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alconwing
-
2 # 垂簾看世界
農業是封建經濟的核心,鄉土社會具有穩定性,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有利於賦役徵稅,維持社會安定。而且如果不重農抑商,第一批商人發財了,其他人不眼紅嗎?都跑去經商地誰來種?古代的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低下,“一天不耕,或授之飢。一天不知,或受之寒”商業和農業爭奪生產力,嚴重影響農業生產,重農抑商使民有恆產,有恆心。(這是根本原因,現在不提倡重農抑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現在的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飯夠吃了”有餘力專門搞經濟,商業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對這個政策非常不能理解,但如果套進當時的時代背景,這個政策是非常正確的)
都說萬惡的資本主義,工廠主只管收益,不管工人死活,經商也是,為了獲利更多,富商大賈勢必會操縱市場物價,物價高了百姓吃不起飯了,你說他們會不會造反?政府能過幾天舒心日子嗎?
而且儒家思想自漢以來一直是正統思想 ,儒家經濟倫理思想提倡“重義輕利”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倡導重農抑商的,重農抑商思想維護了傳統道德倫理的地位
皇帝需要做的,就是讓下屬的臣民不斷地生產物資,比如糧食。其他的事,皇帝顯然不想有人去做。
商人所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倒買倒賣,從其他人身上,獲得用於享樂的物資,或財富,或日常所需,而這些本質上都是皇帝的。
如果把古代某一段時間內產出的資源分為十個單位,除去大家賴以生存的資源,就假設為兩個單位吧,剩下的八個單位的資源,都是皇帝的。
這些剩下的資源,皇帝可以用來打賞,可以用來享樂,也可以用來發工資。可是,因為商人的存在,這8個單位的四分之一被商人拿去享樂了,皇帝能夠待見商人才怪了。
不過,哪怕歷朝歷代都施行重農抑商政策,但是因為從商的暴利,還是促使很多人前去經商,這是無法完全禁止的。
-
3 # 塞上胡笳
漢景帝說過:“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這一觀點最能代表後世的絕大部分統治者的想法。
除了在地位上對商人有所抑制,統治者們還對商業活動課以重稅。在商鞅變法時期秦朝就有這樣的法令:“不農之徵必多 ,市利之租必重。”漢武帝用徵重稅和鼓勵告發漏逃稅的方式,對商賈進行大抄家 ,“得民財以億萬計”、使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產”。 漢代徵收人頭稅 ,明定“賈人倍算” (雙倍徵稅)。
另外,封建政府還對一些重要商品進行壟斷,比如說鹽、茶等。這種制度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與商爭利的行為。除此之外,還有些朝代有一些特殊的抑商政策,比如說明清時期的海禁。
其一,影響小農經濟的發展。漢朝時有“用貧求富 ,農不如工 ,工不如商 ,刺繡不如倚市門”,“故民棄本逐末 ,耕者不能半 ,貧民雖賜田 ,猶賤賣以賈”的情況。工商業的發展會與農業爭奪勞動力資源 ,甚而使農田荒蕪 ,威脅國本。這是封建統治者極不願意看到的景象。所以封建統治著都會採取措施“驅民而歸之農 ,皆著於本”。
其二,私人工商業的發展易對朝廷構成威脅。漢人桑弘羊雲: “往者豪強大家 ,得管山海之利 ,採鐵石鼓、煮鹽 ,一家聚眾或至千餘人 ,大抵盡收流放人民也 ,遠去鄉里 ,棄墳墓 ,依倚大家 ,聚深山窮澤之中 ,成奸偽之業 ,遂朋黨之權。”漢代確實也有對朝廷形成威脅的商賈,比如:代國陳稀叛亂 ,吳楚七國之亂 ,均有私人工商業勢力支援參與。
