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一葉知我秋

    我也有兩個小孩,相隔十年,我覺得他倆相處得不錯,分亨一下:

    我一直把大寶當“大人”,都讓她參與家政。

    我女兒剛會說話,就擲地有聲了,我們一家三口可以說是平級的,我們不是有本事的爸媽,但是是很好的玩伴,都是她扮大人教育我們。

    女兒十歲三年級時,才有弟弟。我怕顧此失彼,怕她不開心,怕她恨弟弟。我就把重心都放她身上,讓她感受我一如既往,只是現在責任更重了,需要她幫助,相信和肯定她能帶好弟弟。

    爸媽供我上大學,我來供弟弟。。。

    我家有點窮,但還算開心。我們是很民主,很隨意的一家人。錢多少全家都知,該怎樣過日子誰都可以表達。但大多數以女兒的話為準。

    我兒子最祟拜的人是姐姐,我家女兒是老大,兒子老二,我老三,老公老四。

    姐姐很懂事,讀書可以,現在上大一。

    初中開始,每個假期她都打假期工。當然,她也不是以前那種,為了顧家,自己吃苦耐勞,犧牲自我的那種,我也不會讓她那個樣子的。只有她說,跟同學一起既鍛鍊了自己,又可以掙錢。她還是蠻時尚的女生,思想也很進步。

    她也要公平,她比弟弟大那麼多但也要求弟弟和她公平。我從不多嘴,讓她倆理論。最後,弟弟被她調教得非常好。

    她十八歲時,我給她五千元作為成人禮物(她用來箍牙)。她說,弟弟十八歲成年禮時,她給五萬。她說,現在爸媽供我大學,以後,我供弟弟。

    我很安慰,感謝我的一雙寶貝!

    當然,以後的事以後再說,現在就是這種狀況。我覺得不錯了。

  • 2 # Q小六月

    二胎生活,有了二胎就得平衡好兩個寶寶之間的關係,給予兩個寶寶的一定要是一樣的,不要以為大寶大了做什麼都得讓著二寶,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區,大寶也就是個幾歲的孩子不要讓他承受太多他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東西,首先大寶一個的時候就是家裡的寶,突然二Bora自己就不被重視了,這是大寶心裡最難接受的,要想大寶和二寶之間平衡好,那就要從大人做起,有了二寶就要更重視大寶的感受,可以讓大寶適當的去照顧二寶,讓他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時間久了他才會更愛自己的妹妹或者弟弟,大人要鼓勵大寶對二寶照顧,不要大寶不小心碰到二寶了就去責罵他,這樣他會覺得自己因為二寶才會被爸爸媽媽罵的,他會討厭二寶的,其實只要正確的引導大寶,兩個孩子之間就不會存在太多問題,關鍵還是大人一定要做正確的引導,不要遇到事情就去責備大寶,二寶做錯了也要去批評,並不要因為二寶小就得不到任何懲罰,誰得錯就要懲罰誰,大寶的意見觀點也要尊重,重視,所以大人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重視大寶心裡活動

  • 3 # 豬扒界娛樂

    我現在是一枚擁有兩隻小男娃的媽媽,想象一下兩隻小男孩蹦躂的辣眼睛畫面是不是讓人“精神抖擻”?

    不知道有多少媽媽也像我一樣養育兩個(或以上)孩子,你們還(活得)好好的嗎?

    小廣已經3歲,老二剛滿月,這一次當媽媽不再是新手,該買什麼該做什麼可能會遇到什麼,心裡面已經有個底,所以我已經迅速進入角色,基本可以說遊刃有餘。

    可是,同時管兩個娃還是第一次,經驗從零開始積累,二胎媽媽最開始要面對85%的問題其實是來自老大的。

    興奮、疲憊、焦躁以及偶爾內心感到充盈幸福(比如老大拉著老二的小手時),這碗二胎媽媽五味雜陳湯到底什麼味道,試過的才知道!

