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史資深宅
-
2 # 圓圓學歷史
宰相是一種制度,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丞相,是中國古代官名。三國以後是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
通俗的說一下二者的關係就是,宰相包括丞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宰相和丞相的區別有以下兩個方面:一、職位上的區別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的一種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
宰相的正式官名隨著朝代的更替,先後出現過:相國、丞相、大司徒、侍中、中書令、尚書令、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多達幾十種官名。
丞相與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後,正式設定丞相。
任官所需要的資品被人們稱之為官品,丞相官品為一品。一品官,就是國家組織中最高的官。
二、人員配置上的區別
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為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
丞相則是具體指導某一人擔任這個職位。例如秦統一以後繼續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增設中丞相。漢承秦制,依然設定相國,同時設定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西漢第1任相國是韓信。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秦朝時回,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其名稱權責,方便皇帝施政。宰相這一官職歷時大約1500年。
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員的通稱。
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
-
3 # 海峽浮沉記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乘船”,杜甫《蜀相》一詩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歷史上既有“宰相”又有“丞相”,兩者有什麼聯絡和區別?今天來探討一下。
宰相和丞相起源及區別
“宰相”是“宰”和“相”的合稱,宰為主持之意,相為輔佐(君主)之意。“宰相”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輔佐君主、統領百官的宰相,萌芽於春秋時期齊景公設立的左、右相。戰國時期最早設相的國家是魏國,其後是韓、趙兩國,秦國設立的較晚。“宰相”是這類職務的通稱,各國稱呼不一,韓、趙、魏稱“相”,秦國稱“相邦”,楚國比較特殊,稱為“令尹”。“宰相”是泛稱,是一種制度體系,歷史上除了遼代曾將宰相作為正式官職名稱外,其他時期“宰相”所對應的官職名稱和職權範圍都不盡相同。
丞相與宰相不同,是一個特定的官職名稱。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繼續設立丞相,王綰、李斯等均擔任過這一職務。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宰相”和“丞相”的區別的話,宰相是一種制度設計,是百官之長的統稱,丞相是一個特定的官職。宰相涵蓋包括丞相在內的諸多官職,丞相是宰相的一種。
-
4 # 素年錦時啦
首先是人員上的區別,丞相具體指某一個人,而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第二,丞相和宰相,兩個名稱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權力的演變。
在中國歷史上,丞相的名稱一直在變化,秦朝漢朝時期,丞相為文官之長。隋唐時期,三省長官中尚書令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宋朝時期,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為宰相。明朝時期,稱宰相未內閣大學士。清代時期,軍機處大臣中的領班大臣是一把手。
而權臣,自古以來就是威脅皇權的一個重要因素,皇帝對任何人都不信任,總擔心丞相奪權,因此,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和丞相之間的關係就是相互戒備的。
第三,是制度上的差異,宰相沿襲的是一種制度,是一種泛稱,丞相則為官名,所以說,丞相和宰相的區別是很大的。
到了秦朝的時候,出現了左右丞相,後來還出現了所謂的中丞相,左右丞相各自負責自己的事情,漢朝的時候也是如此,比如說曹操,就是一個丞相。
第四,是權力上的差異,丞相是官職和敬稱,宰相僅是敬稱,沒有實權。
-
5 # 尼古拉斯奇異果
“宰相”是“宰”和“相”的合稱,宰為主持之意,相為輔佐(君主)之意。“宰相”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輔佐君主、統領百官的宰相,萌芽於春秋時期齊景公設立的左、右相。戰國時期最早設相的國家是魏國,其後是韓、趙兩國,秦國設立的較晚。“宰相”是這類職務的通稱,各國稱呼不一,韓、趙、魏稱“相”,秦國稱“相邦”,楚國比較特殊,稱為“令尹”。“宰相”是泛稱,是一種制度體系,歷史上除了遼代曾將宰相作為正式官職名稱外,其他時期“宰相”所對應的官職名稱和職權範圍都不盡相同。