其三,商業的發展會破壞傳統的儒家倫理道德。孔子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思想。封建社會得以維持的原因之一是儒家的傳統道德。民眾認為,百姓之間貧富差距不大,就能安居樂業。而商業的發展會使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會破壞這種平衡。
-
4 # 平安讀書
1,中國自古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這主要是刀耕火種的先民們,對糧食的圖騰,以及對農業的敬畏。所以糧食很重要,農業是生存的首要任務。
2,農本思想的理論確認。春秋時期,荀子提出過“重農論”。戰國時期,商鞅主張以農戰為基本國策,動員國家一切力量進行農戰,並對這種政策作了多方面的說明和論證。韓非子也提出過“耕戰論”。他指出“能趨力於地者富,能趨力於敵者強”,只有實行農戰方針,才能做到“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此之謂王資”。
3,正因為有農本理論的鋪墊,統治者們以重農來加強國家的經濟力量,以重戰來加強國家的軍事力量,並以此來做為成就“統一大業”的主要依據。因此,上層統治階層政府要加以干涉,壓制商業,扶持農業。
4,歷史事實的證明,戰國時期,隨著商業的發展,商業對農業發生侵了蝕作用,商人一方面與農民作,盤剝農民,使農民陷入貧困,同時商人們利用農民貧困,又進行高利貸盤剝,這就動搖了農業這個的根基,因為統治者們都知道,一旦農事受到傷害,農民就要走向貧困,國家就要承擔巨大的損失,社會的道德天平就會發生傾斜,統治者也會面臨亡國的危險。所以歷史是一面鏡子,太多的教訓,讓歷代統治者們重視和認可,於是各朝統治者,積極的政治干預,使重農抑商得到發展併成為封建社會一項根深蒂固的方針.
5,在古代,因為交通的不發達,以及運輸成本的考量,物資基礎的薄弱,市場的不發達,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商業的抑制。
6,“抑商”是手段,而“重農”才是最終目的。
-
5 # 最愛周慧敏
古代“士農工商”,是出自《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其中排序,應該是“士”父母官員,讓“農“進行耕耘勞作,收成之後由“工”進行搬運,下放至各州各縣。最後以“商”的名義,進行交易買賣,貨幣流通。
至於重農抑商,各朝各代,也是商賈賺錢。被剝削的,大部分還是農民。
就拿古代來說,有錢人,以“農”為主發財的一般沒有。大部分為地主老財。
儒家創始人“孔子”,也不怎麼看得起農民。《論語·子路篇》“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而且古代起義軍,大家都聽過“農民起義”。沒聽過“商人起義”吧。這也說明了古代,封建王朝對農民來講,並不會太好,底層永遠是農民。同樣的農民就是被封建社會剝削物件。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說》“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古時候農民交糧,可不是先餵飽自己,而是餵飽地主,餵飽官員。
所以從古代而言,重農主義,是比較少的。除了幾個明君,會減少賦稅。其他很少的。所以才會有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佳話”。
歷朝歷代,明朝“仁宣之治”,宋朝“鹹平之治”,唐朝“開元盛世”,“貞觀之治”,漢朝“文景之治”。這些治世來講,我相信不可能禁止“官商勾結”的同時,對於農民賦稅肯定是大減較多。而且鼓勵生產,加大農民收入,讓其能安居樂業。才有的“太平盛世”。
所以說重農是太平的根本。畢竟“民以食為天”。當人“吃不飽,穿不暖”時候。什麼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將不復存在。那時候就是,易子而食,“血饅頭”等等。就像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和珅說的:“將要餓死的人,那還算人嗎?麩糠都是好東西”。
