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他們那個年代的愛情
-
2 # d小白同學
傳下來的,很早就一直都有,如果根據老一輩,女性為男性,生兒育女,鬼門關走一遭,那麼一個好女性,更會操持家務,服侍公婆,並且解決男性後顧之憂,功勞蠻大的,但是每個女性卻在家裡是個寶貝,是公主,在孃家可以不用做這麼多,成家到婆家就是責任,孃家可能希望女兒有保證,以後生活可以過得更好吧。一男一女才為家,男人功勞也很大,但是,好男人只會成就自己,好女人卻可以成就一家。但是新時代,有很多已經不用這些了。
嫁妝專門指的是女孩子出嫁時候孃家的陪送。不講究多少,就是父母待出嫁女兒的心意和祝福。當然嫁妝多了女孩子嫁過去腰桿會硬一些,而且習慣上嫁妝是要由女孩子自己支配的,如果哪個男人混到要動用妻子孃家陪送的嫁妝,那基本就是不成器的不肖子了。
雖說古時候講究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女人是為了男方傳宗接代去了,男方是要出彩禮錢的。但是也有的地方女兒出嫁孃家也要準備嫁妝的。所以養了閨女也會被罵成賠錢貨。但是父母疼愛女兒而準備嫁妝也是古已有之。比如京劇《鎖麟囊》的故事,就是圍繞當時的社會習俗,孃家要陪送女兒一些錢財細軟,以保證女兒在生孩子的時候萬一需要也有財產保障來展開的。富家女對裝著金銀寶貝的陪嫁鎖麟囊沒放在眼裡,而貧家女因為老父親拿不出陪嫁而對將來的日子憂愁焦慮,所以出嫁路上一直哭哭啼啼,後來遇到富家女贈鎖麟囊轉悲為喜,再後來富家遭水災流落到人家幫傭,發現那家主母正是當初貧家女,且一家沒有忘記恩人所以後來大團圓結局。劇目講的是果報,但是卻是中國古代社會嫁妝習俗的一個佐證。
現代社會 ,爹媽疼女兒,嫁妝就更不必說,但是婆家及女兒是不該索要和攀比的,會被人笑話,有俗話說好男不爭分家食,好女不爭嫁妝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男方不該計較女方嫁妝多少,計較了就不是什麼好人家兒了。女兒也不要計較父母給自己多少 比較養育之恩已經是天高地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