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一白聊歷史

    近些年來,說劉備不好的其實也挺多的,劉氏三個開國皇帝(劉邦、劉秀、劉備)裡面,也就劉秀的口碑好一些,其他兩個都被很多人詬病。

    在《史記》裡面,太史公司馬遷將失敗者項羽幾乎塑造成了一個大英雄,千百年來,為項羽叫屈者不計其數。粉項羽的同時,必然是要黑劉邦的,以至於劉邦不僅僅在《史記》中形象差,在很多人口口相傳中的形象更差,什麼流氓、痞子、黑社會頭子、沒文化等等頭銜都扣到了劉邦頭上,踹一雙兒女下車這種在《史記》中記載的,都只能算是如實闡述了。

    反觀劉備,雖然他並不是最後的勝利者,但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蜀漢的人啊,對劉備總還是有幾分尊敬的。更重要的是,一部《三國演義》簡直就是以劉備為第一男主寫成的,仁德之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那些拋妻棄子的行為自然也被淡化了。不過,近些年來,黑劉備的倒是也越來越多了,不知道是因為看歷史的人多了,解讀的方式越來越多造成的,還是於和偉在《三國》裡面塑造的形象太過成功的原因。

  • 2 # 錦城公子

    對於成就帝王之業的人,拋棄妻兒算什麼。從古到今,有多少因為權力而發生的骨肉相殘的事,數都數不過來,胡亥毒兄長扶蘇,唐朝玄武門之變,那個不比拋棄妻兒更加殘忍。被拋棄的妻兒至少有活命的機會,而奪權失敗,直接株連全家。

    咳咳,扯遠遠了,話說回來。什麼同樣是拋棄妻兒,世人對劉邦和劉備的評價不一樣。我認為,可能會是以下兩個原因。

    劉邦是成功者,劉備是失敗者

    劉邦一生坎坷,終於建立大漢王朝,奠定大漢數百年基業。二劉備雖然自稱帝王之後,夢想光復先輩的江山,最終卻失敗了。

    人們往往會從別人的身上找和自己的相同點,以此來得到安慰。世間的成功者總是少數,所以人們往往會對失敗者更加同情,對於成功者總是會猜測一些陰謀論。帝王往往是陰謀論的重災區,因為沒有比帝王更成功的人了。所以人們從心理上更加認可劉備。

    劉邦是極端實用主義者,劉備極端能偽裝者

    劉邦是的出身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草根,在世家門閥壟斷權利的年代,要想成就帝王之業是多麼的困難。大家可以看看,和劉邦同時期起義的人:項羽、陳餘、張耳等等,那個不是世家貴族,六國之後。

    沒有靠山的劉邦,沒有辦法和他們比,劉邦能比的是什麼?是做人、權術、禮賢下士、務實。劉邦才不會也不能像項羽他們那樣愛面子,講排場。因為劉邦知道那是沒用的。所以劉邦為了活命,可以拋妻棄子、可以許諾韓信封王,可是一旦韓信成了威脅,也可以毫不猶豫的殺掉。所以世人對劉邦的印象好壞參半褒貶不一。

    可以看到,趙子龍就出劉禪後,劉備第一個關心的人是趙雲。真的是這樣的嗎?至少從後面劉備對阿斗十分溺愛,並且傳位於他,劉備不可能不愛兒子。只不過,為了在手下面前作秀,不得不裝出不關心兒子的心態。但是,人們不會這麼去想,只會認為劉備此人是仁義之君,忽略他拋棄妻子的不堪之舉。

  • 3 # 白龍赤子

    劉邦和劉備,西漢的建立者和蜀漢的建立者,兩人在中國歷史上皆留下了重要的足跡,都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被萬世所銘記。但正如題主所說,劉邦和劉備“都曾把妻兒趕下車”,為什麼評價不同呢?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趕妻兒下車”事件

    在歷史上,劉邦和劉備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情,但又與我們經常看到的不同。劉邦拋棄“妻兒”的事件發生於彭城失敗之後,此時的劉邦到絕境的地步,和他一起逃跑的人只有十幾個。劉邦在逃亡的路上,碰見了自己兒子惠帝和女兒魯元公主,於是將他們帶上了馬車。不一會兒,楚軍追上來了,劉邦就推下了惠帝和魯元公主,自己逃跑了。所以需要澄清的是,在歷史上劉邦只推過兒女,並沒有推過妻子。劉備的“趕妻兒下車事件”發生在長阪坡大敗之後,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劉備拋棄了妻子和兒子。

