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瑩講歷史
-
2 # 嗔痴歷史觀
要細數歷史上的貪官,和珅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一個,但也是最狡猾聰明的一個,可是為何和珅最後卻被嘉慶皇帝殺了,難道和珅自己就沒有料到這一點麼?其實真實的歷史並非我們表面看到的那麼簡單,和珅能夠坐到那個位置,很多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和珅僅僅是一個臣子,他能怎麼辦呢?
大權臣和珅1795年,乾隆到了自己曾經說過的六十年皇帝的期限,無奈之下只能將皇位的接力棒交給嘉慶,畢竟嘉慶在很多年前其實就已經祕密立儲了,他做皇帝其實只是遲早的事情,乾隆讓他在自己沒有去世的情況下當皇帝,僅僅是因為乾隆曾經許下過諾言,不得不兌現。
所以乾隆打算曲線救國,一方面跟嘉慶說“你才剛接手,有些事情你不懂,要多問一下我”,另一方面又讓當時身兼大清朝十幾個要職的和珅做自己的權力代言人,有什麼涉及到權力的大事情,就讓和珅去處理。
但是嘉慶一肚子的氣找誰去出呢?這時候和珅這個乾隆的代言人,就該儘自己應盡的義務了,當初享受權利的時候,和珅有多開心,如今履行義務,就會有多悲哀。
當然,從嘉慶當上皇帝初期的表現來看,雖然嘉慶對和珅巴結自己一事有些不滿,但是並不影響和珅繼續得到重用,這一方面是來源於嘉慶沒有掌握實權,另外一方面是和珅這個大臣確實好用,聰明機靈能幹事。
毫無疑問,和珅已經影響到嘉慶的實權,因此嘉慶懷恨在心,必須殺掉和珅心裡才痛快,誰曾想殺掉和珅居然有那麼多好處,既填充了國庫,還安撫了人心,但就是沒有提升嘉慶的治國能力,以至於大清朝不斷走下坡路。
所以這邊嘉慶想收拾和珅,那邊阿桂已經在叫人蒐集和珅罪證,最後兩人珠聯璧合,完美搭配,和珅就只能自認倒黴了。也許在乾隆即將去世的時候,和珅就已經料到自己的結局,可是作為封建王朝的一個大臣來說,和珅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又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命運呢,只能接受現實,才是和珅最後能做的事情。
-
3 # HuiNanHistory
和珅是真沒料到最後會有這個結局。
不要把和珅想的那麼精明,他不是不想被嘉慶重用,而是根本巴結不上嘉慶。
但你都能想到的事,和珅能想不到嗎?問題就在於,和珅根本就不知道誰是下任皇帝。和珅沒有你想的那麼精明。
嘉慶是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也就是13歲那年被祕立太子的,這個時候和珅還是個普通人,根本沒有發跡呢,根本不瞭解這裡面的事。因此,和珅才會自作聰明:
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
和珅以為嘉慶不知道這些事,所以把先機洩露給嘉慶,但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這點。
在乾隆的支援下,阿桂與和珅的爭鬥永遠落入下風,根本扳不倒和珅。
但就像和珅有乾隆作靠山一樣,阿桂也深受嘉慶的信賴。甚至於,阿桂在生前就知道嘉慶會繼承皇位,並將搬到和珅這件事寄希望於嘉慶。
嘉慶對阿桂的尊重,還體現在登基後所用之大臣皆系阿桂的門生故吏。這也就意味著——
和珅的倒臺是註定的。他根本就是低估了阿桂對嘉慶的影響。
-
4 # 金壇歷史
嘉慶小的時候,母親沒有多少錢,所以時長教育嘉慶要節儉,嘉慶也很理解母親,養成了節儉的習慣。
反觀和珅吃飯都不自己動筷子,上廁所四個宮女侍奉,和珅被嘉慶抄家的時候,家裡據說有10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世界GDP總量的4倍。
這個說法有點離譜,不過較為合理的說法是2000~3000萬兩白銀,相當於世界GDP總量的15%,這可是個人財富,皇帝都沒他有錢。
