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目光144413986

    每天有多少與你我插肩而過的人你還記得?哪怕有些和你我有過一些無意碰撞的人可曾記得?不過一些規避,不過一句不好意思。。。你在意了?你都不記得了是嗎?這就是當時的有應而無住啊!!!簡單吧?有那麼的難嗎?多少我們記不得的應都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著的。。。。只是你沒在意罷了!!

    應為何可以無所住?是不是因為無所謂?是不是因為沒關係?。。。哪反過來應有所住就是因為和我有關係,對我來說不能無所謂是不是?所以要說難的地方就是這個關係了不是嗎?有關係就不能無所謂,沒關係就可以無所謂。有所謂心就會躁動,無所為心就會清靜。。。。躁動於應無所住不可能,太難!清靜於應無所住可能,太易!!全在關係。。。。

    那關係到底是什麼鬼有這麼大的魔力?好無聊是吧?關係不就是關係嘛,真是這樣嗎?關係是個真實呢還只是人們大腦的一個定義,一個感覺呢?甚至只是一個錯覺呢?有點不好理解,不好接受了是吧?如果是個真實那應就不可能無所住,這就是人們認為太難的原因。比如生病時人們的焦慮抑鬱。因為人們覺得生病是對生命的威脅,健康是一沒了健康一切都是零是不是?聽起來沒毛病都是真理,可這是真的嗎?要說對人的生命威脅從出生就註定你來這個世界就是來經歷這些威脅的不是嗎?哪怕就是吃東西還有噎死的不是嗎?你怕過吃東西嗎?你怕過出門嗎?那為何單單怕生病呢?不生病就不會死了?生病就一定會死?其實這只是人生千百種狀態中的一種而已。可由於人們的定義和強化使得你不得不緊張,不得不心生慌亂。。。。就拿病來說這樣對你有好處嗎?沒聽有不少所謂的絕症病人都是嚇死的?糊塗啊!!!這些關係是真實的嗎?今天可以是這樣的關係明天又可以是那樣的關係不是嗎?所有的關係都是一種暫時的狀態啊。。。。不能領悟那就只能心隨浮塵,你說應無所住那不是可笑,人家傻?一句你是唯心主義還不噴你個十萬八千里?呵呵。。。

    這本就是個~迷世,領悟清醒全在個人修行。應無所住難嗎?真心難,難於上青天!應無所住易嗎?又真心易,易如反掌!!如何做?細心觀察自己的周圍生活,多去看些前人的醒世經典。。。。所有答案生活都會有提示就看你的悟性!!!

  • 2 # 老祖宗的智慧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住。《金剛經》裡面這句話中,住的意思是停留的意思。那麼,什麼停留呢?思緒、思維、念想。

    再解釋一下心。這個心,可不是我們解剖學上的那顆跳動的心,指的是真實的你。

    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當紅塵中事物對你不產生絲毫影響的時候,真實的你才可以顯現出來。

    既然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正如題主所述,無所住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難就難在我們的大腦,哪怕是在睡覺的時候,也是一刻不停地將外來的,通過眼耳鼻舌身意進入到我們身體中的資訊,進行再加工之後,傳導到我們的心中。

    想想看,這哪兒還有個頭?遺憾的是,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一個永不停歇的過程。

    這就是,一般的人,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究其一生,都不會見到真實自我的原因。

    回到題目。

    筆者的建議是,無所住,太難就不要做了。

    人生本來就是這樣,與普通的大多數人一樣,過好屬於自己的一生,挺好的,沒有這個必要給自己平添什麼住不住的煩惱,何苦呢,不是嗎?

    本來這句話就是僅僅針對修行的人說的。

    但是,這句話對我們普通人的現實生活,有沒有好處或者是借鑑的意義?

    答案是肯定的。

    當你的心,越來越不起波瀾的時候,對你的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而不起波瀾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外來的資訊,不作出任何的反饋。讀者可以有意識的試一下,挺有意思的,看看你能做到什麼樣的程度。

    此言真實不虛。

    最後說一說,如果你真的想做到無所住,該怎麼做。

    坦白講,無所住是一個心態的極端,這個極端是如枯井,如平靜的無風湖面。為了達到這個極端,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先達到另外一個極端。

    這叫什麼?

