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平洋上的密蘇里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答應協助劉備一片扶漢之心;自諸葛亮出山之日起就決定了他以恢復大漢天下為己任。也許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覺得諸葛亮有更靈活的選擇,但實際上北伐的選擇是諸葛亮無奈且必須的選擇。強大的秦朝雖然是名義上的第一個封建統一王朝,但漢朝實際上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且建立了長久封建統一文化的朝代。漢朝在長達400年的統治時期,湧現了幾多昌明盛世之君與開疆拓土的英雄事蹟。縱然到了盛世末年,民間對於漢朝的正統性還是沒有過多的懷疑。諸葛亮祖輩世代漢祿,在以儒家文化為正統的漢朝,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思想在士人當中是根深蒂固的。縱然諸葛亮是臥龍之才,忠於漢室的思想也很難逃出時代的侷限。所以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恢復漢室江山是他心裡的第一選擇。歷經赤壁之戰,獲得了荊州根據地。蠶食劉璋歸降,站穩了川蜀龍興之處。可惜了關羽大意失了荊州,劉備自大敗於夷陵。此時如果蜀國伐吳,天下輿論上只會覺得這是自私洩憤之舉;縱然勝了,天下也只會把蜀漢比於曹魏。更會覺得劉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天下人面前裝模做樣,俘獲天下人對大漢的同情之心,達到自己做皇帝的美夢。諸葛亮何其明白之人,篡漢的是曹魏,吳國雖然稱王建國,那也是在劉備稱帝之後。蜀漢並沒有雙線作戰的實力,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所以伐魏的大旗更有利於蜀漢的遠景戰略。

  • 2 # 吃飽不餓說歷史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叔父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配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打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

    一、立國之根本 。長期苟且於蜀,會慢慢消磨銳氣心智,失去天下大局的野心。

    二、穩定內部。必須北伐,恢復漢室,才能穩定政權,避免限於內鬥無法自拔。畢竟底子薄,經不起折騰,一旦內鬥大規模開啟,它的慘像比東吳要厲害的多。

    三、唯一的生機。蜀漢畢竟只有宜州,如何和魏吳拼發展,那是真的強人所難。

    一、國力不足。劉備死前在與吳國的交戰中把積攢的家底基本上打光了。

    二、路途遙遠。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糧草補給困難,所以只能退軍。

    三、人才不濟。蜀國在關羽、張飛等人死後,身邊沒有可用人才,還竟是拖後腿的,能打贏才怪。

  • 3 # 賈寶玉先生

    在《三國演義》的大部分篇幅裡,劉備忙著佔地盤、壯軍隊、在蜀地建立根據地。要到作品發展到四分之三之後,蜀漢政權已經建立,才開始考慮北伐的事情。

    為什麼要北伐?首先是政治原因。蜀漢建國,在魏代東漢的第二年。背景是劉備聽到傳言,說被廢的漢獻帝暴亡,懷疑是被魏帝曹丕所害。於是劉備“痛哭終日,下令百官掛孝,遙望設祭”,然後以“繼統以延漢祀”的名義稱帝。

    既然是繼承獻帝正統,那麼,獻帝被害,劉備就不能不為這報仇。否則就是趁人之危了——事實上漢獻帝根本沒有死,禪位後還活了好多年,但是劉備顧上不管了。

    但是,僅些一條,還不足以服人。政治口號畢竟只是口號,利益才是政治家的最終目的。蜀漢北伐的目的是獲取什麼樣的利益呢?是以戰求和。

    我們舉個通俗的例子,二戰時法國的馬其諾防線,號稱固若金湯。但是,一旦攻破或者繞過馬其諾防線,法國就面臨著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尷尬境地——不,不止是尷尬,更是危險,險到滅國。

    而且,因為蜀地地方太小,一旦戰火燒到國境之內,就沒有了後方。就算你想堅持抗擊,沒有屯兵之所,沒有後備兵源,沒有糧草供應,你還打什麼仗?游擊戰?小規模還可以,大規模怎麼打得起?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神機妙算,近於妖孽。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以軍事才能而著稱,卻更勝任經濟學家、治國良相。他的六出祁山,在軍事上是錯誤的,卻有著更深刻的政治與經濟意義。

  • 4 # 西堤君讀文史

    諸葛亮總共六次北伐,後來繼承諸葛亮遺志的姜維,總共十次北伐,蜀漢在後主劉禪在位期間,實在是真真切切的“連年用兵”,為什麼呢?