所以“重農抑商”肯定不可能的,“士農工商”的順序,不是說商業就是在古代最低等。就比如“仁義禮智信”。我們不可能說誠信就是最低等一樣。我們有時候“誠信”,比起智慧要重要的多。
-
6 # 元豐說事
自秦國商鞅變法後,主張中央集權專制,為了國家大一統和長治久安,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基本執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哪怕是到了宋朝城市化出現,紙幣的流通,仍然沒有扶持商業發現。
因為在古代中國,統治者就是最大的地主階級,為了鞏固統治,將百姓禁錮在土地上,大多重農抑商,減少社會流動,便於管理,而商人重利輕別離,多遷,唯利是圖,不方便國家管理和穩定。
而商人源自商代的商人,他們追求一本萬利,又一擲千金,神祕莫測,愛酒、好鬼神。周人翦商以後,抹黑商人,並且周文化成為中華文明主流,商文化基本消失(除了信鬼神、生死觀),所以從文明開始,商人就不受待見。
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土地兼併,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失去人性,導致物價上升,讓普通老百姓無法生存,所以商人也不受老百姓待見,戲稱“奸商”、“無奸不商”。
中國古代政治的早熟,但管理卻一直沒有解決好,導致思想意識形態沒有更上,哪怕是宋、明兩朝,商業發達,強如王安石變法,發展商業經濟,但是思想超前,那時候沒有市場經濟發展的土壤,被保守派司馬光和文壇天才蘇軾視為瘋子,最終失敗。
而且古代中國幾千年的農業社會,統治者只關心自己政權穩固,更多的是保護落後的農業經濟,而不是發展發達的商業經濟,而且商人也很難有政治地位,為自己爭取的合理權利,這也是中國沒有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大原因。
-
7 # 秋葉翁
為什麼要重農抑商?要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管仲裁就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管子認為:"在《管子·國畜》中記載管仲的準平政策“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輕重斂散之以時,則準平”,意思就是糧食多了國家就持續買進,把糧價搞上去;民間糧食少了就拋售,直至把價格壓下來,保持價格的穩定,其目標就是為了更多人的民生問題,使得“大賈蓄家不得豪奪吾民矣”,這保護的是人民的利益。"這個理論的意思是重農抑商的最早表達,但還沒有明確提出重農抑商,只是提出鹽鐵專賣的"官山海",通過官營鹽鐵來打壓個體工商業。中國古代的理論都是貴族階層提出來的,不可能不帶有階級的烙印,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鹽鐵專賣就是與民徵集利,從而達到抑制商業的目的。
到了秦商鞅變法,法家的商鞅更把君王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商鞅提倡農戰,而主張重農抑商,他認為民越好統治在於弱民,民眾人富裕了就有私心,就不利於統治,商鞅的重農抑商一個為了耕戰,另一個就是為了弱民,讓民眾貧窮。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已經實現了專治的統治,以前管子只是說說,並沒真正實行,而商鞅確以重農抑商的形式推行下去。
秦朝只要一種民,那就是農戰之民,把民眾當成了實現統一大業的工具。為了重農抑商,秦統一六國後把六國的商甲流放但了邊關,而秦國內大部分實行的是配給制,真正的商業所佔的比重很小。並對商人課以重稅。以至於秦山朝的經濟是最不發展的。
重農抑商本是法家提出來的,而獨尊儒術的漢朝也有重農抑商的時候,可見重農抑商與儒法無關,而與皇帝是否想馭民有關。
到了唐朝商業發達,也奠基了大唐盛世。宋朝是對商業最寬容的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
