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太陽D
-
2 # 小龍女5505
明朝內閣首輔中最差勁也最悲慘的是魏藻德,明末最後一任首輔重臣,當了僅一個月就死闖王李自成之手,死的最悲慘的有兩位,一位是大才子解縉被奸臣陷害遭活活凍死於雪地之中,另一位是悲情重臣陳循,以72高齡之軀被罷黜杖責、流放鐵嶺,途中憂憤而死。
-
3 # 世界全史羅銳
明太祖朱元璋平民出身,曾隱跡於寺廟為僧,然而卻能翦除各方強敵,開國立業,何其威風豪壯!時至明末,崇禎帝朱由檢臨危受命,如履薄冰,力圖挽明廈於將傾,到頭來竟被昔日驛卒打敗,身死人手江山易主,又是何其悽慘悲哀!“諸臣誤我”,這是崇禎帝大勢將去時的一聲哀嘆,細思不無道理。在“誤君誤國”的諸多臣子中,時任文淵閣大學士、明朝內閣首輔,也是有明一代最後一位內閣首輔的魏藻德赫然在列。
明朝大學士、內閣閣臣向來是才學兼備、文采出眾之人,這位內閣首輔魏藻德自然也不例外,他出生於萬曆年間,崇禎十三年狀元。崇禎年危機四伏,內憂外患頻仍,魏藻德以上陳用兵之事,頗有見地而又與崇禎帝心意相合而被重用。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學識過人的朝廷重臣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即德不稱才。
“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魏藻德這位“萬人之上”的明帝國第二位掌握實權之人,用自己的人生演繹了德行欠缺的禍患。平日裡高談闊論滔滔不絕,極盡諂媚之能,擇善言上陳,矇蔽崇禎帝至深。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大順軍兵臨城下,山雨欲來,北京城內人心惶惶,岌岌可危。
崇禎帝深為魏藻德平日裡展現的謀略學士折服,危急關頭委以重任,下詔加其為兵部尚書、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成為新一任內閣首輔,希圖魏藻德力挽狂瀾,驅退起義軍。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魏藻德第一次經受考驗,就原形畢露。他與前臣于謙的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
魏藻德被詢問退敵之策,卻是渾身戰慄,一語不發,與往日的善辯跋扈形成鮮明對比。無論崇禎帝如何質問,他始終保持沉默,形同身外之人,崇禎帝氣惱不已,一腳將龍椅踹翻。崇禎帝籌集軍餉,資備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部,欲調所部進京勤王,無奈國庫空虛,只能發動群臣各自出資襄助。魏藻德身為首輔,當此國難理應無所保留,盡獻平日所撈“油水”,誰知他只是做個樣子,帶頭“演戲”。
情況危急,後宮皇后妃嬪尚且捐出自己的胭脂錢,變賣首飾充當軍餉。魏藻德品德卑劣,妄圖保留鉅額資財,跳到李自成懷中繼續享用。殊不知,覆巢之下無完卵,費盡心機到頭來卻是人財兩空,徒留悔恨。
“上樑不正下樑歪”,內閣首輔裝傻充愣,大臣們也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三月十九日,崇禎帝大勢已去,京城正式淪陷。魏藻德等一干重臣被俘,被大順軍關押,嚴刑拷打求取資財,魏藻德按要求繳納十萬兩黃金才暫時得以免受皮肉之苦。他主動請降,進入幕府發揮“餘熱”,被闖王以“背恩負義”之名無情拒絕。
在起義軍看來,魏藻德雖有滿腹經綸,卻沒有品德,無異於一條走狗,遂下定決心盡數取得魏所藏私財後除之。繳納規定的資財後,魏藻德仍不得脫,只好供出家財藏匿之所,據說其府邸之下鋪了滿滿一層黃金白銀。足可見國之蠹蟲,其禍甚巨。家財散盡還是沒能躲避災禍,李自成下令將投降官員斬首,以永除後患。
臨刑前,魏藻德高聲感嘆自己有負皇恩乃至有如此下場,悔不當初,倘若崇禎帝泉下有知,必然解氣不少。他死後,兒子也被嚴刑拷打致死,如此下場不可謂不悽慘。
-
4 # 圖文繪歷史
明朝內閣最差勁的首輔,印象中明憲宗時期,有個叫陳文的,短暫擔任過內閣首輔,此人行事卑劣,名聲極差,又愛打擊報復,政績平庸,死後還得一身罵名,明史用“鄙猥”二字來形容他,足以見其人品。
