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意泊之
-
2 # 時光river
孟子被尊為亞聖,其思想博大精深,讀來讓人精神振奮,感悟良多豈止一句,兩句,看孟子感悟最深的有三句話,列出來,探討。
一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孟子·告子下》。
孟子通過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又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孟子之後一千多年,無數歷史人物和王朝的更替,為孟子這句話提供了註解!
二是,不恥不若人,何若有人?出自《孟子·盡心上》
孟子說:不以自己不如別人為羞恥 怎麼趕得上別人呢。你可以把這句話當做心靈雞湯,也可以作為警示良言。孟子說:人,不可以不知羞恥, 從不知羞恥到知道羞恥, 就可以免於羞恥了。羞恥之心對於人至關重要 ,搞陰謀詭計的人是不知羞恥的 ,不以自己不如別人為羞恥,怎麼趕得上別人呢。其實孟子之後的傳統中國政治,多是陰謀家的舞臺,尤其宋以後,也包括宋朝,政治人物醉心於傳統文化,熱衷於窩裡鬥,全然沒有了漢唐時期大膽吸收外來技術文化人才的胸懷,中華民族開始走下坡路。儒學從宋朝開始已經“不恥不若人,何若有人”了!
三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出自《滕文公章句上》。孟子可說是咱中國最早發現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差別的人。後世大多認為孟子用這個強調勞心者統治勞力者,為統治者壓迫勞動人民找藉口。其實,勞心的不只是社會管理者,科學家,藝術家,研究理論的哲人也是勞心的人,他們對時代,對後人的影響不亞於作為社會管理人的統治者,比如孟子自己,還有他推崇的孔子,其實都是勞心者。春秋戰國時代也不缺研究科學技術的人,這從現在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文物製作的精巧上就能看出來,比如杭州出土的戰國水晶杯,還有秦始皇兵馬俑手裡標準化打製的兵器,可惜這些技術沒有流傳下來。中國有統治泛化的傳統,什麼事,什麼話,什麼人都從統治的角度去理解,後世大多把這句話單純理解為讀聖賢書,做官治世,實際情況卻是治世的少,治人多,直到今天,大學生們最熱衷的還是考公務員!
-
3 # 李潔666
《孟子》中有很多語句有著很深的哲理,這些哲理警句都給後人以啟迪。其中,我對“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感悟最深。
每一個人,長大後都要支撐起一個家庭。對上要贍養雙親,對下要養育兒女,對國要盡一份忠心。要想挑好這三付重擔,就必須從小磨鍊意志,經得起敲打,經得起摔扳。這樣,長大好,遇到了問題,你就不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對於長大擔當重任的人更應這樣。毛主席從大山裡走出來,為了尋求救國救民之路,他歷經多少艱難困苦。從南到北,從北到南有多少個來回。尤其從南到北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爬雪山,過草地,那是何等的艱險。正因為毛主席及他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經歷了這麼多艱苦的磨鍊,才使得一個嶄新的中國在東方崛起。這不正印證了《孟子》裡的這句話嗎?
