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2 # 明儀居士
對與錯
對的對,錯的錯,對的錯,錯的對,是對還是錯,是錯還是對。
對與錯
你說他錯,他就錯,他說你錯你就錯。你說他對,錯也對,你說他錯,對也錯。他說你對,你就錯,他說你錯,你就對。
對與錯
說你錯,對也錯。說你對,錯也對。
對與錯
好人說你對,你就是對。好人說你對,壞人說你錯。好人說你錯,壞人說你對。
對與錯
成功了是對的,失敗了是錯的。勝者王候敗則冠。
對與錯
眾人說你對,你就是對。因為你得了眾人心。眾人說你錯,你就是錯,因為你失了眾人心。
對與錯
分不清,看不透,不理解,是不懂,少說為佳。分清了,看透了,理解了,懂了,當機立斷,當決不決非豪傑。
對與錯
不說對,也不說錯,閒著不論他人事,是高償。對不說,錯不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和寺老。
對與錯,錯與對,沒有對就沒有錯,沒有錯就沒有對。
-
3 # 時間的文藝客
對了路,會有錯的時候。錯了路,等待對的方向。
覺得哪個領域適合自己發展,對的思維,去發展了,發現這個領域又不適合自己的路途,錯的結果也是對的起點。
對錯盡在掌握的方向,也全在自我的認知。
認為是個人物就應該頂天立地,頂天立地就需要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就需要一份事業撐起,對的方向正確的選擇,可中途又會遇見這樣那樣的問題,錯的開始就是對的成長。
對錯僅在一扇視窗,也會是兩面自己的標識。
確定了存在,就要追求理想的世界,明確了目標,就有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改變,對對錯錯就在其中發生角度轉換,對錯之間就在其中展開認可比例,有錯就是對的感應,是對就是拒絕錯誤的精神力量。
對錯是一種心態,熟悉了彼此之間的落差,並且形成了隔閡,造就了價值觀帶來的理念。
人的一生中,不知有多少對錯,有對錯之分就是思想創造了影響力。
對,是一生結論。錯,只是一時半會。
對錯很簡單,一個黑子,一個白子,最少的那顆星星就是石頭,最多的那個鋒芒就是城市。看待對錯,就是對待思維。
比如與人相處,沒有矛盾,都是對之理,有距離感,就是錯之念。與人相處快樂,都是對之眼,與人相處不合,存在錯之面。
對錯就是互動時的心靈世界,對錯就是交往時的情感反饋。
面對對錯,就是面向精神。
比如與現實往來密切,看見現象世界,發現對的人都是遇見了談得來,遇見錯的人都是發現了性格缺陷,生活人生就在自我經營的範圍內打開了觀點。
對錯就是言語之間的辯論,對錯就是嘴邊上的抬槓。
分成對錯,就是分開眼界。
比如作為旁觀者,有人對了,那是認知正確,價值觀正確,有人錯了,那是思維狹隘,認知淺薄。
對錯的出現就是辨識的正反面,對錯的世界就是識別的兩面區別。
人的一生就是放好兩顆棋子,對的越來越多,錯的越來越少。
有自己的肩膀,有自我的品格,有思想精神的高度,以對錯衡量標準,對錯就是不能兩全其美。事業有成就顧不了陪伴。
比如那些優秀的人物,一生光明磊落,為社會服務,卻很少有時間照顧父母,用狠心的對錯來戴一頂帽子,對的是這大人生,錯的是不能孝順。
對錯都有理,可現實不會這樣分。
按照自己的智慧過一生。
比如那些值得讚美的人們,一生勤勤懇懇,付出著價值連城,圍繞一個小家庭過得紅紅火火,用毒辣的對錯戴一面鏡子,對的是小人物,錯的是自私自利。
對錯皆有理,可生活人生不能這樣理。
對的永遠是有責任心,錯的也永遠是無完美。
人的一生中,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對錯也是一種低頭不見抬頭見。
比如一個人的路,遇見對的現實就是走好了方向,遇見錯的現實就是走錯了思維,對錯就是心裡有迴應的慧眼。
比如一個人的現實,遭遇磕磕絆絆就有對錯世界,經歷風風雨雨就是對錯認知,而對的永恆在閃爍彩虹,而錯的一直在重複為什麼。
比如一個人的生活人生,發生萬事如意就是精神掌握了對錯思維,發生憤憤不平就有思想掀起了對錯差距,而對的一面擁有行動力,錯的一面擁有糾纏不清。
對錯就是一種一葉障目還是霧裡看花。
對錯就是及時解決處理,對錯就是儘早拎清認知。
人的一生中,對的是一顆心的世界,至於錯,那就是另外一面蝴蝶。兩個人爭執不休,總有一個錯的,一群人爭執不休,總有一個對的。
對錯就是大雜燴,難以理清誰是誰非,卻極易澄清孰輕孰重。
兩顆心爭吵現實,總有兩顆好心,一群人一顆心吵來吵去,總有無數顆熱心。
對錯就是各執一詞,難以超越孰輕孰重,卻極易看透誰輕誰重。
對錯也是身外之物,有對不需要花言巧語,是錯不用張牙舞爪。
人的一生中,走好生活人生經典了對錯。人的一生中,走向理想現實不朽了對錯。理對也是豐富自我,糾錯也是錦上添花。
-
4 # 漢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師
對錯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比如你在人生某一個階段做的一個決定,在當時一定是你權衡了所有的選擇而做的決定是你認為最對的那個決定。但是過了若干年之後,你再回想起這件事的時候,有可能認為選擇另外一個選項更好,你甚至認為當時的那個選擇是錯誤的,如果你選擇這一項就好了。那現在和當時的情景不一樣,條件不一樣。所以在當時覺得是對的選擇,現在可能覺得是不對的。
即便是同一個選擇,不同的人來看,也有可能有人認為是對的,有人認為是錯的。比如你選擇了一個物件,你特別喜歡他,他也特別喜歡你,你覺得你找到了這一生中那個對的人。但是你的父母堅持認為他不合適你,並堅決反對。但你會堅持你的想法嗎?認為你是對的,你的父母是錯的?還是你會聽從父母的,認為他們是對的,你是錯的呢?
