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琳的《母親》一開頭就讓人想到米勒的《拾穗者》。這是詩人對“母親”的婉轉讚美。也定下了全詩的抒情基調:浪漫而溫暖。 詩人將捕捉生活的長焦鏡頭從“田野”聚焦到母親那“粘滿麥秸的臉龐”,特寫,畫面清晰。田野上的勞作,雖然讓母親深感“疲勞”,但母親因有所收穫而讓臉龐綻放出“鮮亮”的光彩。“疲勞”和“鮮亮”,用得貼切,表現力強。 第二節,詩歌轉入到對“我們家”的深情歌唱,從側面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讚美之情:雖然我們住的只是“一座草房”,但是!母親的存在,便使得“我們家永遠蔥綠”,永遠充滿柔情和希望。 順承著詩歌前兩節對母親的讚美,詩人繼續從側面深入對母親的更為虔誠的歌詠:“兒孫般的玉米和穀穗/一代代湧來/將你圍成一座村莊”,這三句比擬生動,時空悠遠,情境深長。是勤勞樸素的母親,創造出充滿柔情的家;是充滿柔情的家帶來“玉米和穀穗”那樣“一代代湧來”的子孫;是一位好母親,成就了一個家族的興旺與發達! 在這裡,詩人眼裡的“母親”已經成了一個宏大的喻體,其意義已經大大超越了她原本的單純的涵蓋面。至此,全詩進入到更為昂揚的抒情高潮,詩人卻將內心豐富的思想感情收束到充滿崇敬與謙恭之情的、含蓄而美麗的結句中,表現出了很強的控制力:“在母親博大的清芬裡/我只有一粒綠豆的呼吸和願望”。 全詩結構清晰,言簡意豐,情感深摯而飽滿。詩歌由實轉虛,拓展了詩歌的藝術境界,收到了耐人品味的表達效果。
傅天琳的《母親》一開頭就讓人想到米勒的《拾穗者》。這是詩人對“母親”的婉轉讚美。也定下了全詩的抒情基調:浪漫而溫暖。 詩人將捕捉生活的長焦鏡頭從“田野”聚焦到母親那“粘滿麥秸的臉龐”,特寫,畫面清晰。田野上的勞作,雖然讓母親深感“疲勞”,但母親因有所收穫而讓臉龐綻放出“鮮亮”的光彩。“疲勞”和“鮮亮”,用得貼切,表現力強。 第二節,詩歌轉入到對“我們家”的深情歌唱,從側面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讚美之情:雖然我們住的只是“一座草房”,但是!母親的存在,便使得“我們家永遠蔥綠”,永遠充滿柔情和希望。 順承著詩歌前兩節對母親的讚美,詩人繼續從側面深入對母親的更為虔誠的歌詠:“兒孫般的玉米和穀穗/一代代湧來/將你圍成一座村莊”,這三句比擬生動,時空悠遠,情境深長。是勤勞樸素的母親,創造出充滿柔情的家;是充滿柔情的家帶來“玉米和穀穗”那樣“一代代湧來”的子孫;是一位好母親,成就了一個家族的興旺與發達! 在這裡,詩人眼裡的“母親”已經成了一個宏大的喻體,其意義已經大大超越了她原本的單純的涵蓋面。至此,全詩進入到更為昂揚的抒情高潮,詩人卻將內心豐富的思想感情收束到充滿崇敬與謙恭之情的、含蓄而美麗的結句中,表現出了很強的控制力:“在母親博大的清芬裡/我只有一粒綠豆的呼吸和願望”。 全詩結構清晰,言簡意豐,情感深摯而飽滿。詩歌由實轉虛,拓展了詩歌的藝術境界,收到了耐人品味的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