    連狗都嫌的老大

    自從有了老二之後,才發現原來可怕的兩歲和三歲的行為可以再加碼,並且沒有上限,腿開始抖了有沒有。

    頭大嗎?頭大。咱們也算是讀了很多優質育兒書的高知父母了,可是依然逃不掉這些戲碼,依然會有不淡定和抓狂的時候,但看的書越多我越明白: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父母,只有不斷完善自我的父母,換句話說育兒就是不斷地修煉和自我升級的過程,越是雞飛狗跳咱們越要淡定。

    現在廣廣徹底變成了連狗都嫌棄的小男孩,7、8歲才會發生的事情竟然提前到來。

    扯窗簾布和玩風扇等明令禁止的行為屢教不改,原來會做的事情忽然不願意做,不願意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等等,而且變得越來越拖沓,吃飯要人喂,有時候能吃上40分鐘都沒完,經常聽不見你說話等等,種種行為都能讓你氣地拍案而起。

    可尷尬的是,你在給小的餵奶,如何拍案而起呢?只好乖乖坐著心裡堵得慌,再多的就只能靠吼了。

    深呼吸,還好咱們也是有備而來的,在老二到來之前我其實預見廣廣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行為。

    行為背後是積極的心理需求

    連狗都嫌棄的老大,不當行為背後其實是積極的心理需求。

    1.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過度關注,特別好理解,老二的到來一定會把原來平衡的家庭關係打破,最開始的那段時間裡,不管我們多麼小心翼翼和提前準備,很可能還是逃不掉老大吃醋、失望或者暫時沒有安全感的心理變化。

    高歌一曲、製造麻煩、產生影響以便獲得爸爸媽媽的關注,孩子其實是想說:“爸爸媽媽多看看我,別老顧著小寶寶,即使是罵也好,至少在那一刻我被你們完全看見”。

    尋求過度關注行為的背後其實是希望被重視的心理需求。

    2. 尋求權力

    尋求權力,簡單說是跟我們對著幹,老二的到來必定會撼動老大原來的地位,原來屬於自己的小床、衣服、嬰兒車等等,甚至跟父母同房睡覺的“特權”全部都要“讓”給老二,我的建議是在老二到來之前這些過度轉換最好都能完成,否則一下子讓老大剝離原來的待遇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不適感。

    平衡的格局被打破,孩子會想辦法在別的地方找回來,我經歷得比較多的是孩子無視我們,聽不到說話,另外一些早已習慣的規定不再有效,比如挑戰我們做一些危險行為,不願意自己吃飯,發出“我是大人了”的宣誓。

    尋求權力背後是尋找安全感的心理需求。

    上面的這些行為背後其實是積極的心理需求。我特別理解在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其實很難控制自己,偶爾的閃失和處理不當其實沒關係,關鍵是我們是不是在努力提升當父母的技能,比如情緒控制的能力以及傾聽孩子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都要靠平日裡的不斷練習和實踐。

    有了這種心態,我發現自己能夠迅速回到穩定的理性的狀態,“下一次我可以處理地更好”

    “更好的”處理方法

    1. 設立新規定

    老二的到來必定會給家庭生活帶來變化,跟老大設立新規定是減少摩擦的第一步,設立規定的好處是能夠讓孩子提前預見行為帶來的後果。

    “弟弟睡覺的時候我們小聲,玩玩具要輕點,因為大聲吵鬧弟弟會被嚇醒的,如果不能做到,我們就要在自己的房間關著門玩,玩好了再出來”。

    《正面管教》的邏輯後果方法積極利用起來吧,沒有懲罰沒有責備,我們讓孩子知道新規定。

    2. 更多的正面行為

    3. 說出弟弟妹妹的心聲

    弟弟妹妹還不會說話,如何促進孩子們之間的交流呢?我們可以把弟弟妹妹的心聲說出來,這是喚醒老大同理心的辦法。

    這個方法我特別喜歡,因為這樣老大和老二就可以“對話”了,有時候老大說的話會讓你哭笑不得。

    “弟弟很困了想睡覺,他說哥哥你能不能小聲點呢,不然太大聲我會被你嚇到的”。

    這樣的說法比“你給我小聲點,你那麼大聲會把弟弟吵醒的!”,“都是你,把弟弟吵醒了”的效果要好很多,把責備轉化成聆聽,鼓勵孩子關心別人,學會傾聽和尊重別人是培養同理心的第一步。

    4. 原來你也是小寶寶

    5. 長大真好

    出於好奇,廣廣對小時候的玩具充滿好奇,有時候會睡弟弟的小遊戲毯和小枕頭甚至是搖椅,還會調皮地吸奶嘴,“回味”自己當小寶寶的感覺。

    “長大真好啊”的想法能讓老大擺脫跟老二爭風吃醋和競爭的心態。

    “弟弟沒有牙齒現在只能喝奶,你長大了有牙齒了,你看可以吃飯,吃水果還可以喝酸奶,吃很多好吃的東西。”

    “弟弟不會轉身,還不會坐和走路,你看你長大了會跳會跑,可以玩水玩沙子,還可以騎平衡車,你喜歡長大嗎?”“我喜歡長大!”