嘉慶看不慣他的一些做法。
錢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乾隆是給兒子留了個新手禮包,隨時可以拿錢充國庫。
真正的問題還是權利,和珅26歲就當上了軍機大臣(國防部長),內務府總督(國務院辦公廳主任),28歲當了戶部尚書(財政部部長),御前大臣(國務院副總理),理藩院尚書(民族事務部長和外交部長)29歲當上兵部尚書(三軍總司令)32歲當上了吏部尚書(組織部部長)。
大家可能不太理解,不是說和珅當了新官,老官就辭了,是他全部都當,他能貪這麼多錢,和他滔天的權利有很大關係。
乾隆死之前也考慮到了自己的老手下和珅,便詢問嘉慶,是否要殺了和珅,並勸阻嘉慶留下和珅,說和珅是個理財能手,希望不要殺他,嘉慶答應了。
乾隆是個孝子,想給母親辦大壽,可是現在國庫吃緊,如果在朝中提出來會被大臣們彈劾。和珅是誰呢?乾隆肚子裡的蛔蟲。
和珅看出乾隆心中的煩惱,便想了個法子。能不從國庫裡拿錢,還能把大壽辦了。
他對皇帝說這些個大臣中很多是買官上來的,也有不少私底下沒少貪錢,這些大臣沒幾個乾淨的。和珅勸乾隆下一道指令,只要交錢就可以免罪,這下子錢有了。
有人說為什麼和珅不巴結嘉慶呢,其實和珅是巴結過嘉慶的,只是被打臉了。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是乾隆的人,跑去嘉慶身邊,那還像話嗎?本來皇帝和皇子們的關係就是十分敏感的,乾隆是想要一個微妙的制衡,他可不想被篡位。
在聽了皇帝的話後,和珅心裡放下了戒備,心想這下可算可以喘口氣了。沒想到嘉慶等乾隆一走,便把自己下獄,過了幾天賜自盡了。
可能和珅想著慢慢和嘉慶周旋,沒想到嘉慶會在大喪的時候下手,屬實是失算,不然自己龐大的根系至少可以嘉慶磨上好幾年。
-
5 # 望眼浮雲
歷史就是重複的人性。歷史沒有絕對的真實,但有絕對真實的人性。
和珅能發家致富,位極人臣,除了聰明絕頂之外,更多的是有一份僥倖心理,認為自己就算貪汙受賄,徇私枉法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逃脫制裁。古往今來,哪個大奸大惡之徒不是如此呢?看現代犯罪分子被抓後的採訪,問他們不知道會有法律的制裁嗎?他們回答最多的就是,有僥倖心理認為不會抓到自己。一個小小的犯罪分子尚且如此,更何況古代第一貪汙名臣呢?
我比較喜歡竇文濤的一句話,問題都是具體的。如果設身處地,換做你是和珅,橫行無阻了一輩子,乾隆那麼有手腕的君主都給他幾分薄面,何況一個剛掌權的嘉靖呢?而且,和珅肯定也提前做了很多嘉靖的工作,一個在官場混了一輩子的權臣肯定是有所覺悟的,甚至都有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想著嘉靖上位還要給自己封賞呢。這就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每個新建的朝代都有屠戮功臣的習慣,那些被屠戮的功臣,雖然不應把和珅跟他們相提並論,但是心理大致也是一樣的。皇上總不至於拿我動手吧。能夠主動放棄一切,安度晚年的畢竟是少數。
至於嘉靖為什麼動手,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不過答案無非是豐盈國庫,懲治貪官,確立威信,從新建立政治平衡。
-
6 # 蕭立誌
嘉慶四年(1799)正月,乾隆得病,醫治無效,初三逝於養心殿。嘉慶下手了,正月初四,下旨免去和珅本兼各職,命和珅運送乾隆靈柩回清東陵。正月初五,下旨將和珅逮捕下獄。正月初八,下旨搜查和珅和福長安的家。正月十三,嘉慶即宣佈了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賜死。手腳之快、下刀之利,令人吃驚。
太快了。老皇帝留下來的權臣,即使再壞,新皇帝也得從容佈置,至少得顧及政局的順利過渡,安排好了再動手,幹嘛這麼急呢?和珅不過是個貪汙犯,他沒有兵權沒法造反,沒有必要這麼快啊。而且,從後來的情況看,嘉慶皇帝也不是一個處事果決的人,那他為什麼在和珅這件事上顯得那麼迫不及待呢?
