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知古今

    三國時期有沒馬鐙未有定論,三國之後的西晉是確切有馬鐙的。

    持三國時沒有馬鐙的觀點:

    從考古發掘來看,三國前沒有馬鐙的證據。山東沂南曾發掘出一座曹魏時期的石墓,其中墓壁上有一幅反映馬伕在馬廄中餵馬的石刻畫像。馬廄中掛著各種馬具,有鞍韉,有革靷,有絡頭,有革帶,就連裝飾用的纓絡都有,就是沒有馬鐙。還有四川成都、樂山等地出土的一些陶馬,雖然個個形象逼真,馬背上鞍韉都清晰可見,但也沒有馬鐙。漢末,騎馬用刀作戰者,均用環首刀,屬短兵器.長柄大刀至唐宋始出現. 關羽之掩(偃)月刀之名始見北宋<<武經總要>>,此刀重,只作日常習武之用,不利於戰陣. 再者, 時騎兵無馬鐙裝備,雙手不能解放,故不能使用此類大刀.持三國時有馬鐙的觀點:孫恭恂教授認為三國時期的曹軍已經裝備了馬蹬,考慮到西晉僅延續了28年,雖然沒有有力的出土文物,三國時期已經使用馬蹬似乎是可以商榷的。但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事實,既曹軍曾一日一夜追擊敗軍500裡,如果沒有馬蹬,大概騎兵們半路上就全都掉下來,也不用追趕了。別小瞧馬鐙這個小玩意兒,西方的騎兵哪個時期可都是騎在光背馬上的,稍微一撞就會掉下來,而並非像電影裡描述的那樣具有做為主力使用。所以中國歷史上對馬的使用並不落後,馬蹬的使用就使騎兵控馬和戰鬥能力大幅提高。西漢時期少數民族就已經出現了木製鍍銅的馬鞍,因為少數民族人馬不多所以會鍍層銅。但漢朝軍馬眾多,不可能都鍍銅,而且漢朝傳統提倡節儉,到外戚專權時代更沒有人去關注軍隊的事,所以漢朝的馬鐙應該是木製的,但是因為木頭會腐朽,所以幾千年以後我們再去考古的時候找不到馬鐙。 三國時期基本上所有的武將都是用的雙手武器,根本撫不了馬鞍,而且武器一個比一個重,沒有馬鐙的話,只需使勁一打就能把人打下馬,但是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裡都沒有武將因為平衡問題打下馬過,從次看如果沒有馬鐙三國裡交戰的場面都是不成立的,因此漢朝應該是有馬鐙的只是時間太久我們沒有挖到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賽季的快船隊,如何開啟奪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