有志的人們,請記住《孟子》裡的這句話,以此勉勵自己,教育後人,趁著年輕,為將來擔當大任磨鍊自己的意志吧。
-
4 # 鉗工雕歷史
《孟子》中讓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這與他的刻苦經歷和遭受的磨難是分不開的。而“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便是在這種磨難下得到的體會。
1)先做別人不願做的事。人的能力並不是一下就漲起來的,在知識面不廣,交際圈不多的時候,先做別人不願做的事。願意做髒活、累活的人更容易受到別人的尊重,會有更深的感悟,這邊是“勞其筋骨”的作用。
2)再做別人不敢做的事。這裡說的不敢做的事情,並不是指純粹的冒險,而是有一定難度,或者繁瑣的事,做這些事的時候,往往都會“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只有做了別人不敢做的事,才會慢慢拉大和庸人的距離。
3)最後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有了前兩類事情的經驗,才能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在別人“行拂亂其所為”的時候能,做出最有效的反應,達到別人到不了的高度。
孟子的這段話,其實是做事的幾層境界。
-
5 # 日日高
《孟子》是記錄孟子言行的著作,書中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和《富貴不能淫》等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這些篇目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讓我感悟最深的又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傳誦千古的名句。
其實這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名言既是是整篇文章的題目,又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文章共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舉例論證人才必須在艱苦的環境中造就的道理。列舉六位歷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說明成就大業者都曾經過一番艱苦磨鍊。而後論述人要擔負重任,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必須先在思想、生活和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苦的磨鍊。
第二部分論述人處於困境才能奮發,國無憂患則往往遭滅亡的道理。從而點明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從“生”與“死”對應“憂患”與“安樂”的角度辯證地闡述一個國家和一個人興亡的內在聯絡。
對於個人來說,提醒警示在我們的工作生活狀態中,要心懷危機感,積極奮進,在憂經得住考驗生存;不思進取,安於享受,則會讓人頹廢沒落。
對於國家層面則更應該時時刻刻具備憂患意識,否則就必然走向亡國的命運。
中國的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的興起不是處在生死線上奮發而得來,也沒有一個王朝覆滅,不是死在安樂窩裡。
兩千多年來,《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至理名言傳誦至今,大家幾乎耳熟能詳,但真正又有幾人能付之實踐?這也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悲哀!
-
6 # 多年生草本
《孟子》,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其中不少句子,耳濡目染之下,我受益頗深。這兩天,腦子裡浮現的是:
“人之易其言也,在無責耳”
古之君子一向主張謹言慎行,不能口無遮攔,成文前必須推敲,不能信馬由韁。
近日,微信公眾號“至道學宮”被禁封了,它的主要內容簡單概括就是釋出假新聞,比如,這個號曾發過一篇名為《瀕死:美國沉沒》的文章,說因為疫情,“美國死了上百萬人無處安葬,於是做成了人肉漢堡或人肉熱狗,給其他的美中國人吃掉了”。 此外,還有類似“學英語會讓人變傻”,”出國是一種精神貧賤“等等違反基本常識的文章。
我看他們不傻,為的是閱讀量,為粉絲數,為的是賺錢。
恐怕他的粉絲也不信。大家只是做生意,他做的從來不是內容。把知識當生意做,想想都會為燦爛的五十年文明悲哀。
現在開啟平臺,就是老師在講演算法,講關鍵詞,講平臺機制,講爆文,講權重……
如果人人都要根據網路平臺演算法,和使用者喜好寫東西,這樣“下有所好,上必甚焉”(孟子裡原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必然結果是,假訊息和錯誤的的言論以及偏見就會鋪天蓋地。各種學宮層出不窮。
“人之易其言也,在無責耳”,
這次據說平臺給予封號處理了,但它憑造遙所得的收入算不算非法?
要不要追繳?
要想正本清源,讓人不再易其言,恐怕還真需要有“責”才可以!
