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訊

    這兩種輪徑的我都騎過,從26的換為27.5,再從27.5換回26。對於身高小的人或山馬黨來說,選26輪徑的是最明智的。騎行受各種因素影響,和輪徑有關係,但關鍵是自己的發動機能力,別人騎行能力強,不是單一的輪徑大小就能解釋的。

    27.5的相對輪徑大,重心高,力矩大,輪圈相對重點點。

    相對26的輪徑騎行體驗是:

    27.5的轉彎沒有那麼靈活,26的更好控車,但重心高,坐上面似乎感覺更穩定,但差距不明顯。

    透過效能好,同樣的溝坎,26的透過時車頭撞擊感強些,所以27.5輪徑的山地車越野效能好,路況差輪徑大騎行舒適性好點。

    輪子大,力矩大,相同套件檔位下,爬坡效能稍弱,需要更大的力踩踏,反之,自動溜坡下坡的速度更快,同齒比,同踏頻性況下,輪子大滾一圈距離更多,當然速度快,前提仍是你付出的踩踏力量需更大,你的體能要能跟得上。

    相同條件下,起步加速也需更大力踩踏,也即起步慢,輪徑小,力矩小,起步更直接,達到一定的速度時間短。

    當然還有其它的一些可忽略的差別,騎行一定距離,小輪需轉更多圈,相對的花鼓輪胎要轉更多圈,受到的摩擦阻礙也更多。但27.5的輪子高,出廠一般胎更寬,風阻也更大。

    捷安特曾做過這方面的研究,27.5和26輪徑的區別主要反映在下面這圖裡面:

  • 2 # 心隨所願3658

    目前,山地車輪徑常見為26英寸、27.5英寸和29英寸。26英寸輪徑為傳統的主流輪徑,直到現在有廠家還在生產。近年來,大輪徑山地車受到廣大騎行愛好者的青睞,29英寸輪徑主要用於專業人士參加比賽用。27.5英寸輪徑介於26、29英寸輪徑之間,近年來在廣大騎行愛好者中比較流行。

    26英寸輪徑和27.5英寸輪徑各有千秋。26英寸輪徑相比27.5輪徑,車子重心低,重量輕,穩定效能好,適應平路、山坡、林道等各種環境騎行;27.5英寸輪徑相對26輪徑,重心偏高,穩定效能不如26輪徑車,優點是爬坡、越野效能好,透過溝坎效能強,專門應用於山地、林道等複雜地形環境中騎行。

    每個騎行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哪種輪徑的山地車。但不管是那種輪徑的腳踏車,作為發動機的人很關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3 # 淡泊122995098

    27.5的透過性好一些,騎行會更平穩一點,但啟動會更費力一點,

    26的重心低一些,啟動會省點勁,透過性差一些

  • 4 # 科技創新是一切的核心

    區別大了,高手分別騎這兩種車,速度差別很大,尤其是長途,如果都換成半光頭胎,差別更大,兩者的踏頻,實際上是有區別的,就像公路車,騎一腳,我3d踩三腳才能追上,原來騎不過我的隊員,我還是26,人家27,5,竟然把我甩在後面

  • 5 # 愛運動的藍胖子

    這個東西啊,只能說27.5透過性更好僅此而已,影響山地車速度因素:避震是否鎖死、輪胎滾阻、輪胎風阻(體現在胎寬個是否為齒胎)、輪組剛性、車架剛性、變速齒比。一些入門型號甚至會涉及到曲柄剛性影響。

    影響因素如此之多,所以呢……和輪徑沒必然關係。

  • 6 # 天山上的大玫瑰

    我現在有兩輛山地車,都是捷安特的,一輛輪徑26.5英寸,一輛輪徑27英寸,26.5英寸的,是給老婆買的。

    看到具體的騎行,感覺我個人認為區別也並不是很大,可能與人的騎行習慣有關係吧!就騎行速度來講,兩輛車子,我個人感覺區別並不是特別明顯,並不是說輪徑小的騎的就慢,輪徑大的騎的就快,主要還是個人身體素質的區別吧,發動機好的速度就快,不過話又說回來,騎行不要過分的追求速度,休閒鍛鍊兩不誤。

  • 7 # 迎風點菸2018

    近幾年新出的27.5輪徑山地車,基本都是雙培林結構,總的來說特點就是更潤更快更省力,

    根據路況而言,大輪下坡較具優勢,小輪啟動和上坡略勝一疇,其實短途並沒有大的區別,長途大輪省力一些,不過缺點也較明顯,重心高速度快了後,不易操控容易摔車,

    騎行愛好者們其實不必過分糾結於車子的種類、配置和貴賤,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8 # 慕容成剛

    只騎過26的車,說下26的優點吧!內外胎便宜,好買!一般鄉鎮很好買到!操作靈活!對個子矮的騎友比較友好!輻條短載重強,像旅行車有兩種輪經26和700c。26的起步快爬坡比700c的輕鬆點,載重也比700c的強,700c平路下坡比26的的快,論重量27.5和29比26的重一點!26的輪子透過性沒有27.和29的好,(個人看法槓精互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有一枚光緒年造的光緒元寶的銀元值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