丞相與宰相不同,是一個特定的官職名稱。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繼續設立丞相,王綰、李斯等均擔任過這一職務。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宰相”和“丞相”的區別的話,宰相是一種制度設計,是百官之長的統稱,丞相是一個特定的官職。宰相涵蓋包括丞相在內的諸多官職,丞相是宰相的一種。
漢代丞相——抓大放小
西漢承秦制,設定丞相,《漢書》記載了兩則有關丞相的故事,很有意思,也耐人尋味。漢文帝即位後,以陳平、周勃為左、右丞相。一次文帝問周勃:“全國一年審理、判決的案件有多少?收入、支出的錢糧有多少?”這兩個問題,周勃都回答不上來,急得汗流浹背。文帝又問陳平同樣的問題,陳平說:“陛下要了解案件情況,可以問廷尉;要了解錢糧收支,可以問治粟內史。”文帝反問陳平:“既然各有主管之人,那丞相起什麼作用呢?”陳平回答說:“作為宰相,上要輔佐皇帝、夑理陰陽、順應四時,下要使萬物適時生長;在外鎮撫四夷和諸侯,在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盡其責。”陳平所言集中概括了西漢宰相的主要職責,回答十分得體,文帝也很滿意,與其同為丞相的周勃自愧不如,主動辭職,讓陳平獨任丞相。
《漢書·丙吉傳》記載了丞相丙(亦稱邴)吉外出,遇到打架鬥毆出人命的事不管不顧,遇到農夫的牛喘氣不正常反倒下車詢問的故事。丙吉認為,丞相關心的應當是國家大事,打架鬥毆出了人命,這是主管部門的職責;問牛的事則不同,牛喘粗氣很可能是天氣不正常,會影響到農業收成,這才是丞相該管的大事。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一是西漢丞相的權力還是比較大的,相權相對於皇權還有一定的獨立性。二是丞相的主要職責是抓大放小,抓國家大事,無論是陳平還是丙吉,對自己的職責定位都很準確。
漢成帝的時候,以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馬並稱為“三公”,統稱宰相。到了西漢末年漢哀帝的時候,將丞相更名為大司徒、御史大夫改稱大司空,與大司馬並列為三公,三人均為宰相,但沒有了丞相的官名,這種局面持續了200多年。直到東漢末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罷撤三公,恢復丞相一職,獨任丞相。
三國時期,吳國、蜀國均設定丞相,只有魏國不設丞相,以三公及中書監、中書令併為宰相。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被視為歷代丞相的楷模。諸葛亮死後,蜀國不再有人擔任丞相。
隋唐宰相——集體領導
魏晉南北朝時期,丞相一職時置時廢,設定的時間少,不設的時候多。從隋朝至宋代將近700年間,明確設立丞相一職的時間很短,只在唐代開元年間、南宋乾道年間有過。其餘大多數時間,均設立名稱各異的官職來行使宰相職權。
隋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即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三人皆為宰相。唐代在繼承隋朝的基礎上又有所改變,將內史省改名為中書省,內史令相應地更名為中書令,將門下省長官納言改名為侍中。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侍中都是宰相,尚書省的尚書令也是宰相,不過由於唐太宗李世民在繼位之前曾任尚書令,臣下為了避嫌,無人敢任此職,於是尚書令的副手尚書左、右僕射變成尚書省的宰相,這樣就出現了三省四位宰相的情形。
唐代三省六部制
後來因為中書令、門下侍中位高尊崇,與尚書省屬官左、右僕射並任宰相不妥,於是不再輕易授予中書令、門下侍中兩官職,而是改以其他官職加上“參知政事”“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平章政事”的名義行使宰相職權。唐高宗之後,高階官員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號都可以稱為宰相,從此“同三品”“平章事”成為宰相專屬銜號。到唐朝後期,宰相的名號基本上都統一到“同平章事”的名義下。
與兩漢丞相一人獨任或最多兩人(左、右丞相)相比,唐朝宰相一般由多人擔任,是一種“集體領導”制度,其中為首一人稱為“執政事筆”,玄宗朝的李林甫、楊國忠都曾任過。安史之亂後,唐肅宗鑑於此前宰相權力過於集中的弊端,採取了防範措施,建立宰相“十日一秉筆”的輪流執政制度,目的是為了杜絕相權長期獨攬在某一人手中。
宋代——宰相須用讀書人
宋代宰相先後採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左相)”“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右相)”等名義,設定“參知政事”為副相。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設立左、右丞相為正式官職,直到南宋滅亡。
說起宋代宰相,有兩件事不得不提。一是“宰相須用讀書人”。建隆年間,宋太祖趙匡胤要更改年號,讓宰相趙普取一個,趙普定了“乾德”二字,趙匡胤很滿意,就採用了。乾德三年(965年),趙匡胤偶然在宮中發現一面銅鏡,後面有“乾德四年鑄”字樣,看起來已經用了很長時間了。趙匡胤不解,現在是乾德三年,怎麼會有“穿越”的鏡子呢?問宰相趙普,趙普不能對。儒生竇儀(一說為盧多遜)說,此鏡應該來自蜀地,前蜀後主王衍曾經用過“乾德”這個年號(919-924),鏡子應該是那時候鑄造的。趙匡胤為此十分感慨地說,宰相須用讀書人啊!
