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霧裡看花or

    初入行的演員一邊打工,一邊參加試鏡非常普遍

      “雖然有少數藝術類大學開設‘演劇學科’,但在日本,幾乎沒有演員是‘表演系’出身,是否接受過專業表演訓練並不被特別看重。”早稻田大學亞洲文化研究學者李思園告訴記者,在日本,成為演員的路徑很多,影視圈並沒有“藝考”與“科班出身”這些概念。通常以演員為目標的日本年輕人,會透過所屬的藝人事務所,參加影視劇的試鏡。還有一些會從學生業餘劇團起步,再進入專業劇團實踐學習。此外,被星探挖掘,從雜誌模特轉行影視劇,抑或是透過選秀出名後獲得出演電視劇、電影機會的也大有人在。

    不存在“流量明星”,演技不成長就會被淘汰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少年輕演員演技不佳與市場缺乏良性的競爭機制有關。在日本,一個年輕演員入行後,演技可以慢慢磨礪上漲,但是僅僅靠顏值、粉絲量,卻完全忽視演技的“流量明星”基本不存在。因為演員時刻要面對來自市場與專業的檢驗,“如果演技真的不好,一定會被淘汰”。

      相對而言,日本觀眾並不苛刻,他們重視“陪伴感”與“成長感”,看著年輕演員透過一個個角色不斷成長蛻變,最終走向成熟,是日本觀眾的一大情感需求。但行業的評價標準與競爭機制並不鬆弛,一名演員如果想在行業中長期生存下去,就必須不斷接到片約,而這就需要業界和市場的“雙方認可”。

      與國內相比,日本的影視行業顯得更為傳統,由幾家電影公司、電視臺掌握,不存在國內“資本方”大量湧進影視業的情況。“人氣”可能是選角的一個考量因素,但真正拍板的還是導演、製片等行內人。

      此外,日本的片酬不算靈活,人氣高的年輕演員和資歷老的演員相比,很可能後者片酬更高。比如,出演同一部電視劇,中年演員香川照之的片酬就比人氣偶像松本潤高。這種業態下,片酬與演技倒掛的現象自然鮮少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跟愛因斯坦這樣的人交流,會不會很健談或沒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