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尼古拉斯憶心

    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詞人,作為婉約詞風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將婉約詞風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以達“曲徑通幽”之妙。

    從以下幾個方面展示李清照地位為何高

    宋代以後,女子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主要源於宋代程朱理學的發展。宋代的理學家們,大力提倡封建禮教,因而,宋朝雖為詞的全盛時代,女詞人卻仍是寥寥無幾的。在今天知名的約一千二百多人的宋代詞人中,有作品流傳下來的女詞人則不過五六十人左右,且大都只有單詞流傳,沒有一個有完整的詞集。 

    這裡得提到宋代的整體社會風氣,以及北宋滅亡之後,李清照在南渡以後,南方未教化之族對於社會風氣的影響。   雖然程朱理學對女子地位有著極大的衝擊,但宋代的社會風氣卻是對女子地位有所提升的。從法律上來說,宋朝政府又頒佈了一些新的有利於女子的法律規範。尤其是宋朝繁榮的商業給宋朝女人帶來了更多的出路,女子可以有自己的經濟地位。婦女雖地位不甚高,但已可以從閨閣走出了。

    家庭境況對其思想性格的影響   

    葉嘉瑩曾寫道:“李清照生於縉紳家婦女多不敢為詞的封建之時代,獨能以其才情勇氣專意於為詞,不僅足以與男性作者相頡頏,更能與芬馨之中,時露神駿之致,自屬難能。”

    李清照的爺爺和父親,都是北宋著名宰相韓琦的學生。韓琦是北宋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與范仲淹齊名,並稱“韓範”。當時邊疆流傳一則民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這一“韓”就是指韓琦,一“範”就是指范仲淹。[5]李清照自小是在爺爺身邊度過的,以其才華,教一個小女孩是不成問題的,但在過程中少不了一些溺愛,所以造成李清照性格中不拘一格的一面。 

    自身情況   

    李清照性格的形成,與其家庭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上文所述若缺一二,怕也不會有今天人人所熟知的李清照了。然而正是因為李清照在外部環境影響下形成了這種不拘一格,無拘無束,很隨性的性格,才使得再森嚴的封建禮教制度也壓抑不住李清照發自內心不願意被束縛的個性。

    綜上所述,在南北宋之交,封建禮教制度對於女子的束縛是十分嚴格的。但當時的社會風氣並沒有像理學家們所要求的那樣,女子必須遵循三從四德,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大家閨秀。這樣的社會大背景,再加上良好的教育和優越的環境,都為李清照的不一般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而且李清照天資聰慧,又極富有文學天分,博聞強記,具備了成為一個詞人所必須具備的文學修養。   也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使得李清照以一個女性獨特的身份地位和視角,表達出女性獨特的情感世界,在中國詞學史上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 2 # 詩話旗袍

    李清照,真正讓她高不可攀的,絕對不是詩詞。她的詩詞水平在宋代當屬二流,實際上跟蘇軾弟子秦觀差不多。

    真正讓她堪稱千古第一的,是她令無數男人都無比撼然的家國情懷。一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簡直就是一把利劍,直戳老公趙明誠的痛處,讓他一病不起,最終離世。所以,有人說,是李清照親手殺死了趙明誠。

    一,李清照少女時就對國家社稷關注和憂慮。

    李清照在涉世未深的少女時代,讀了著名的《讀中興頌碑》詩後,當即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兩首,對國家社稷能表達出如此深刻的關注和憂慮,不能不令世人刮目。

    一般人家的女孩子,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知道在家做做女紅,接受一些三從四德之類的封建社會對女性的一些固化束縛的禮儀。

    而李清照則不然,她“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用筆犀利,猶如一支鏗鏘玫瑰,總結了唐代“安史之亂” 前後興敗盛衰的歷史教訓,借嘲諷唐明皇,告誡宋朝統治者“夏商有鑑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這僅僅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哦,就是堂堂七尺男兒也不一定能有此氣魄!這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人生格局!