    認識到自己和小寶寶的差別,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同階段能夠享受到的精彩能夠減少老大跟小寶寶的競爭心態。

    6. 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

    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會讓老大的生活更加充實,玩的時間都不夠哪有時間和心思去做去搞破壞呢?

    7. 媽媽的親子時間要注重質量

    即使多麼注意,二胎媽媽在最開始的那段時間裡精力和注意力都會放在小寶寶身上,分身乏術,給老大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時間少了,可是質量不能少。

    每天花一點時間好好擁抱老大,即使是幾分鐘的專注聊天也能夠帶來很不一樣的效果。

    這種互動就像能量棒一樣,會彌補陪伴的時間縮短帶來的負面影響,從第三個星期開始我開始恢復親子共讀和英語啟蒙的例行互動,讓廣廣的生活恢復原來的節奏。

    以上種種方法的確能夠帶來積極的效果,分享給二胎或者準備二胎的媽媽爸爸們,可是各種崩潰的時刻依然還是存在的,最強大的方法其實是父母的心態和自我管理以及規劃的能力,這需要不斷練習和提升。

    新一輪的挑戰已經開始,育兒路上咱們繼續手牽手向前走。

  • 4 # 豆媽帶娃

    現在越來越多的二胎家庭,不知道該還如何平衡老大和老二之間的關係。父母心裡都不想忽略任何一方,但有時候卻力不從心。

    如果父母因此而產生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你可以嘗試一下這些方法:

    一、增加大寶的責任感

    想要手足之間相親相愛,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大寶感受到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一種被遺棄的感覺。

    因為很多家有二胎的父母常常都會因為照顧二寶而忽略了大寶的存在,這就會導致很多手足相爭的問題發生。

    所以父母要幫助大寶在新的家庭關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生活中可以讓大Bora協助你照顧二寶,一些簡單的事情,也可以讓大寶自己去做決定。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找到在家庭中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二、給孩子需要的,而不是一樣的

    二胎父母為了想要表現出公平對待兩個孩子,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覺得給兩個孩子東西,什麼都是一樣的,這才能表現出自己的不偏心。

    不僅買東西要一樣的,連玩遊戲也要一樣的。這樣的做法並沒有錯,只是如果可以針對每個孩子的需求來給予他們需要的東西,或許會更好。

    例如:小寶需要父母多一些的陪伴,大寶則需要更多互動;小寶有時只想粘在媽媽身上,大寶卻想去戶外放風。

    我們應該看到每個孩子身上不同的需求,與孩子建立單獨的特殊時光,並儘量滿足他們的,才是平衡手足關係的關鍵。

    三、手足之爭,就事論事

    二胎家庭中很難避免孩子不發生爭執,想要孩子學會如何和平相處,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很關鍵。

    避免過分強調“大讓小”,不要總是把“你是大孩,要讓著小孩”這樣的話掛在嘴邊,這會讓大寶對小寶產生一種厭惡甚至抗拒。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謙讓和分享都來自於自願的前提,而不是威脅和逼迫。

    父母也應該學會就事論事,不要小寶一哭就覺得是大寶的錯。要先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然後再分析行為的對錯,而不評判個人。

    父母想要平衡老大和老二之間的關係,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摸索,找到最適合兩個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

    兄弟姐妹不一定什麼事都要平分,引導孩子學會共享、學會合作,才是手足之間最好的相處狀態。

  • 5 # 淺藍兔子愛剪輯

    當你只有一個孩子時你是家長,當你有兩個孩子時,你就是裁判。———戴維.弗羅斯特

    怎樣在兩個孩子之間維持“公平”?

    答案很簡單:別糾結了,你做不到的,孩子也不需要你做到,甚至執著於“公平”,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社交商、讓孩子們成人後的關係更糟糕。

    所謂的“一碗水端平”實際上就是不限量續杯的真心以及必備萬

    比公平,更重要的是特別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得豬隊友出了一道送命題:我是你的真愛,還是你早戀十年的前女友是真愛?