二是不用南人為相。據宋人筆記小說《道山清話》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曾經有過“不用南人為相”的祖訓,並且在宰相辦公的政事堂上手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據《邵氏聞見錄》記載,易學大師邵雍有一次在洛陽天津橋遊玩,忽然聽到有布穀鳥啼鳴,邵雍感到很驚訝,這是南方的鳥,怎麼來到北方來了,於是他嘆息說:“將來有南人為相,此乃亂世之兆也!”
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進行變法。王安石是臨川(今天江西撫州)人,地道的“南人”,參知政事雖然是副相,但實際掌握權力,正是邵雍所說“南人為相”。北宋朝廷內部圍繞變法分成兩派,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史稱“新舊黨爭”,嚴重影響到北宋統治。
從南宋開始,就有人將北宋滅亡原因歸咎到王安石變法,宋高宗趙構曾說過:“今日(北宋滅亡)之禍,人徒知蔡京、王黼之罪,而不知天下之亂,生於安石”。明朝商輅在《續通鑑綱目》裡說到:“汴宋之禍,始於神宗、安石,終於徽宗、蔡京。”南人為相,固然有王安石這樣引起爭議者,也有蔡京這樣的奸臣,但南宋一朝中興名臣李綱、虞允文扶危救難,文天祥、陸秀夫堅持抗元,寧死不屈、名垂青史,他們也是“南人為相”,差距咋這麼大呢!
遼代——南北面官各設宰相
遼,有時也自稱契丹,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遼代實行“以國法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的統治策略,為此採用“南北面官”制度,治理漢人的官署位於皇宮的南邊,稱為南面官,治理契丹的官署位於皇宮的北邊,稱北面官。南北官制均設定宰相職務,分別是南府左宰相、南府右宰相,北府左宰相、北府右宰相,朝中宰相共有4人。遼國不但在朝廷中樞設立宰相,在東京、中京、南京等三京均設定宰相府。遼代將宰相作為正式的官職名稱,這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明朝——廢除丞相
金朝、元朝都設有名稱不一的宰相。金朝尚書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統稱宰相。元朝中書省中書令、右左丞相、平章政事以及尚書省右左丞相、平章政事通稱宰相。
明初,朱元璋參照元朝的制度,設立中書省總理政務,以丞相負責,統率百官、輔助君主處理國家政事。徐達、汪廣洋、李善長、胡惟庸等先後擔任丞相。朱元璋一方面設立丞相,另一方面對相權嚴格限制,防止相權威脅到君權。洪武六年(1373年),設立六科給事中,弱化了中書省參與決策的權力。洪武十年(1377年),設立通政司上傳下達百官章奏,丞相失去了對官員奏章的先行處置權,權力被大幅度削弱。
洪武十三年(1380年),時任右丞相的胡惟庸以謀反罪被誅殺後,朱元璋藉機廢除了丞相,親自統領六部,並且宣佈以後嗣君不許議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請者,處以重刑,並立為祖訓。朱元璋在解釋自己為何廢除丞相時說:“設相之後,臣張君之威福,亂自秦起。宰相權重,指鹿為馬。自秦以下,人君君天下者,皆不鑑秦設相之患,相繼而命之,往往病及於君國者,其故在擅專威福。”
朱元璋廢除丞相是封建社會官僚體系和治理制度的重大變革,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一方面,廢除丞相,百官群龍無首,再也不能形成以丞相為首的第二個權力中樞,極大地增強了皇權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取消丞相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皇帝工作量急劇增加。打個比方來說,王朝是一個巨大的公司,皇帝是董事長,丞相是總經理或執行長,大臣們是各個部門經理。以前丞相在帝王面前起著類似總經理的作用,分擔了大量的日常工作,可以讓皇帝這個董事長從日常的瑣碎事務中超脫出來,思考重大的戰略方針。丞相被廢除之後,皇帝直接與六部這樣的部門經理打交道,中間缺少過渡和緩衝,工作量直線上升。如果是明太祖、清世宗雍正這樣勤政的皇帝,還能勉力維持局面,如果皇帝懶政、怠工,反倒更加影響到國家正常執行。
帝王雖然經常被美化成“宵衣旰食”“夙興夜寐”的勞動模範,但人畢竟不是鐵打的,皇帝沒有幫手是行不通的。永樂年間,明成祖選取一批翰林學士入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以區別於朝廷的“外朝”。這批翰林學士實際上是幫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私人祕書班子,雖然有些人升為大學士,但官階僅為五品。到了明仁宗之後,大學士經常以三孤(少師、少傅、少保)身份兼任各部尚書,為皇帝起草詔令、批答奏章,地位越來越重要,品級也越來越高,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即《明實錄》所言“今之內閣,宰相職也”,內閣中位列第一的輔臣(內閣首輔)搖身一變成為有實無名的宰相,宰相制度又以“內閣”“內閣首輔”的身份借屍還魂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的“宰相”與以前的宰相性質不同。明代的內閣僅是皇帝的祕書處,有一定的參議權,但沒有決策權。這與漢、唐、宋代宰相有決策權甚至可以“封駁”皇帝的聖旨是有本質區別的。
清代——宰相制度伴隨封建社會最終滅亡
清代基本沿襲明制,仍然不設正式的宰相。清代前期設立官階一品的大學士,為文臣最高品級,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具有宰相性質。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後,大學士的職權被軍機大臣架空,軍機大臣取代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清宮劇多,有部電視劇叫《宰相劉羅鍋》,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明珠、索額圖動不動就被人尊稱為“明相”“索相”,這只是小說家言。清代臣子絕對不敢以宰相自居,因為皇帝最煩、最討厭就是“宰相”,是犯忌諱的。據《清實錄》記載,乾隆四十六年,乾隆無意中發現名儒尹嘉銓在其著書中稱大學士、協辦大學士為“相國”,乾隆對此非常震怒,嚴厲批評說:“夫宰相之名,自明洪武時已廢而不設,其後置大學士,我朝相沿而不改,然其職權僅票擬詔旨,非如古所謂秉鈞執政之宰相也。”乾隆說的非常準確到位,清代的大學士僅僅是根據皇帝的旨意草擬詔書,根本沒有任何決策權。清末,袁世凱大權獨攬,被清廷委任為總理大臣,可算是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宰相”。