-
5 # 西賊聞之心膽搖
楊仕奇、李東陽、楊廷和、楊一清、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葉向高,都算是明朝非常優秀的一流首輔。
李賢、商輅、申時行、王錫爵、朱賡、張四維、王家屏、朱國禎等人算是能力水平很一般的首輔,沒有什麼大作為。
張璁是嘉靖朝首輔,全靠在大禮儀之爭中堅決支援明世宗得以上位,但是張璁其人確實有點小才華。
萬安、嚴嵩、方從哲、周延儒、溫體仁,這幾個人是奸賊首輔,萬安獻媚於萬貴妃,周延儒巴結周皇后,都是無恥之徒。
明朝最差勁的首輔就是溫體仁。“禮部重開天榜,狀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內閣翻成妓館,烏龜王八蔑片,總是遭瘟”。
-
6 # 文史並蒂
1、如果按能力來排的話,我認為最差勁的是萬安,作為明朝為數不多靠後宮女子上位的男人,此人能力確實不咋地,“紙糊三閣老”、“萬歲相公”非常符合他的氣質。
6、如果按下場來排的話,為人最差勁的是曹鼐,此人科舉狀元出身,又深得“三楊”賞識,本是前途無量,結果陪著朱祁鎮親征,在“土木堡之變”中被蒙古斬殺於戰場,成為明朝唯一一個死在戰場上的內閣首輔。
-
7 # 蕭規曹隨的普通人
1.萬安,2.張璁,3.嚴嵩,4.沈一貫,5.溫體仁,6.周延儒,7.張四維,8.李春芳,9.焦芳,10.魏藻德。
回覆列表
大明朝從第一任首輔黃淮一直到馬吉翔共歷任95位首輔,要說首輔這個職位,沒有能力真的很難上位,但還真就是這麼一位靠著溜鬚拍馬成功混到明朝內閣首輔的人,他就是明朝第17位首輔——萬安
1449年,萬安中進士,改庶常,被派到翰林院作編修工作。之後萬安升職,任禮部任左侍郎,成化五年又擔任翰任學士,將同官的李泰當做親大哥,深得其喜愛,受其推薦而入閣。
萬安差勁就差勁在只會走後門託關係,與內部宦官拉攏關係(也是他成為首輔的原因)。由於當時萬貴妃最為得寵,萬安假借同姓之名自以同族後輩相稱,須溜拍馬,萬貴妃由於出身平凡聽聞有如此的親戚十分開心,所以對萬安尤為偏愛。之後萬貴妃又發現自己弟媳的妹妹又是萬安之妾,這麼一來親上加親,萬安和萬貴妃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了,萬安借其關係通曉宮中事件,穩固了自己的地位,還假造獄案將同級官員罷官。
之後萬安靠著一張嘴一路升官,平步青雲,升為內閣首輔,加封太子太保。當時內閣中分為南北兩派,萬安屬於南派,由於萬安為人心思深有心計,慢慢的北黨地位就在南黨之下了。
1482年,西廠頭領大太監汪直失勢,群臣紛紛上奏進言請求取締西廠但是明憲宗沒有被採納,令人沒想到的是,隨後萬安又再次進諫,竟然得到了統一,於是一時內群臣百姓皆紛紛大肆稱讚萬安(這個應該是萬安在任期間做過的唯一一件好事了)。《文華大訓》編纂而成後,萬安又一路晉升至少師。
當時的朝廷多有災害,皇帝迷通道教,遂封真君為上帝,由萬安管理祭祀,且萬安與得到重任的大臣相勾結,驅逐敵對黨派的官員,在宮中的勢力日益加強,朝廷無人可與之抗衡。
二、紙糊閣老:太監汪直提督西廠後,其威風程度甚至超越了明憲宗朱見深。當時的御史徐鏞就曾說過:"今天下之人,只知有西廠而不知有朝廷,只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由於汪直大權在握,那些內閣、六部的大臣們都要看他臉色行事,以至於被人們戲稱為"紙糊三閣老"、六部尚書則戲稱為"泥塑六尚書"。紙糊三閣老分別是 :內閣首輔萬安、大學士劉珝、大學士劉吉。
從這兩個稱號可以看出,萬安到底有多麼差勁,毫無禮法,不識大體,絲毫沒有做到首輔應該做的事情。
慘淡收場孝宗登基時由萬安起草詔書,其言此後不得向上舉報、彈劾官員,群臣譁然,萬安還對外宣稱是皇上的意思,不料被稟告給皇上,指其無君臣之禮,群臣紛紛上書進言列舉其罪狀。在百官的彈劾下,皇帝命懷恩對萬安照讀罪證,後摘去他的牙牌,令其歸去。萬安退休時七十多歲,一年後離世。
萬安掌權時,每逢考試便令門下子弟參考,多得中舉,均被提拔高官,其死後,子孫二人也相繼離世,自此一代閣老萬安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