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杯水斗量

    酸葡萄心理和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很相似,阿Q精神通常是被那些需要勝利而又無法得到勝利的人用來維持自己精神上平衡的一種藥方,也可以稱為一種自欺欺人的騙術。而酸葡萄心理呢,就是想要得到葡萄卻又夠不到,從而謊稱葡萄是酸的,這也是一種自己欺騙自己的騙術,為了達到心理上的平衡而給自己開的一劑藥方。

  • 2 # 飛翔心理諮詢師閆麗

    “酸葡萄”心理,說的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合理化,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找藉口。在“酸葡萄”的寓言故事裡,狐狸吃不到葡萄,使得它面臨著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它不想/不能找到讓自己吃到葡萄的方法,所以告訴自己葡萄是酸的,不必費勁去吃,這樣就避免了吃不到葡萄而生的失落、無奈和對自己的怨怪,對它的心理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從故事中不難發現,當我們應對一些問題時,如果在潛意識中對自己的預期是沒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意識中又找不到可以幫助我們面對問題的資源(比如去尋求他人的幫助),就會無意識地自發啟動防禦機制去面對。

    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防禦機制。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主要貢獻者是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因為研究防禦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內心世界的執行全貌,所以這方面著述不少。最有名的一本是布萊克曼寫的《101種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對我們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像生理功能中的免疫系統一樣,對我們的心理功能起到保護的作用。另一方面,任何一種防禦機制都不可避免地帶有自欺的性質,對客觀事實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扭曲,因此如果一個人持續、單一地在很多不同的事情上都使用固定的防禦機制,就會給人一種不合時宜、固執僵化的感覺,也會部分地影響到他的社會功能。

    由此,我們應當意識到,當我們面對困難和問題時,最佳的選擇是找到合適的策略去解決,如果找不到,第二位的選擇是運用更加成熟的防禦機制去面對(比如面對不可避免的分離,用藝術的方式去表達抒發悲傷,而不是用否認的防禦去假裝什麼都沒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健身才能起到作用,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