近日我看到了一則材料。看完之後,我覺得我對嘉慶的心態多少有點了解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冊立十五子永琰(嘉慶)為皇太子。宣佈這個訊息的前一天,乾隆和自己的幾個心腹大臣透了底,這當中自然就包括和珅。其他大臣守口如瓶,可和珅知道之後,迅速跑到當時還是皇子的嘉慶府上,見到嘉慶奉上了一個玉如意。
看到這則材料之後,我突然明白了。和珅當然會死,但是死得那麼快,應該就是這個原因。後來嘉慶公佈和珅罪狀的時候,一共列舉了二十條大罪,這件事就被列在第一條。嘉慶說和珅: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嘉慶是真的很介意這件事,他還下了一道聖旨,禁止臣子進貢,還特別強調,尤其禁止進貢玉如意。
很多野史說,和珅仗著乾隆寵愛,眼裡沒有嘉慶,所以得罪了嘉慶。稍有常識的知道這不合邏輯。玲瓏剔透的和珅難道不知道老皇上再寵愛他,也沒有幾年好活了,他的身家性命都捏在繼任的嘉慶手裡。所以他怎麼可能故意得罪嘉慶呢?討好還來不及。和珅提前給嘉慶送個喜報,就是他討好的方式。
所以,這件事情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為什麼和珅覺得是討好的事,嘉慶皇帝覺得大逆不道。這個認知反差是怎麼出現的?我們先回到和珅的視角來看看。
一般人覺得,和珅一直就是一個權傾朝野的人。其實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領班軍機大臣阿桂去世,和珅才當上首席軍機大臣,爬到權力頂端的。和珅當權的那一刻,面對的處境就是:面對兩個皇帝,天有二日。兩位皇帝性格不一樣,想法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徵,就是隨時都可以要和珅的命。那和珅怎麼辦呢?當然只能兩頭討好。
討好老皇帝靠什麼?我知道你心思,你想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甚至你還沒開口,我先替你想到了。在乾隆最後的那段時光,乾隆上朝,旁邊站著兩個人,一個是嘉慶皇帝,一個是和珅。嘉慶站在旁邊,因為他是皇帝。和珅為什麼也要站在旁邊呢?因為乾隆那時說話口齒不清,只有和珅聽得懂乾隆在說什麼。你看和珅多聰明,對乾隆皇帝多瞭解,把他伺候的多周到。很自然的,和珅也用這一套來對待和揣測小皇帝。我要討好你,我要把自己的全部獻給你,我對你不會隱瞞,我對你沒有祕密。所以,他才提前給嘉慶送個訊息,遞個如意,就是這個思維模式的結果。但是在嘉慶皇帝看來,這件事情的意涵就完全不同了。為什麼不同?因為乾隆是一個沒有未來的老人,而嘉慶一個是有未來的年輕人。
一個老年人,尤其是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老年人,他的所有思緒都是指向過去的。比如說,乾隆在八十二歲的時候,寫了一篇《十全記》,記述自己一生平定準格爾、金川等十項功績,自稱“十全老人”。他知道自己沒有未來,只有過去,所以他會更看重眼下的感受。誰更能討他歡心,他就更喜歡誰。但嘉慶皇帝就不同了。他即位的時候才36歲,乾隆死的時候,他還不到40歲,正是年富力強,要做事的時候。嘉慶皇帝擁有的是未來。擁有未來的人,比只有過去的老人,區別在於他看待一件事的維度要豐富得多。和珅對他的討好他說不舒服是假的。但是嘉慶皇帝要考慮的維度就很多,比如和珅能把老皇帝的話洩露給我,那將來能不能把我的話洩露給別人呢?你對我是忠誠的嗎?和珅通過洩密如果獲得了寵愛,這對我將來執政的朝廷風氣,會造成什麼樣的不良影響呢?……和珅的行為,討好了嘉慶皇帝一個點。但是嘉慶皇帝想的是,這個行為在更廣大的未來中的負面作用。所以,想了三年他想明白了,這個行為在他看來,就極為敗壞,就必須殺掉,立即殺掉。你想,老人,他的社會網路不再擴充套件了。他坍縮成了網路中一個不再變化的節點。他能感受的,就是網路周邊節點對他的態度。這點很好理解,你就觀察一下現在的退休老幹部,單位過年的時候給他送個溫暖,他就很高興。他判斷年輕人的標準漸漸只有一個,就是有良心還是沒良心。當年我對他那麼好提拔他,他現在對我愛答不理,就是沒良心。反之,就是有良心。這樣的節點,討好當然是有用的。因為他感知的全部都是周邊節點的態度。
