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在許多影視作品或者文學創作裡邊,我們都很容易看到這樣一種描述。比喻人是有思想有靈魂的,而情感充沛的人總會以為花草樹木是冥頑的死物,雖然有生命機體卻無法像人類與其他動物般有情感交流。 但是佛教也有那麼一句話“有情眾生”,有生命的個體均有情感,只是我們人類不得而知。 究竟哪個才是對的呢?草木真無情?
10
回覆列表
  • 1 # 法音講堂

    草木等植物肯定是無情,包括山河大地等等都是無情。有情、無情是佛教對於這個世界的分類。草木植物有生命,但是沒有情識,沒有自發的活動力,所以在佛教中稱為無情眾生。 有情眾生,指有情識的眾生,即平常所講的動物也包括人和天人,有情眾生有生命,有心識,有情的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所以稱為神識,和我們平常說的靈魂相似。有情心識分為八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所以有情、無情的區別在於有沒有情識。

    其實還有一種劃分方法:依報與正報。正報指我們業力所感的身心,依報指我們有情身心所依靠的一切外在事物。比如對人而言,人的身心就是正報,人生存所依的山河大地、草木植物、房屋受用等等,就是依報。依報是隨著正報轉的,屬於被動的,沒有自主能力的。當正報清淨了,依報也就清淨了。 平常我們說的吃素,是指吃植物來延續生命。植物的生命形態與動物是截然不同的,譬如摘掉植物的枝葉,還會再長;種下一粒種子,能夠收穫百倍的果實,等等。動物在佛法中被稱為“有情眾生”,它們有情識、血肉,會入輪迴。我們有自主能力,可以選擇食物,可以不為自己的口腹之慾而剝奪動物的生命。吃素是因為慈悲,不忍心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而奪取動物的性命。平時我們說的不殺生,也是指不傷害有情眾生的生命。

    容易誤解的兩個問題:

    1.有時我們也會聽到樹神、山神一類的名稱,所謂樹神、花神不是樹或者花本身修煉成有生命了,而是其他有情眾生借住在樹裡或者花裡。

    2.“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確實是佛經中的原話,但是這個說法是建立在“理佛性”的點上來說的,在這個境界中,眾生世界皆成如來真體,有情無情皆是法身,一切都包容在佛的清淨法性之中。而不是說草木金石也能輪迴,也能成佛。這是完全誤讀了佛經。

    總結一下,植物沒有血肉,沒有情識,不入輪迴,不屬於有情生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三十五歲,想學習微整形還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