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氏普愛
-
2 # 餘益惠健康科技
生病 不代表孩子免疫力差
孩子是否生病,主要看有沒有接觸到致病的病原。
很少出門的孩子,由於被保護得很好,很少生病,但一旦出門,反而可能會比其他孩子生病更頻繁。
孩子從家裡相對簡單的環境來到複雜的環境,一下子接觸到之前沒有遇到的、大量的病原,孩子就容易生病,免疫系統會把之前缺的課都逐一補上。
目前研究發現, 6 歲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會感冒 6~8 次,在 9 月份到次年 4 月份感染高發期,能到達 1 月 1 次,每次可能持續 2 周。
這樣算下來,一個健康的兒童一年中可能有半年的時間在生病,這都是正常的。
不過,孩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
常見的病原體多種多樣,能感染人的微生物成百上千種,它們無時不刻廣泛存在於或侵襲著人的呼吸道(口、鼻、咽)、消化道、生殖道以及面板。只要這些人體「屏障」保持完整無損,許多病原體無法進入機體。
即便感染了各類病原體,孩子體內還有一整套複雜的、不斷髮育成熟的免疫系統來和這些「壞蛋」抗爭。
一般而言,即使是 6 月齡以內的寶寶,體內也有足夠的母傳抗體(母親通過胎盤傳給寶寶的各類抗體),可以讓寶寶在自身免疫功能不夠強大時,有效抵禦外界的有害刺激。 真正免疫力低(缺陷)的孩子很少,
滿足下面其中一條或以上才可能有免疫力相關的問題,不信你對照下面的標準看看: 孩子總是生病,並且生長髮育落後於同齡人; 每次生病後都不能自行好轉,需要靜脈輸液或者住院治療; 每次細菌性感染,得使用 2 月以上的抗生素,效果還不好; 或者孩子每次生病都是嚴重感染,比如腦膜炎、敗血症。 多帶孩子出門 不斷「刺激」免疫力形成 免疫力是一個很模糊的詞,可以理解為是人體抵禦和對抗外來病毒、細菌的能力。 孩子的免疫力不是天生具備的,是出生後逐漸發育成熟的。 少量但又不足以致病的病原體,會不斷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統,產生足夠的抗體。 自然感染還是接種疫苗獲得的抗體,對孩子的免疫力來說,都一種「鍛鍊」。 從人體的免疫系統角度看,孩子在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時,比宅在家裡接觸病原體稍多一點,只要接觸的劑量和時間不足以引起疾病,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情。 這樣可以刺激和提高免疫系統對外來病原體的免疫識別能力和清除能力,增加人體內的某些免疫因子(如 IgG 抗體),還可以降低過敏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所以,有些人將弱不禁風的孩子比喻成「溫室中的花朵」也是有道理的,梅花香自苦寒來,大自然賦予植物的特性,也同樣給予了我們。大自然裡的泥土、新鮮的空氣、都是幫助增強「免疫力」的重要元素,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強大。 當然,年幼的寶寶,需要更多的呵護與關注。儘管帶娃出門對免疫力有一定幫助,但下面這些地方還是建議儘量少去。
1. 消毒清潔不到位的遊樂場所 儘量帶孩子前往戶外開放空間或有嚴格消毒制度的室內遊樂場所。
2. 人流量大或相對密閉的空間 如商場、菜場、劇院等,這些地方交叉感染的風險較高。 3. 醫院 不要帶孩子去醫院探視病人,儘量減少孩子去醫院的機會。
細心觀察會發現,周圍很多不常生病的孩子基本很少宅在家,但也不會頻繁去人多、空氣不好的室內場所,他們的活動場所更多是戶外、大自然。
帶孩子接觸大自然
成長的不只有免疫力 父母需要帶寶寶多去戶外、大自然中體驗,幼時經歷過風吹雨打,能讓他更好地茁壯成長。 冬季雖然寒冷,但帶娃出門,親近自然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鍛鍊」孩子的免疫力。
增強體魄之餘,更能給孩子帶來以下多方面的益處。
1. 讓寶寶擁有更豐富的體驗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飛鳥魚蟲,各類植物,對孩子增長見識、拓展視野大有益處。
2. 幫助寶寶心理健康成長
在孩子身體狀態較好的情況下,讓孩子體驗季節的變化和氣候變遷,讓身體逐漸適應各種氣候條件,不僅是孩子自身抵抗力增強的催化劑,也是孩子認識世界、心理成長髮育的需要。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寶寶也可能會生病,但是這些都是符合寶寶自然成長規律的。孩子的免疫力,會在一次次對抗病原體的過程中逐漸強大起來。寶寶的變化和遇到的小困難,都是成長路上必經的歷程,是最自然的安排。
面對這些變化,爸媽不需要焦慮,理解寶寶的成長規律,用心守護。
不要因為擔心孩子生病,就剝奪孩子們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下雨天,可以與孩子一起穿著雨衣、雨鞋,去雨中聽大自然的協奏曲,看小雨如絲線,大雨似瓢潑;下雪天,可以陪孩子做足準備運動,穿著保暖的衣物,盡情與雪花玩耍,堆雪人、打雪仗。
這些陪伴,孩子會更喜歡,還免去了三令五申不許看 iPad,不能玩手機的規矩。
尊重寶寶的天性,順其自然,讓他去體驗和探索,孩子會像一粒種子般,慢慢發芽長大,幼時經歷過的每一次風吹雨打,都能讓他更好地茁壯成長。
-
3 # 棋棋成長記
小孩子總生病,這個只能說孩子的免疫力太低,抵抗力太差了,建議你還是要從平時的生活飲食,作息等等這些習慣來入手。規律飲食,規律作息,多喝熱水,增強體質。可以讓孩子多吃一些水果。
-
4 # 梧桐微健康
