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奶啤
-
2 # 嘉嘉育兒路
不愛寫作業,不想寫作業,都是孩子正常的表現,愛玩是孩子 的天性,同時也讓孩子缺乏了對學習的熱情。
有了這個遠大理想,孩子開始了自覺得學習之路,學習不再拖拉了,起床都不需要天天叫了,我總會說她,“我家的部長是個英雄,有好多小朋友等你救他們呢”。哈哈哈,家長不要認為孩子的夢想天真,不現實打擊孩子。孩子的每個夢想都需要她努力的去實現,更需要大量的知識來支撐,現在要做到就是消滅作業這個難題。整個學期下來,學習熱情上來了,成績也提高了。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1、制定適合孩子的小目標
目標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學習當然也離不開他,家長協同孩子可以制定一個學習目標,如:現在是班級第20名,那定下個目標就要進到前十名,雖然目標不是太難,但仍需要孩子下一番功夫,努力爭取才能實現。但要注意目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和太小都達不到激勵孩子進步的效果。
2、給孩子適當的獎勵
當孩子取得了進步時,家長別忘了給孩子獎勵,獎勵也可以分成三部,有小的進步就給個小獎勵,有中度的進步,就給箇中獎勵,有大的進步,就要給一個大的獎勵,通過分層獎勵,不知不覺孩子會對學習具有高度的熱情。
3、讓孩子幻想一下自己的未來
可以讓孩子想象一下,當他獲得巨大的進步後,老師、家長、同學們都稱讚他的時候的場景;也可以讓他幻想一下,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的考入了自己想去的大學,當時美妙的心情;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擁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美麗畫面,想到這些孩子學習的熱情是不是一下子就高漲了很多呢?學習可以當成美食,把要學的知識當孩子最愛吃的美食,是不是更充滿誘惑力?充滿熱情呢?
-
3 # 芬分鐘育兒
記得我們小時候,寫作業是完全不用家長操心的。
平時的作業都是在學校裡和好朋友一起做完了再回家。
寒暑假的作業(除了日記)也是假期前幾天就一口氣寫完。
其它的時間就完全屬於自己了。可以幫父母做家務;或者和小夥伴一起玩,跑到村子裡唯一有電視的人家去瞅個新鮮,看個熱鬧;再或者有大把時間的時候可以去山上摘酸棗、捉蠍子、擼松子。攢多了拿去換錢,奶奶會幫我們縫個布錢包,攢下的錢無論多少,家長絕不會搜刮。
關於童年的記憶,是清貧,卻也是最幸福快樂的時光。
現在的孩子做個作業簡直可以用雞飛狗跳來形容。家長凶神惡煞,孩子膽戰心驚。與其說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我覺得孩子為家長做作業更合適。不僅全程監督,還得輪番上陣,因為一個人真的會被氣死。
減負減負喊了好多年,結果現在是家長和孩子都被壓的喘不過氣。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家長降低掌握欲,不要在孩子旁邊喋喋不休;孩子掌控自己的時間,學習做自己的主人。
一是不要把孩子當成機器人,一切在你掌控之中的孩子不會真正長大。要讓他知道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從一開始就是!
二是不要限制他做作業和玩耍的時間。家長催著寫作業孩子著急會錯誤頻出;家長催著回家孩子也玩的不盡興。給他機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用不了幾次他就會發現:寫作業的時候磨磨蹭蹭玩的時間就少了;玩的太晚睡覺的時間就少了;起床時間到了還沒睡夠的感覺太鬧心了;萬一遲到了眾目睽睽之下編個理由混進教室真的有點慫?
三是家長要看一下孩子的作業是不是真的太多了。大人工作要講究高質高效,孩子的學習也是。我一直覺得根本目標是學會,而不是寫滿。所以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成果合理減少學習時間。至於沒達到老師的要求,會不會給自家孩子穿小鞋,就得家長自己想辦法去溝通解決了。
四是不要給孩子太多壓歲錢零花錢,買太多衣服玩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當然會覺得學習一點用都沒有。可以考慮做家務換零花錢,再大一點就要走出門去真正的工作(擺攤或發傳單之類的),畢竟家務是家庭成員份內的事。
還記得2018年火遍網路的泰國媽媽帶孩子撿瓶子的故事嗎?