到了明清為了便於統治,明朝實行了海禁,清朝閉關自守,商品經濟沒有太大的發展,最終覆滅了。
在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裡,重農抑商都占主導地位,古代並不考慮資本積累,資本積累那是百姓的事,與統治是無關的。
-
8 # 民間史學家
一個國家或民族任何傳統的形成,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中國古代形成重農抑商的傳統,是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自然因素古代生產力低下,人類生活生產必須依賴良好的自然環境,河水、良田是必不可少的資源,四大文明古國都發源於河流附近便是這個緣由。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古希臘文明,她是海洋文明。
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古希臘典型的“小國寡民的城邦”,也決定了古希臘人只有通過商業貿易才能維持其生存和發展,而這種貿易只能是海外貿易,這又決定了古希臘人工商航海業居主導地位的民族特性。
所以,不同的自然環境會影響文明的特點
人文因素中國古代長期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與中國“封閉式大陸”的獨特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係。
中國先民從遠古開始便生活在黃河、長江流域;大約6000年前左右,已逐漸擺脫狩獵和採集經濟,進入以種植經濟為主的原始農業經濟。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出現,但農業仍然是社會的最重要的生產部門,重農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由於認知所限,古人單純地認為商業發展,會使更多人從商,從事農業的人口減少,會影響農業生產;此外,商業必然要求人員流動,而農業則天然使人口固定,古代管理能力有限,當然會傾向於使人口固定在某一地域,便於管理。
重農抑商是由中國獨特的封閉式地理環境決定的,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注重農業發展是必然的政策;抑商則是執政者受限於社會發展水平而不自覺採取的錯誤措施。
至於資本積累,古人本能地知道積累財富,但還談不上資本積累。
-
9 # 雲淡風清01
民以食為天
古代發生戰爭時,常有“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食是大軍出征和戰鬥的基礎,在冷兵器時代餓肚子的士兵戰鬥力是很低的,容易造成大量傷亡。糧食從何而來?自然是農業生產。
古代百姓最先要解決的吃飯問題,也就是生存問題。在災荒之地甚至發生過吃樹皮、觀音土,易子而食等情況,從而引發搶劫、毆打,以及動亂等情況,可見沒有糧食是很嚴重的,所以聖明的皇帝對於發生災荒的地方會進行賑災,為災民提供糧食以及災後可能出現的疫情防控。
無論抵禦外敵還是預防內亂,為鞏固社稷穩定糧食都是比較重要的物資。重視農業發展,可以增加糧食產出。
擁有土地就擁有財產古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財產,既能滿足自給自足又可以收租,保持每年穩定收入。
抑商抑制的是個人商人,是為了遏制奸商發展,否則戰爭年代向外販賣糧食和馬匹,影響國家安全和穩定,這些商人雖然家境殷實,但是比一般官員家族地位低。官商、皇商國家還是比較支援的,古代許多民生或重要物資的買賣處於朝廷控制中,如鹽、鐵等物。各地特產每年也會進貢給朝廷,當權者需求不大時重視程度自然不高。
總之,農業的發展能夠使百姓安居樂業,人丁興旺,還可以使國庫糧倉充盈,既可內無動亂之虞,又可外無外敵侵擾之慮。
-
10 # 啟蒙時代的餘孽
重農抑商政策與各個朝代的稅收制度和軍隊制度有關。從某種角度來說,重農抑商完全是因為統治者能從農業從事人員那裡獲取更多利益。