但是有未來的人呢?相比起你對他的態度,他更關心,你對他未來網路擴充套件的影響。也就是說,任何事,他做為一個網路節點,不僅感受你對他的作用力。他還要評估另外一件事,就是你對其他節點的作用力,是不是有助於優化他的未來網路。
如果你善於討好,那就去只有過去的地方。如果你善於創造價值,那就去擁有未來的地方。但是千萬別兩邊串來串去。
和珅除了貪汙之外,錯就錯在,不該在過去和未來的夾縫去生存,而且還用同一套邏輯來應對。 -
7 # 說與山鬼聽
和珅的“落幕”
和珅是什麼人,乾隆朝時炙手可熱的人物,權勢大到什麼程度,朝堂之上,沒人能和他硬著幹,乾隆帝專寵之臣。在乾隆帝禪位嘉慶帝成為太上皇之後,連嘉慶帝這個龍椅上的皇帝,都沒和珅說話好使,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誰讓乾隆帝寵和珅呢,再者就是乾隆帝雖然退居幕後成了太上皇,可他太上訓政這個操作,著實讓嘉慶帝沒啥實權。
這種怨氣越積越深,終於,嘉慶帝在乾隆帝駕崩之後,掌握了皇權,他做的最快速的一個事,就是把和珅給處理掉,那是多年的心結,他終於不用畫個圈圈詛咒和珅了,而是能正兒八經的把這個權臣給處理的乾乾淨淨。
和珅有沒有想到嘉慶帝會辦他?他還真不一定想的到,也可能是他想到了嘉慶帝會處理他,但他沒想到嘉慶帝處理的這麼徹底和決絕。
和珅不是沒腦子的人,要不也不會在乾隆帝那兒專寵這麼多年。他也許想到了自己嘉慶帝會秋後算賬,可是和珅在朝局中混跡這麼多年,又是乾隆帝的近臣,嘉慶帝就是處理和珅,也不能一擼到底吧,估摸著和珅有這麼一個想法。
但是,和珅沒有想到的是嘉慶帝對他屬於是恨之入骨那種,而且嘉慶帝最初是想把和珅給凌遲處死的,最後是改了處理方式,才變成賜和珅自盡。
由這些看,和珅的一生也算得上是大起大落了。
-
8 # Zh上善若水W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出名的奸臣賊子和貪官汙吏,最出名的大貪官就是清朝的和珅了,並且他這個人不僅長的十分秀氣,還精通四門語言,因為他的價值,乾隆還讓他擔任了翻譯官的職責,也是因為這樣和珅常常幫助乾隆草擬多種語言的詔書還有翻譯外部來的奏章。
因為和珅巴結過嘉慶,但是嘉慶皇帝出於種種原因,最終還是處死了和珅。據《清史稿》記載,乾隆駕崩後,嘉慶派和珅去給乾隆守靈,將他冷處理。緊接著,嘉慶就令人蒐集和珅的罪證,一共二十條。其中排在第一條的大罪,就是嘉慶怒斥和珅巴結自己。
這段文言文的意思是說,在乾隆準備宣佈退位的前一天,和珅就跑去告訴嘉慶,並且還送了一柄玉如意給嘉慶。偷偷的洩密,想在嘉慶面前留一個擁戴之功。
那麼,嘉慶為什麼一定要殺和珅呢?這個原因還要怪在乾隆皇帝的頭上。乾隆六十年,沽名釣譽了一輩子的乾隆帝宣佈退位。他之所以會退位,純粹是因為他在早年立了“即位60年後一定退位”的,搞得天下人皆知。他為了不被天下人譏諷自己“貪戀皇位”,於是不得已而為之,宣佈退位。
否則的話,他就跟唐玄宗一樣,整日只能深居宮中,不能過問朝政大事,不能和交結朝臣。這樣的日子和高階囚徒其實也沒什麼不同,每日只能盼著兒子有良心,能來探望太上皇老人家。
這種日子,讓一生唯我獨尊慣了的乾隆帝如何能忍?所以,為了父子爭權,八十五歲的乾隆禪位不交權,大清的一切國事,事無鉅細,他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上。可是乾隆年紀大了,當時的他已經出現了精力不濟,智力衰退的情況。很多事情,比如川楚白蓮教起義,他就不能好好地處理。因此他就需要找一個信任的人替自己處理這些煩人的國事。