孩子不想去上學,媽媽並沒有發脾氣,也沒有長篇大論講道理,而是心平氣和的說,可以。但是不去上學的話就必須去工作。
頂著烈日撿了一袋空瓶子只換了2泰銖,冰淇淋要5泰銖,燕麥要15泰銖,坐公交車也不夠,媽媽堅定的帶著他走回去。
回家後讓他自己選擇,小男孩在工作和上學中選了後者。相信是真的懂了工作的不易,會發自內心的珍惜學習機會。
父母帶著孩子去看到道理、體會道理,才能讓孩子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道理,進而形成他的世界觀。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給孩子講道理,教育意圖太明顯,孩子只能被動接受。
帶著孩子去看見,去感受道理,力量遠比講道理大得多。
而其中,父母的以身作則、親身示範,則是最好的方式。
-
4 # 我是胡安
首先一點,孩子在寫字時候大人們不要在那裡看電視玩手機之類的活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他本來就不喜歡寫字,他寫字時你還在搞這些活動,他就更不願寫了。 其次,在閒暇之餘家長更應該做好榜樣,多寫點短文練練書法之類的,並可對孩子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寫好好有快”一此來激勵孩子。最主要一點就是不要打罵孩子,不要對小孩說“某某小孩學習多麼好”。 第三,家長還可以以孩子比較喜歡的娛樂活動,他們喜歡的玩具,食物等作為獎勵來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性。通過這些方法孩子慢慢就會喜歡上了學習,
-
5 # 小高闖麗江
首先非常感謝作者的這個問題,我就談談個人的觀點吧。第一,感覺這個孩子吧,不愛寫作業,還是要先搞明白原因,有些是不會,有些人是真的討厭貪玩,還有些純粹是大人不管,老師也不懲罰。第二,還有就是可以用一種共同性來帶動,也就是說他不愛學,你可以自己也搞兩本書來帶動,讓他看到你在學也跟著去學。第三,還是獎勵,反正不懂得學會一個獎勵多少多少這樣,獎勵玩的時間等,這樣還是能夠激發他的興趣的。第四,最牛,那就是強制糾正,我記得小時候我貪玩是沒少捱打,久了就以形成習慣就愛學了。
-
6 # 小小丫m
孩子愛玩是天性,我們都是從那個年齡段過來的。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儘量陪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催促,指責孩子,心平氣和跟孩子溝通,多一些鼓勵和支援,這樣孩子進步會很大,不要一味去職責、謾罵,幼小的心靈經不起你的語言攻擊,有時候無意間的一句話,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的心理陰影,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多一點耐心。
-
7 # 愛沐天澤心理軻楠
把“不愛寫作業”找個詞來替換下試試。
孩子愛玩是天性。
孩子內心向陽積極向上也是天性。
父母的方法不當,抱怨,指責,嘮叨過多,控制打擾干預過多,會起特別大的反作用。
首先和孩子達成一致意見:保證每日完成當日作業;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是否需要父母陪伴,問孩子的意見,如果需要,父母就在,但不打擾;不需要,就讓孩子獨立完成;檢查作業時,孩子任何作業問題,父母都要注意溝通方法;試一段時間。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和孩子溝通,解決問題,培養好習慣的基礎哦。
-
8 # 女人需自強則能護己愛
首先我需要了解你平時是怎樣看待孩子寫作業的?她平時寫作業的時候你在幹嘛?是否看到她做錯的就立馬糾正?還有就是你是否從頭到尾在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
-
9 # 廣西天之藍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人陪著一起寫會好一點。但是不要催促,不要沒有耐心。看著孩子寫,多給予鼓勵。比如孩子寫了一篇課文,這時候家長要對孩子說真棒寫數學題的時候要找準時機對孩子說,寶寶真聰明。鼓勵著完成作業。要讓孩子對寫作業有一種積極性。讓他知道,只要好好寫作業。就有人會誇他。孩子會很開心的。
-
10 # 二百五歪理
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要讓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只有獎和罰了,換句話說,認真寫作業就給錢或者不寫就捱打。這個沒有什麼道理可講的,又當婊子又立牌坊是不可能的。
小孩子天生就很聽老師的話,都會很認真寫作業的,但認真寫作業的孩子往往不是讀書的料,沒什麼好高興的,聽話的孩子長大都是老實人,今天老實人這三個字可是最惡毒的詛咒,
不認真寫作業往往是最聰明的那幾個孩子,天生就沒必要寫作業的人,這種人應當給他擴充套件知識面吧,可以讀史,可以讀經,但千萬別去新華書店亂買書給他看,新華書店的書都是害人的。
還有一種就天生就不適合讀書的人,也不願意讀書,如果讓他學點別的什麼,比如中醫,玉石等往往會有特別的天賦。孩子不寫作業是家族的希望,好好珍惜。
回覆列表
遇到孩子不愛寫作業你該怎麼辦?千萬別打!打也沒用!