    為什麼諸葛亮和姜維在蜀國相比魏國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還要連年北伐?粗略地說,有三個原因。

    這個管樂不是西洋樂器,是兩個比諸葛亮還早的歷史人物管仲和樂毅。

    管仲是誰?幫齊桓公在春秋時期成為天下諸侯盟主的一代名相,幫齊桓公實現霸業的千古名智囊。

    樂毅是誰?幫燕昭王復國,曾經帶領諸侯聯軍,一口氣攻下齊國七十座城市,差點滅掉齊國的名將。

    諸葛亮把自己比做管仲樂毅,是在顯示自己的遠大志向,他要幫助明主劉備(後來是後主劉禪)實現霸業。

    只是佔據巴蜀叫實現霸業嗎?不叫,那叫偏安。逐鹿中原,然後統一天下才叫實現霸業!

    所以,諸葛亮生前屢次北伐,有他要實現個人抱負的因素。

    但,這並不是主要因素。

    這個地方,歷代人說易守難攻,可是,如果只是佔據這個地方就滿足了,那麼也只是西南一個小國,這樣的小國,經濟文化都不會特別發達,早晚會變成落後的國家,等到外面中原江南的大國強大起來,想攻破這裡,也並不是很難。三國後期,主政魏國的司馬昭就曾經說過,“我今伐之如指掌耳”!

    我們看歷史上有大志的人,即便是偏安一隅,要麼是偏安中原,要麼是偏安江南,從沒有偏安巴蜀這個地方能撐很久的。

    比如秦朝末年,項羽為了打壓劉邦,把劉邦弄到了巴蜀這個地方,劉邦沒老實呆多久,就帶人打回關中和中原了,因為他知道這個地方撐不久。

    後來唐玄宗安史之亂的時候,他往巴蜀逃跑,如果不是太子李亨帶著郭子儀和李光弼在中原打垮了安祿山史思明,你以為唐玄宗在巴蜀能躲多久?

    清代史學家就曾經詳細說過蜀國地理位置的攻守之勢:

    “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爭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險而坐守之,則必致於亡。諸葛武侯曰:‘雖不討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以六出祁山而不遑安也。”

    諸葛亮作為一個偉大的戰略家,對巴蜀的地理位置的攻守之勢認識是很清楚的。

    巴蜀即便號稱天府之國易守難攻,也是撐不太久的,蜀漢想要發展壯大隻能主動出擊才可以。

    但是,主動出擊,諸葛亮又只能選擇漢中這個方向。

    諸葛亮北伐,必須保證跟東吳的孫權保持良好的關係,所以被關羽丟掉的荊州,只能暫時讓給孫權,否則要回荊州,勢必跟孫權衝突,此時曹魏必然趁勢從漢中進攻蜀國,蜀國腹背受敵,兩線作戰,能不能保得住還得另說。

    因此,諸葛亮不能選擇荊州方向北伐,只能從漢中方向北伐。

    所以曹操父子就要恢復經濟,恢復經濟就需要和平,所以魏國不怎麼主動進攻蜀國和吳國,其最終目的,就是養精蓄銳,“悶聲發大財”。

    悶聲發大財以後呢?曹操在做丞相初期,南征北戰,結果在赤壁之戰被孫劉聯軍打敗,曹操父子認為,魏國實力對吳蜀還沒有形成壓倒性優勢。

    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增加人口,增強國力,再過十幾年,魏國對東吳和蜀漢行成壓倒性優勢,再滅了他們,就“指掌耳”的事了。

    魏國的大臣孫資就曾經對魏文帝曹丕建議說:

    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孫資這個建議是非常正確的,魏國真的對蜀國和吳國形成了壓倒性優勢,結連輕易滅掉了蜀國和吳國。

    還記得唐朝劉禹錫的詩嗎?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這是何等的氣勢磅礴,如果魏國沒有絕對優勢,哪裡來得滅吳時這氣吞山河的氣勢!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諸葛亮言下之意是,我們地盤小,人又少,趁魏國還沒有發展強大到彈指間就能滅了我們,我們得抓緊時間北伐,時間越往後推,對我們越不利!

    所以,蜀國在諸葛亮和姜維帶兵期間,要屢次北伐,時間不等人啊!

