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因為秦嶺-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是中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中國的亞熱帶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雷州半島以北,橫斷山脈以東(22~34°N,98°E以東)的廣大地區。涉及16個省市(包括臺灣省),面積約2.4×106km2,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一半。中國亞熱帶屬東岸溼潤季風區,位置比西岸氣候型偏南5~8個緯度,比大陸氣候型偏北6~7個緯度。與世界同緯度比,除沙漠地區外,是最暖熱的地區,雨量遠比同緯度的充沛,生物資源豐富,四季長青,土壤肥沃,生物生產力高,農作物高產優質,是中國主要的農林產區。

      中國亞熱帶丘陵山地雨熱基本同季,光熱水資源豐富。年總輻射量多在38×108~54×108焦耳/米2,全年大於10℃的積溫在4250~8000℃之間,大於10℃持續天數,在220~350天左右。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多數降水在作物需水較多的溫暖季節。在主要農林作物生長季節(4~10月)的太陽輻射、積溫和降水可佔全年總量的70~85%,光、熱、水的配合,有利於亞熱帶各種喜溫作物,林果和灌木的生長,具有發展大農業的有利條件。

      但本區也是中國降水量最多,暴雨最頻繁,強度最大的地區。特大暴雨的出現,不僅大大減小了降水的有效性,也嚴重危害了山區及其下游地區的農業生產。此外,低溫凍害、寒害、冰雹以及高山區的雪害在本區也屢見不鮮,給山區農業生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而暖溫帶則與亞熱帶相比,在自然環境上遜色不少。隨著暖溼氣流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推進後影響力越來越小,所以降水量越來越少。故中國將北溫帶劃分為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越往北降水越少,河流流量越小(不是北方所有的河都是降水量和流量少的!黑龍江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秦淮線以南的水系叫江、以北的叫河(還有好多例外),不過江、河只是人們的稱呼,與流量和降水量沒多大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區別黃精和玉竹?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