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歡快的小摩托8

    在經濟市場化、人口流動化的當下,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生活條件,有好有壞。而貧窮會讓一個人的心態變得消極。若要扶貧,那麼就要先給他們送志氣,先改變他們的陳舊思想。

    時代在快速發展,但仍有一些偏遠落後的山區裡,生活條件並不好,交通不方便,教育水平也低下,當地的人缺乏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而導致當山區外的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山內部卻並沒有太多的改變,讓當地的生活無法得以改善。回想到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若想要群眾脫貧,那麼應該對處在貧困中的群眾進行思想引導,將“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但“不怕窮”的陳舊觀念和習俗,猶如一道“文化的枷鎖”,很大力度地壓制一些貧困戶脫貧的意願與動力。

    在那些貧困地方的人,以當地的自然條件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很難過上山區外界的好日子。並且有人會安於現狀,很是滿意當前的生活,並不想做出改變。這樣的想法讓貧困地區內部人員動力不足,毫無志氣可言,給扶貧增加了難度。雖我們有扶貧的想法,但他們“不怕窮”的想法讓他們不願去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一消極的想法讓人早已缺乏了“人窮志不窮”的信念,缺乏活力。所以若要真正實現脫貧就要先扶志,之後再扶智。

    若只是扶貧而不扶志,即使透過我們的資源改變了他們現狀,但最終沒有志氣的他們還是會回到原狀,並沒有達到真正扶貧的效果,只是曇花一現。在扶貧的過程中,應先給他們灌輸志氣和信心,讓他們明白,他們可以透過自己自強不息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比之前更好的生活。精準扶貧這一專案可以更深入地展開全面的工作,去感化他們,在無形中慢慢地轉變他們的觀點,慢慢影響著他們的行為。在其過程中,讓他們明白所謂的命運不可能一開始就註定的,後天可以透過自己的奮鬥可以改變的。讓他們明白幸福不可能空降,只能透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襯衫外面配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