是你自己選擇的物件,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如果你們婚後過的幸福,你有可能認為你選擇了對的人,認為父母他們當時的看法是大錯特錯的,他們看出走了眼。如果過得不幸福,你有可能認為你選錯了人,後悔當初的選擇,而認為父母他們當時就是慧眼識人呀。
其實即便你聽了父母的話,認為他們是對的,按照他們的意願找了他們滿意的物件。也有可能是這兩種結果,一個是過得幸福,一個是過得不幸福。過得幸福,你會認為爸媽當初很英明,你自己當初被豬油蒙了心。如果過得不幸福,你會怪爸媽他們選錯了人,並且責怪他們當初反對你選擇你喜歡的人。
你看我們總是很糾結,是因為我們總認為只有這兩個選項非黑即白,我們太害怕選錯了,以至於我們一直糾結在對錯上。
怎麼才能不糾結呢?
就是允許自己犯錯呀。允許自己有的時候的選擇不那麼對,但是不糾結在這個對錯上。即便選擇錯誤,你也可以從這個錯誤的選擇中學習到一些經驗,以便下一次你選擇那個更好的。
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也就是說沒有人永遠是選的對的,也沒有人永遠選的是錯的。選擇對了就去享受你選擇的,選擇錯了就去調整自己的方向。
現在開車都有導航,但我們在開車的時候仍然會走錯方向。如果走錯了,你會怎麼做呢?你是會停下來去抱怨自己的選擇,抱怨對方的選擇呢?還是去糾正這個錯誤的方向到正確的方向上去呢?我想你的選擇是第二個,糾正那個錯誤的方向到正確的方向上,最後到達目的地,你同樣可以享受路邊的風景,以及到達目的地後享受美景。
所以無論對錯都是一種人生體驗。在這個不斷的體驗的過程中,我們讓自己變得更加包容,承載和幸福。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以及你們的每一個觀點。
-
5 # 蒟蒻0326
這些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不止一次地思考過、迷茫過、困擾過,很多人會因為這些問題而各持一詞、爭論不休,很多人會因為無法確定而彷徨不安、裹足不前,很多人會因為無法判斷對錯而誤入歧途、走向毀滅,。。
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不再迷惑、不再彷徨,清楚地知道對錯,明確地作出選擇?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社會崇尚善良、批判邪惡,我們認為善良就是好的、對的,而邪惡就是壞的、錯的。然而,對於具體什麼樣就是善良的、什麼樣就是邪惡的,我們要如何去定義和分辨它呢?
其實,這個東西除了社會約定俗成的部分之外,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自己的評斷,不可能是全都一樣,只是我們能否找到一個從邏輯上能夠相對準確去判斷的標準呢?
