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角風發作

    公元954年正月三日,後周太祖郭威令開封府尹、晉王柴榮任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侍中。正月十七日,郭威去世,柴榮在郭威靈柩前繼位,成為之後的世宗皇帝。

    柴榮是郭威的養子,沒有直接血緣關係,況且當時還有個外甥李重進,那麼為何郭威要傳位給柴榮呢?

    郭威是五代中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在亂世之中,他從軍入伍,之後跟隨後漢劉知遠,因為軍功赫赫,在軍中威信甚高。並且深諳用兵之道,是劉知遠手下頭號戰將,時任樞密副使、檢校太保,

    劉知遠去世後,漢隱帝劉承祐繼位,這位小皇帝明顯沒他父親的本事,且心胸狹隘,疑心極重,郭威就是託孤大臣之一。當時郭威可以說是軍隊的一把手,位高權重,而劉承祐對此極為忌憚。

    在劉承祐即位不久,河中李守貞叛亂,起初,劉承祐是不想派郭威去的,但沒有郭威是真的辦不成事,於是郭威只得親率大軍前去平叛。

    戰事我們就不多介紹了,在郭威的英明領導下,河中城還是被攻克了,只是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損失並不大,因為郭威主要是用長時間圍城來取勝的。郭威凱旋歸來,劉承祐加封其為檢校太師,也給了大量封賞。

    在我看來,劉承祐想除掉郭威很正常,自古功高者大多沒有什麼好下場,奈何劉承祐挑錯了物件,郭威可並非坐以待斃的羔羊。

    乾祐二年,契丹騷擾後漢邊境,郭威只能再次披掛上陣,等郭威到了事發地,發現契丹兵團已經撤走,郭威上奏之後,劉承祐命令班師回朝。

    在郭威不在的這段時間內,朝廷內部血雨腥風,幾位託孤大臣全被劉承祐斬殺,隨後把屠刀也架在了郭威的脖子上,因為郭威手握重兵,是最難剷除的。

    如果劉承祐想要殺郭威,那麼為何還把郭威先派走?

    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劉承祐這麼做,反而給了郭威叛變的理由。劉承祐命令護聖左廂都指揮使郭崇,殺掉郭威,只不過郭威提前得到訊息,這令郭威心寒不已。

    “陛下富有春秋,萬幾之事,宜審於聽斷。文武大臣,乃心王室,凡事諮詢,即無敗失。”

    可見當時的郭威並沒有生出反叛的心思,還在一心一意給皇帝打工,現在得知皇帝要殺他的訊息也是百感交集。郭威本想給皇帝好好解釋一下,但劉承祐已經接近瘋狂,直接下令殺掉了郭威全部家人,所以包括郭威的兒子在內,無一倖免。

    好在柴榮當時跟隨在郭威左右,才逃過一劫,至此,郭威所謂的繼承人就沒有了,於是乎郭威也露出了獠牙,直接帶兵殺回開封,廢掉了劉承祐,這才有的後周的天下。

    由於郭威後代盡喪,再加上義子柴榮確實不一般,所以傳位給他,也有自己的考慮。

    郭威的原配妻子名為柴氏,也就是之後的柴皇后。郭威雖說能力很強,但也是從基層一點一點混上來的,所以郭威在沒有發跡之前還是比較窮困的。

    柴氏原本是後唐莊宗的嬪妃,莊宗死後,柴氏被遣散回家。回去的路上遇到大雨,一行人就在旅店暫住。此時柴氏碰到了衣衫藍宇的郭威,郭雀兒,當時郭威只是一個軍吏,柴氏見其身材高大、儀表不凡,便有了傾慕之心。

    郭威的脖頸之上,有個飛雀的紋身,所以也稱為郭雀兒。柴氏想嫁給郭威,郭威窮困潦倒,當然是沒有意見了,只是柴氏的父母不同意。怎麼說柴氏也原本是皇帝妃嬪,要嫁最少嫁個節度使,這樣才符合身份,況且柴家家裡也有錢。

    史料記載:

    “父母恚曰:‘汝帝左右人,歸當嫁節度使,奈何欲嫁此人?’後曰:‘此貴人也,不可失也。囊中裝分半與父母,我取其半。’”

    只不過柴氏執意要嫁給郭威,家人勸說不動,也就順其自然了,柴氏將財產分一半留給父母,另一半則當做嫁妝,柴氏的眼光很獨到,郭威果然成就了大事。然而,在郭威成為皇帝之前,柴氏已經去世了,皇后是追封的,但因為夫妻感情深厚,郭威從此再也沒有立皇后。

