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是!

    但僅僅是希望天晴而已,不應當做過度的解讀!

    日,可以形容為天子,即“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若說杜甫在詩中諷刺權貴這倒是多見,但是諷刺皇上,絕對沒有!杜甫是一個飽受儒家思想荼毒的儒生。他在無數詩歌裡都希望皇帝可以明察明事明德,比如《有感》“至今勞聖主,可以報皇天”,比如《搖落》“長懷報明主,臥病復高秋”,比如《野望》“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所以,杜甫始終在詩中不曾對君王存在諷刺,至少小可沒有看到。因此小可更傾向於詩中的“白日”僅僅引伸為太陽。

    因此,仇兆鰲編撰的《杜詩詳註》中評此句暗指“君臣失道”可能存在過度解讀。

    我們再從全詩來看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

    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溼高飛難。

    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汙后土何時幹?

    首聯說自己位卑言輕,甚至是沒有地位,所以有些自卑或清高地反鎖房門。

    頜聯是說秋雨天氣自己懶得出門,孩子倒是興奮得在雨裡嬉來耍去樂此不疲。

    頸聯說雨氣越來越冷,那些鳥兒的翅膀都應當淋溼了所以都很難飛高。

    尾聯就急轉直下諷刺皇帝,然後說大唐江山何時結束?

    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情感上,或者藝術上,甚至是從杜甫的價值觀取捨上,過度解讀都有些違和。

    因此,尾聯真正的含義就是,入秋以來一直下雨從來沒有見過太陽,這滿地的泥濘天氣何時才能結束?

    為什麼小可如此肯定,因為只有天晴之後,杜甫才能繼續找工作,繼續投簡歷,繼續為自己的理想而打拼。

    那是他困居長安的最後一年,次年,杜甫終於開始了自己的詩聖之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差距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