  • 5 # 書生意氣876

    從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冬,諸葛亮先後親率兵出漢中,歷經7年,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是:

    1.匡扶漢室,統一中原。

    第一次,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發兵隴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後失。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

    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第二次,建興六年(228年)年冬,為響應東吳,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漢軍糧盡退軍。

    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

    第三次,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

    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只得二郡。

    第四次,建興九年(231年),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

    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

    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無功而返。

    第五次,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

    秋,諸葛亮逝世,漢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亮五次北伐結束。

    2.為完成劉備的遺願,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數次北伐戰果寥寥,他一直堅持,不僅是因為自己匡扶漢室的願望,還因劉備的期望,這份期望一直伴隨他最後病逝在五丈原軍中,終年54歲。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都是在執行《隆中對》的戰略,先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天下形勢發生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稱霸的事業也就成功了,漢室也復興了。

    諸葛亮五次北伐,雖然,沒有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卻主動出擊,牽制曹魏對蜀漢政權的蠶食,保衛了蜀漢政權的穩固。

  • 6 # 六福雅士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的將領白崇禧曾經提出一個論點,即“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意思是要想守住長江天險,就必須先守住江淮地區,而要想守住江淮地區,就必須先守住徐州。

    這一戰略防守思想,也適用於1000多年前的蜀漢時代。因為當時的諸葛亮,也面臨一個如何守住蜀漢的問題。

    如何才能長遠的保障蜀漢的生存和發展?

    那就是“守成都必先守漢中,守漢中必先守關中,而想守關中,必先攻取關中”!也就是說,要想守住成都平原,就必須先守住漢中平原;而要想守住漢中平原,就必須先守住關中平原;而要想守關中,必須先攻取關中!

    而諸葛丞相的六次北伐,表面上是“北伐曹魏、恢復漢室”,那只是一個“出師有名”的口號而已,其本質上,正是在力圖完成這一蜀漢的戰略防守思路。

    一、守成都必先守漢中”,但單純的固守漢中,最終是防守不住成都的,因為這只是一種戰術層面的純消耗性的被動防守,以蜀漢的國力,是不可持續的。因為:

    對於蜀漢是“守成都必先守漢中”,而對於曹魏則是“攻取成都必先攻取漢中”。

    還記得公元230年,曹真出動四路大軍進攻蜀漢,那種咄咄逼人、勢在必得的情況嗎?

    曹真率一路大軍從子午谷進攻漢中,張郃率一路大軍從斜谷攻進攻漢中,司馬懿率荊州軍由漢水經魏興郡進攻漢中,郭淮率雍州軍經天水進攻武都。

    當時曹魏的這四路大軍達到了15萬人左右,而蜀漢為了抵禦曹魏的這四路進攻,幾乎舉全國之兵應戰,最後才將曹魏大軍擊退。

    因此,如果想有效防守住漢中,不至於被曹魏偷襲成功,考慮到兵力調動和糧草轉運要受到崇山峻嶺的阻隔,那麼,蜀漢在防守漢中時,其常備駐軍必須達到3-5萬左右!而蜀漢的常規軍也只有10萬人左右。

    如果常年駐軍達到3-5萬以上,那麼曠日持久,日常的糧草軍需等的供給總量,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漢中平原地勢狹小,糧草生產不足,即便軍屯,土地也夠用。因此,大量的軍需糧草、物資器械等,都需要源源不斷地從成都平原轉運過來。

    而這長途轉運所需要的“後勤部隊”,至少也得2萬人左右。

    這2萬人本身在路上又要耗費大量的糧食,這還不包含牛馬役使和耗費糧草的問題。

    由於曹魏的軍隊,背靠的可是遼闊的關中平原呀!軍隊調動迅速,糧草豐富,且轉運方便。

    即便曹魏年年不出兵,只是半年佯攻一次,就會使得漢中之軍如臨大敵,疲於奔命,始終不敢裁撤一兵一卒。

    換言之,如果想保障成都的安全,而採取單純的固守漢中,而這支3-5萬人的常駐軍隊,將在“未出一兵、未打一仗”的情況下,而徒然長期空耗蜀漢巨大國力!

    試想:這樣的防守態勢可以長久持續嗎?這樣的防守思路可以取得成功嗎?這樣的“空轉空耗”的防守體制,其國力可以長期支撐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長此以往,不待曹魏主動進攻,蜀漢自己就支撐不下去了,最終必將坐而待斃,“國將不國”!