    斷頭答案一:前女友啊,情竇初開無可取代———準前期也能無可取代咯?

    斷頭答案二:當然是你啦,以前那都不叫愛———薄情,虛偽。

    斷頭答案三:都是真愛。——…………

    標準答案是什麼?———不一樣的,他啟蒙了我的青春,你完美了我的人生,你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人都不能拿來跟你比較。

    所以媽媽們明白了嗎?總是跟孩子說“媽媽愛你們一樣多”的你在孩子眼裡就和你眼裡的豬隊友差不多呢。

    為什麼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對公平有執念?

    研究指出,“公平感”根植於人類大腦與生俱來;問題是,“公平感”是個因人而異的東西:做到公平或許不難,但是讓每個孩子都感覺到公平———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父母也是人,難免會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偏愛不說;她說孩子本身每個人的稟賦和特點都不一樣,“區別對待”,不僅難以避免,甚至理所應當。

    比起費心耗時的計算物質、時間上的公平,最有效、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處理屬於他個人的感覺,讓他覺得自己是獨特的,被愛的。

    話是這麼說,但孩子鬧起來焦頭爛額的時候,做不到心平氣和的聊一聊怎麼辦?

    1.一個分割,另一個新選擇

    盛米飯,分蛋糕,切水果……兩個小傢伙無時無刻不在較量。娃如果鐵了心要互撕,你拿天平也分不均勻的。

    這個時候就請你鬆手,讓一個孩子負責分配,另一個優先挑選。出去買東西也是,只能吃對方替自己挑選的。

    2.共情大法好,避免爭論和解釋。

    描述孩子的感受會讓他覺得被理解,這會大大澆熄他的怒火。

    比如:

    ✖️爭論:“明明有時是你先玩的,你怎麼能說從來都是哥哥先玩的呢!”

    ✔️共情:“你覺得最近好像都是哥哥先玩的,有點傷心對不對?”

    ✖️解釋:“姐姐更大呀,所以她可以多看一會電視。”

    ✔️共情:“媽媽真希望你也能晚睡呢,玩的正開心就去睡覺好難哦。不過媽媽確信,等你和姐姐一樣大,你也可以晚睡呢!”

    3.不用要物質“平衡”,用愛

    那正確的做法是:“不會吧!媽媽坐在這裡就是為了保證你們吃到一樣多的西瓜,但是你卻覺得你吃的少了點,即使你的那塊只小了螞蟻那麼大,媽媽也要給你一個大大的補償,用一百個抱抱和親親!”

    相信這些抱抱和親親更滿足孩子的真實需求。

    4.時間不要平均分,而是按需分配

    這個雷區還蠻容易踩的,很多媽媽為顯公平晚上“一人給一個小時”。

    問題是,對於和媽媽呆不夠的孩子來說,“被打斷、被搶走”的感覺,來的比“媽媽真公平”洶湧多了。

    比如老大要和你商量家長會的具體事項,沒說完呢,老二來拉你走,這就極容易讓老大覺得“妹妹在跟我搶媽媽”,老二覺得“只要我想,媽媽就是我的”。

    這時就要跟老二說:“我知道你等的好辛苦哦,等媽媽和哥哥聊完就陪你畫萊徳好嗎?我們兩個人一起畫哦!”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曲韻發現,三個或以上的孩子在一起是社會可能出現各種角色和關係;但當只有兩個孩子時,他們可以選擇的關係只有三種:陌生人、對手、夥伴。

    如果父母一直自以為是的主持“公道”,事事求平均,反而會給孩子造成長久的傷害。

    比如固化“大”和“小”、“強”和“弱”的觀念,給自己貼標籤;

    比如喜歡比較甚至攀比,沒有足夠強大的自己領實現自我成長;

    再比如對“公平”過度堅持乃至僵化,走上社會、組建自己的家庭後,斤斤計較、不近人情,只關注表面的、無條件的平均。

    家有兩娃的你,不如放一放“做好裁判”的執念。

    正如美國親子教育專家勞拉.馬卡姆所說:孩子們競爭的原因是為了確保他們在危險和資源稀缺的情況下能夠生存。所以,你的工作是要愛每一個孩子,讓他不需要懷疑,你可能更愛他的兄弟姐妹。