    柴氏有個兄弟就是柴守禮,柴榮就是柴守禮的兒子,是之後過繼給郭威的養子,之所以柴榮能當上皇帝,跟柴皇后有著莫大的關係。

    郭威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是經過仔細考慮過的,郭威當然知道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度,但他明顯沒有這個條件,唯一有血緣關係的就是外甥李重進。

    李重進同樣也是個人才,不僅統兵有方,做事也算是得體,原本皇位應該是他李重進的,而郭威選擇柴榮作為繼承人,李重進也並沒有反對和爭執。在高平之戰和後周攻南唐之戰中,李重進都有出色表現,是後周一員猛將。

    柴榮是郭威養子,且常年陪同左右,所以說郭威對這個樣子的秉性、特點很瞭解。

    史料記載:

    “時太祖無子,家道淪落,然以帝謹厚,故以庶事委之。帝悉心經度,資用獲濟,太祖甚憐之,乃養為己子。”

    公元951年,郭威即位為皇帝,柴榮也被封為澶州節度使,他為政清廉、做事認真,就連盜賊都不敢隨意惹是生非,柴榮還擴大的街道、修繕了房屋,軍民對其都稱讚有加。

    李重進或許很會打仗,但對比柴榮,要差上一些,慧眼識人的郭威沒有選錯人,正是柴榮將後周的天下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他開疆擴土、政治清明、淘汰冗員、減輕百姓賦稅,為北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郭威、柴榮是五代亂世中罕有的英明君主,他們身上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的缺陷,只是壽命都相對短暫。尤其是柴榮,他的一生都在和忙碌和爭鬥中度過,無論局勢多麼惡劣,從來不曾認輸,假若柴榮不死,或許就沒有之後的北宋天下。

  • 2 # 伯虎42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後周皇帝郭威病重,即將不起。臨終前,他召見養子:侍中、開封尹、判內外兵馬事、晉王郭榮進宮,拉著他的手囑咐說:“我去世後,靈柩不要長久停在宮中。你等我一死就馬上修建陵墓,不要大肆動工,不要在陵前立石人獸,也不要派軍士宮人守陵。只要安排陵墓附近人家三十戶守陵就可以了。然後在陵前立一塊碑,上面刻上‘大周天子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嗣天子不敢違也’,就可以了。”

    安排好後事後,郭威再召見外甥、殿前都指揮使李重進,加封其為武信節度使,命他在病榻前向晉王郭榮行君臣禮,以定名份,同時也有消除其覬覦皇位之心。李重進毫不猶豫,在郭威的駕前下向年齡比自己小的晉王郭榮行君臣大禮,從而使得後周權力交接在接波瀾不驚中平安地進行。

    身為皇帝,卻沒有將皇位傳給兒子,而是留給了養子,後周太祖郭威和他的養子郭榮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呢?我們接下來詳細的加以敘述,為大家解開這歷史上的真相。

    郭威,是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縣)人,父親名叫郭簡,曾經是晉王李克用(即後唐莊宗李存勗之父)勢力範圍下的順州(今北京順義縣)刺史,後來在五代亂世中被與李克用為敵的幽州節度使燕王劉仁恭殺害。當年只有幾歲的郭威只得跟隨母親王氏及家人前往潞州(今山西長治)投親,途中母親意外病逝,幸好同行的外姨母韓氏撫養了這個幼兒,郭威才能長大成人。

    成年後,郭威長得魁梧雄壯,勇力過人,因此被李克用屬下的澤潞節度使李繼韜看中,將其招募至麾下,成為“牙兵”(即節度藩帥親兵),這一年,郭威十八歲。

    在軍中郭威為人豪爽、好勇敢鬥,經常給別人打抱不平。一次,郭威和駐地一個欺行霸市的屠戶紛爭中,失手殺死屠戶,結果被抓(後世水滸中魯智深擊殺鎮關西一段,應該就是從這裡得到的啟發)。事情報到李繼韜那裡,李繼韜有感於郭威勇氣和膽識,以及平時作戰時的奮勇,於是把他放了,之後又暗地裡把他收到軍中。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李繼韜因暗地裡勾結後梁、背叛後唐事發,被後唐莊宗李存勖召回洛陽,斬殺於天津橋,澤潞鎮也被廢除。當時還在澤潞軍中的郭威也隨之被收編進後唐軍隊,因為勇武有力,後唐莊宗把他編入了自己的親軍“從馬直”。

    一天,在驛館中,柴氏無意中看見一個身軀偉岸、氣度不凡的軍士從門口走過,雖然衣服襤褸破爛,可是相貌堂堂、威武有度。於是柴氏問驛館人:

    “此何人?”,驛館吏員回答說:“此馬步軍吏郭雀兒也!”郭雀兒,就是郭威。

    柴氏見郭威相貌不凡、氣度堂堂,於是讓驛館吏員喚他進來,給他換上乾淨衣服,送他食物,並攀談起來。談話中,柴氏得知郭威也是刑州人,心中更是欣喜。一來二去之下,柴氏決定要嫁給這個剛剛認識的青年軍人。

    得知女兒要嫁給一個窮軍人,柴氏的父母堅決不同意,說:

    “你怎麼說也曾經是皇帝身邊的人,回家後當要嫁給節度使,為何一定要嫁這個此素味平生的人呢?”柴氏說:“我在宮中時間很久,能夠分辨貴賤,這個男子有貴人像,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堅決要嫁給當時還默默無問、地位低下的郭威。

    於是,柴氏把隨身所帶的財物分一半給父母帶回老家,另一半就作為嫁妝,和郭威在黃河邊的驛館中成親。因為是在貧賤低微之中和柴氏結婚,而且柴氏從不嫌棄自己,所以郭威和柴氏夫妻感情一直非常好,對她敬重有加,倍加愛護。

    成親後,依靠柴氏的嫁妝,郭威逐步改善了自己得境遇,在軍中一路升遷,從後唐禁軍馬步軍一個普通軍士,逐漸成為後唐、後晉大將,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劉知遠麾下的親軍將領,為劉知遠出生入死,立下過很大的功勞。

    在地位逐漸提升的同時,郭威和柴氏成親後卻遲遲沒有生下兒女,多年都無子。但是郭威毫不在意,並沒有任何怨言。此時,柴氏的兄長柴守禮家道因為中落,所以讓自己的兒子柴榮前去投奔姑姑柴氏。這樣,當年還不滿十歲的柴榮從老家刑州堯山(河北隆堯縣,即郭威的老家)便告別父母,來到姑父郭威和姑母身邊。

    柴榮從小早熟,又為人謹厚,生性樸實,來到姑父郭威家後即開始幫助郭威處理家務事宜,機靈乖巧,深受郭威的喜愛。而當時柴氏無子,對於這個侄兒視同己出,關愛非常。見妻子深愛侄子,而這個外侄確實也是自己所喜愛,於是敬重柴氏的郭威在得到柴氏同意、和與柴守禮商議後,正式收養柴榮為養子,改名郭榮。

    當時,郭威尚未發跡,家境不是很富裕,少年柴榮為了郭家開支家用,小小年紀就承擔重任,外出經營茶葉及貨物生意,長期往返南北各地等地,為郭家操持家業,很是辛苦。成年後,在郭威的扶持下,郭榮才棄商從戎,隋養父南北征討,建立功勳。

    時任劉知遠帳下右牙(衙)指揮使的郭威在劉知遠稱帝前就主動勸說其早日稱帝,稱帝后又屢立戰功,成為劉知遠建立後漢的主要功臣。於是,劉知遠加封郭威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統領後漢軍隊。而郭榮則被封為左監門衛大將軍。

    後漢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後漢高祖劉知遠病重,臨終前向史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等大臣託孤,隨即駕崩於汴京皇宮,時年五十四歲。其子劉承祐在諸託孤大臣的協助下繼位,即後漢隱帝。

    後漢隱帝年幼,繼位後藩鎮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等不服,相繼起兵造反,對抗後漢朝廷。

    後漢乾祐元年(948年),後漢隱帝下令郭威率兵出征,討伐三鎮。郭威不復所望,一舉攻破河中,殺李守貞。趙思綰、王景崇害怕郭威軍鋒,相繼歸降,後漢政權得以穩定。之後,郭威乘勝再北伐燕京,大破契丹,消除了北部威脅。

    後漢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後漢隱帝突然發動政變,把輔政大臣史弘肇、楊邠、王章等全部誅殺,然後密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郭威,鎮寧軍節度李弘義誅殺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不料李弘義卻把詔書密告王殷。王殷立即向郭威告急變。

    領兵駐守魏州(河北大名)的郭威見事情緊急,於是採用軍中謀士魏仁浦計策,偽造隱帝詔書,宣稱其令郭威誅殺諸將,致使魏州軍士群情激憤,然後推舉郭威起兵討伐朝廷,號稱“清君側”。郭威出兵後,留養子郭榮留守魏州,主持後方軍政事務。

    於是,隱帝下令,把郭威留在京師汴梁的家屬:兒子郭侗(青哥)、郭信(意哥)、兩個女兒;侄子郭守筠、郭奉超、郭遜(定哥);養子郭榮的兒子郭宗誼(宜哥)、柴宗誠(尚在襁褓、無大名、名系追賜)、柴宗諴(尚在襁褓、無大名、名系追賜);郭威的繼妻張氏、郭榮的髮妻劉氏等郭氏滿門,不論男女,全部押上刑場,夷滅全家。