清代入值軍機處的軍機大臣具有宰相性質
古代皇帝與宰相之間的關係是最重要的君臣關係,直接影響到政權的穩定性,二者之間相處融洽、親密無間的時候少之又少,大部分時候是一種此消彼長、相互競爭的關係。君權強大,則相權衰弱,反之亦然。前者發展到極端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皇帝親自統領六部,後者發展到極端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從秦至清,宰相職權大體經歷了一個由大到小、逐漸減弱的過程。與此相伴隨的是,皇權越來越集中,皇權專制在明清發展到頂峰,不受任何制約和牽制,嚴重影響了中國社會近代化發展程序。
-
6 # 小寳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和“宰相”不是一回事,二者存在比較明顯的區別。對於丞相來說,是封建王朝下具體的官名,而就宰相來說,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大權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丞相一般都可以稱之為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具體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而且是同時並存的,而且相國地位高於丞相。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彼時,李斯被秦始皇任命為丞相。對於秦國和秦朝來說,相國、丞相都可以稱之為“宰相”。劉邦建立西漢後,漢承秦制,依然設立相國,同時設立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在這一歷史階段,丞相的地位是低於相國的。不過,自公元前1年,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到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這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漢朝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這個時候的宰相主要就是指“大司徒”、“尚書令”等官職了。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東漢朝廷的大權。公元208年,曹操正式擔任東漢朝廷的丞相。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劉備建立的蜀漢,也設立了丞相一職,由諸葛亮擔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就魏晉南北朝這一歷史階段,大部分朝代是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的。比如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就沒有丞相這一官職,而費禕、蔣琬等人,因為擔任尚書令等官職,所以也被後世稱之為“宰相”,比如諸葛亮、費禕、蔣琬、董允就被後人稱之為“蜀漢四相”。
唐朝時期,尚書左、右僕射等擔負著宰相的職責,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時期,丞相權力過大,對於皇帝的權力形成了不小地的限制。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正式廢除了丞相一職。不過,在明朝時期,內閣大學士一般被稱為宰相,清朝只有內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才稱的上是真正宰相,比如和珅等人。總的來說,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並非一直存在的,對於部分朝代來說,往往沒有丞相官職。但是,對於任何朝代來說,總有人因為承擔著類似丞相的工作,所以被稱之為“宰相”。
-
7 # 翰元與文博
我就直接了當先說結論了。
丞相是一個具體的官職,宰相是一個制度體系,宰相的具體官職有很多,包含丞相、相國、中書令、同中書門下三品等,只是每個時代的叫法不一樣。所以,丞相是宰相的一種。如果你還是覺得模糊,那我給您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現在的處級幹部,處級是個制度體系,而縣長、事業單位林場的場長、還有一些下屬單位的部門部長,都是處級幹部,只是叫法不一樣,他們都屬於處級這個體系裡面,或者這個好理解一點吧。
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宰相制度的發展過程。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宰相”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他產生於春秋時期的左、右相,到戰國發展成熟,各國紛紛設相。
秦漢秦朝時,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其中一位就是丞相,是百官之長,這這時,宰相的具體官名為丞相。同時設右丞相和左丞相等官職。