    第二首詩中,“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李清照著重寫了奸雄誤國的危險。指出《大唐中興頌》碑雖然歌頌了郭子儀、李光弼等興國功臣,但元結對歷史的經驗教訓的總結是不全面的。

    明代陳巨集緒的《寒夜錄》評此兩詩:“奇氣橫溢,嘗鼎一臠,已知為駝峰、麟脯矣。”

    二,為什麼說李清照親手殺死了老公趙明誠呢?

    李清照在看到以宋高宗為首的妥協投降派,藉口時世危艱,拒絕主戰派北進中原,一味言和苟安,十分不滿, 屢寫詩諷刺, 曾有“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訊息欠劉琨”之句。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趙明誠便罷守江寧,丟下老婆李清照,和滿城百姓士兵,獨自棄城而逃。

    建炎三年三月的時候,趙明誠與李清照“具舟上蕪湖,入姑孰,將卜居贛水上”(《金石錄後序》)。在舟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絕句》以吊項羽。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金華期間,李清照還曾作《武陵春》詞,感嘆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嫠婦生活的愁苦。

    武陵春·春晚

    [作者]

    李清照(宋)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綜上所述,李清照能堪稱千古一絕的,絕對不僅僅是詩詞,更重要的是她一個弱女子,在國家危亡時刻,所表現出來的令男人都無比撼然的民族氣節!

  • 3 # 麥穗日記

    宋朝社會發達、經濟文化興盛,其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讓許多文人充分釋放了自己的才華,無論是白衣卿相柳永,還是太平宰相晏殊、文壇領袖歐陽修,均為宋朝的文學做出很大的貢獻,創造了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同期,也出現了“宋代四大女詞人”,易安居士李清照、幽棲居士朱淑真、人美詞秀的吳淑姬、一貞居士張玉娘,這四位女性的詞清新淡雅、情感真摯,不僅展現閨房喜樂,也略顯女性意識的覺醒,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然而,在這四位女詞人中,李清照的文學成就和文學地位卻位於四人之上,甚至列為中國古代女詞人中的第一名,本文認為李清照能夠稱為高不可攀的存在,與她的家庭背景、文學風格、時代變遷息息相關。

    優越的家庭背景造就了極高的文學素養

    李清照生於北宋元豐七年(1084),父親李格非為官清廉、性格直樸,師從蘇軾,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文學修養極高;母親王氏為宋仁宗時期王拱辰的孫女,性德淳良,文采也不弱,據《宋詩·李格非傳》中,記載了王氏的文學能力,文中寫道:

    “李格非,字文叔,濟南人……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

    李清照的母親王氏,能夠出現在《宋史》中,並且冠以“亦善文”的評價,是一種極高的榮耀,可見王氏的文學水平非同一般。這樣一種具有濃厚文學氛圍的家庭,培養出的女兒李清照更是文采斐然,她年方14歲,便寫出一首驚人的詞《如夢令·常記》,詞中寫道: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尚在閨房中的李清照,不像普通的大家閨秀一般,學女工、繡香囊,而是乘著船喝酒去了,詞中的她說“我時常記起,我那一次出去玩兒,喝多了酒,竟然不知道回家的路,那天的我玩得太開心了,回家時已經到了日暮時分,不小心到了荷花深處,看到這美景,我更是心醉了,更是難辨方向,但天馬上就黑了,我急於尋找出路,就奮力划動船槳,沒想到卻驚起了停棲在岸邊的鷗鷺”。通觀全詞,言語極其流暢,由一個“常記”開啟一段回憶錄,由一個“沉醉”略窺得清照的灑脫奔放,一則遊記中不加雕琢,一份快樂自由彷彿是天生的,毫無違和之意,可見李清照在封建時代中,開放的家庭環境、灑脫的性格,自由的人生追求,造就了李清照文學修養。

    李清照出生於文化氛圍濃郁、家風寬鬆的士大夫家庭,讓她避免了過多的世俗束縛,自由生長。她常常去感受自然的樂趣,鍛造了她清新雋永、溫婉秀逸的詞風。

    詩丈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 (指脣、肯、喉、棄、舌五音 ),又分五聲 ( 指宮、商、角、徽、羽),又分六律 ( 代十二律呂 ),又分清濁、輕重 ( 輕清為陽,重濁為陰 )。——宋人胡 仔《著溪漁隱叢話》