當時的和珅,身兼領班軍機大臣和首席內閣大學士,同時並身兼吏、戶、刑三部和理藩院尚書。另外和珅還兼著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步軍統領、領侍衛內大臣等數十個要職。他實際上就是太上皇乾隆最得力的幫手和代理人。
因為,乾隆給他這麼大的權力,就是要讓他制約嘉慶。他如果不能好好制約嘉慶,好好替自己幹活,乾隆要他何用?可是和珅一旦真正的制約了嘉慶,必然會引起嘉慶對他的記恨,嘉慶勢必不能留他。這就是和珅這種身居高位之人的悲哀。
或許,乾隆根本就沒打算讓和珅好死,或許他就是想讓和珅給自己賣命。只要他自己能熬到正常死亡,嘉慶繼位。嘉慶讓不讓和珅活,那都不干他的事了。這裡我們不妨可以做一個假設,假如乾隆當年沒有立“六十年時一定退位“的承諾。那麼他原本想當多久皇帝,就當多久皇帝,這本是天經地義之事。
至於和珅,假如乾隆帝不曾讓位,他就無需替乾隆壓制嘉慶、當那個遭人記恨,操控百官的代理人了。如果不摻和這件事,他自然也不會狠狠得罪嘉慶帝。相反,他倒是可以發揮他八面玲瓏的特長,儘可能地討好太子爺。那麼一旦嘉慶帝即位後,瞧在先皇的面上,瞧在自己妹妹妹夫面上,他對和珅也未必就一定會痛下殺手。
畢竟後來嘉慶處理和珅,他殺和珅的理由並不是因為和珅有錢。而是和珅專權,他當嘉慶是空氣一般的存在。
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是指責和珅的居所和陵墓,修得奢侈逾制。其實還是在指責和珅專權弄權。直到第十五條後,才是細數和珅的種種貪斂行為。
由是可見,嘉慶並非痛恨和珅是個家財萬貫的貪官,而是他在自己即位後,依仗太上皇乾隆帝的信任,自以為是權臣,惡意把持朝政,將嘉慶視為一個可以操控的“幼主”。對嘉慶非常的不恭敬。而嘉慶對此是非常的深惡痛絕!誓要殺和珅立威。
因此,嘉慶殺和珅,並非是和珅愚蠢,不知道巴結自己;也並非是和珅有錢,嘉慶要殺和珅充盈國庫;而是嘉慶的傀儡皇帝身份當得太憋屈了!他要殺和珅立威,證明自己是真正有權力的皇帝!
總的來說,和珅必死!他的死就好比漢宣帝清算霍光,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一樣。新皇帝若是不清算前朝權臣,皇帝就會覺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順。至於和珅怎麼想,和珅會不會巴結自己,這根本就不重要。難道巴結了就能免於一死?
小編認為,貪官汙吏是百姓在心目中都是不恥的,更何況貪汙的數額如此巨大,不知道得剝削當時多少人民百姓。為了穩固政權,皇帝也是殺一儆百,槍打出頭鳥,和珅落得如此下場難道不是應得的嗎?為民除害的嘉慶皇帝,用這樣的方法來安撫民心,絕對是值得百姓們愛戴的!
-
9 # 老楊來自農村
乾隆一直沒有立太子,你丫的能在嘉慶即位前猜準誰當皇帝?不能吧??!!同樣,和珅也猜不準,所以他來不及巴結嘉慶!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都知道,嘉慶即位後,乾隆還當了好幾年太上皇,死不放權,和珅怎麼辦?背叛老主子去巴結新主子嗎?不,他不敢,他最瞭解乾隆,乾隆可不是好惹的主,他現在是乾隆掣肘嘉慶把控朝政的中軸,只能一口氣捂眼走到黑,或許,嘉慶即位時,他已經明白自己的結局如何!怎麼辦?只能認栽!
我們常看影視作品,王剛把和珅演的活靈活現,雖說影視作品不可當真,但是王剛把和珅的貪婪刻畫的十分到位,歷史上的和珅也確實如此!我們想象一下,和珅這麼貪,乾隆不知道嗎?不,乾隆知道,那為什麼和珅還能權傾朝野呢?一個字:忠!
和珅是世間少有的聰明人,他想要流芳百世,他認為自己的貪不算什麼大事,因為他自認自己做事完美,他要讓後世的人知道大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才華橫溢、忠心不二、能力爆表、國之棟樑的不世奇才和珅,所以,對乾隆他從來沒有過忤逆之心,對嘉慶亦是!可惜,他被乾隆架在了中間,裡外不是人,他只能幻想待乾隆去世後,嘉慶能看在他兒媳嘉慶妹妹的份子上給自己一點活路!