    兩人都處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作為政治家的他們,表現出了果斷的處事方式,但是拋棄自己最親的人歷來被人們所不齒。

    對劉邦的誤解

    在我看來,人們對劉邦有著誤解的地方,其原因在於劉邦竊取了項羽的勞動果實。但是,當我翻閱史書時,發現劉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它是與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一樣厲害的漢代帝王。秦末大亂以後,初期的劉邦坐觀天下局勢,等到時機成熟後,劉邦“出漢中、定三秦,最終戰勝項羽,統一了天下”,可謂一時豪傑也。《漢書》中將劉邦得天下也當作是“得天統矣”,對劉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可見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政治家。

    在《漢書》的記載中,劉邦推過兒女,但沒有推過妻子,可能與我們經常看到的有所不同,劉備確有放下妻兒逃亡的行為。平心而論,二人舉動的性質是一模一樣的,絲毫沒有差異。其中與人們對劉邦的誤解、劉備的“作秀”、二人所處時代的差異皆有關係,所以造成了不同的評價。

  • 4 # 正史漫談

    彭城之戰時,敗逃的劉邦為了給馬車減重,曾三番五次把孩子推下車;劉備雖沒有這個動作,但他也確實多次拋棄妻兒倉皇逃命。

    同時,與趙雲幫劉備尋找妻兒相比,劉邦也有尋找老婆孩子的動作:“漢王之敗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史記·高祖本紀》)

    因此,若說劉邦比劉備更狠,其實並不嚴謹;雖然兩人舉動的細節有差別,但本質都是一樣的;如果因此就說劉備更仁義,那顯然是五十步笑百步。

    相對於祖宗劉邦,劉備的“拋妻棄子”之所以被人們大度的原諒,是因為佔了時代和對手的便宜

    史書編撰的時代不同、作者身份不同

    關於劉邦推子女下車的記載,最早來自於《史記·項羽本紀》:

    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

    除了這個明顯的黑點外,《史記》中對劉邦其他各方面的記載,也從不避諱那些看似負面的內容,尤其他對儒生無禮、做事不擇手段、立國後對功臣手段凶狠等等。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史記》修編時,正是儒家被確立為封建正統思想之後,從司馬遷本人在史書中表達出的態度來看,他的價值觀深受儒家觀念的影響。劉邦則出身秦朝基層官吏,他的一些言行在士大夫看來,確實顯得格格不入;

    其二,《史記》是司馬遷個人編纂的作品,不是官方的史書,因此帶有很多與統治者喜好不符的內容,極具批判性。

    此書修成後,司馬遷一直防著它被漢武帝焚燬,以至於“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漢書》說,“遷既死後,其書稍出”,即司馬遷死後,此書才逐漸流傳於世。他的女兒司馬英家中也藏著一部《史記》,其中一個外孫楊惲自小研讀此書,立志將外公的著作發揚光大。

    後來,出生於底層的漢宣帝劉病已當政後,漢朝的政壇極為清明,此時被封侯的楊惲趁機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並獲准公開發行。

    而對劉備的記載,則主要來自《三國志》。當時,兩漢已持續了四百多年,官修史書已成為史學界的慣例;同時,其主編陳壽起先是蜀漢的史官,蜀漢被滅後,他又在西晉朝廷任職。公元280年,東吳被滅後,陳壽歷時十年編成了《三國志》。此書修成後,深受當時朝野的盛讚;夏侯湛當時也在撰寫《魏書》,當他看到陳壽的《三國志》後,毫不手軟的將手稿銷燬。

    也就是說,陳壽是以晉臣的身份編寫三國曆史,因此對於各方,他不可能抱有太濃厚的主觀偏見。如果考慮到晉是取代魏而建立這一層關係,他甚至有理由稍微抬高蜀漢——畢竟暗示曹魏的非法性,才能往司馬氏臉上貼金。