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如果先天不好,後天的脾胃更要好好養,而小孩子脾胃就比較弱,平時吃的不注意就容易積食,積食之後就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生病症狀,所有平時吃飯的時候要注意:1、忌吃過飽,吃的太多就積食,消化不良,2、忌追著餵飯,現在家長怕孩子吃得少,成天跟著孩子身後追著喂,使勁塞,結果越是追著喂,孩子越是不好好吃飯,最終惡性迴圈,而且容易把小孩子脾胃弄壞,3忌吃零食,零食吃多了,孩子就不會好好吃飯,而且五穀為養,沒有很好進食五穀,身體必定不會健壯,4、忌冷熱不均,不吃寒涼生冷的瓜果,因為脾胃怕寒怕涼。總之,平時如果有積食可以經常揉揉肚子,按摩。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可以試試四君子湯或餘柑煮水喝
-
5 # 軒軒綿綿的生活日常
身體抵抗力不行,缺乏微量元素,過了母乳期,適當新增輔食,補充鈣鐵鋅,平時多喝水。多吃點蔬菜水果。天氣好時多帶孩子出去呼吸新鮮空氣。
-
6 # 78自由行走的貓
先去醫院檢查,如果醫院也查不出來原因,建議分析下是否是居住環境或飲食營養因素導致的。
居住的房子裝修及傢俱質量,是否存在甲醛超標的問題。長時間居住在甲醛超標的環境裡的確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嬰幼兒本身尚在發育期,各個器官較為脆弱,長期吸入甲醛超標的空氣容易輕則引起感冒、發燒、咳嗽或面板過敏等症狀,重則可能會導致器官功能性病變。這方面可聯絡當地CMA檢測看下房子的空氣質量。飲食方面合理搭配營養,尤其要注重優質蛋白的攝入,優質蛋白是增強抵抗力,防禦病毒入侵身體的一道強有力的屏障。另外食用油的攝入儘量做到歐米伽3-6-9成分的均衡。詳情可參考一本有關臨床營養學的書籍《你是你吃出來的》。祝願寶寶健康成長!
-
7 # 育兒人
有的寶寶總是生病,抵抗力差,要用心餵養和注意調理,特別要調理脾胃,因為小兒消化功能較差,容易積食,內生熱,會出規上吸呼道感染,風寒風熱感冒發熱以及盜汗發育緩等現象,所以要在穿衣飲食上多加註意,也有的愛吃甜食或冷飲,影響腎氣,對牙齒髮育以及脾的運化帶來負面影響。一般而言,調理好肝脾為先。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優質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攝入十分重要,配合一定的運動,在不同的季節注意飲食調節,就可避免一些生病的發生。
-
8 # 水平1424
寶寶出生半年左右,體內有抗體,少得病。之後易生病,除了三餐飲食營養外,同年齡段的奶粉,還要補充微量元素,比如硒等。
冷熱變化,增減衣服。吃多拉稀,吃少營養又不夠。應時時注意。
-
9 # 小熊軟糖鴨鴨
你好,我是一名幼兒教師。
關於寶寶容易生病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年紀小,抵抗力比較弱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隨著年齡成長,抵抗力就會提高,慢慢的就不會那麼容易生病(千萬不要聽信那些吃保健品什麼的那種東西)
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增強抵抗力,平時多運動,吃些有營養的食物。
寶寶生病及時就診,寶寶難受就要立馬去看 ,不要拖著。寶寶的一些小問題 拖著拖著就會變成大問題。
注意生活細節,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
10 # 諾諾媽媽的中年生活
您指的是哪個階段來說呢?還是一直這樣的呢?
我來說說我的經驗吧!我家倆個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規律,就是學齡前或者在家放假時,從來不生病的,但這樣開學後到學校,三天兩頭感冒咳嗽,其實這也反應出她們自身抵抗力不行,在家接觸的外界病菌比較少,所以不生病,但到了大環境下,就不行啦!
說白了,就是家長平時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了,她們不能適應外面的環境,缺少對抗外界病菌的抵抗力了。反觀鄉下的小孩子,整天在外面跑啊!玩啊!就很少生病的呢。
所以,平時還是應該多多帶他們到戶外活動,多晒太陽,提高自身抵抗力,還有適當的到公共場合接觸一下,可以激發特定的抗體,但前提是保證安全哦!現在疫情期是不提倡去公共場合的哦!
但如果拋開這種情況,如果從小一直抵抗力比較低,頻繁生病,建議還是要去看一下醫生,做個全面的檢查比較好呢!
回覆列表
寶寶經常生病的原因:
很多的寶寶從6個月後就開始生病,是因為他們從媽媽那裡獲得的免疫力開始減弱(堅持母乳餵養,能幫助寶寶獲得一些額外的免疫保護),自身的免疫力弱就會逐漸體現出來。當寶寶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外界環境,就會更容易生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在不斷髮展自己的免疫系統,並逐漸發育成熟和強大。
另外,冬天寶寶易生病,主要是長時間呆在室內,缺少運動,且室內缺乏新鮮空氣所致;而春秋易打噴嚏、流鼻涕等,則可能是花粉飛揚,導致寶寶過敏所致。
所以,寶寶生不生病、生病多少次,並不是衡量免疫力強弱的標準。
但是對於一些大一點的寶寶還是生病的情況,和免疫力就有很大的關係了。
要讓寶寶少生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按時接種疫苗;
適當進行戶外運動;
飲食合理,膳食均衡搭配;
保證充足的睡眠;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以上的幾個媽媽要注意,另外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鈣鐵鋅覆盆子低聚果糖和津鐘罩金銀花低聚果糖,來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