    經常主動擁抱孩子,告訴他你很榮幸能做他的媽媽或爸爸、需要的時候你大部分都在、學會說“對不起”和“謝謝你”、用小紙條小禮物,讓她感受到獨特的驚喜………堅持下來,你就會發現在家裡,相較於“愛”,“公平”,只是個偽概念。

  • 6 # 嘻嘻啊啊

    轉自網路:

    懷孕、生產,年輕的父母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傾向了第二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往往會因為自己的弟弟妹妹將要降世,那突然被奪走的愛而感到莫名的傷感,有的孩子表現出煩躁易怒、叛逆不聽話。甚至還有些孩子出現了逆生長的情況,原本學會了的穿衣服、拿筷子這些基本技能又忘的一乾二淨了。

    網上有很多建議是希望父母和孩子商量,商量著給他添個弟弟或是妹妹。小編身邊的朋友也有人使用過這種方法,效果並不理想,有的孩子甚至直接表示反對。從獨生子女的角度去思考,出生個弟弟妹妹就多了一個人去分享父母的愛,甚至有人會去和他搶玩具,這能商量通嗎?即便孩子口頭上應允了父母生弟弟妹妹的事兒,心頭也不見得舒服。

    1,告訴孩子陪伴的幸福

    無論家境如何,父母都不可能全天都陪伴著孩子,為存而忙碌,抱起磚就沒辦法抱起孩子。父母應該把第二個孩子當做禮物,告訴第一個孩子上天要派一個小天使來陪伴著他,讓他可以一直有人陪。

    2,培養孩子的保護欲

    人之初,性本善。保護欲是人類善良的本能,每個人都會有,包括孩子。有些父母會產生疑問,孩子弱小的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怎麼會有保護欲?

    孩子的保護欲往往表現在喜歡弱小的動物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可愛的小動物。他們之所以覺得那些小動物可愛,是因為他們潛意識裡覺得那些生物需要保護。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陪伴小動物玩耍的時候加強保護的概念,培養孩子的保護欲,讓他願意、甚至期待那個將要出生的弟弟或是妹妹。

    3,教孩子享受分享的快樂

    分享是很快樂的事,生活的點滴中有太多的例項,今天我就在這裡為孩子的父母準備一個小方法吧。

    提前一塊軟糖、兩杯水,一杯是淡水、一杯是甜水,讓孩子幫忙分辨哪杯水更好喝。當孩子分辨出甜水更好喝時,父母拿出軟糖來獎勵孩子,等孩子把糖放進嘴裡的時候告訴孩子:糖水之所以好喝,是因為糖塊融化進了水裡,糖吃起來很快就會吃完,可是泡進水裡就會變成更多的甜味,可以甜的更久。

    然後,父母徵求孩子意見,問他是否願意和父母一起分享這杯甜水。如果孩子拒絕,父母要放下身架裝作孩子的樣子假裝哭泣,再次徵求、甚至祈求孩子讓孩子分享甜水。如果孩子同意,父母淺嘗甜水之後要表現出誇張的快樂,讓這快樂感染孩子的情緒。

    最後,告訴孩子這就是分享。也許糖放在水裡的味道會變淡,但是可以變成更多更多的甜味,還能讓更多更多的人一起感受甜味。當別人無法品嚐這甘甜的時候,會感到遺憾、沮喪,甚至傷心流淚,那種失落的感受會影響到他的心情;可是,當別人一起分享甜味時,那種快樂也會複製給他,讓他感到快樂。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不應該因為年齡區別對待。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邏輯判斷,想要的只是公平。父母對孩子們一定要公平,玩具要輪流玩兒、電視要輪流看,從生活的點滴入手,告訴孩子父母會用同樣的愛去愛他們,即使一時得到的分量不同,遲早也會平均分配。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7 # 山山娘育兒日記

    可以參考一下著名育兒心理學家李玫瑾關於二胎家庭的教育觀點:

    “我們要把教育重點放在大的身上,而不是放在護小的上面。”

    首先,有二孩的家庭,不要把老大晾到一邊,而是要把他也加入進來,讓他參與照顧活動。比如拿個東西,幫忙看一眼之類的。

    另外,老大和小的一起玩的時候,發生了爭執。你首先不要護著小的,而是把有爭議的東西交給老大,由老大決定這東西怎麼辦。你用商量的口氣和尊重他的態度讓他拿建議,他當然心理會豁達的接受了。