    至於《三國演義》的立場,那就更不用講了。在尊劉抑曹的論調下,曹操幹了再多好事,那也是心懷不軌;劉備即使再拋妻棄子,那也是為了光復漢室、忍辱負重。

    二人及對手的身份有差異

    歷史人物的形象,並不是完全由史書決定的,民間的心理、老百姓的好惡,往往具有重大主導效應

    劉邦之所以被人視為小混混,那主要因為他的對手是傳統貴族。項羽雖成為了失敗者,但由於他對滅秦的巨大貢獻、多次以少勝多的輝煌戰績、失敗後乾脆利落自殺的磊落表現,使得他在後世廣受讚譽;在向來以勝敗論英雄的史學界、輿論圈,項羽堪稱唯一的例外。而相比較之下,劉邦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作風,就顯得有些“猥瑣”之嫌。

    因此,大家明明知道劉邦代表著時代的進步,卻往往抑制不住對項羽喜愛。很不幸的,劉邦“拋妻棄子”這種古代帝王的“常規操作”,就成了他為人卑劣的重要證據。

    而劉備的運氣則好得多。他所處的時代,劉氏的漢王朝已持續了四百年,甚至成了一個民族的稱謂,“民心思漢”的大輿論,使得劉備天生佔有道德制高點。

    此外,與他那些出身豪門的對手們相比,劉備雖為皇室後裔,但已淪落到“織蓆販履”的地步,起點低、底子薄,但他最終卻戰勝一眾強敵,成就三分天下的偉業,這樣的勵志故事,使得他的一切舉動都“情有可原”:你看看,為了成就大業,人家的犧牲多大,連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同時,“桃園結義”的傳說讓人熱血沸騰,“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傳言也頗讓一些熱為之讚賞不已。

    而他的主要對手曹操,不僅是個宦官之後,更是被《三國演義》塑造成了一個“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漢賊。

    因此,在各方面的對比之下,劉備的一切舉動都具備了合理性,別人拋妻棄子是沒人性,他這樣幹就成了忍辱負重,真讓人服氣。

  • 5 # 魁哥說歷史

    劉邦是西漢開國皇帝,也是漢室劉姓的鼻祖,而劉備是蜀漢的開創者,也是劉邦不知道多少代的晚輩,兩人都是一個王朝的創始人。這兩個人,在開創基業的過程中,都有一個舉動,那就是“拋妻棄子”,但是世人都說劉邦冷血無情,只顧著自己逃命,將老婆孩子,還有老父親丟棄,卻很少有人說劉備的壞話。

    劉備同樣是“拋妻棄子”,為何沒有受到詬病呢?依據相關歷史,分析如下。

    公元前205年,劉邦漢軍趁項羽楚軍陷入齊地,無法脫身時,帶領諸侯聯軍56萬一舉攻佔西楚都城彭城。他這次這麼容易佔領西楚霸王的彭城,志得意滿,認為楚軍也是可以戰勝的。各諸侯聯軍在彭城每天喝酒吃肉,慶祝勝利。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項羽急率輕騎兵3萬回援彭城,打了聯軍一個措手不及。聯軍被殺十萬,溺水淹死十萬,而劉邦僅率數十騎逃脫,至於他的老婆呂雉、父親劉煓,都被項羽擒獲了。

    在逃亡過程中,由於楚軍追得太急了,劉邦為了減輕馬車的負擔,跑得更快點,多次將兒子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踢下車。幸虧馬伕夏侯嬰下車,將劉邦的兒女抱上車。劉邦因此大怒,多次想要斬殺夏侯嬰。

    項羽將劉邦父親劉太公綁一個很高的砧板上面,如果劉邦不投降,就煮了太公,以此威脅劉邦。出乎意料的是,劉邦卻一點也不在乎,厚顏無恥地說道:“如果你要煮了咱兩共同的父親,分給我一碗湯吧!”

    劉備同樣“拋妻棄子”,為何沒有受到詬病?