    在李清照看來,詞是一種獨特的抒情文體,應該分五音、分五聲、分六律、分清濁輕重,注重音樂性和節奏性。所以,我們在讀到李清照的詞時,往往會感覺到一種韻律感,如《如夢令·昨夜》中寫道: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3個字,一首詞,描寫了一夜風雨後,一幅海棠花景,看似一種春雨後的好景,實則描述一種閒愁。李清照說“昨天的雨下得不大,但風很大”,雨是作者看到的,而風卻是作者聽到的,喝了酒的李清照還能看得、聽得那麼仔細,足以見得李清照內心情感的細膩,第二天早上酒醒之後,開口的第一句話不是讓丫鬟來服侍自己喝醒酒湯,而是問丫鬟“昨天的海棠花還開著嗎?”丫鬟說還開著,而清照卻說“知否?知否?你是真的知道嗎?今天的海棠花肯定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短短一首令中,讀起來朗朗上口,彷彿看到了“綠肥紅瘦”的場景,音律感十分充足。而且這首詞中的“綠肥紅瘦”更是被清人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評價道:

    人工天巧,可謂絕唱。

    李清照善曉音律,精通辭格,通常將事物擬人化、通感化,更是通過“物”與“人”之間的對比,將個人的情感表達出來,展示了一位女性複雜、微妙、多變的情感歷程,凝練了一種高超的審美意境。

    明誠晝寢,夢誦一書,覺來惟憶三句雲:“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以告其父。

    其父為解曰:“汝待得能文詞婦也。‘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謂汝為‘詞女之夫’乎?”

    這段記載裡,寫到了趙明誠做夢、其父解夢為“詞女之夫”,當時文壇上興盛的女詞人正是李清照。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二人喜結連理,佳偶天成,婚後的生活更是甜蜜幸福,舉案齊眉的歲月裡,時常吟詩作詞,研究文物。後來,隨著趙明誠出仕,夫妻暫離,李清照的生活中缺少了甜蜜,開始思念夫君,寫下《一剪梅》,詩中,李清照寫道: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詞的上闕中,李清照借枯殘的荷花引出“蕭瑟秋日、離情別緒”,一個人的日子無處排憂,便乘著船去遊玩,等到天快黑的時候,忽然聽見大雁的鳴叫,趁著這月圓之夜,是誰家的書信?寄著誰的相思?下闋裡,李清照想通了時間流逝如自然變化,便道出“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感慨,卻遲遲解不開相思之愁,用“一”“二”兩個數字跨越空間感,道出與丈夫彼此思念,共同分擔這份“相思”,就減輕了許多,可李清照依然愁苦,臉上雖然開心點,可心裡卻一直鬱結。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做此詩時,趙明誠已經去世,她開始感受到深刻的孤獨無助,從前見到大雁還寄託相思之情,可現在只剩下傷心難過,從前看到花兒都感嘆花兒的飄落,現在卻只剩下孤芳自賞、憔悴凋零。

    以南渡為分界線,南渡之後的李清照開始從一個自由灑脫的少女,變成了一個愁苦寂寞的婦人,這種變化與北宋的滅亡密切相關,所以在李清照的詞中,以自我命運為寫照,以小見大地見證了家國的衰敗。

  • 4 # 行走的樹176

    李清照在眾多詞人中脫穎而出,光照千古,我認為有5個原因:1.書香世家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傳承了蘇軾的風骨,為人舒朗高雅,家中藏書甚豐,清照自小便和父兄們一起讀書、議事;父親的好友諸如黃庭堅、張耒等經常來家小聚,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浸染於良好的家教氛圍是李清照的幸運,正所謂贏在起跑線上。2.優良的基因遺傳 母親王氏是狀元郎王拱辰的孫女,知書達理;父親李格非濟南人士、進士出身,蘇軾學生。根據北宋榜下捉胥的習俗,定是才貌雙全的青年才俊。李清照作為他們愛情的結晶,必定是秀外慧中、才氣逼人。十幾歲就做出了《如夢令》,廣為傳唱。放到今天也一定會圈粉無數。

