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崢的媽
-
2 # 袋鼠媽媽育兒
第一:對於老人的教育方法,我們不能完全否定 因為他們也有正確的方法,也有我們所不知不會的地方,所以我會讓老人說出她的教育理念。在我看來,只要我和老人分歧不大,或者老人做法不是很過分的,我是願意接受他們的教育方法的,因為畢竟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我們還要怨這怨那的不是很好,我們也該尊重他們,他們肯定也是為了孩子好,出於對孩子的愛,才這麼做的。
-
3 # kuaile618618
有時候兒媳婦和婆婆育兒知識不一樣都怪婆婆。說婆婆怎麼落後等。其實真不一定。我是婆婆兒媳婦在孫子還沒滿月時就給把尿,生下來孩子就給枕枕頭,大夏天的給孩子穿很多衣服,說怕冷著。我和她的觀念不一樣。孩子太小不能把尿,因為脊椎還沒有長好,尿尿也應該讓孩子自主尿尿。嬰兒因為頭大就不能睡枕頭。我說了,兒媳婦反而說我要把尿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家說說到底是誰落後啊。一般人總認為老人育兒知識落後。真不一定。那就得看兒媳婦的原生家庭和婆婆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了
-
4 # 陪讀媽媽談教育
家裡有娃的年輕父母,很多都不願意要老人幫帶孫子了,她們認為老一輩的思想頑固不化,封建迷信,愛貪小便宜,過分溺愛孩子等等。兩代人教育孩子的觀念不同,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所以經濟條件好點的可能會找保姆,而普通家庭的媽媽為了孩子甘願全職在家。那麼怎麼去處理或者避免這樣的矛盾呢?
第三,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雖然老人有時候做的事情不可理喻,但是她們的出發點是好,。好好的和老人溝通,給他們講講你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想法,再聽聽老人的意見,畢竟他們是過來人,她們考慮問題更全面。
-
5 # 寶媽柔柔
有時,請特意詢問父母的建議,特別是當您真正使用它時。在你的教育方式上徵求他們的建議,會告訴他們你重視他們的意見,並且還巧妙地告訴他們,當你需要建議時,你會諮詢他們(如果你不問,那就意味著你不需要他們,他們會很失落)。
祖父母要適應的最艱難的事情就是在你孩子的生活中他們只有兼職的角色。如果您孩子的幼兒園或學校有祖父母可能喜歡的活動,請邀請他們。這對您和您的父母來說是一次輕鬆的訪問,並且在活動結束時有一個自然的終點。如果您住在遠離父母的地方,請定期的視訊或電話,這樣您的孩子在看望祖父母時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不會讓您的父母感受到距離。通過手機發送圖片或小視訊給孩子的祖父母這會成為他們可以用來向他們的朋友吹噓的資本。
-
6 # 全職寶媽的自我修養
生了小孩之後,大部分人都會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娃,基本上都難以避免遇到兩代育兒的觀念衝突。
雖然我是自己帶孩子,但是寶寶月份小的時候也是跟公婆住一塊的,這種觀念衝突也遇到過。沒有起很大的矛盾我認為是因為有以下幾點。
一、我老公能說服他父母,並且已經和長輩達成協議,我們的孩子自己教育,方式方法有我們自己的,老人不要插手;
二、老人忍不住還是要插手的時候,我們不會直接情緒衝突,而是跟他們講道理,講科學;
三、有些事情老人堅持認為自己才是對的我們說服不了的時候,我們會藉助專業權威人士告訴他們。比方說老人堅持認為孩子冷,要包很多,我會等社群體檢醫生上門時當著我婆婆的面問醫生穿這麼多行不行,醫生會告訴我們:穿太多了,會捂出痱子。
畢竟,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只不過是因為掌握的資訊不一樣才會有衝突。
-
7 # 摳搜小哥
本人目前是一個3歲寶寶的爸爸,也正經歷題主的困惑。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和老人分開住,完全不依賴老人,這樣就不會有觀念的不同了。
但是現在的社會不可能會離得開老人的幫助,我們上班必須要老人幫著照顧孩子。所以教育觀念發生分歧先自己判斷一下,如果是原則問題那就不能順著老人,如果是一些皮毛完全可以順著老人。
講道理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本人母親算是一個非常難講道理的人了,但是在我和老婆(主要是老婆)長期的講道理擺事實的說服下現在也慢慢認同了我們的觀念。
不過說實話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老人家的一些經驗還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要和和睦睦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最有益的。
-
8 # 123456WLJ
我認為, 我們要學會體諒老年人,體諒自己的爸爸媽媽。再怎麼有分歧,我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不要動不動和父母吵架,多和父母溝通,多體諒他們,引領他們走進新社會新想法。
-
9 # 孩子爸爸說育兒
建議一:不要試圖去改變上一輩人的觀念行為。如果性格比較固執的老人就跟不可能了,直接放棄妄想比較好。
建議二:自己帶。當然。夫妻都要上班這一點很難。建議你們能其中一人轉為時間機動的自由職業者。這很難,但不是不能做到。
-
10 # 小燕的美食生活日記
代溝問題,大的方面講是三觀不同,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方面有區別,不完全重合。小的方面講是分析問題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
三觀不同,溝通起來,不好統一。畢竟閱歷不同,結論不同,同時還有信仰問題。這方面暫時求同存異吧。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面較好溝通,這方面大家可以坐下來商量,分析利弊,尋求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句老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儘量溝通吧。
回覆列表
第一:千萬不當孩子面去反駁老人,因為老人也有自尊心,他們平時帶孩子已經很辛苦,有時因為情緒處理不當,即便他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但他面子上拘著下不來臺,所以有一些應激反應,反而會造成誤解。
第二:如果爺爺奶奶有什麼問題,讓爸爸去溝通;姥姥姥爺有什麼問題,讓媽媽去溝通;千萬不要交叉溝通,因為缺少共情,大家會有弦外之音的想法;
第三:如果孩子還小,按李枚瑾老師的建議是:把孩子帶到房間,一對一教育。
如果孩子稍微大一點,已經懂事的話,可以私下再跟孩子聊,
但是必須注意自己對孩子的態度跟語氣,孩子是非常討厭大人用命令的口吻跟他說話的,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爺爺奶奶的不是;主要是跟孩子說清楚,爺爺奶奶那個時代的思想或許理解不了這個事情,那媽媽建議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處理比較好,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再提出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