資訊平臺怎麼不讓人鑽空子?更是個大問題。
-
7 # 逆維思維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伯夷,是把清高做到了極致,上挑君,下挑友。非可事之君不事,非可交之友不交。國君有不善的,他不肯立在他的朝堂上;中國人有不善的,他都不肯跟人家講話。如果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說話,他就像穿了朝衣朝冠坐在泥沼或炭灰之上,渾身不自在。內心專注在厭惡這些惡人惡事上,就放大了這心,推廣開來,哪怕和一個帽子沒戴正的鄉民站在一起,他也受不了,覺得人家無禮,眼睛望望然就走開,好像怕自己也沾染上骯髒似的。
伯夷有賢名,有一些諸侯國希望他去做官,派了善為辭命的使臣來請他,但他不去。為什麼呢?他不食周粟,連周武王、周公他都看不上,又怎麼會接受其他諸侯國君呢?在他心裡,天下根本無可事之君,無可立之朝,所以不肯降志辱身,不肯和光同塵。
肯和光同塵的,就是魯國的柳下惠了,他是另一個極端。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他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你黑不黑,我無所謂,只要給我機會,我就做事,再小的官他也不覺得失了身份,反正是為老百姓做事。他做官的原則是“進不隱賢,必以其道”。 進不隱賢,是推賢讓善,不隱他人之賢,不斷地把好人能人往上推;必以其道,是以直道事人,一定要按原則辦事。你可以不用我,但你只要用我,我就要按原則辦事。即便被人遺棄而身處困窮,也不怨不尤。
孟子專門就伯夷和柳下惠作了詳細評述。我們很容易犯伯夷的毛病,就是好評判他人,一評判,就把人家給否了。覺得天下除了自己,沒有一個好人,於是就不能容眾接物。柳下惠呢?有人說他和光同塵太過,就容易同流合汙。我倒覺得他沒有同流合汙的問題,他真的是清者自清,一旦到了要合汙的界限,他就自動切斷了。但是他這樣的態度,容易被人輕視,不能更加主動地有進有退,發揮出自己更大的作用。他的眼光看得太近、太細、太具體,只看著身邊的群眾,一個也不放棄,一刻也不放手,而沒有去看全國或者全天下的百姓。所以孟子願意學孔子做“聖之時者”,只有放棄管不了的,才能去管更大的事。
-
8 # 禪悟淨慧
第一句: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出自《孟子·告子下》。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必然有我生存之道。大任就是活好當下,盡其所能。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是天道對我意志的磨鍊,沒有經歷苦難,是不成熟的人生。我也知道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遭不了的罪。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什麼都是人奮鬥爭取來的,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只有自己經歷了苦難蹉跎歲月,才能觸動心靈激昂向上。堅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在生活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聰明才智,感悟人生苦難帶來的新生。
第二句: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出自《孟子·離婁下》。
取捨之間,即捨得。沒有舍何來得。我感悟人生也是這樣,無不在取捨之間權衡利弊。取捨是一個智慧問題,也是辯證問題。與人之間的修養和品德有直接的關係,涉及到權利金錢,愛恨情仇,世間利益衝突等等。我認為不是我應該得到的,我退出。需要我付出的我盡力而為,
舍大義凜然,樹我人格魅力。不求回報不求感恩,這是我為人為社會應該做的。我不是什麼高大尚,就是一個普通人的做人標準。
第三句: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養浩然之正氣,極天地之大觀。浩然正氣千百年來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從未走遠。浩然正氣用我們的正直去培養它,用我們的三觀去愛護它,用我們的修養道德去匹配,讓這股精神永傳萬古長青。
作為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都需要這股人間正氣。只有浩然正氣才能有人間正道,修正一些思想上的偏差,做一個正直無私奉獻的人。從當今來看我們的這股正氣,正如旭日東昇,充滿了華夏大地。我正是在這裡沐浴著芬芳,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綜合來說孟子的經典語錄還有很多很多,但是我從這三句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上更上一層樓。
-
9 # 上醫醫國中醫人下醫病
《孟子》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同時又令筆者感悟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孟子所主張的“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流芳千古的聖言。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的利益應當放在第一位,國家的利益其次,君主的利益放在最後面。.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首先保障人民的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併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相關內容,並將孟子的塑像逐出了文廟殿外。
仁政學說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就會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才能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
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
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道德倫理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證.。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範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裡,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索,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誌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結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據此對號入座者,因果自負。最後,藉此因緣,筆者祝願樓主與讀者朋友們,身體安康!吉祥如意! 喜歡我文章的讀者朋友們,記得點贊、轉發、收藏、評論+關注、讚賞(常言道:三寶門中好修福,一粒種子萬粒收。佛寺門中,有求必應。《地藏經》雲:“舍一得萬報。” 佛語諦實,決定不虛!)