    3.才華橫溢、不讓鬚眉 早期的“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應是綠肥紅瘦”展示了少女時代的無憂無慮;“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則顯示出詞人巾幗不讓鬚眉的愛國情懷;“悽悽慘慘慼戚”又吐露了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可以說李清照婉約中不乏鬚眉之音。

    4.美滿的婚姻 李清照18歲嫁給了21歲的趙明城,兩人琴瑟和諧,志趣相投,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收集整理,成為稱頌一時的佳偶。雖然明成死後,清照孤苦無依,鬧出再嫁風波,但對比其他才女,她的人生色調還是溫暖幸福的。

    5.人格獨立 品質高潔 縱觀李清照的一生,從父親的悉心栽培到明城的相敬如賓,又到再婚3天寧願坐牢也要和張汝舟離婚,她的人生她做主,活出了今天女子也向往的狀態。清照的內心格局很大,有女兒情,也有家國恨,有才華,有氣節,真真是清風明月佳人。

  • 5 # 黑夜野玫瑰

    李清照出身算是名門,她父親是北宋當時極其有名氣的作家。父親李格非也是個頗愛文學的人,而且他收藏的書籍也是極其之多,李清照從下就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打下了十分良好的文學基礎。有這樣的條件,她的文學基礎不可否認,但是她個人也是十分的努力好學的。除了有這樣的文化環境的薰陶,也少不了她自己對這方面的熱愛和個人所付出的努力。

    李清照是中國文化歷史上少有的女詞人,中國燦爛的古典文學少不了她的貢獻。李清照出身名門,前期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後期的生活因為北宋時期的兵變戰亂,那個時候她就開始了坎坷的生活。突然從高處到低谷,很多人會接受不了,而且她還是出身名門。李清照並沒有,不沒有放棄詞的創作。反而,她在作詞方面有了更大的進步,她前期後期風格差距比較大。

    前期的時候,她的生活條件方面都是相當的好。這個時期的李清照寫的大部分都是閨中怨婦的詞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夫情感,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個人的思想情感,題材比較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愁別緒。雖然她多數是寫寂寞的生活情況,抒發憂鬱的感情,但從她的詞中卻可以看到她也是抒發了自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也流露出了她對美好愛情生活的嚮往與愛情自由。從中也可以看出了她是個比較嚮往自由,不希望受到封建束縛的女詞人。

    而後期,是南宋的戰亂時期,她當時過著不安穩的生活,在戰亂年代,為了生活不停奔波勞碌,她的作品風格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她的詞不僅僅是像前期那樣寫一些自然風光和離愁別緒,更多的是關於國家的,她寫的詞更多的是抒發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與其深深的愛國之情。最能體現她愛國情感的莫過於感嘆項羽不肯過江東的那首絕句了,這是表達自己對統治者批判的同時,也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還有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

    前半生可以說是幸福美滿,而後半生卻是落魄不堪,這個反差比較大。在不少的人看來,這樣的一個柔弱女子,肯定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但是她沒有,她把所有的情緒都寫到了詞當中,表達了她對祖國的熱愛,更表達了她不願屈服的情感。她的詞除了美,細細品讀,可見其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思想境界。特別是她的後期作品,與前期相比,顯得思想境界更加提升了。

    千古才女,李清照,一生真的是坎坷多變,早年優越的生活沒有多久,之後又是丈夫去世,最好淪落到戰亂,國家的命運前途堪憂,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一路堅強走下去。千古才女的背後,是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困難,在那樣一個年代,她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多麼強大的內心,才能造就這個偉大女詞人的形象,

  • 6 # 詩狼

    詩詞水平一流,愛國情懷,傳奇經歷,奠定了她在眾多才女中至高無上的高不可攀的地位。

    首先,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雖然中國不是沒有女文學家,如莊姜、蔡文姬、班昭、謝道韞等等,但論女性文學影響之深遠,李清照是可以稱得上第一的。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歷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面,

