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聿
-
2 # 晉唐風骨
三省六部制是西漢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初步完成,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套組織嚴密的封建社會中央官制。一直沿襲至清末。
三省六部: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其中尚書省形成最早,始於東漢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期,目的是限制和分割尚書省的權利。六部是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工部。每部又各置四司,共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主要負責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稽核與貫徹執行。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分配各有演變,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君主專制的調整和補充。如:宋代,雖然三省六部名義存在,但實際已經混同為一省,同時由於樞密院和三司的設立,宰相的權利被進一步剝奪,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實亡。
明代,初期不設定中書令,仍以中書省統管六部,長官為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因胡惟庸案,廢丞相,撤銷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三省六部制被全部廢止。
清代,沿襲明代制度,以六部尚書治天下事,六部上設議政王大臣、南書房、軍機處。
三省六部制的意義在於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機構的權利,形成了三權分立,互相牽制;同時,又將尚書省分為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產生又推動了部門牽制與機構運轉,更加強了皇權。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是古代官制的重大變革,是大部制改革的典範,標誌著中央集權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封建制度的成熟。
隋文帝楊堅在登上帝位後為了鞏固中央集權,開始實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①中書省(隋稱內史省):負責起草政令
②門下省:負責稽核政令
我覺得意義有三點:
①把中央管理機構的權利一分為三,避免某個人一手遮天的情況發生,加強了皇權,跟中央集權方面。
②各部,各司之間分工明確,互相有合作,牽制和監督,提高決策正確性和行政效率部門效率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