    這叫陰極而陽動,陽極而陰動。

    怎麼達到另外的一個極端?

    經歷。

  • 3 # 闢支獨覺

    “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是行菩薩道的嗎?你是菩薩?

    真無知幼稚,連這句的真實意都不知道,還說什麼做起來難啊;真可笑。

    蚊子叮了你吸血,你還不斷地想一巴掌拍死尼。你老婆跟人跑了,你恨不得千刀萬刮喝人家的血尼; 還無所住,真可笑。

    照世俗的認知,無所住,就是什麼也不管了。有多少人是這樣愚蠢認知的?

    我說得很難聽,但是實情;是現代信佛者的通病。

  • 4 # 自行輪迴

    各安其所,不攀不逐。

    各觀其性,不牽不掛。

    各隨其行,不琢不磨。

    各聽其命,不悲不喜。

  • 5 # 白玉子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竊以為是指應該有大慈大悲利益眾生的博愛之心,應該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人我一如,物我一如,天人合一的同體大悲之心去濟世利人,且不應有名利心,福德心,貪求報答心去只管耕耘不問收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從而才能積善成德神明自得達圓滿。[祈禱][祈禱][祈禱]

  • 6 # 明月師兄

    應無所住就是:應該不執著於貪嗔痴疑慢等諸相上而生妄想心,而生其心就是:而是懷著清淨心,等待買賣點訊號的出現,自然而然生出操作心。

  • 7 # 劉國民81223781

    應無所住卻在心住,每個人在心中總中都有著不同地在心中有執著中,很長時間也去不掉,這是心中所住,很難!因為事情的發生給自己已經形成了而無法改變,這是自然現象,如果要放下必須有著心內改變自己,自己要以放下,但放下又放不下。這個看來有點重複,但不能說出,因為心的掌握卻以難以放下,有到臨終時還在心中掛念著。

    金剛經己經告訴我們不要以執著心在我們的心中,因為放下才能去掉我執,這需要自己有著智慧,智慧要從心中而起,可以看一看別人如何放下無住於心,這樣可以使自己心中無掛礙,使心有著清淨心。

    放下卻實難,但要放下心中的執著與煩惱,這是很長一段時間,換一下環境,改變自己的我,走出去,有著一個好心情,從零開始,走出新的啟點,讓自己的餘熱改變自心!

  • 8 # 紅月視聽

    心不執著,才能無所住。

    所以不執著是關鍵。

    執著是貪愛的體現。

    因分別而有執著。

    因貪愛而有分別。

    貪愛是慾望,是情。

    情就是情緒。

    因心動而有情。

    那問題找到了。

    如何不動心呢?

    那就要明理了!

    不明理就會愚痴顛倒。

    當然會動。

    如何明理呢?

    思維真理體悟真理。

    漸悟,頓悟。倆種。

    任何頓悟都是有資糧的。

    不要異想天開!

    頓悟只是臨門一腳!

  • 9 # 非想

    我自認為達不到惠能的慧根悟性,所以也不會勉強自己聽一言而開大悟。還是完整去看金剛經,一點一滴去理解吧。金剛經破相過程,是佛陀在不停的建立一個概念,而後推翻它,然後再給你建立一個概念,再去推翻它,一層一層引導讀者破迷開悟,最後達到無人無我無求無相的高度

  • 10 # 福建陳木生

    無所住、有所住都要住,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萬法皆是一人一念當下之所變現。住或者不住,心就在那裡。萬相皆是隨緣顯現出來,隨心應量。道生一,一生三,三生萬物。道即是佛、即是一。三分別為空、不空、空不空,就是《一心三藏》。萬物當下即為三,三又合而為一。一即是萬物,萬物即是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鵰俠侶》中,郭靖為什麼沒有像樣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