    之後,隱帝親自率領大軍,出城征討郭威。但是在七裡坡之戰中,後漢軍大敗於郭威之手,後漢隱帝劉承祐倉惶出逃,途中被親隨郭允明所殺。郭威於是得入京,在覲見李太后之後,推舉太后臨朝聽政,並提出擁立後漢宗室、武寧節度使劉贇為新帝,以穩定局勢。

    太祖以崇節儉、用仁德、輕徭薄役來治理天下。改革前朝弊政、整頓吏治綱紀、治理河患、招撫流民,發展農業。在他的統治之下,後周迅速強大,中原長期混亂分裂的局面開始向統一方面轉變,後周統治區域國富民強顯現,日後中原的一統,是自後周太祖時開啟了堅定的基礎。

    在治理國家的同時,太祖也在考慮自己百年之後的儲君人選。他的親兒子、侄子等人已經被後漢隱帝全部殺害,現下自己的年紀也過了五十,再生下子嗣也很艱難。即使再有了兒子,後周太祖已經是五十歲的人,不知道還能再活幾年(實際上,太祖也只活到五十四),如果自己幾年後去世,那麼又是一個主少國疑的局面,後周社稷必定會傾覆。

    於是,太祖決定不再寄希望於再誕育子嗣,而是從倖存的幾個子侄輩中,擇賢者立為皇儲,以延續社稷安寧。

    太祖可供選擇的人選一共有三個:第一個就是髮妻的侄子、也是自己二十多年的養子郭榮;第二個是自己的妹妹福慶長公主郭氏的兒子、外甥李重進;第三個是自己的女婿、四女兒壽安公主的駙馬張永德。因為他們年紀較長,跟隨自己從軍,後漢隱帝殺害郭氏一門時,都在魏州軍中,所以得以倖免於難。

    三個人中,論血緣是李重進最親,為太祖的親外甥;論名份是張永德有利,是親女婿;而論感情和才能,則養子郭榮優勢明顯。三個人都很優秀,無論把社稷大位傳給誰,太祖都覺得不會有遺憾。

    在經過長期的考慮後,太祖在廣順元年(951年)正式授予養子郭榮皇子的身份,任命他為澶州(今河南濮陽)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而外甥李重進 則封 為內殿直都知 、泗州刺史,女婿張永德為內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和州刺史。這樣,在名份上,郭榮得以勝出,成為太祖的實際繼承人。

    廣順三年(953年)正月,郭榮自澶州入朝,覲見太祖,同年三月,郭榮被晉封為晉王,就任開封府尹。在五代之際,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各朝不立明立太子儲君,而一旦皇家子弟擔任了開封府尹,並封晉王,那麼就意味著他已經是王朝的儲君了(日後宋朝建立,宋太宗就是先擔任了晉王、開封府尹,最後成為了皇帝)。

    明確了郭榮的儲君之位後,太祖再授外甥李重進為大內都點檢兼馬步軍都指揮使,女婿張永德為小底第一軍都指揮使 。廣順三年(953年)再授李重進為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為殿前都虞候 ,讓自己這兩個僅存的後輩掌管殿前親軍,為郭榮護佑左右。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太祖病逝於汴京,如同之前所描述的一樣,在臨終前,太祖親手把江山交給了養子、皇嗣郭榮,並讓外甥李重進在自己面前向郭榮行君臣大禮,明確了二人的名份,使得天下人都知道郭榮是嗣皇帝人選,同時也保護了李重進不至於被猜忌而導致危險。之後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人世。

    世宗對於太祖的恩德和關愛,一生都不曾忘記,嚴守父子名份,從未有過恢復柴姓,迴歸柴氏宗族的念頭。即位後,對於尚在人世的生父柴守禮,世宗厚加官祿,賜官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同時多加田地美宅,侍奉甚厚。但是,世宗沒有奉柴守禮為“太上皇”,而是從養父的角度出發,以生父為“元舅”,即以柴守禮為母親(其實是姑母)的哥哥,加以優渥對待。為了不使天下人認為自己獲取皇位後就冷淡對待郭家,世宗自成為皇帝后,就再也沒有和生父柴守禮見面,直至駕崩。

    後周太祖和養子世宗,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他們的父子感情卻一直保持得深厚和真摯,甚至比有些親生父子還要深,這也是世宗在他一生中,除了那些文治武功之外,最為世人所稱道的優秀品質,後周世宗郭榮,不愧為五代第一明君。

