與毛筆一樣要天天洗淨,常用,則可依個人喜好與習慣。不常用則一定要清洗乾淨。
回覆列表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筆墨紙硯是中中國人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寶”,近年來更為成收藏的新寵,文房四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廣受大家的青睞,今天易從網就為大家講解一些文房四寶的日常護理知識,為您解析怎樣的日常護理才能讓文房四寶儲存的更長久。
1.筆
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不要給毛筆天天戴個帽子,總是處於溼潤狀態會影響毛筆彈性。洗完毛筆,用廢舊的軟紙順毛的方向捋幹水分即可。
2.墨
由於墨品存世時間較長,收藏古墨首先要注意溫度和溼度,不宜放在乾燥或過於潮溼的地方。其次,古墨易破易碎,不能壓碰,一般都要做錦盒,用宣紙包裝入盒存放。另外,古墨要放置在避光、背陰的地方,避免透風,也不能放在高處,以防跌落損壞。
3.紙
一般書籍紙張變黃,是因為氧化的原因。如果能儘量避免氧化,也就能避免紙張變黃了。為了避免紙張儲存時間長而泛黃,在日常護理中,要儘量減少和空氣的接觸,減少和水分的接觸,和減少和Sunny的接觸。要放在通風的地方,這樣會越來越好用。因為纖維之間的雜質會被逐漸氧化,然後越來越平均、細膩並充實。老紙看起來都比較厚的樣子。
4.硯
首先要避光。避免Sunny直射,否則硯質會出現乾燥的跡象,日晒過久硯匣也容易乾裂。玩賞硯臺時桌上最好鋪上毛氈,硯不要接觸金屬和玻璃等器物,更不可以將硯重疊放置,以防碰傷。
其次硯臺保養時,應經常打蠟以保持硯匣光澤,防止潮氣侵入。如果遇到硯匣收縮,硯身放不下的情況,可用砂紙打磨硯匣的內側,讓它增寬易放。
文房四寶,是傳統文房所用“筆墨紙硯”的總稱,大凡文化人士,對書畫有所涉及的,無疑對包含文房四寶在內的用品都會倍加呵護,文房四寶的保養,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養護方法。分述如下:
毛筆的養護:
毛筆的養護
毛筆的保護主要在於筆毫。筆毫基本都是以動物毛為主製作而成,加之很多出廠的時候使用了漿糊作為定型劑固定,故保管不當可能會生蟲。其次是容易開裂的材質所制筆桿——北方乾燥季節,有可能會令竹木的筆桿開裂、變形。
保管方法:
沒有發開的新筆
密封起來,放在匣子裡,擱置不招蟲子的乾淨環境,如有條件,加入一些香樟木碎片或者靈香草作為驅蟲劑則更好。這樣可以使得未使用的毛筆能夠健康保管得更久,一般廠家或者熟悉人士,儲存15年以上的毛筆不生蟲很正常。
已經使用的毛筆
平時每次用完之後,洗淨掛於筆架之上,令筆毫朝下,可最大限度瀝去水分,再讓筆桿乾燥。
洗筆無需徹底洗乾淨,只要將筆毫中墨汁的大部分洗去即可,不用洗到“一點黑水擠不出來”的程度。
因為墨中的膠凝固之後,才是對筆毫最大的傷害,所以,洗筆,只要洗到筆毫中殘留的墨膠不足以將筆毫凝固住即可;純粹的墨顆粒,即便有殘留,也不會“傷筆”,會在下次使用的時候,自然隨墨液流動。
新筆的“開筆”
開筆其實無需太過在意是用水泡開還是直接捻開,筆廠出來的毛筆,筆毫定型使用的是“易溶漿糊”,不具有脆性,直接捻開也不會傷到筆毫。
但第一次開筆之時,最好將筆毫中的“浮毫”在水中全部蕩去——一邊晃動筆毫,一邊用手指“輕扯筆毫”,最大限度減少以後使用時掉毛的數量。
關於筆桿
正常使用和保管的過程,毛筆的筆桿不太容易受損,但要注意一點就是:北方乾燥季節,一些竹木材質的筆桿容易開裂或變形,因此,理想的話,給此類筆桿毛筆的收藏環境“製造一定的溼度”,例如,裝毛筆的盒子裡放個用塑料袋半封口,裝上一塊泡溼了的海綿。
墨錠的養護
保管的養護要點
墨錠最大的保管要點是:北方防乾燥、南方防潮溼。
大多墨錠在北方保管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是“自己斷裂”,南方最常見的就是“梅雨季長黴”。
北方存放自然斷裂的墨錠↑
南方長黴的墨錠↓
保管的要點主要也就衝著這些原因而去即可。
寫字的工具主要是筆,墨,紙,硯,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文房四寶」.
(一)紙紙的種類很多,大體分為強吸墨的,弱吸墨的兩大類.宣紙,棉紙,毛邊紙吸墨適中,適合寫字;至於紙面光滑,不易吸墨的,初學者不易掌控,且會傷筆,應要避免.紙怕皺,皺則受墨不全;也怕潮,潮則字跡渙散,所以要用另外一層紙包好,放在乾爽處.
(二)墨墨以質地細緻,含膠輕的為佳,最好用輕鬆煙,墨色黑而有光澤,微帶清香.磨墨時,要用新水,動作要領是「重按輕移」,以求發墨濃淡適中.墨汁隨磨隨用,隔夜後,會失去光彩.至於現代商家所售墨汁,選購時,用紙片沾試,如果上淡下濃,有沉澱變質現象,便不可買.
(三)筆毛筆依毛質的剛柔,大致可分剛毫,柔毫,兼毫筆三類.剛毫筆筆性較剛健,寫出來的字比較勁挺,如狼毫筆;柔毫筆筆性較柔軟,寫出來的字比較渾厚,如羊毫筆;而兼毫筆則是雜用剛性毛和柔性毛所制的筆,筆性剛柔相濟.選筆則要注意「尖,齊,圓,健」四個要點∶筆鋒要「尖」;按開時要「齊」;筆肚要飽滿而「圓」;筆毛挺「健」而具有彈性.發筆時要用冷水,全部發開;用完後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