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風沉醉的晚上504
-
2 # 水兔桑
屢敗屢戰從文字上去分析的話,有一種不服輸的意思。
屢戰屢敗從意思上分析的話,好像是很無能的意思。
綜上分析,我認為屢敗屢戰更適後正面人物。而屢戰屢敗用在反面人物上更好。
-
3 # 囿山綠城
本應是"屢戰屢敗",後來曾國藩巧妙地將其改為"屢敗屢戰",原來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總是打敗仗,朝廷要問責,於是古文功底很深的曾國藩在奏摺裡首次使用"屢敗屢戰"一詞,皇帝看後不但不問罪,反而非常感動。
不得不佩服曾國藩對漢語詞語爐火純青的運用,本人小時候就是看了這個典故,開始讀《曾國藩家書》的。其實人一輩子誰沒有失敗的經歷?關鍵看你對失敗的態度,屢敗屢戰反映了不放棄、不妥協的進取精神。相反,屢戰屢敗則讓人覺得你無能、不思進取。
-
4 # 影資
呃……談不上哪個更正確吧!
屢戰屢敗是客觀事實,對應的是過去式。屢敗屢戰是主觀態度,關係到的是未來。
如果能打心裡接受客觀事實,秉承積極的主管態度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那麼就離成功更近一步。
一樣的意思,無限迴圈而已。
不過從字面看,一個起於戰,一個起於敗,一個終於敗,一個終於戰。貌似終於戰者更牛、更勇敢。
文字遊戲啊。魯迅說,華人喜歡自欺欺人,一點不假。老佛爺都不能例外。
現在,這個話,可以當著調侃用。
最後的結論,就是當下流行的一句粗話:然並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