幻想往往是不現實的,和珅沒有想到嘉慶除他之心是那麼堅決,乾隆剛去世沒幾天嘉慶就對他下手,以至於沒有給自己安排任何後路。
嘉慶其實也明白和珅沒有忤逆反叛之心,可能也想過繼續重用這位能臣,但是嘉慶即位這幾年的憋屈與怒火,讓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清理掉自己那老不死的老子留下來的掌事人!嘉慶被乾隆和和珅欺負的太久了!朕作為皇上,被架空這麼多年,如今老不死終於死了,和珅你個王八蛋還想活,下去繼續侍候你老主子去吧,你的錢財正好為我所用,朕可知道你是天下第一有錢人!
至此,一條白綾,和珅卒!
只能說,和珅完完全全是被乾隆害死的!!!
-
10 # 湘君維泓
料不料到,結局都是一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相對於王朝來說,其他人都是棋子,棋子的價值是因時因人而不斷變化的!
回覆列表
歷史上,有太多的大臣在新主登基之後不得善終,幸運的還能解甲歸田,不幸的只能身首異處。這也是為什麼有伴君如伴這一說。
和珅能這麼受乾隆賞識,可見其能力不一般。而他也不可能想不到嘉慶登基之後自己的處境。其實,和珅也曾巴結嘉慶。但是,他巴結嘉慶卻成為了嘉慶處死他的第一大罪證。嘉慶給和珅列了“二十大罪證”,其中第一條是這樣寫的:“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洩露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就是說,在乾隆準備宣佈的頭一天,和珅就去告訴嘉慶。
而和珅除了有這一點巴結外,其它他沒有任何機會。
清朝立儲制度清朝的立儲制度,從努爾哈赤開始,就一直沒怎麼理順過。由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是突然死亡,沒來得及選定接班人,因此,這兩次的接班,都是採用大家推舉的辦法。到了康熙的時候,康熙似乎想學習漢人的嫡長子制,但是,最終卻搞出一個“九子奪嫡”,讓皇位繼承更混亂。所以到了雍正的時候,為了防備“九子奪嫡”這樣的悲劇發生,搞了一個“祕密立儲制度”。就是皇帝把立儲人選放在“光明正大”匾額後面,直到老皇帝去世後,才從匾額後面把人選名單拿下來。同時,嚴禁大臣交通皇子,一旦發現,將予以重處。
正因為如此,和珅既不知道乾隆想立誰,也不敢去和哪個皇子交往。再說了,他整天都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乾隆號稱“十全老人”,和珅想要交通哪個皇子,乾隆還有看不出來的嗎?乾隆要是看見了,也等不到嘉慶上臺,他就倒了。
乾隆立儲波折乾隆最早確立的是他的嫡次子永璉,在永璉7歲的時候,他就把他的名字寫好,放在“光明正大”匾額後面。可惜永璉9歲就夭折了。永璉夭折以後,乾隆立改為培養皇長子永瑛。可是永瑛怎麼做都不讓他滿意,乾隆多次責罰他,說他不能繼承大統。結果永瑛精神壓力太大,23歲的時候,承受不起,死了。接著,乾隆想立他的另一個嫡子永琮為太子,可是永琮2歲又夭折了。可以說,乾隆立儲,一直不順。最後確立皇十五子永琰,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而且永琰並不突出,大家都不怎麼猜得到乾隆會立他。所以和珅想要提早巴結,也沒辦法。
為什麼嘉慶一定要和珅死呢?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理由,這裡只說兩點:其一,嘉慶給和珅列的罪證,雖然有二十條之多,但都明顯可以看出,是小題大做,實在只有他的鉅額不明財產太多,是實打實的。其它明顯是編排的理由。(比如說他騎馬過“光明正大”殿,如果是大罪,為何早不說,過了一兩年才說)。其二,嘉慶只是處理了和珅一個人,沒有對和珅的黨羽進行大清洗,連他的兒子都沒處理,讓他繼續當大官。給人的感覺,就是找一個理由抄了和珅的財產而已。
總之,嘉慶想要處死和珅,獲得和珅的鉅額不明財產,填補國庫虧空,這是蓄謀已久的,不管和珅巴不巴結他,他都要把和珅給處死,這就是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