    同樣,當孩子因吃東西發生爭執,父母可以告訴老大說,這個吃的是你們倆的,你是老大,由你來決定怎麼分。如果他都吃掉了,你就看著他,也不用責怪他。然後,第二次你還交給他。在這個過程中,他就知道了,父母是挺在乎我的感受。既然由我決定,我也不能虧著弟弟妹妹。就這樣,孩子既增強了責任感,也增加了手足間的感情。

    其實,二胎家庭教育不同於一胎家庭那麼簡單,教育方法也不是複製貼上就可完成,而是要照顧孩子感受和心理變化,注意養育過程中許多細節。除了以上觀點,還需做好以下幾點:

    一、儘量做到公平,不要太偏袒二寶。

    孩子只要不相差很大,或不是二寶還太小,就要儘可能做到公平、不偏袒。但古語道,天下老的愛小的,父母都有照顧弱小的憐心。父母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他小你要讓著他”,“他條件不好,你幫幫他是應該的”,“他是男孩,爸媽將來要靠他”等等,這些理由看起來很合理,但卻無形中傷了老大的心。老大會想,都是父母的孩子,憑什麼我要受委屈。

    二、孩子打架,家長儘量不要插手。

    倆孩子打架只要不過分儘量不要插手。因為孩子們有時會通過打架的方式引起父母關注,而通過父母處理打架的結果,來評判誰得到的愛最多。

    所以,父母明智的話就不插手,叫他們自行解決,也鍛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確需插手就一定要秉承公正,讓他們心服口服。

    三、不要當著一個孩子的面,打罵另一個孩子。

    如果當著一個孩子面打另一個孩子,會讓被打的孩子顏面大失,嚴重傷害其自尊心,影響其身心發展。而且,捱打的孩子會記在心裡,有一天同樣的問題,你不打另外一個,他會覺得你偏袒而嫉恨你。

    四、不要拿兩個孩子對比。

    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父母要多放大孩子的優點,鼓勵發揮其特長。而不是尋找缺點和不足進行比較,這樣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挑撥他們之間的矛盾,引起相互不滿。所以要避免相互對比。

    總結來說,二胎家庭其實就是“端水理論”,你想讓孩子心理平衡不產生情緒,就要拿出方法和智慧,儘可能端平水、不偏袒。孩子在相對公平公正中成長,才能換取一家人的其樂融融、和諧相處。

  • 8 # 潮汐50

    孩子之間有矛盾,問題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對待兩個孩子的方式

    每個孩子都不應該被冷落

    孩子的矛盾,都是由大人調解出來的

    愛與被愛同樣幸福,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讓孩子互相表達愛,而不是父母傳遞愛

    “媽媽,你有多愛我?”

    “如果有需要,媽媽絕對毫不猶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你!”

    這是網上一段視訊,母子之間的聊天,由愛開始,溫馨甜蜜的氛圍。

    可是當媽媽問到“媽媽做的最讓你傷心的事情是什麼?”

    畫風一轉,兒子哽咽了:“你為什麼要生妹妹?”

    媽媽告訴兒子,是為了給他一個手足,為了讓他有個伴。

    兒子卻抗議:

    “為什麼不考慮我的感受?如果我早出生兩年,也可以自己做主了。”

    ​媽媽一直試圖說服兒子,想讓他知道在這個世上有一個妹妹是最好的事情,可是兒子絲毫不能理解,甚至在聽到媽媽說把妹妹送走時開心不已,歡呼“再也沒人和我搶東西了!”

    關於為什麼生二胎,看過一個最好的回答:

    生二胎,不是因為我們有錢、有時間,也不是因為一定要生男孩或者女孩,而是因為在這個人情冷漠、充滿功利的世界——我們想給孩子多留一個親人。

    在漫漫人生路上,他們彼此相依相扶。

    願每一個二胎家庭,都能成全相親相愛的初衷。願每一個手足,都可以:被愛滋養,共同成長;分享快樂,也分擔煩惱!

    享受最親密的陪伴,擁有最幸福的童年。山高水長,慶幸有你在我身邊,一起面對人情冷暖,世間悲歡!

