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海羨魚

    弭兵會盟在春秋時期其實發生過兩次。弭兵,就是平息兵戈,停戰求和。

    1、第一次弭兵會盟

    成功原因:公元前589年,楚國相約秦、齊等八個諸侯國會盟;其後,楚國的老對手晉國也不甘示弱,在公元前586年也相約齊、魯等八個諸侯國會盟。之後,晉國為了打擊楚國,扶持吳國,吳國強盛之後,伐楚,吳國在後方牽制了楚國的力量。而晉國的情況也不樂觀,國內卿大夫勢力強大,內亂不斷。這時,秦也和白狄族攻晉。晉楚兩國都有意暫時停戰。

    事件經過:公元前,579年,宋國大夫華元因分別與晉國權卿欒武子、楚國令尹子重交好,他斡旋於晉楚兩國間,促成了晉楚第一次弭兵會盟,晉楚會盟於宋國西門之外。

    結果:但晉楚四五十年的仇怨並非一紙盟約可以平息的,四年之後,晉楚兩國於公元前575年爆發了鄢陵之戰,晉國打敗楚鄭聯軍。

    2、第二次弭兵會盟

    成功原因:在鄢陵之戰之後,晉國又在公元前557年的湛阪之戰中再次擊敗楚國,楚國國力已大不如前,楚國不得不參加會盟。而此時的晉、楚、秦、齊在多年戰爭之後,都想再次弭兵。

    事件經過:宋國大夫向戌再次積極外交,聯絡了14個諸侯國,最終於公元前546年會盟,地點還是宋國的西門之外。會盟達成協議:參會14國中,齊國朝拜晉國;邾國為齊國附庸,滕國為宋國附庸,不參與朝拜;秦國為楚盟友,不朝拜晉國。

    結果:晉楚平分霸權,晉國總體佔優勢。使得春秋爭霸的戰爭減少,晉楚四十年左右未發生直接戰爭;卻也使得中原地區的小諸侯國受到晉楚兩國的壓迫剝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cc9怎麼樣啊,買給爸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