    二、因此,真正的蜀漢戰略性防守思路,應該是守成都必先守漢中”,而“守漢中必先守關中”。

    (一)既然固守漢中,這時一個“空轉無效”的“不可持續”的戰術性防守思路,帶來的只是自己“空耗國力”,而不傷曹魏“一根毫毛”,那麼,與其如此,何如主動進攻,索性拿這部分國力,來攻取關中平原,拿下長安,把蜀漢的“防守基地”,從“漢中平原”,推進前移到“關中平原”! 以“固守關中平原”,來實現“防守漢中平原”,並最終“保障成都平原”,達到一勞永逸的戰略防守效果。

    (二)如果佔領了關中平原,那麼,由於關中平原本身土地遼闊,糧食產量較大,兵員也較充足,那麼,蜀軍就可以在此長期軍屯,實現“以兵養兵、以戰養戰”的局面,不僅可以作為防守蜀漢的戰略緩衝,也會成為“討伐曹魏、平定中原”的永久跳板

    (三)如果佔領了關中平原,那麼,蜀漢和曹魏的攻守之勢就立即轉換了。

    蜀漢只要據守據守潼關和武關,就可以拱衛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乃至成都平原的安全。

    而如果東出潼關,就可以採取進攻姿態,兵鋒直指洛陽,而自己的背後,就是一望無際的關中平原,有著豐富的糧草供應和兵員補給。

    而曹魏對於潼關,不管是攻擊也好,防守也罷,其補給線是從洛陽算起的,要遠遠比蜀漢要困難的多。

    而這攻守之勢的易位,也就意味著蜀漢將從“疲於奔命、被動應對”,變成“進退有據、攻守兼備”;而曹魏將從“進退有據、攻守兼備”,變為“疲於奔命、被動應對”。而這一反一正的變化,假以時日,兩國的國力對比就要發生巨大變化了……而歷史的程序也許就要發生改變了......

    結語:綜上所述,守成都必先守漢中,守漢中必先守關中”,而想守關中,必須先攻取關中呀?

    因此,諸葛亮會一直堅持。其“六次北伐”,絕非“師出無名”(每一次都利用了很好的戰機),更非“窮兵黷武”(內政外交都準備的很到位),而是為了蜀漢的長久生存和發展,而必須採取的以攻為守的“戰略性防守策略”!

    後記:當然,諸葛亮堅持北伐,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恢復漢室、還於舊都”這是蜀漢建國的口號,也是先主劉備的生前遺願,同時,統一中國,也是諸葛亮的政治理想。作為一個“忠義之臣”,他一定想“平定中原”,雖然明知道蜀漢的實力還不足以實現這一點,但他是想最起碼給劉禪留下一個豐厚的“政治遺產”,那就是:拿下關中平原,為蜀漢的生存和發展,拓展出一個更大的防守和進攻空間,讓蜀漢的後繼者“接著他們的接力棒”,來實現他和先主的“政治遺願”。

    所以才有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駐守五丈原,死磕司馬懿,至死方休,兌現了自己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政治誓言,不亦悲哉?何其壯哉!

  • 7 # 寧靜致遠PAN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

    1、繼承劉備遺志

    北伐這幾次戰爭都是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握了兵權,可以這麼說,沒有當時的劉備就沒有現在的諸葛亮。諸葛亮做的一切其實就是圍繞劉備前期的一些指導思想來做的。

    劉備的理念就是恢復漢朝的統治,關羽這些大將都是因為劉備的這些口號才跟在了他身邊,當劉備死後,那邊諸葛亮掌握大權後也必須跟著這個思想一直做下去,這是諸葛亮堅持北化的第一個動機。

    2、調和蜀漢內部的矛盾

    蜀漢這些軍隊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劉備自己帶的軍隊,稱外來人,客人。一部分是本地人,諸葛亮就利用北伐戰爭慢慢的提升外部人的地位,這樣下來外來人實力就會慢慢壓倒本地人。

    3、充分利用現有人才

    當諸葛亮接收蜀漢的時候算個爛攤子,人才呢也在慢慢的流失,現在大將要不老去,要不死去,要不走了,如果在等過幾年或者十多年,那個時候拿什麼戰爭,連大將都沒有了。現在魏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江山了,在不北伐就來不及了。