  • 9 # 小屎包媽媽

    做父母的,很大概率是做不到對孩子一視同仁的。或者是,即使父母努力做到對孩子一視同仁,但從孩子的角度感受,TA未必覺得你做到了一視同仁。

    雖然父母很難做到對孩子一視同仁,但就像人類追求真理一樣,雖然做不到,但可以努力去無限接近真理。家長雖然做不到對孩子一視同仁,或者無法做到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一視同仁的愛,但家長還是要努力去接近做到一視同仁。

    首先就要避免一些話,比如你是哥哥你是姐姐要照顧弟弟妹妹這種,也許老大聽到這樣的話會乖巧地點頭答應,那也不代表孩子心裡就完全是心甘情願的,也許TA心裡是委屈的。這種委屈,也許TA直到長大也不會對你說,但會一直存在心裡。

    對於老大來說,TA是被動地成為了老大,因為老二是爸媽生的,TA干預不了。被動地成為了老大,還要被父母說你是老大你要讓著老二,你說孩子委屈不委屈?

    另外,二胎出生後,相對於已經可以讓父母“放開手”的老大,二胎肯定會佔據父母更多關注和關愛,父母的這種關注和關愛,常常會不自覺地延伸到二胎長大之後,所以很多有兩個三個孩子的家庭,即使是家庭之外的人,也很容易看出來父母寵愛最小的孩子更多。

    也許在以前,幾十年前,有二胎之後老大的心理家長不會特意關注,因為那時候大家過得粗糙,父母養大孩子基本只管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很少去關注孩子的內心,大環境如此,孩子們也會粗糙地長大了。粗糙長大的孩子,嚴重的後果之一,就是新聞裡常說的那種“不孝兒女”:明明兄弟姐妹五六個,但沒有人願意贍養父母,都覺得父母偏心。

    現在大家都是精細化育兒,孩子更敏感,家長們也比以前的老輩人更有知識,所以以前人們不需要關注的二胎時老大的心理問題,就變成了必須關注的大問題。

    生二胎後,不能平衡好兩個孩子,輕一點的後果是老大心裡委屈但自己扛著,重一點的就是老大會仇視二胎,甚至會做出傷害二胎的行為(不要單純地以為孩子小時候打鬧,長大自然就好了——要是父母處理不好,很可能孩子長大後彼此關係還是不好)。

    所以,二胎之後平衡老大的問題,不是小問題,是需要嚴肅對待的。

    具體來說,除了前面說的不要對老大簡單粗暴地說因為你是哥哥姐姐,所以你要照顧弟弟妹妹這種話(應該怎麼說?可以說你個子大一點,所以要照顧一下比你小的弟弟妹妹)。

    另外很多嘴欠的中國式親戚朋友,會逗引老大,說爸媽有了二胎後不要你不要你了,看到孩子哭起來,嘴欠的親戚哈哈大笑。這個時候,父母要及時制止親戚,讓他們不要這樣說,同時及時告訴老大,最好抱一抱,告訴TA爸爸媽媽跟以前一樣愛TA。

    總之平衡老大和二胎,父母不要嘴炮說愛孩子,要用實際行動,讓老大感受到父母的愛。

  • 10 # 學會愛自己450

    一視同仁,不要因為任何理由而偏心。

    我是家中大的那一個,剛有妹妹的時候,媽媽也是每天忙到不行,沒耐心,特別粗暴,並且是對除了妹妹以外的人粗暴,比如妹妹哭了,媽媽很溫柔的把她哄睡,然後放下妹妹,莫名其妙吼我(比如擋著道,拿東西慢),這樣不覺得失衡才怪,煩妹妹煩到不行,甚至想過自殺。

    後來姥姥來了,教育媽媽,說這樣對我不公平,憑什麼吼我,要吼就連小的一起吼。

    媽媽當時辯解,妹妹還那麼小,怎麼能吼她,姥姥當時就懟回去,那大的你就可以儘管罵了。之後又給媽媽分析很多,當時我在假睡,聽到後眼淚就默默留不停。

    之後,媽媽就像換了一個人了!真的一樣對待,給妹妹買嬰兒玩具嬰兒食品還會問我要不要,當時特別好笑又很感動,而且態度上也變了,不會莫名吼我,恢復到正常,甚至有時候急了也會說什麼都不懂的妹妹,這時候我就不忍心會護著妹妹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給孩子用的什麼紙尿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