漢朝時,漢承秦制,西漢時的宰相制度基本與秦朝無異。到東漢時宰相,宰相的具體官職為“司徒”,但是他的權利非常小,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手中,形成了“雖置三公,事歸臺閣”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時,戰亂頻發,制度混亂,宰相的制度一直在變化,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等,皆為宰相的具體官職。
隋唐隋朝設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唐朝設三省六部制,起初三省的長官均為宰相,共議國政。但是由於尚書令的權利過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職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僕射代行職權。唐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頭銜的才是宰相。
宋、元、明、清宋朝時,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充當,而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以參知政事為副相。元豐改制後,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宋後期,又改為左、右丞相。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
明朝時,朱元璋廢掉了宰相制度,設內閣輔佐朝政,起初閣臣無實權,後來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
清朝時,雍正設軍機處,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總之,整個封建政治史,就是皇權與相權之間的鬥爭,相權不斷沒落,皇權不斷加強。
參考資料:朱紹侯、齊濤、王育濟《中國古代史》
-
8 # 國內ERP專題
丞相為具體的官名,宰相是一種官制
自夏朝建立國家,設官分職,4000年來官制幾經重大變革,頭緒繁雜。
秦漢時期,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秦與西漢所謂的“三公”,就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種官職。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至魏晉以來,中書、尚書之官始真為宰相,而三公遂為具員。”
漢武帝時期,丞相權力下降到了漢武帝以後,為削弱丞相的權力, 不斷提升內朝(中朝)的權力,提高少府屬官尚書令、僕射等的地位,賦予其參決機務的職能,最終使尚書檯成為中樞決策機構,丞相都只能是奉命執行而已。尚書檯(省)事權膨脹,走向外朝,中書、門下即取代尚書在內朝的作用,掌詔命之事,參與決策。
三國時期,丞相再次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魏時期的曹操,蜀漢後期的諸葛亮。
秦漢時期設立的官制,統稱為宰相制度,到了明,宰相制度被廢除到了明朝,皇權被強化到君主一人獨裁的程度,秦漢確立起的宰輔制度被廢除了。明太祖聲言:
“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 ,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廢除了丞相,大權由皇帝獨攬,等於是皇帝兼宰相,皇權又融入了相權。把相應的權力歸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至此,延續1500多年的宰相制和實行近千年的三省制宣告終結。
清朝,建立軍機處制度此時建立的軍機處(相當於祕書),將皇帝集權推向新的高峰。軍機大臣由皇帝欽定,完全秉承皇帝旨意行事,無正式衙署,有官無吏,只有“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的職責。清朝皇帝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效率高、守機密、無實權的辦事機構,比起明太祖廢除丞相,政皆獨斷,“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要高明,皇權既無從旁落,皇帝又可不必過度操勞。
-
9 # 無趣老男人
丞相,中國古代官名。三國以後是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
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丞相是古代最高的官職。宰相是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只有遼代以其為正式官名,相本為相禮之人。
-
10 # 真愛人間666
拯相與宰相的區別在與官位不同,雖同朝為官但丞相的級別略低於宰相,宰相的權力相對集中,有時可代表皇上發表皇上的行政命令,是皇上的心服!
回覆列表
1.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丞相是中國古代最高官職,丞相制度存在時間長達1600年。
2.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實已為官的通稱,相有輔佐之意。
丞相為官名,宰相為一種制度,通俗地講二者的關係為:宰相包括丞相。宰相包括丞相。區別如下:
一,官銜
丞相與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後,正式設定丞相。
二,人員
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丞相則具體是指某一人。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其名稱權責,方便皇帝施政。宰相這一官職歷時大約1500年。
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員的通稱。
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