    4、政治正確

    在劉備稱帝之前,實際上整個中國還是在漢朝民意之下維持的這麼一個統治,但是自從曹丕串漢之後,這個漢朝整個中原地區實際上分劃成兩派的,一派忠心曹魏,另一派還是向著大漢朝的子民,所以諸葛亮北伐還是向著民心的。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十年二十年以後,那麼這部分向著大漢朝的子民都老去死去後,再去北伐,就沒有民意支援了,也不能打著當初劉備的口號匡扶漢室。這樣諸葛亮的戰爭就不叫討伐戰爭了,應該叫侵略戰爭了。

    5、現實所迫

    不攻曹魏,蜀漢必亡。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 8 # 都市牧童品史讀書

    蜀漢丞相諸葛亮,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政權發動的五次戰爭,歷經7年。對於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後人頗有爭議,眾說紛紜,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說諸葛亮的北伐,是一個很爛的決定和舉動,北伐的後果從根本上削弱本來就很脆弱的蜀國,最終加速了蜀漢的滅亡。這麼說好像也很有道理。

    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蜀漢地處西南,人口稀少。當時的蜀漢一共才二十萬餘戶民眾,也就是大約120萬人口。其中能打仗的軍隊大約18萬人,要養18萬的軍隊,這對於蜀漢百姓來說負擔是很重的。而且最可怕的是,這區區的兵民國力只有曹魏的十分之一,雙方兵力如此懸殊異常,而且打的還不是游擊戰,而是強攻的硬仗,就像一個三歲的小孩要和大力士比武,必定不是人家的對手。

    再者,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漢軍糧運輸險遠,一旦哪個關口被切斷,後果可想而知。

    對於蜀漢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曹魏攻不進來,蜀漢也殺不出去,“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

    所以說,時機不成熟而克復中原,無異於痴人說夢,不可能的事情。不管從天時地利人和哪一方面來講,蜀漢的北伐似乎是不智不力之舉。

    而且,只要稍微懂點帶兵打仗知識的人,都明白,用兵最高的藝術是等待戰機而不是強攻,特別是在敵強我寡的時候。那麼,作為集智慧於一身的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為什麼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諸葛亮北伐的理由:228年春天,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

    我們讀了《出師表》,可以很明白的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以及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劉備當年託孤的情況:

    《三國志》中的白帝城託孤: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有一段對話,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是這樣的: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意思是說: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如果劉禪不行,諸葛可以取而代之。

    看到了嗎?諸葛亮最堂皇的北伐理由是:率領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可是劉備在遺言中一個字也沒有提到。一代梟雄的劉備非常明白,蜀漢最理想的格局應是偏安一方,圖中原事估計連想都不敢想,何況諸葛亮等人呢?

    我們再往下分析才明白過來。蜀漢的北伐確實是最明智之舉,諸葛亮不愧是高手裡的高手,說他是人中龍鳳一點也不為過。如果沒有諸葛亮的果斷北伐,沒有付出了這種沉重的代價,蜀漢滅亡的時間恐怕要大大的提前。

    最可怕的敵人不是看得見的敵人,而是內部不能統一集中。

    蜀漢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蜀漢有好幾個階級集團,荊州集團、東州集團、蜀地集團。蜀漢建國之初,三方勢力的矛盾就十分明顯。但是劉備在世的時候,誰都不敢造次。

    劉備的生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以緩和各方面的矛盾。

    劉備死後,三方矛盾日漸突出,內部的爭鬥十分嚴重,諸葛亮很快就發現,內部不整頓,很快就將亡國。

    要想拯救世界,你自己必須先強大。諸葛亮很明白這一點。怎麼辦?當然是發動戰爭,方能集軍權財權於一身,才有正當的理由調動各個部門以及進行重大的認識調整,最重要的事是才能把軍隊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裡。

    我們誰都懂,不管辦什麼事,都一定要有一個高大上的理由,才能站在正義的一方,叫做師出有名,這是政治家必玩的第一步,而諸葛亮的《出師表》,不能不說是史上最牛逼的的理由。誰不支援,誰就會被扣上大帽子。因此,北伐的決議很快被一致通過。

  • 9 # 崇哥影視大全

    也許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覺得諸葛亮有更靈活的選擇,但實際上北伐的選擇是諸葛亮無奈且必須的選擇。

