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發展史告訴我們:先秦文學的書面語與其時代的口語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論語雖在我們現在看來很難理解,但在那個時候卻是口語,因為這本身就是一本語錄,不可能用太多書面語,而實際上當時書面語和口語並沒有真正分開,人們還沒有什麼書面語的意識
為什麼後來出現了書面語和口語的分野,關鍵在於後來人對先秦文章的崇拜,秦漢以後的人們由於這種崇拜紛紛模仿先秦語言,在書面上仿照先秦樣式,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口語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詞彙和語法的變化都很多,可熟面上卻被人們刻意的保持下來,一直沒有多大變化
當然古人對先秦漢語的模仿並不到家,他們只能摹仿一些固定成語,如未之有也、何如、如之何、何有、……之謂也等等,在一些細微的詞彙上卻經常露出馬腳,而這些就是我們研究各個時代書面漢語不同之處的依據
例如:尚書裡的禹貢一篇,表面上說寫的是夏禹留下來的文字,但其中的詞彙完全是戰國時代的語言特點,因此我們斷定其為偽作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知識分子越來越成為社會的棟樑,加之古代中國的教育並不普及,因此文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就更喜歡把文章寫的生澀難懂,漸漸與當時的口語分離
這種現象一直到二十世紀的新文化運動時才得以停止
可是同時我們還要注意:白話文學並沒有因為古文的生澀難懂而停止下來,從南北朝到明清都有表現,以明清的章回小說為例,最開始的三國演義還比較保守,並沒有用白話,而是淺顯的文言,水滸傳開始就已經用白話文寫作了,這些白話文作品體現了當時的口語,可謂別具一格
白居易的詩雖然老嫗能夠看懂,但絕不是平白的白話,否則便不能稱作詩,詩歌是需要詩人的藝術加工的,豐富的修辭,生動的意象都是詩歌必不可少的要素,白居易的詩歌語言雖然老嫗能解,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白話
漢語的發展史告訴我們:先秦文學的書面語與其時代的口語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論語雖在我們現在看來很難理解,但在那個時候卻是口語,因為這本身就是一本語錄,不可能用太多書面語,而實際上當時書面語和口語並沒有真正分開,人們還沒有什麼書面語的意識
為什麼後來出現了書面語和口語的分野,關鍵在於後來人對先秦文章的崇拜,秦漢以後的人們由於這種崇拜紛紛模仿先秦語言,在書面上仿照先秦樣式,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口語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詞彙和語法的變化都很多,可熟面上卻被人們刻意的保持下來,一直沒有多大變化
當然古人對先秦漢語的模仿並不到家,他們只能摹仿一些固定成語,如未之有也、何如、如之何、何有、……之謂也等等,在一些細微的詞彙上卻經常露出馬腳,而這些就是我們研究各個時代書面漢語不同之處的依據
例如:尚書裡的禹貢一篇,表面上說寫的是夏禹留下來的文字,但其中的詞彙完全是戰國時代的語言特點,因此我們斷定其為偽作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知識分子越來越成為社會的棟樑,加之古代中國的教育並不普及,因此文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就更喜歡把文章寫的生澀難懂,漸漸與當時的口語分離
這種現象一直到二十世紀的新文化運動時才得以停止
可是同時我們還要注意:白話文學並沒有因為古文的生澀難懂而停止下來,從南北朝到明清都有表現,以明清的章回小說為例,最開始的三國演義還比較保守,並沒有用白話,而是淺顯的文言,水滸傳開始就已經用白話文寫作了,這些白話文作品體現了當時的口語,可謂別具一格
白居易的詩雖然老嫗能夠看懂,但絕不是平白的白話,否則便不能稱作詩,詩歌是需要詩人的藝術加工的,豐富的修辭,生動的意象都是詩歌必不可少的要素,白居易的詩歌語言雖然老嫗能解,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