    最後,再特別說明一下:後周世宗自被後周太祖收為養子那一天起,就是叫做郭榮,在之後的日子裡,從來也沒有叫過柴榮。他的兒子,即後周恭帝,也都是叫做郭宗訓,從沒有叫過柴宗訓。我們後世所熟知的“柴榮”稱謂,是宋太祖趙匡胤在篡奪後周社稷後,為了掩飾自己篡位的真相,所以把世宗改名為柴榮,意思是世宗也是以外姓人的身份自後周太祖郭威的手中繼承了江山,那麼自己奪取了柴家的江山,也不算失德和無禮了。

  • 3 # 大槐樹下講故事

    郭威做皇帝時,其子侄都被後漢皇帝劉承祐殺光了……後來,只能立內侄柴榮為皇儲……實際上,當時柴榮的子侄也全部被劉承祐殺光了。所以,導致柴榮去世時,兒子都很小……正是如此,才成全了北宋的締造者趙匡胤。

  • 4 # 十字接頭

    看那些大段大段從網上抄來的東西,噁心。

    其實就三點:

    第一,郭威的家人在他造反時,全部被後漢的皇帝殺了個精光。

    第二,柴榮是他很近的親屬,不僅是義子,能力也可以,兩個人相處不錯,關係很好。

    第三,其他人郭威看不上。

    郭威這個人是在五代歷史上容易被忽略的一個人。

    他造反了柴榮這個有能力的人接班,直接影響了後面的歷史發展。

    作用不可低估。

  • 5 # 親一

    郭威是我非常佩服的一個封建帝王,因為郭威才是大宋三百多年的奠基者,而不止是他義子郭榮,他的治國方略深深的影響著柴榮和大宋的皇帝們。

    中國封建時代,開始尊孔就始於郭威,而且郭威是孤兒,並不比朱元璋出身高。

    而且郭威不止有義子,還有兩個親生兒子,不過都在起兵的造反後漢的時候,被後漢隱帝給全殺了,到此時,郭威已經沒有選擇了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了,而在封建時代義子真可以當兒子的。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郭威的兄弟,連他自己都變成了孤兒,還是隨姨媽長大的,個人覺得他有兄弟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即使他有侄子,哪有不立天天跟著自己身邊的義子而選擇兄弟的孩子?

  • 6 # 秋季與冬季

    不想多廢話,柴榮是過繼給郭榮的,在法理上相當於郭榮親生兒子,柴榮當時一直叫郭榮,只是後來宋朝為了削弱篡位的不正當性,在史書上給柴榮恢復了本姓,表示柴家的皇位也不是自己打下的,是從郭家拿來的,那我趙家拿走也不算什麼

  • 7 # 史海逐浪大徐

    朱溫滅唐後開啟了中國歷史上亂世中的亂世。五代樑唐晉漢周,郭威是後漢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

    後周新皇帝漢隱帝登基,為了臨朝親政,把京城的三個輔政大臣宰了。郭威領兵在外,倖免於難。

    漢隱帝手下是一夥草包軍師,直接把郭威在京城的一家老小全殺了。這就徹底把郭威逼上絕路。

    郭威是個可憐人,早年所有的父兄親人全部死於兵禍,沒有任何兄弟、子侄等親人。郭威稱帝后第二年就死了,也沒來得及再生下孩子。

    後周世宗郭榮和郭威本就是近親,是郭威從小帶大的養子,南征北戰一直帶在身邊。皇位自然就傳給了他,後世仍習慣稱其為柴榮。柴榮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很大改革。

    可惜39歲英年早逝,不然基本上就沒有趙匡胤的宋朝傻事了。大宋終其一朝,對柴氏頗為照顧。

  • 8 # 跪射俑

    郭威無侄子。

    在綜合考慮之下,後周太祖郭威在養子柴榮、女婿張永德、外甥李重進三者之間選擇了養子柴榮即位。

  • 9 # 四川達州

    郭威有侄兒也有女婿。但是郭威近支子弟都被後漢小皇帝殺光了。

    950年後漢皇帝劉承佑祕密命令殺王峻、郭威、王殷等舊將。訊息洩露,郭威只能起兵清君側,11月14日渡河進入京畿。小皇帝命令將京城內已提前控制的郭威全家、柴榮等全家斬殺。

    而柴榮也因兒子被殺,造成後面生的兒子太小而無法掌握政權,被趙匡胤奪位。

    不過,趙匡胤奪位後為凸顯前任老大柴榮得皇位不正,故意改郭榮回柴榮。

  • 10 # 風雪夢不逝

    創業艱難百戰多。一個王朝的建立,自然要耗費不少的心血。後周的建立,郭威也是付出了無比昂貴的代價。

    這樣做的後果則是身在開封的郭威家小,悉數被殺,從此,郭威再無親子。但這並不妨礙郭威建立大業。郭威在七裡坡大敗後漢大軍,順利進入京師,後漢劉承佑被殺。郭威成為王朝實際主宰。不久,郭威帶兵北上抵禦契丹,途經澶州,中國歷史上首次“黃袍加身”的戲碼上演,郭威自此登基稱帝,後周建立了。我們知道,郭威死後傳位給義子柴榮了,這是為啥呢。