    讓後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還在眾多愛國作家中為女性爭得了一席之地。不僅如此,李清照還開創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範,特別是現代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此外,李清照還是一位金石收藏鑑賞家,和丈夫一起完成《金石錄》,《金石錄》和《集古錄》齊名,前人往往稱“金石學為”,其地位可想而知。

    趙明誠死後,李清照行無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對於李清照為什麼改嫁,史說不一,但一個人生活的艱辛恐怕是主要原因。這個張汝舟,初一接觸也是個彬彬有禮的君子,剛結婚之後張對她照顧得也還不錯,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來他是想佔有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這些東西李視之如命,而且《金石錄》也還沒有整理成書,當然不能失去。在張看來,你既嫁我,你的身體連同你的一切都歸我所有,為我支配,你還會有什麼獨立的追求?兩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權上鬧矛盾,漸漸發現志向情趣大異,真正是同床異夢。張汝舟先是以佔有這樣一個美婦名詞人自豪,後漸因不能俘獲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為而惱羞成怒,最後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紗,拳腳相加,大打出手。華帳前,紅燭下,李清照看著這個小白臉,真是怒火中燒。曾經滄海難為水,心存高潔不低頭。李清照視人格比生命更珍貴,哪裡受得這種窩囊氣,便決定與他分手。但在封建社會女人要離婚談何容易。無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條絕路,魚死網破,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來,張汝舟在將李清照娶到手後十分得意,就將自己科舉考試作弊過關的事拿來誇耀。這當然是大逆不道。李清照知道,只有將張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脫離這張羅網。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無論對錯輸贏,都要坐牢兩年。李清照是一個在感情生活上絕不湊合的人,她寧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對方的靈魂,她便表現出無情的鄙視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她是何等剛烈之人,寧可坐牢也不肯與“駔儈”之人為伴。這場官司的結果是張汝舟被髮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隨之入獄。我們現在想象李清照為了婚姻的自由,在大堂之上,昂首挺胸,其堅毅安詳之態真不亞於項羽引頸向劍時那勇敢地一刎。可能是李清照的名聲太大,當時又有許多人關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幫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了。但這在她心靈深處留下了重重的一道傷痕。

  • 7 # 陽吉雄

    李清照,中國歷史上千古第一女詞人。是什麼原因導制了李清照在眾多女詞人中高不可攀的歷史地位呢?

    第一,書香家庭造就了她。她的文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為人正直高雅;她的母親是狀元王拱表的孫女。她遺傳她父母愛好文學的優質基因。

    第二,高尚的人格成就了她。她小時候生活優越,受父母影響,愛國愛家,有幸學習了許許多多的文學作品。後來丈夫去世,對她打擊很大,第二次婚姻又很不幸,磨勵了她的意志,使她堅定了要為尋求男女平等而奮鬥,在頑強的抗爭中培養出熱愛祖國,尋求婦女解放的高尚人格。

    第三,極高的文學天賦成就了她。她很聰明,可謂才華橫溢。十四歲時,一首《如夢令常記》就震動了宋朝文壇。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人工天巧,可算絕唱。

  • 8 # 田中行A

    導致李清照成為高不可攀的女詞人的社會地位的,是中國長期提倡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是中國長期推行的男尊女卑的社會制度。

  • 9 # 11a20b

    個人修養和文化水平先放到一邊 我喜歡並尊重李清照是因為她身上的不屈的精神 這種精神從她的一首詩中得以體現“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10 # 蘭卡是也

    就等於一個出生就是官富二代,容貌秀麗、知書達理、從小就是花團錦簇裡成長起來的;上半輩子有趣迷人,肆意生活,很懂生活情趣;嫁了個如意郎君,伉儷情深,志趣相投,就差沒把人生贏家幾個字刻在腦門上。

    前半輩子已經夠看客們羨慕,下半輩子,老天筆鋒一轉,賜死她老公,搞掉她老爸,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這樣的劇本,又讓同時代一群瓜眾像追連續劇一樣迫不及待地坐在電視機前,而她也不負眾望,把她的才華在這無限愁緒中釋放。

    這樣的人,真不知道是說劇本成全了她,還是她成全了劇本啊,妥妥大女主的年代大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大量店鋪因無生意而關閉,那麼人的需求都去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