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浪漫派詩人。生於英格蘭北部湖區科克蒂斯。父母早逝,由舅父撫養,後妹妹多蘿西終身與他做伴。1790年曾徒步旅遊歐洲大陸。1791年劍橋大學畢業後再去法國。次年回倫敦,並出版第一部詩集,收有《黃昏信步》和《寫景詩》。
他原來同情法國革命,英法戰爭爆發後認為法華人“自己轉而成為壓迫者”,於是改變了態度。在經濟困頓時得到亡友贈予的一筆遺產,遂於1795年與妹妹遷居鄉間。
同年結識柯爾律治,成為摯友,1798年合出詩集《抒情歌謠集》,他稱這本詩是一種試驗,試圖以中下階層的口語表達詩的情趣。其中最優秀的是他的《丁登寺》和柯爾律治的《古舟子詠》。1800年詩集再版,他寫了序言,強調以鄉村農民的生活和語言為詩更接近自然、更真實。詩集和序言在當時影響不大,但後來被認為是英國詩史的轉折,開啟了浪漫主義時代。
1798~1799年,兄妹倆與柯爾律治同去德國小住,他寫了《露西》組詩,並開始寫作長詩《序曲》。1802~1804年寫出詩《不朽的徵兆》。1803年曾遊覽蘇格蘭,見到作家司各特,並寫了《孤獨的收割者》等詩作。隨後的幾年又寫出一系列優秀之作,如《哀歌,為比爾城堡作》(1805年)、《天職頌》(1805年)、《快樂的戰士》(1806年)等。1807年出版兩卷本詩集,是他1797~1806“偉大的10年”的總結,集中收入《決心與自由》和他大部分優秀的十四行詩。他最重要的詩作《序曲》1805年完成,後又經修改,直至1850年去世後才發表。
長詩是他的傳記,寫他的成長過程和各個時期的感受與思想。它原為計劃中的長詩《隱者》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漫遊》1814年出版。第三部分只寫了開頭,於1888年以《隱者》為題出版。
後期佳作不多,較重要的有《雷阿德邁亞》(1814年)、《戴翁》(1816年)等,這兩篇詩以古代神話為題材,對浪漫派詩歌有一定影響。1843年獲英國“桂冠詩人”稱號。
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浪漫派詩人。生於英格蘭北部湖區科克蒂斯。父母早逝,由舅父撫養,後妹妹多蘿西終身與他做伴。1790年曾徒步旅遊歐洲大陸。1791年劍橋大學畢業後再去法國。次年回倫敦,並出版第一部詩集,收有《黃昏信步》和《寫景詩》。
他原來同情法國革命,英法戰爭爆發後認為法華人“自己轉而成為壓迫者”,於是改變了態度。在經濟困頓時得到亡友贈予的一筆遺產,遂於1795年與妹妹遷居鄉間。
同年結識柯爾律治,成為摯友,1798年合出詩集《抒情歌謠集》,他稱這本詩是一種試驗,試圖以中下階層的口語表達詩的情趣。其中最優秀的是他的《丁登寺》和柯爾律治的《古舟子詠》。1800年詩集再版,他寫了序言,強調以鄉村農民的生活和語言為詩更接近自然、更真實。詩集和序言在當時影響不大,但後來被認為是英國詩史的轉折,開啟了浪漫主義時代。
1798~1799年,兄妹倆與柯爾律治同去德國小住,他寫了《露西》組詩,並開始寫作長詩《序曲》。1802~1804年寫出詩《不朽的徵兆》。1803年曾遊覽蘇格蘭,見到作家司各特,並寫了《孤獨的收割者》等詩作。隨後的幾年又寫出一系列優秀之作,如《哀歌,為比爾城堡作》(1805年)、《天職頌》(1805年)、《快樂的戰士》(1806年)等。1807年出版兩卷本詩集,是他1797~1806“偉大的10年”的總結,集中收入《決心與自由》和他大部分優秀的十四行詩。他最重要的詩作《序曲》1805年完成,後又經修改,直至1850年去世後才發表。
長詩是他的傳記,寫他的成長過程和各個時期的感受與思想。它原為計劃中的長詩《隱者》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漫遊》1814年出版。第三部分只寫了開頭,於1888年以《隱者》為題出版。
後期佳作不多,較重要的有《雷阿德邁亞》(1814年)、《戴翁》(1816年)等,這兩篇詩以古代神話為題材,對浪漫派詩歌有一定影響。1843年獲英國“桂冠詩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