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意濃茶旅
-
2 # 手機使用者山丁子
古往今來,月亮是我們的生活伴星,人們早出晚歸,月升月落,月兒寓意美好。翻開詩詞集粹,到處可見頌詠月亮皎潔美好的詩篇。自古人們賦予了月亮許多意永典故和美妙別稱:月娥、廣寒、玉兔、玉輪、玉蟾、冰輪、桂魄、嬋娟、玉鏡、玉桂、玉盤、玉鉤...
月亮圍繞地球運轉的各種角度,也形成人們所見的各種月相:滿月、缺月、上弦月、下弦月、望月、朔月。詩人們筆下更賦予了各種月的意象:明月、晦月、殘月、彎月、鉤月、落月、涼月、新月…不勝列舉。
詩人賦予月亮的各種美好寓意更是多不可數:李白膾炙人口的《靜夜思》,是千古明月思鄉的典句;歐陽修的“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是月下情意綿綿的典句;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月起思鄉懷人的典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將春江月色演繹到極致;而蘇東坡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更將月態人生置於哲思的高妙境界…這是個說不完的話題。
-
3 # 話到滄桑句始工
富有哲理的寫月詩句,包含宇宙永恆的如“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也有李煜飽含愁悶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所謂月圓月缺都是詩啊。
古文中月的意向代表思念,月圓團圓,月缺是分。李白詩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蘇軾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王維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九齡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當然還有很多很多。
詩詞中的月色,或娟娟皎皎,或清輝滿目,或殘月如鉤,陰晴圓缺之中,月不僅是天上的一輪明鏡,更是每個人心中神秘而遙遠的詩意。
月亮在華人心中也是美好、神秘的象徵。像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流傳千古。
如今我們身在異鄉時,仍是思念家鄉的月亮,月是故鄉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