在唐朝後期之前,中國各個朝代實行的編制普遍是徵兵制。這徵兵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以戶為單位編定戶籍,規定各戶中適齡男子都要為國家服兵役,還要進行強制勞動。在唐後驅之前,軍隊的主要來源就有這些從各戶中強徵的士兵作為主體。修建重要工程的勞工也是這麼來的。
再說說稅收制度。在唐朝推行兩稅法之前,國家財政的稅收主要有由田租與人頭稅/戶賦組成。田租顧名思義,是根據一個人所擁有的田產進行徵稅的方式。對於統治者來說,商人無法提供填足,除非這位商人擁有大量田產。
兩漢時期,政府會徵收按人數計算的人頭稅(被稱為口賦與算賦)。人頭稅的徵收與財產數量無關,因此擁有大量動產的商人,與一個貧窮百姓要交的賦稅是一樣的。後來在東漢末年,戰亂導致人口統計系統失靈,政府開始以戶為單位進行徵稅,這種制度被稱為戶調製。戶調製在南北朝進化為租調製,在唐初又進化為租庸調製,在徵稅額度、物品、程式上有所變化,但都是以戶為單位的。商人只需控制自己一戶的人數,就可以避免上繳太多稅,這也是統治者不願意看到的,因此會推行重農抑商。
漢武帝曾經推行過按財產數量徵稅的政策:算緡告緡。這種政策專門針對商人,要求商人按照自己的財產進行納稅,並鼓勵其他人舉報避稅的商人。但是,算緡告緡並沒有維持太久,西漢末年,商人與大地主走向合流,這種政策基本宣告失敗,在東漢也沒有重建。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相當重要的變革時代:兵制上,從中唐開始,朝廷漸漸廢棄了徵兵制,改為由政府直接向社會進行徵召的募兵制(不過軍戶仍然一直存在),對軍隊的徵召不再以戶為單位。在稅收上,唐朝首創的兩稅法也開始將財產規模視作徵稅標準之一。這意味著,朝廷擁有了直接控制商人的能力,就像之前直接控制農民一樣。因此在唐朝之後,中國的商業也飛速發展,重農抑商政策也開始出現裂痕。
-
11 # 滿族貝勒80後
後人評價歷史,只能從史料上考察,試著去尋找歷史的真相。然而無論如何還原,都不可能完整地呈現歷史的真相。對於這個“重農抑商”的歷史性問題,本人試著從生理層面、精神層面和政治層面,通俗易懂的來推理。
在推理之前,我們先看看“重農抑商”的發展史:商周時期國家是農商並存的。然而到了戰國時期,生產力的爭奪矛盾日益嚴重。“重農抑商”的思想和政策開始逐漸形成。商鞅、李悝、韓非等都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而且促進了國富民強。
秦統一六國之後,把商人的財產全部沒收充公。基本採用的還是商鞅的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漢承秦制,抑商的政策一如既往。漢高祖劉邦,頒佈“辱商”法令,商賈之人不得騎馬穿絲綢,買來的農家奴隸要無條件歸還。
唐朝的經濟發展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大唐的抑商政策開始放鬆,鼓勵外貿,釋出市場管理政策。安史之亂後期,盛世不再,抑商政策再次收緊。
宋元時期的商業發展要好於唐朝時期,甚至有些思想家已經開始反對重農抑商的思想。然而重農抑商還是一如既往地執行。宋元商業的變化,是對於一些物品的商業進行官方壟斷化發展,禁止私商牟利。比如鹽、酒、茶、鐵等。
明清時期,西方國家的封建王國搖搖欲墜,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這對當時還是封建王朝的中國衝擊很大。雖然外貿發展壯大,但基本都是國有壟斷行業。重農抑商的政策還在持續推行,但弊端已經凸顯。
為何古代的王朝推崇重農抑商呢?生理層面:民以食為天人類經過了農業革命,開始以部落的形式定居。獲取食物的方式由捕獵變成了耕種。我們的祖先找到了中國兩河流域肥沃的地域,逐漸發展壯大。
社群壯大,社會發展就需要不斷增加糧食產量。發展到戰國時期,連年戰亂,生產力嚴重不足,雖然生產效率已經提升,但是根本解決不了吃飯的問題,農商之間的矛盾就產生了。
於是有的思想家開始提出,農為富國之本。有了足夠的糧食,在戰爭時期,才能夠不懼怕對手。但生產力還是有限的,重農就得抑商,這是一個相對的問題,本質是在爭奪勞動力。
抑商只是要以農業為主,是為了更加地重視農業。
