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曉貝

    紅燒鯽魚、清蒸鱸魚、糖醋鯉魚,松鼠桂魚……,如果你是常常買菜的“馬大嫂”,家裡人又喜歡吃魚的話,可能會發現,近段時間一些魚漲價了。

      “有幾種魚確實貴了點,像鱖魚相比上個月每斤都漲了十幾元塊。”家住南環新村的一位居民表示。

      在南環新村農貿市場,主要銷售鱸魚、鱖魚和河蝦的商家邱加榮告訴記者,“近段時間,鱖魚七兩規格的已賣到50元一斤,一斤以上的更是賣到55元,相比前一、兩個月,至少每斤上漲了15元至20元。此外,鱸魚也上漲了4至5元一斤。”另一位賣鱸魚和鱖魚的商家也表示,這兩種魚近一兩個月來價格上漲明顯,尤其蹶魚在一半以上。

      來自南環橋市場的監測顯示,今天鱖魚的批發均價為每斤39元,相比一個月前的最低20元上漲了近一半,跟去年同期相比,每斤也上漲了2至3元;鱸魚的批發進價為每斤15元,而五月份的最低價才10元,上漲也在一半左右。除了鱸魚和鱖魚漲價明顯,鯽魚、鰱魚、大黃花魚等多種魚類的價格近一個月也在升高。

      對於為何漲價,市場人士介紹,新老魚有一個交替的過程,每年夏季,鱖魚等淡水魚類價格都會出現上漲。

      “去年這個時候產的魚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長到比較理想的商品規格。前一年的老魚正在等待產卵,沒有產卵的魚是不能捕撈的。所以這段時間魚類比較短缺,價格就會出現上漲。”市場人士劉先生解釋。

      此外,魚類價格上漲跟伏季休漁期也有直接關係,導致貨相對較少。而在多家分析機構看來,養殖成本上升促使魚類價格上漲,天氣炎熱也會導致魚類運輸成本有所增加。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人力、飼料、魚苗價格都有所上漲。“

      市場人士馮先生表示,魚類價格後期漲不漲主要看市場需求。“品種好、肉質鮮、數量少的魚類肯定會繼續上漲,數量多的普通魚類想漲也漲不起來。”

  • 2 # 無憂無感

    不會,魚類價格後期漲不漲主要看市場需求,如果繼續上漲太高的話,政府出出手干預進行降價,否則會打亂市場秩序,影響市場平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少不了喝酒,你碰到過尷尬的酒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