    一、郭威並無親子,因為親子都在政變中被殺了。只能尋求養子以沿襲王朝命脈。

    四、柴榮的能力非凡,可堪大用。後周世宗柴榮,他愛民有加,崇尚節儉,在他的治理下,後周軍事經濟實力大增,這為後來趙匡胤結束亂世奠定了根基。

    所以,柴榮是當時郭威最為合適的選擇。這也是歷史的選擇。

  • 11 # 寒鬆722

    郭威自幼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為了生存,郭威在十八歲左右就已經進入軍營當兵。公元951年,郭威在開封城登上帝位,建立後周政權。後來,他被尊稱為“後周太祖”。

    為什麼郭威會傳位給柴榮呢?

    一、 郭威的親生兒子全部慘遭後漢隱帝劉承祐殺害。

    公元950年,後漢隱帝劉承祐聽信李業等人的讒言,把郭威留在開封的親屬全部處決。其中包括郭威所有的兒子,都被劉承祐殺害。郭威在悲憤中起兵反抗,在七裡坡擊敗劉承祐帶領的後漢軍。劉承祐在逃跑的時候被隨從殺害。

    郭威趁勝帶領大軍攻入開封城,推翻後漢政權,建立後周王朝。但是,這個時候的郭威已經老了。

    二、 雖然郭威和柴榮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他們倆仍然是名正言順的父子關係。

    郭威的原配妻子是柴皇后。柴榮是柴皇后的親侄子,很小就過繼給郭威和柴皇后。由於郭威家非常貧窮,因此柴榮曾經跟隨別人外出經商,把賺到的錢全部補貼家用(郭威家)。後來,柴榮又跟隨郭威去前線上陣殺敵。所以,柴榮是郭威和柴皇后的養子,而不是義子。

    三、 在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三個人中,柴榮的能力最強。

    (1) 李重進是郭威的親外甥,是這三個候選人中唯一和郭威存在血緣關係的人。李重進英勇善戰,但是在謀略和治理國家方面比不上柴榮。治理國家,當好一個皇帝,光靠武力是遠遠不夠的。郭威經過各種綜合考慮,在臨終前命令李重進向柴榮稱臣。

    (2) 張永德是郭威的女婿。張永德作戰勇敢,屢立戰功。但是,論謀略和處理內政的能力,張永德比不上柴榮。論個人感情和關係親疏,張永德也比不上李重進和柴榮。所以,在皇位的競爭中,張永德最早被淘汰出局。

    (3) 柴榮是郭威的養子,從小就一直跟隨郭威。而且,在公元950年,柴榮留在開封城的親屬也慘遭後漢隱帝劉承祐殺害。郭威和柴榮父子倆長期共患難,感情非常深厚。另外,柴榮具有文韜武略和壯志雄心,綜合能力超過李重進和張永德。

    因此,經過各種綜合比較,柴榮成為郭威心中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所以,郭威在臨終前下聖旨,把皇位傳給柴榮。

  • 12 # 青史拾貝

    不得不反的郭威

    後漢乾佑三年(950年)十一月,隨著皇帝劉承佑的一聲令下,郭威的妻兒,柴榮的妻兒都被殺死,原因就是郭威造反。說起來,郭威的造反還是皇帝逼的。劉承佑想掌握權力,嫌老爹留下的幾個輔政大臣礙眼,就想一個個除掉,郭威就是他名單中的最後一個。但事情敗露,郭威造反,反殺成功。於是,後漢覆滅,後周建立,郭威成了開國皇帝。

    郭威雖然成了皇帝,但有個尷尬的事情是他沒有繼承人,他的幾個兒子郭侗(青哥),郭信(意哥),還有幾個尚在襁褓中的兒子都被殺掉了。

    張永德的劣勢

    按血緣關係來看,無疑是李重進最親。從親疏關係來看,是柴榮排第一位,畢竟是他的養子,此時叫郭榮。至於張永德,基本可以排除在外,無論從血緣還是親疏,都比不過前面兩人。

    雖然他也有能力,但無奈前面有個不好的榜樣,就是石敬瑭。他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位時把幽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了,郭威是事件的親歷者,很難說他對石敬瑭有什麼好印象,但對女婿當皇帝可能也不怎麼感冒。再者,女兒要是先於張永德去世怎麼辦,這江山姓郭還是姓張?張永德是個老好人的形象,誰都不得罪,他一直活到了宋真宗時期,熬死了郭威,柴榮,趙大,趙二,在每一朝都很受重視。這樣的性格,做大臣可以,實在是不適合做皇帝。在亂世做皇帝,還是要有霸氣才行。