-
10 # yangyucheng這就是我
孟子有很多話都是很富有哲理的,讀了讓人感悟至深,要不怎能稱為亞聖呢?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們,為人做事大都不夠光明磊落——滿嘴仁義道德,一肚男盜女娼。唯有孟聖人還算直率,所以較招人喜歡。最讓我喜歡、也最讓我感悟頗深的是這樣一句,‘食色性也’。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儘管封建士大夫們不是三宮六院就是姬妾成群,但就是不準隨便談論性的,如果有誰敢碰這一底線,誰就是淫婦蕩男,就是低階下流。孟子的話雖不多,但這是對人性的肯定和讚許,是對封建文化和宗教思想的衝擊,是中國乃至世界早期人文主義的萌芽。但後來由於偽道學家們的曲解,致使這一萌芽過早地給掰掉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對亞聖這種‘直’的精神非常佩服的。在這一點上,他比至聖做得好。孔子見了衛國的‘美而淫’、‘妖而媚’的南子,連自己的第子都‘不悅’,孔子連忙對天發誓: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如換做孟子,或許會告訴第子們:食色性也!才子遇佳人,有點兒浪漫史,豈不美哉!
回覆列表
孟子下面這段名言,幾乎到了耳熟能詳、中國人盡知的程度,之前是被選錄到學生的教材裡,現在應該還在的吧?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課文選錄,自然有其選錄的眾多考慮。但僅就這一段文字來講,對於個人,對於家庭,甚至對於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從長遠裡來看,都是有著深刻而又樸素的道理。
文章一開始,先是舉了六個人的例子,說起來這六個人,雖後來皆有所成就,名揚天下,但最初的時候,他們不僅寂寂無聞,身份低下,甚至備嘗艱辛,一路坎坷,但終究天不負人,最後名垂千古。
據此,孟子大發議論感慨,認為上天如果要交給一個人重大的任務,就會先在行為、物質、肉體甚至精神層面上折磨他,磨鍊他,只有經過了一次次的艱苦卓絕的鍛鍊,最終事到臨頭、大任在肩,這個人才會有能力,有膽識抗得下這重擔,並光榮的完成任務。否則,如果不是先這樣經歷鍛鍊,“曾益其所不能”,困難面前,不僅有可能完不成任務,還有可能壓垮了自己,最終落得兩敗俱傷。
為了進一步明確深化主題,孟子畫龍點睛般的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八字名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幾個字,也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很多企業的勵志格言,而在我們國家,後來演變成了多難興邦的奮鬥號角!
對於個人來說,不經歷一些磨練,一味的養尊處優,如溫室之花,結果稍遇到一些風風雨雨,便會落的花殘葉謝,零落不堪。不是有身邊或者新聞上常可以看到聽到一些青少年,每每發生離家出走或者生死決絕的事情,讓人扼腕痛惜的嗎?現代人物質生活好了,挫折教育沒有跟上,所以就經受不住風吹浪打。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俗話說“坐吃山空”,“富不過三代”,只知道享受生活,而不肯去奉獻耕耘,不去嘗試通過一些挑戰來磨練自己,這樣祖上留下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守住,結果落得死於安樂,餘華的名作《活著》,後來葛優的經典形象,讓多少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
對於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同樣更需要憂患意識,無論當下是如何安逸平順,財富滾滾,也要居安思危,“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正所謂“多難興邦”,“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9年前,華為老總任正非的一篇名作《華為的冬天》在網上廣泛傳閱,幾乎到了業界人人皆知的地步,正是因為任總和華為公司有這樣的憂患意識,才有機會塑造了華為今天的卓越功勳和強大科技實力,成為世界上可以與頭號強國美國叫板的實力公司,讓全球矚目,讓歐美青睞,讓中國人敬仰!