    強大的秦朝雖然是名義上的第一個封建統一王朝,但漢朝實際上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且建立了長久封建統一文化的朝代。漢朝在長達400年的統治時期,湧現了幾多昌明盛世之君與開疆拓土的英雄事蹟。縱然到了盛世末年,民間對於漢朝的正統性還是沒有過多的懷疑。諸葛亮祖輩世代漢祿,在以儒家文化為正統的漢朝,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思想在士人當中是根深蒂固的。縱然諸葛亮是臥龍之才,忠於漢室的思想也很難逃出時代的侷限。所以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恢復漢室江山是他心裡的第一選擇。

    歷經赤壁之戰,獲得了荊州根據地。蠶食劉璋歸降,站穩了川蜀龍興之處。可惜了關羽大意失了荊州,劉備自大敗於夷陵。此時如果蜀國伐吳,天下輿論上只會覺得這是自私洩憤之舉;縱然勝了,天下也只會把蜀漢比於曹魏。更會覺得劉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天下人面前裝模做樣,俘獲天下人對大漢的同情之心,達到自己做皇帝的美夢。諸葛亮何其明白之人,篡漢的是曹魏,吳國雖然稱王建國,那也是在劉備稱帝之後。蜀漢並沒有雙線作戰的實力,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所以伐魏的大旗更有利於蜀漢的遠景戰略。

    可能有人會說,事從易處著手。你分析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形勢就知道,其實伐吳並不比伐魏容易。魏蜀吳三國很明顯魏國實力最強,我們可以給魏國至少打個1.5分;蜀國次之勉強算1分吧!吳國得了荊州好歹能得0.8分吧!魏一直惦記著赤壁之仇,曹丕上臺不久就制定了三路伐吳的大計。吳國夾在魏國與蜀國之間其實並不好做人。因為魏國有稱霸天下的實力,蜀國有恢復漢室的民意。唯獨孫吳兩不沾,天生就是個陪練,吳國要想獲得相對的安全,在這種環境之下,吳國就只能看誰對我有利我就聯合誰。諸葛亮是個戰略高手,連吳抗魏的這個加法他怎麼能不知道。吳國也不乏人才,如果魏國再得1分,剩下的就是大人打小孩的把戲了。怎麼可能去便宜了魏國呢?所以吳蜀聯盟是必然。

    另外從魏蜀吳三國的地形圖可以看出,魏國對於蜀國和吳國都是處於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形位置,而蜀吳兩國相對來講,自己荊州丟失後,交界之地多有天險之隔,只要兩國軍隊在相應的地方有適當的兵力佈署,雙方都難以有效突破。反觀蜀國與魏國的交界地帶,可以用武之地也顯得更多。理所當然從地利方面伐魏也顯得更有利一些。

    還有一個促

  • 10 # 文化傳承官

    主動出擊,總比坐以待斃好,魏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江山,在不北伐就來不及了,所以諸葛亮才堅持不懈的北伐。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五次,直至病逝五丈原,也成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榜樣人物。

    但是在劉備死後,蜀國的大將基本上都亡故了,這也導致諸葛亮北伐時,無人可用,於是讓之前在關羽賬下的廖化做先鋒,也留下了“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典故。

    如果再等10年,蜀國更無人可用了,恐怕想去北伐的實力幾乎都沒有了,所以在現在還有人可用的時候,趕緊北伐,而當時的魏國,也沒有什麼大將,大將都實力相當,那就一決高下吧。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原因是蜀國沒有培養人,很多人說這是因為諸葛亮不會培養人,確實有這方面的原因。諸葛亮培養人的手段就是給“錦囊妙計”,雖然能解決當時的問題,但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不利於人的成長。

    諸葛亮的思想就是要恢復漢朝的統治,關羽這些大將們都是因為劉備的這些口號才跟在他身邊的,當劉備死後,那邊諸葛亮掌握大權以後,也一定要一直跟隨這個思想,這是諸葛亮堅持北伐的首要動機。

    無論是師出有名,還是為了蜀國,諸葛亮五次揮師北上,但都以失敗告終,其中最接近勝利的就是第一次北伐,但由於馬謖丟失了街亭,導致失去了攻下魏國的最佳機會。

    對於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毛主席曾給出過評價:“初戰,亮宜自臨陣。”如果當時諸葛亮能親臨第一線,必能實現及時而有效的指揮以避免突發狀況的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時期的的盧馬有那麼邪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