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慶還是阿慶
-
2 # 歷史忠實粉絲
史實沒有硬傷,關鍵是老少爺們還喜歡這種風格。向大家推薦這本書。這本書我看了五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它讓你知道歷史以外的東西,也讓你明白歷史教科書上的英雄形象不是神,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他也有平凡人所具備的東西。這本書可以讓你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每個問題都有兩面性,我們都要看到。最後我想說說就是對職場的幫助。明朝中後期之所以有那麼多的猛人是因為他們天生具備猛人的素質,一個看似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問題他們已經看到了問題最後與自己有關係的一個點,然後好事把點放大,壞事把點縮小。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眼睛去觀察,有些事情看透不說透。
-
3 # 十年砍柴
一個文字出來後,往往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明朝那些事兒》的文筆,有人說太戲謔,似乎歷史類讀物這麼些太不正經;有人會說這樣寫才有趣,才有閱讀快感。
我的評價是:《明朝那些事兒》的成功之處正在於他的筆調輕鬆,敘說故事有趣,情節跌宕起伏,能夠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講述宏大的史實。這有什麼不好呢?最關鍵的是,這部書在史實上沒有什麼太大的硬傷,這就相當了不起!可以說,對明朝史實在公眾中的普及,當年明月功不可沒。
其實古代的歷史寫作也不是一個風格,並非要必須板起面孔。《春秋》,完全是斷爛朝報的風格,只把事情記述下來就行了,用電報體、微博體寫歷史,非專業人士是很難讀下去的。可《史記》就不一樣,司馬遷講歷史故事活靈活現,生動有趣。我們讀讀《鴻門宴》就知道。多數人更喜歡《史記》吧?
歷史類的資料,在過去的話大概應該說有不少的形式。一種比如兩漢之前的《史記》、《漢書》、《後漢書》,一種比如專屬於皇帝的《起居錄》,史記的偉大不但在於它的形式的獨創,而且在於它的文學意義,太史公的文筆實在也是很驚豔的,文字精美,場景豐富,故事性很強。
而到了現當代,能夠很好的快速閱讀並理解文言文型別的歷史書,還能忍受那種無趣性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讀書的目的,一般而言在於閱讀獲取一定知識,或者像看故事書那樣的閱讀感受。這也符合現代人的特點,一個是專業文史類的人畢竟還是佔比不重,另一個是知識的流傳更加廣闊,願意看歷史故事的人更多了。但是普遍不能忍受過去史書的文字。
於是《明朝那些事》應運而出。單說這本書,其歷史時代還是比較完整的,從明朝的興起到滅亡,將同一個時期的重要人和事情講解的比較清楚,而且趣味性還是很強的,這樣一來,好看而又不累,讓我們更直觀的瞭解明朝的歷史,所以,有了這樣的故事書,何樂而不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