精神層面:思想家的“義利之辯”由於生理層面原因的客觀存在,外加戰國時期割據局面的促進,各國的思想家開始變法求強。秦國的商鞅首先把“重農抑商”的思想付諸實踐,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
魏國的李悝推出“盡地力之教”,高度重視農業經濟。為了重視農業,提升了農業與商業的對立性,認為工商業會導致國貧民奢,危害國家安全。政策推出之後,國富民強。
秦國統一六國後,重農抑商的經濟制度有效性,無疑得到了認可。可以說是成為了後來各朝各代的思想榜樣和政策制定的論點。封建社會的小農經濟為主體的自然經濟狀態自此立足。
政治層面:滿足君主專制的統治需要每次的朝代更替,都會經歷一段商業停滯,農業受損的時期。連年的戰亂,國庫空虛,百姓流離失所。開國皇帝為了快速恢復經濟,無疑還是會採用前朝重農的經濟制度。
朝代的更替要麼是篡權奪位,要麼是農民起義。農民為啥起義?吃不到飯唄,對朝廷的不滿。重農在很大的意義上,也能夠穩定百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帝王都懂這個道理。
但是農業的恢復比較慢,商業的官方化就得以發展。並不是說抑商是廢除商業,而是對私人的商業進行管制。鹽、茶、鐵等必需品由國家壟斷。這樣就加快了國庫的回血速度。
為何唐朝盛世會放寬對商業的抑制,就是因為國富民強,商業與農業的矛盾衝突已經不明顯了。同時商業對國家的威脅變得微乎其微。
隨後的朝代雖然已經有思想家看到唐朝的盛世,開始反對重農抑商。但是還是沒辦法打破封建君主專制對重農抑商的認可。
結束語:綜合以上的論述,重農抑商,先是生理需求,人得吃飯。然後由思想家的推波助瀾,形成制度。看到成效之後,得到君主認可。直到封建王朝的滅亡,重農抑商才開始被逐漸打破。 -
12 # 西餐劉顯琨
古代生產力很低,生產技術也一般,都是刀耕火種的原始勞作。
這就導致了糧食產量有限。在豐年,一塊地如果經營的好,交上賦稅後,全家人還能自給自足,但是一但遇到災年,很有可能無法交稅,國家的糧食稅收就會收到影響,這時候就需要政府開倉救濟。
這種事情在尤其需要兵馬錢糧的古代封建政權看來,簡直就是不可饒恕的。
所以從商鞅提出“重農抑商”開始,中國延續了這個政策兩千多年。
古人何嘗不知道攢錢,雖然那個時候沒有“原始資本積累”的概念,但是購置土地田產也是商賈鉅富常常使用的變現手段。那麼為什麼沒有擴大工廠,經營連鎖,這一套更賺錢的操作呢?
你做的太大了,槍打出頭鳥,朝廷就會視你為大患,就像皇帝向貴族借錢,借兵一樣。假意請求,實為削弱,皇帝欠的債,誰敢要?
一道聖旨,就能滿門抄斬,變收家產。
回覆列表
核心原因是中原地區是農業文明展開的,只有這個地區產糧食,因為農業發展人口暴漲,那麼就不得不重視糧食生產的農業。如果經商為國家戰略,你等於是拿糧食去換別家的手工業品,先不提周邊有沒有手工業品,你用口糧去換東西,這就是先把自己餓死的戰略,哪有這麼玩的?所以中國自古是重農策略。
反觀古希臘,因為本身是入地貧瘠,半農業半手工業,地中海周邊是產糧區,所以便於航海和貿易,是拿手工業品換糧食。
下來看輕商政策,經商獲利是務農的十倍百倍,你自己糧食不夠吃,務農辛苦還收入低下,你再鼓勵經商,那百姓豈不是個個從老實巴交的農民變成唯利是圖的刁民,農業國家治水,灌溉,開墾,耕作,國家之間的戰爭防禦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和可管控人口,經商為國本的話,早就人心思動內亂亡國了。
春秋時期,兩國交戰,如果一方有難另一方不是趁他病要他命,而是借糧食給對方,畢竟饑荒時期時而有之,人道主義援助是大家的共識,而且治水也存在上游治理下游得利,所以這也促成了中國大一統的趨勢,太多事情要全國一盤棋了,任何一個小國都不能在天災面前獨自苟活,到了戰國時期打仗下死手不擇手段,各種人間慘劇是當時的全部思想家詬病的。
看歐洲也是一樣,猶太人為啥臭名昭著,為什麼希特勒發動種族屠殺歐洲就默許了,也不反抗,那就是因為猶太人不務農只經商,唯利是圖大發戰爭和天災橫財,遇到出力出錢跑的飛快,所以反猶是當時的一個主要思潮。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中國的文明展開只有一個路徑就是重農主義,也順帶要壓制商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