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做過大大小小也得幾十個專案了,說下流程:
1、首先確定需求,就是要做啥,這個確定的越明白越好,最好能形成文件,省的後來跟業務部門或者客戶發生不愉快。
2、然後開會討論人員、工期。這個要根據專案的重要程度、緊迫性、還有手上其他專案的進展情況綜合來定。一般一個稍微正規點的專案,至少一個專案經理(負責人)、1-2個主力開發(前端/後端/全棧)、有的還需要測試、美工。至於工期的安排看專案複雜度,簡單點就是按頁面、流程的數量,再根據之前帶專案的經驗來估算,注意一定要留好測試的時間。另外人與人溝通是要成本的,越大的專案,參與的人越多,溝通成本相應的就會越好,這塊也要考慮到。
4、然後就是具體分工了,誰來做資料庫、誰來做架構、誰來定API、誰來做具體業務流程。一般最先定的資料庫結構,然後定架構(用啥資料庫、用啥程式語言、用啥UI框架等),然後定API,然後具體實現業務流程。我們公司採用的是前後端完全分離的工程結構,但是開發時大家都是全棧,API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大家根據分配的模組直接開發相應的前後端即可。API嚴格之後溝通成本就低了,大家不用問別人就知道API是咋回事。所以規範是很重要的,能有效降低溝通成本。
5、然後就是一段時間沒日沒夜的開發,然後各種測試、改BUG。
6、開發完了不要以為就完事了,此時需要壓力測試,按照最大測算的裝置、使用者、交易等資料進行各類測試,同時不要只在測試環境測試,很多情況下必須拉到正式環境測才能發現問題。
7、當測試非常充分,專案組的人都很有信心時,可以發版了。也就是開發告一段落,可以釋出一個正式版本了,一般包含資料庫文件、源程式、可執行程式、操作手冊、實施手冊、設計文件、售後手冊等等。
8、實施人員為客戶實施,此時算完事了,不過出問題,團結還是得跟進,兜底。
說實話,做一個真正的專案,要做好,不容易!
帶隊做過大大小小也得幾十個專案了,說下流程:
1、首先確定需求,就是要做啥,這個確定的越明白越好,最好能形成文件,省的後來跟業務部門或者客戶發生不愉快。
2、然後開會討論人員、工期。這個要根據專案的重要程度、緊迫性、還有手上其他專案的進展情況綜合來定。一般一個稍微正規點的專案,至少一個專案經理(負責人)、1-2個主力開發(前端/後端/全棧)、有的還需要測試、美工。至於工期的安排看專案複雜度,簡單點就是按頁面、流程的數量,再根據之前帶專案的經驗來估算,注意一定要留好測試的時間。另外人與人溝通是要成本的,越大的專案,參與的人越多,溝通成本相應的就會越好,這塊也要考慮到。
4、然後就是具體分工了,誰來做資料庫、誰來做架構、誰來定API、誰來做具體業務流程。一般最先定的資料庫結構,然後定架構(用啥資料庫、用啥程式語言、用啥UI框架等),然後定API,然後具體實現業務流程。我們公司採用的是前後端完全分離的工程結構,但是開發時大家都是全棧,API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大家根據分配的模組直接開發相應的前後端即可。API嚴格之後溝通成本就低了,大家不用問別人就知道API是咋回事。所以規範是很重要的,能有效降低溝通成本。
5、然後就是一段時間沒日沒夜的開發,然後各種測試、改BUG。
6、開發完了不要以為就完事了,此時需要壓力測試,按照最大測算的裝置、使用者、交易等資料進行各類測試,同時不要只在測試環境測試,很多情況下必須拉到正式環境測才能發現問題。
7、當測試非常充分,專案組的人都很有信心時,可以發版了。也就是開發告一段落,可以釋出一個正式版本了,一般包含資料庫文件、源程式、可執行程式、操作手冊、實施手冊、設計文件、售後手冊等等。
8、實施人員為客戶實施,此時算完事了,不過出問題,團結還是得跟進,兜底。
說實話,做一個真正的專案,要做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