    其一,劉備沒有將妻兒故意推下車。

    建安元年(196年),呂布和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四處流浪。這時,徐州的劉備收留了呂布,將小沛給呂布駐紮。不久,劉備與袁術在盱眙發生了戰爭。呂布不但不幫助恩人劉備,還偷襲了下邳,趁火打劫奪取了劉備的徐州,俘虜了劉備的妻子。

    由此可知,劉備不但沒有故意丟棄妻兒,還主動向呂布求和,願意歸順呂布,保全家眷。這與他的老祖宗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二,劉備的部將趙雲歷經千辛萬苦,救回甘夫人和小阿斗。

    在當陽長阪坡,逃亡的劉備十幾萬軍民被曹純的五千虎豹騎追上,遭到大敗。劉備只帶著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出,他的妻兒陷落於亂軍之中。

    其三,三國時期,劉備是一個仁德之君,名譽極佳。

    東漢末年,劉備雖然是一介平民,卻流淌著皇室血脈,憤然而起,滅黃巾、討董卓,為匡扶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一生唯一的追求便是拯救天下黎明百姓,恢復漢室江山。因此,世人對這樣一個有著遠大理想的有志青年,也就沒有多多苛求了。即使劉備有些許瑕疵,曾丟棄妻兒,也就無足輕重了。

    劉備和他的老祖宗劉邦兩人同樣都身逢亂世,戰敗丟掉妻兒很平常。劉邦飽受指責,是因為他曾主動丟棄兒女,還和項羽嬉笑,不把老父親的命當回事。劉邦在原配呂雉被項羽擒獲之後,不但不思考如何救回,反而有了新歡戚夫人。

    劉備就不一樣了,他在徐州陷落,家眷被擒時,第一時間歸順呂布,主動成為呂布的手下,以此保全妻兒。長阪坡之戰,趙雲沒有辜負劉備重託,於千軍萬馬之中救出甘夫人及小阿斗。這說明劉備平時強調的就是要保護家眷,不能隨意拋棄。

    因此,劉備雖然也“拋妻棄子”,但那是無奈之舉,受到了原諒,所以無人詬病。

    前往“魁哥說三國”公號,觀看更多三國精彩文章。

  • 6 # 你三十罐鳳梨罐頭

    因為從宋朝開始尊劉抑曹,人們刻意掩蓋了劉備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同時楚漢之爭,劉邦成功了,中中國人有一種同情弱者,同情失敗者的情愫,對項羽相對有好感,對劉邦有了一些不好的描寫。

  • 7 # 佳寧說歷史

    漢高祖劉邦和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差著好多代,劉備屬於劉邦的後代,劉備的祖先是中山靖王劉勝,中山靖王劉勝也就是漢武帝的同父異母兄。

    劉邦和劉備在做事情上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最大的相似之處是,在逃亡的過程中,為了減輕車的重量,而將妻兒趕下車,然而劉邦這麼做,被後人指指點點而,劉備效仿祖先卻一點事情都沒有。

    號稱中山靖王后代的劉備,自始至終都以仁義著稱。劉備雖然跳槽多次:公孫瓚,袁紹,呂布,曹操,劉表,但是他從未害加害過任何一個人,在這點上得到了後人的一致好評。

  • 8 # 浮生掠影ln

    見過熬鷹嗎?呂后熬死了劉邦,滅了戚姬,順道再殺幾個老臣玩玩兒,呂后有謀略有膽識也有魄力。

    歷史記載,籍籍無名的,早早就去了的,也只能是寥寥幾筆,人都中途退出了,還能有幾個人想起來劉備在戰場上,拋棄妻兒,扭頭就跑的。

    再者說,劉備的命格,硬到克妻克友,數喪嫡室不說,看看那桃園三結義的姓,劉一不在,那二人可不就關張了。

  • 9 # 有道似無道

    因為劉備這邊有人幫忙救啊,劉備何許人也,大漢皇叔天下皆知其忠厚仁義。再加上劉備雖然丟下了妻兒,但是好在有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於百萬大軍當中救阿斗,這樣的英雄事蹟基本掩蓋住了劉備丟下了孩子這件事,我們都只記得趙雲的勇猛,誰還去關心前面怎麼回事。在有關羽保護兩位嫂嫂過五關斬六將的事,後世之人都覺得,關羽講義氣,真英雄是也,全都關注關羽去了,因為趙雲關羽二人做出的事太不可思議基本淡化了劉備丟妻丟兒的事,加上最後都成功了,百姓又認可劉皇叔,誰會說其不好,劉備深得民心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寧願負債百萬以上買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