因為疫情的原因,好多家長對於看孩子寫作業這件事苦不堪言!一提起來就心慌,想想忙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還要輔導熊孩子寫作業簡直是很痛苦啊!尤其是遇到調皮不自覺的熊孩子,回到家你一看一個字都沒寫!摸摸電視機、電腦主機、iPad,燙手!心中一團怒氣就要化作降龍十八掌的威力,下一秒就要到達熊孩子的屁股上了!
一、命令式寫作業,你中招了嗎?場景一:“怎麼還不寫作業!快點寫作業!寫不完就不準吃飯!”場景二:“你怎麼這麼笨?這都寫不好?你把我氣死算了!”場景三:“不要做小動作!”“啪——”(此處一個耳光飄過)各位家長,上面的情況你中招了嗎?
也許當你吼完、打完孩子是乖乖做到了桌前,那此時的他們是否真的發自內心的想寫作業呢?學習生涯如此漫長,難道每天都要靠吼兩嗓子、打兩巴掌監督家中神獸的學習嗎?這可是漫漫長路十二載啊……更何況還要碰上的“青春期”,那個時候的打罵還管用嗎?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果孩子不能從小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恐怕離你心動的“好孩子”目標要差得遠!
二、命令式學習的危害!不僅是不愛寫作業那麼簡單!對於此種煩惱我深有感觸,因為我的家中正有這麼一位熊孩子——我姐姐的兒子,我的大外甥,熊孩子的典型!
從一年級到至今,一直不主動做作業,不管是會做還是不會做的,他都不做。都要等到家長催促並監督,才磨蹭蹭地做。膽子小不自信,做一個題就要看家長一眼,從家長的表情判斷正誤。還要問對不對,對了才敢往上寫。成績一直墊底,因為不確定考試的時候也不寫,0分、20分都是家長便飯,老師因為孩子對家長也冷眼相待。卷子也不敢帶回家,怕捱打。各種辦法都提不起他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做作業的習慣,不愛看書、好耍、好玩、好吃!一年級就每天晚上陪他做作業做到10點多,可成績一點也沒進步,弄得全家心力交瘁啊!這是我姐每天都要經歷的,日常抱怨被娃氣,直到我去了她家觀察了一天我大外甥寫作業,發現處處都是問題:1、有一道題不會就要停下來問,無時間觀念;2、命令式督促寫作業;3、看不下去了就動手打孩子;4、孩子自卑膽兒小過度粘人;5、不想寫作業就撒嬌讓家長妥協等等。
首先經過對大外甥的輔導,發現他對知識的掌握都可以,並不是不會做。但是由於從小壞習慣的養成,一有困難就選擇問,而不是在規定時間做完再進行詢問,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
其次,命令式寫作業從根源上來講就是錯誤的。命令式的語氣會引起他人的反感,孩子的牴觸心理,當他坐在桌前寫作業的時候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迫於家長的恐嚇!害怕捱打!這樣會造成孩子膽兒小,更加不敢確定自己的答案,而童年時期的壞習慣則會陪伴自己的一生,長大後孩子也會懦弱、猶豫、優柔寡斷。針對孩子膽兒小、過度粘人的問題。建議家長要對孩子的無理要求硬起心腸說“不”,我們也不要時時刻刻都圍著孩子轉,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獨立起來,讓孩子受到一種積極暗示,感受到一些成就感,這樣他可能就會願意去嘗試更多的挑戰。
最後對於孩子撒嬌獲得家長妥協不寫作業這一問題上,作為家長要堅持原則,不要過分溺愛,不要讓孩子在家中享受特殊的待遇,比如包辦一切、允許懶惰等,這樣會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家長就會失去在親子關係中的主動權和主導地位。
1、定時掐表法:建議家長給孩子掐表寫作業,比如在規定20min的時間內寫完數學作業,此時不理會孩子任何的求助,不會的題目在規定的時間後統一解決,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3、夥伴互相監督法:給孩子找一個可靠的小夥伴一起學習,兩個人同時學習更能激發鬥志,實習良性競爭。
4、語言鼓勵提高積極性:家長改掉“打擊性”語言,多說“鼓勵性”語言!使孩子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