    尷尬的李重進

    李重進,郭威的外甥,嚴格說起來血緣關係也就比柴榮好那麼一點點。他的問題是他姓李不姓郭。如果他當了皇帝,那麼以後郭威的大周朝說不定要改姓李了。郭威以後在太廟裡說不定得跟李重進的爹騰位置。與郭威擁有同一個國號的武則天,在立太子時還是選了自己的兒子而不是自己的侄子,把自己的武姓江山拱手相讓,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怕以後在沒有人祭祀她。郭威也有同樣的擔心。再者,李重進的身份夜決定了他不可能成為郭威的養子,不可能改姓郭,要真那樣,將置自己的母親(郭威的四姐)於何地。

    德才兼備

    作為皇帝,在選繼承人時不僅要考慮“才”,還要考慮“德”。這倒不是要繼承人品德有多好,而是要保證自己死後,繼承人不會搞清算活動,清算的物件包括他本人。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多,兄弟相殘的,父子相殘的,比比皆是。遠的不說,後梁太祖朱溫由於想讓養子即位,結果被自己親兒子搞死了,然後又是兄弟爭位,把後梁的元氣都耗盡了。而後唐明宗李嗣源,也差點被親兒子兵變成功,這些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所以,繼承人的“德”很重要。想當初唐太宗選太子,選中了李治,就說,如果選魏王李泰,則李承乾和李治必不能保全,如果選李治,則其他兩位都可以安享後半生。作為一個皇帝加父親,真是操碎了心。張永德和李重進就是這麼一種情況,互相看不順眼,在郭威活著的時候還比較剋制,後來柴榮當了皇帝,張永德還向他打李重進的小報告,說李重進圖謀不軌。當然柴榮沒有相信。如果郭威選他們兩個人中的一個,那麼另一個多半不能保全,那麼做皇帝的就私德有虧了。假如雙方因為這件事大打出手,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幸運的柴榮

    綜合才德考慮,李重進和張永德都不是好的人選。那麼剩下的就只有柴榮了。柴榮其實比較幸運。郭威本來沒兒子,他一來,郭威後來就添了幾個兒子。看來柴榮都可以叫“柴招弟”了。可惜的是柴榮的這幾個弟弟都不是郭威的原配柴夫人所生,柴夫人到死也沒有給郭家續上香火。按照一般的做法,由於柴榮的生父柴守禮還在,郭威此時可以選擇把柴榮“退回去”,反正柴榮看起來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郭威沒有這樣做,柴榮還是叫郭榮。

    柴榮的優勢有幾點。首先是他很孝順,辦事認真。在郭威還沒有發跡前,柴榮為資助家用,外出與做茶貨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在郭威造反時,柴榮受命留守鄴都,主持鄴都事務,保證了後方安全。這點像極了明仁宗朱高熾。他也是在老爹造反期間留守後方,這功績也是他後來當皇帝的重要資本。後來柴榮在澶州任內,“為政清肅,盜不犯境”,深受官民信任。

    按照一般王朝開國的特點,第二代君主最好是守成君主,創業難,守業更難。柴榮剛好符合條件。

    然後柴榮當皇帝可以有效的保持王朝的穩定,因為張永德和李重進有矛盾,柴榮當皇帝可以利用他們的矛盾來達到權力的平衡。

    最後,柴榮叫“郭榮”,不管以後如何,他這一代還算是郭家的江山,而另兩位當皇帝連姓都改了,這是郭威不能容忍的。五代十國時,養子當皇帝也很普遍,比如後唐明宗李嗣源,末帝李從珂,後晉出帝石重貴等。尤其是後唐的這兩位,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子,李從珂是李嗣源的養子,這都是養子的2.0版了,國號還是唐,姓還是李,李克用,李存勖的牌位還是躺在太廟裡,這對郭威來說,具有良好的示範意義。只要他還在太廟受人供奉,即使後世子孫和他沒得有血緣關係,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了。所以,郭威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節,還是決定傳位給自己的養子柴榮。事實證明,他沒有看走眼。

    天下英雄他最強

    柴榮當了皇帝后就像開掛了一樣,把四周的鄰居揍得痛不欲生,連契丹也沒討到好,幽雲十六州也被柴榮奪回來一部分。“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這是柴榮的豪言壯語,他已經做到了一部分,假如他不是英年早逝,我想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所以,個人努力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在機會來敲門時才不會錯過。最後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不要在能吃苦的時候選擇享受,男兒當自強啊!