小時候,我對於所謂的善良和邪惡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也就是那樣聽著別人說某某人怎樣怎樣善良,是個大好人;或者看到小說、電視劇裡面的惡人怎樣作惡多端、簡直壞透了之類的。。當時感覺善良的人就是那些會真心幫助別人的人,而邪惡的人就是專門搞破壞、傷害別人的人。這個世界似乎就是由兩種人組成的,不是好人就是壞人。反正總會有一些好人和壞人在哪兒搞來搞去,而最好總是正義戰勝了邪惡,壞人滅亡了、好人勝利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後來我長大了,漸漸地瞭解到,似乎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好人、也沒有什麼絕對的壞人,每個人似乎都是一個矛盾的組合體,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最多也只能說,這個人相對而言(或者說更多的時候)是個好人,而那個人相對而言(或者更多的時候)是個壞人。同時,我也漸漸認識到一句話:“對事不對人”---也就是說:既然沒有哪一個人是絕對的好人或者絕對的壞人,那我們最好是針對某一件事情去判斷它的對錯,而不是直接針對做事情的人,根據某一件事就去判斷這個人的“好壞”。
-
6 # 農曆九月
是非善惡善惡只在一念之間。是非善惡全是人腦中所思所想,之所以有是非善惡之分,又與一個人所處環境、所經歷事物有關係。古人區分是非善惡,往往與儒家學說相一致,提倡人行大道正義,要有君子禮法,行三綱五常,守倫理道德。這樣一方面便於統治者管理,另一方面產生良好的生活秩序。
我們現在的是非善惡標準也大致承襲儒家思想。我認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思想方面,“和而不同”,我們現在所處社會思想觀念複雜多變,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千奇百態,但是非善惡標準也就模糊了。但做人做事必須思想正,什麼是正,與傳統倫理道德必須一致、與現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一致,即為對。而為什麼要“和而不同”呢?在做正確的決定或事情時,或許會收到很多非議,但必須堅持原則、堅持底線,與錯誤鬥爭。
在行為方面,“坦蕩蕩”,既然是對的、善的,又何必遮遮掩掩的。如果你做一件事錯的事,肯定不想被人發現,但是你做一件對的事,就想全天下人知道是一個道理。
-
7 # 玉家有兒初長成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理想和志向,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價值和追求。其實平心想,靜氣論,放眼一條單程人生路,有去無回,雖長也短。人活一輩子不容易,少不了病,免不了老,更逃不了死,生命本無常,由不得你和我。既然走上了人生路,就要走好,真正去活,雖說我們無法治療這悲慘的世界,卻仍可用心地活出一片天,活出自己。正如一位歌唱家所說:“痛苦也是一種豐富,有如海綿一般,洞越多,吸水就越多。”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人生路,奇觀異景各不相同,芸芸眾生輩,又豈能只有一條同樣際遇的人生路?它不僅長短各異,內容更是大有差異。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金錢、地位、享受,如果是這樣,人往往會變得靈魂出竅,一文不值,庸俗不堪。那麼,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善良、勤儉、執著,如果這樣,人會有無謂、無愧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人活著就是要不斷的努力,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是南其轅,而北其轍,還是丟開功名利碌,樂天知命的度過一生,一個人有了這種自由的意識及淡漠的態度,才能深切熱烈地享受快樂的人生。人生不外是一連串“現在”的積累,即是如此,何不好好的把握有生之年的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刻,充分學習,領悟、欣賞和感動。生活在大千世界裡的我們,應該追求完美且有意義的人生,應該追求一種默契的人生,不能只是一味的索取別人的理解和幫助,每個人都應該奉獻出更多的愛和關懷,用充實的步伐去走完人生應走的道路,雖然無約,可我們應該擁有一個共同的心語,要讓世界因為有了我們的存在而多一份溫馨,多一份愛
-
8 # 臣服說
對又怎麼樣,錯了又如何。
對了你就幸福。錯了你就不幸福
好像沒有這樣的說法
人生很短,幸福了。不會去細分出什麼對錯,因為平時也吵架了,甚至也打了,但就是不和你冷戰,就是不和你分開,就是要好好的哄著你,看著你的不易,理解你說 不出的苦,也懶得知道遇到你是對了還是錯了,反正就是開心,就這樣一輩子轉瞬就過了很多年
人生很長,因為較真,凡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論個你對我錯。打人都往死裡打,往痛處追,對方知道錯了也不要放手,非的廣而告之,甚至對簿公堂,鬧上法庭。讓人知道自己是多麼的豁達多麼的智慧,而對方是多麼的粘人無賴,這樣一生都在和是非打交道,一本子脫不開是非圈,身在是非圈,難道你就不是是非人,這樣的人生好漫長,千頭萬緒,盤根錯節,是是非非,拉鋸一樣,終日夜不能寐。事都寫在臉上,掛在眉頭,這樣 的日子不要也罷
所有該遇到的都該去珍惜,都該去欣喜,不要去較真,不要凡事都拿一把錯或者對的尺子,因為人生除了幸福快樂,沒有會喜歡老是和是非在一起糾纏不清
多做讓別人開心的事,多說讓別人愉悅的話,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
9 # 七芯海棠的夢想
對於已經錯過的一些東西或許不用再試著去挽留,錯了就錯了,這個世界上對與錯,得和失永遠都是一半一半的機率。
無論做了怎麼樣的選擇,要走怎麼樣的路,在將來都一定是有所收穫的,因為每一樣失去的東西總有想要留下和值得緬懷的地方。
就算錯過了,也沒什麼,哪個人的一生永遠只有得到而又不會失去的呢?
