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術狂人2
-
2 # 愛體育的剪輯師
中國產動漫創作在2019年迎來新標杆,這是繼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2016年《大魚海棠》成功之後期待已久的爆發,可謂數年磨一劍。
曾經一度,中國動漫市場被外來作品佔據,國漫淪為“附庸”。皆因在供給側層面上,國漫產出不足、IP凌亂、質量低劣,難以形成競爭力,從而將市場拱手相讓。而《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近10億元的票房,讓觀眾看到了國漫巨大的潛力和可能,也讓業界開始重新審視民族文化這一題材的寶庫。此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橫空出世,不僅延續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致敬與創新,又呈現出更為光彩奪目的表述與成績。有人感嘆,“這意味著國漫的崛起。”也有人“更正”,“與其說是國漫的崛起,倒不如說是國漫的復興。”後者的視野,顯然連線著40年前的經典之作《哪吒鬧海》(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透過歷史的縱深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現象的炙熱之中,其實隱藏著今日觀眾對過往經典的重溫。因此,傳統與傳承的意味可謂顯然。
回顧近年來的國漫創作,其題材創意既有脫胎於中國傳統文學的,也有全新創制的。創作者通過審慎選擇與激進探索,一方面借用傳統人物形象,一方面觸及多元文化的融合,生髮出新意趣。一系列富有當代意味的傳統角色設定,拓展了民族文化的邊界,為國漫創作及其市場開拓提供了若干思路。
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兩部作品的問世
-
3 # 時憶
其實老一輩的動漫製作水平是很好的,上個世紀60年代在中國誕生了摺紙片和水墨動畫片兩種新的美術片形式,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小蝌蚪找媽媽那部動畫片,那就是攝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中國水墨畫動漫藝術價值很高,但是商業價值卻不高,使得水墨動畫在中國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局面。
終於在這幾年,從大聖歸來開始,一些優秀的國漫開始被製作出來,隨後又出現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特別是去年票房十分火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僅在中國十分受歡迎,而且在北美上映後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正是這一部部國漫的崛起,讓我們看到了國漫的希望。
此時談國漫製作,鼓勵中國人能夠做出更多優秀的國漫,希望讓國漫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
4 # 請輸入使用者名稱不成功
故事是否吸引人比製作,設計,後期等更重要。當然一些本身就粗製濫造或者抄襲的動畫就算有好劇情也一點觀看的興趣為沒有!
-
5 # 長橋說書人
中國動漫藝術在主題和風格上都要走出中國道路。動漫發展一定要立足中國的大地。要表現中國主題,在具體的創作風格上,需要一方面吸收外來經驗,一方面挖掘我們自身的本土資源。數千年的美術傳統中既有文人的藝術,更有非常豐富的民間藝術,需要對其做創造性轉化,提煉出大眾特別是少兒喜歡的形象。
回覆列表
中央美院的院長範迪安表明,中國動漫藝術,應該在主題風格上,應該走出中國道路
範迪安認為,中國動漫發展,一定要立足中國大地,表達中國主題,一方面吸收外來經驗,同時挖掘中國文化自身的本土資源
個人粗淺的理解,很贊同這個觀點
對於中國動漫,個人粗淺的理解,如同中國油畫的發展,雖然油畫是舶來品,但是我們可以學習西方油畫的傳統寫實造型技法的基礎之上,植根於中國本土傳統文化,發揚成西方油畫家模仿不來的,具有濃厚中國本土文化傳統的中國風油畫。
個人斗膽一說,許多人覺得中國的國漫確實不盡人意,而崇拜日本動畫,或者歐美動畫
其實個人拙見沒必要崇洋媚外
對於中國的國漫,特別是中國水墨動畫片,如早期的《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融合了中國傳統國畫的風格,每一個鏡頭,水墨畫都是躍然紙上的水墨場景,欣賞中國水墨動畫的意境,動畫中的人物,如同遊走在潑墨大寫意山水畫中,獲得美的視覺感受
央美院長範迪安提倡,中國動漫應該植根於中國本土文化自身的資源和優勢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包括中國水墨畫,還包括中國民間藝術,如剪紙藝術,皮影藝術,民間窗花
而中國早期的動畫,如萬氏兄弟創作的動畫《漁童》《濟公斗蟋蟀》,充分體現了中國民間的皮影戲藝術,剪紙藝術
對於中國當今社會,特別流行三維動畫,由於現在社會發展的趨勢,就業問題,科技的發達,而手繪動畫,二維紙上動畫的傳統已經漸漸衰敗
但是,個人粗淺的理解,三維動畫技術,可以學習借鑑,但是我們可以運用國外三維動畫技術,創作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語言的三維動畫,如同油畫傳入中國以來,不提倡對西方油畫照搬照抄
三維動畫《畫江湖》《魔童降世》《大聖歸來》成功做到了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