  • 13 # 史道驛站x

    郭威是後周的開國皇帝,他戎馬一生,在去世後,把皇位傳給了養子柴榮(郭榮),柴榮是郭威皇后柴氏的侄子,也被郭威收養為義子。那為什麼郭威要收養柴榮為義子呢?難道他沒有兒子嗎?

    為了生存,郭威也是選擇了從戎。他跟隨李存勖出生入死,立下了許多戰功,郭威很有軍事才能,李存勖非常器重郭威,郭威在當時是非常有名的軍事將領。李存勖也是個能征善戰的驍將,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可李存勖當皇帝卻不是個合格的皇帝。他治理國家的水平有限,後唐很快就被後晉給滅了。

    可劉承祐並不像他父親那樣信任郭威,他對郭威有防範之心。並對郭威百般的猜忌,郭威的日子可不好過。後來劉承祐乾脆指使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郭威。沒想到行動還沒開始,郭威就得到情報。他只有反戈一擊,並且偽造詔書,爭取民心。以“清君側”之名對後漢發難。他的行為,直接導致了他的家人全部被劉承祐殺害。這些遇害的人中,包括他的妻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以及三個侄子。

    郭威此時成了孤家寡人,他悲痛欲絕,但也沒有辦法。柴榮一直跟隨郭威出生入死,柴榮人很聰明,能力很強。在郭威的悉心指點下,迅速的脫穎而出。他的處事能力和軍事天賦讓郭威刮目相看。柴榮這個養子已經成為了他的精神寄託。

    李重進是郭威的侄子,按說他跟郭威的關係更近,可李重進各方面的能力比柴榮差很遠。郭威並不是沒有考慮把皇位傳給侄子。但郭威對於五代十國的亂像看得非常清楚。自己的侄子根本不能駕馭一個國家。與其這樣,還不如讓有能力的柴榮上。

    郭威對柴榮並沒有看走眼,柴榮是一個有道的明君。他有非常強烈的強國思想,他深入瞭解民間的疾苦。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民造福。後周在柴榮統治時期政治經濟都達到最巔峰,柴榮也被後人稱為沒有汙點的皇帝。

    郭威不但是個軍事家,而且是個有獨特眼光的政治家,他的人生經歷告訴他,沒有駕控能力,是不能做一個好皇帝的,即使登上皇位,也很快就被他人滅掉,為了後周的延續,郭威只有選擇柴榮。

  • 14 # 靠譜的歷史

    郭威為什麼會傳位給義子柴榮,他沒有侄子嗎?

    實際上郭威在挑選接班人上沒有太多選擇,他在臨死時已經沒有了親生兒子,只有兩個比較有實力的人選,一個是外甥李重進;一個就是養子柴榮,論綜合實力柴榮要遠勝於李重進,所以郭威選擇柴榮,歷史也證明郭威選擇是正確的。

    郭威和柴榮的關係

    後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五代時期後周開國君主,郭威幼年父親被殺,隨後母親也不幸去世,被姨母撫養成人,成年後加入後唐莊宗李存勖親軍,後協助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受到後漢隱帝劉承祐猜忌,把郭威在京的家屬全部殺死,郭威發動兵變,攻破開封,推翻後漢隱帝,在澶州受部將推戴,黃袍加身,於廣順元年(951年)正月即皇帝位,建立後周。

    柴榮幼年父親被殺,家道中落,離家投奔自己的姑母,也就是嫁給郭威(後周政權的建立者)的柴氏。柴榮深受郭威喜愛,遂收其為養子。柴榮年少時經商經營茶貨,及冠後棄商投戎,遂隨郭威征戰四方,顯德元年(954)太祖郭威駕崩,柴榮即位,是為周世宗。

    郭威為什麼傳位柴榮

    第一,郭威早期是有親生兒子的,但是後來被後漢隱帝殺害,之後就一直沒有兒子,想傳位給兒子,已經不可能了;

    第二,柴榮自幼就投奔郭威,雖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柴榮生性忠厚,就被郭威收為養子,當時郭威並不富裕,柴榮為減輕郭威負擔,外出經商,後又跟隨郭威,棄商從戎,征戰四方,建立功勳,深的郭威信任,實際上郭威和柴榮是有深厚父子情的基礎的,這是任何人不具備的;

    第三,郭威是一個開明君主,對於挑選接班人肯定考慮的比較周全,這時候的後周需要的是一位政治才能突出的國君,才能穩定局勢,顯然李重進是不具備的,只有柴榮治具備這個能力,郭威並不放心李重進對皇位的覬覦心思,所以讓他在自己面前與柴榮行君臣之禮,來鞏固了柴榮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拜登稱自己和特朗普都不是黑人,而受到媒體攻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