想要重新找回已經失去了的東西,或許能夠挽回一些或許也能夠得到一些安慰,是挽回的一定不會是曾經失去的。
人生有很多在乎的事情,是和想象中不同,而又往往感覺力不從心。
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所有的一切在時間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脆弱,包括生命,包括感情!於是有英雄末路,有曲終人散。
情感,過去了也就變質了,某些人可以刻苦銘心,某些事可以終生難忘。
可是通通都變了,回不去了;再苦苦尋找,剩下的只不過是遺憾;並不是每個人,每件事付出了都會有結果的。
有些事總是看不到希望,甚至是不知道有沒有開始!看不到希望沒關係;不成功沒有關係!但是,要相信有希望,相信一切都會好的!
不管怎麼樣,對於得到與否,都應該充滿感激,不管得到的起碼都經歷過!
對於把握不住的人或事,也不必太感慨,失去了便失去了,水都不能保證那是屬於誰的!有些動西原本就是牽掛而不是得到的。是不是這世上的事情,本來就是經不起時間的等待呢?
曾以為會為一個人難過很久;曾以為會有一些東西放不下;那麼,現在又是如何呢?
原來開始新的日子,學會忘記就那麼簡單;原來當時太執著了,總是很感性,總是寧願守住一個人,一件事,不捨得放手!但,人好是會長大的,是學會一個人都要好好活著!是一步一步走下來!
所有的事都在過去了!
不管對與錯得和失都過去了!
-
10 # 15943223670
遵守法律就是對的,孝敬父母就是對的,友愛兄弟姐妹就是對的。在外尊老愛幼就是對的。其它無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回覆列表
對於失眠者而言,夜晚格外漫長。
對於疲憊者而言,目的地格外遙遠。
而對於盲目生存,不解正法者而言,生命中處處皆苦。
釋尊在《佛譬喻經》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們開示“人生究竟是什麼?”,這譬喻是這樣的: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疑惑思考時,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看到這隻老虎,旅人頓時瞭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顯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在毫無辦法之中,幸好發現斷崖上有一顆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旅人便毫不猶豫,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離,可以想象它是如何懊惱地在崖上狂吼著。
好感謝啊!幸虧有這藤蔓,終於救了寶貴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
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怒浪澎湃著,而且在那波濤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大口等待著他的墜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
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隻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互動地啃著藤蔓。旅人拼命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而且每次搖動藤蔓,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這是樹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於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記自己正處於危險萬分的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奪。
旅人:這旅人是指我們自己。
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
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白骨:路邊的白骨是指我們人生旅途中,家族、親屬、朋友等的死亡。我們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那時我們有何想法?有何感觸?我們可曾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
老虎:飢餓的老虎所譬喻的,既是我們自己的死亡。
松樹:接著我們攀上崖頂的松樹,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這些東西即使擁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但即使認為還有十年、還有二十年可活著,但你認為到底人壽幾何?想想便知:已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後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樣是“啊”的一聲之間便會過去。
老鼠:咬著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在相互地縮短著我們的壽命。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獄。墜入此地獄,必須承受八萬劫中大苦惱,這一件事情便稱為——後生一大事。
毒龍:顯現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這三條毒龍指我們自己內心的貪慾、嗔怒、愚痴。“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則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由自己所不斷造作的罪惡所生出的地獄,最後還是由自己墜入。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 財、色、名、食、睡。 一天之中,我們不斷所想的,持續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五欲的滿足。
人身難得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此語誰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與不知同。昔須達為佛營室,佛視地上螻蟻,而謂達言:“此蟻毗婆尸佛以來,經今七佛,尚在蟻身。”夫一佛出世,歷年甚久,矧曰“七”乎!釋迦而後,過五百餘萬歲而慈氏下生,名第八佛,未知此蟻脫故身否;縱脫蟻身,未知何日當得人身也。今徒見舉目世人,比肩相摩,而不知得之之難如是。既得人身,漠然空過,真可痛惜!予之懈怠空過,不能不深自痛惜,而並以告夫同志者。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生不到彼岸去,更待何時度此身,
佛在世的時候有人問佛,人身好得到嗎?佛隨便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土說,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人身有三種,第一種為一般的人身:無財富,每天為餬口、為生存而奔波;無法富,遇不到佛法,沒有任何幸福,快樂。
第二種,特別的人身:有財富,有權勢,遇不到佛法,遇到了不相信,不修持佛法。
第三種,珍寶般的人身:最起碼具備基本的生活條件,能聞到佛法,有時間,有條件修持佛法。這樣的人身即叫珍寶般的人身,也叫暇滿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