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有倆寶的樂媽

    對於這個問題,答案不是絕對的!

    如果是對於探索類的事情,或者演出時出現紕漏等這類事情,就不要批評了。客觀的給予指導,提醒孩子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要給予鼓勵。

    但是對於一些陋習或者不良的習慣,一定要批評指正。注意是批評和指正。不要只批不指。但是要注意用詞,就事論事。不翻舊賬,不進行人身攻擊。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不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

  • 2 # 哥哥弟弟一起長大

    當孩子做錯事情,我覺得父母可以不直接批評孩子的錯誤,採用暗示的教育法,讓孩子明白父母的用意,願意接受父母的批評,而且採用這樣的做也能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所謂的暗示教育法,就是我們言語,動作,表情間接的讓孩子接受某種意見或者某事的教育方法,暗示教育能激發孩子無意識的心理活動。

    1.言語暗示,比如孩子做錯事情,可以用講故事,或者打比喻,作比較等把自己的觀點巧秒的點出來,讓孩子就心領神會,在一種柔和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2.眼神暗示,比如,媽媽給孩子說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老是搞小動作,那個時候,媽媽可以停下來,只用眼神盯著孩子的小手,這個時候孩子就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了。

    3.表情暗示,比如,孩子做了好事,可以對他讚許的點一點頭,孩子努力的畫好一副畫,可以會心得笑一笑,家裡來了客人,孩子有可能高興的過頭,你可以衝孩子猛的皺起眉頭,孩子看到後也會收斂很多。

    4.情境暗示,比如,爸爸在工作,孩子有吵又鬧得,媽媽可以對孩子小聲的說,媽媽我們去外面玩好嗎。

    5.榜樣暗示,一個小朋友哭,許多小盆友也哭,這個時候,可以對不哭的小朋友表示出讚賞,孩子也就會向不哭的孩子學習停止哭鬧。

    父母在運用暗示教育時注意,暗示總是和真勢的愛相聯絡,無私的愛,才能真正的發現對孩子有益,有用的暗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九歲的在校女生要怎麼做到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